英國生產全記錄- 三天三夜催生心有餘悸血淚史(下)
剛剛英國政府的Crisis Team 打給我,本來要來家訪我。我回答她其實我覺得Crisis Team無法幫助我,我只是因為在英國個人體驗的生產經驗太慘。
當天因為生產創傷,加上長久折磨身心自體免疫疾病「肉芽性乳腺炎」(乳房專科醫生說堪比癌症折磨人的非一般乳腺炎),醫院把我轉診給政府部門社福單位介入,我講到整個生產經驗講完之後,對方聽到居然不可置信,說我可以「投訴醫院」。並且幫我轉給法律團隊說可以幫我投訴,這樣為了確保國家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必須傾聽人民的意見。
我回答「這一切醫療都是免費的,我不想再花時間去追,我現在要專注復原,而且感謝主我雖然雙奶開了五個洞,流血流膿滿目瘡痍,吃了多少抗生素但至少寶寶平安誕下來,我之後還要依靠醫院他們照顧我好幾個月。」
社福單位幫我打了幾通電話後後回覆我「這裡是英國,你是納稅人有權使用好的服務,不會因為你投訴就對你不好或是不診治妳,妳剛剛說的一切生產經驗真的是無比可怕,我會幫妳關這邊的案子,但我幫妳轉去advocacy 團隊,他們可以協助你投訴,如果你願意的話。」
掛上電話,我腦中一片混亂,浮現的還是那個差點從產檯上鬼門關前撿回性命的自己。
9月2日當天上午七點,距離跟我「預約好了9/1號早上9點催生」整整隔了近一天!這一天我和奶爸都沒有闔眼⋯⋯到產房的時候,我哭求他們讓我睡一下,幾個小時也好,讓我有力氣能分娩。他們說要等醫生點頭開藥給我,我全身因為兩晚沒睡心跳飆到120,對於中度心臟病患者如我來說,是極大的身體負擔。
在產房的我,一直都是在掉眼淚的狀態,醫生才開了半顆鎮定劑給我,說一小時後再睡不著再吃半顆,從早上7:00進產房,拖了時間到中午十二點我才睡著,我睡了三小時後起來,下午三點,三點我開始準備催生。
先前婦產科醫師看著我的心臟病史和自體免疫疾病,答應我的「直接打催生點滴+不用等開指直接打無痛」,到了產房「全部翻盤!」
醫生答應我的事,助產士沒有跟進,還是按照他們原本的規定,「先塞凝膠等六小時,再塞第二顆自然陣痛到開兩指才能打無痛分娩」
晴天霹靂⋯⋯
不管免費與否,婦產科醫師評估我的身體狀況就是「直接打無痛不用等開指和直接打催生點滴」為什麼答應的事情全部在產房中變調了。婦產科醫師讓我催生是有原因,讓我特殊處理也是因為我的病史。
但我人在產房,又能怎樣呢?9/2號下午開始,塞了凝膠,我開始感受陣痛,用了笑氣加嗎啡口服藥,還可以忍受,六小時後只有開了一指。
助產士手伸進去撥開一些黏膜後說這樣會幫助更快開指,的確是這樣,我的陣痛開始變得完全無法忍受,不知道過了幾小時,人生第一次覺得好想死,痛到無法忍受,心臟快喘不過氣,無法呼吸…… 助產士此時幫我打了嗎啡針,大概持續了兩小時有效。
時間來到9/3號凌晨3:50,我基本上已經無法呼吸的狀態,心臟劇痛,我跟奶爸說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顧兩個孩子。奶爸趕緊緊急呼喚值班的助產士,原本照顧我的助產士去休息了,她終於看到我臉色不對趕緊叫麻醉科醫生來。
麻醉科醫生一看我的檔案,第一句話「你有心臟病,陣痛對妳心臟負擔非常大,妳應該一開始就打無痛的。」
我當時超想死的,我就說了「為什麼我的醫生答應我一開始打無痛,助產士卻讓我在這邊痛了十幾個小時,重點是我48小時沒睡,我覺得我真的會心臟衰竭死掉⋯⋯」
麻醉科醫生用最快的速度幫我上無痛分娩,感受不到陣痛後,之後我基本上是昏厥的狀態。
眼睛睜開已經是9/3天亮了,助產士叫我開始Push,我當時完全沒力,奶爸一直用冰毛巾敷我臉把我叫醒,我基本上閉著眼push一個多小時,直接放棄說剖腹吧⋯⋯救我的寶寶……
這時候,有人按下緊急通報,所有的助產士全部衝進來,醫生們也衝進來,我眼睛快睜不開,覺得就要剖腹了。醫生緊急拿工具把我的產道擴到最大,把我的寶寶吸出來。
寶寶出生,那一刻我用盡身上最後一點腎上腺素,奶爸拍了我和寶寶的合照,之後我吐了三碗半醫院給的嘔吐盆。
我就暈過去了,起來後,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
還好我活著!還好弟弟健康!除了他頭因為被夾出來血腫之外,是個健康的寶寶。
三天三夜的個人在英國生產經驗,算是從鬼門關前走一回。後續的照護我覺得比我想像中的好,我再另外分享,不管醫院人員對我再怎麼好,這個生產經驗太可怕了。
兩個點:第一,為什麼預約好的9/1號早上9點催生會拖了整整22個小時才進到產房。第二,為什麼婦產科醫生和麻醉科醫生都說我的紀錄應該是可以一開始就上催生點滴和不用等開指就上無痛,英國這邊助產士卻一直堅持「自然」呢?自然是很好,如果你身體是健康的狀況下。
但我的狀況是身心備受折磨數月,自體免疫疾病加上心臟病高風險,怎麼能跟一般正常健康的人相比呢?
話說回來,剛剛我在電話中和政府社福團隊講完我的經驗後,我全身還發抖大哭,她在電話中說我這個是創傷症候群,必須幫我找諮商和強烈建議我投訴,目的是為了確保未來健康狀況不好的孕婦能有更多的醫療資源和支持。
#產後免疫系統大崩壞全身發紅發疹又癢又痛
#領了一大袋藥回家展開漫長的身體復原工作
#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運氣也不一樣
#英國生產個人經驗血淚史
圖為奶爸回到家後會跟弟弟睡客廳幾個月,讓我能好好休養直到我自體免疫完全復原為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無尾熊性病」vs.「達賴出專輯」。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無尾熊性病」獲得56%的網友支持。 我們難得可以這麼光明正大討論性病。這則我提議的,先前還真的不知道在無尾熊可愛外表下竟然藏著花柳病,而且據說有半數都被感染,有些地方甚至九成都確診。 其實性病並不是人類...
吃抗生素臉腫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後一哩路-對自己再好一點
在英國除非有嚴重的疾病上的高風險,基本上不太可能要求催生,聽到的分享很多都是陣痛還要一直打電話給產婆,來來回回被醫院退貨。但因為他們都眼睜睜看我經歷了「人間煉獄」,我的產檢團隊終於同意我下週安排催生。
這一次我在孕期中因為工作高壓、睡眠不足、心情因素、甚至疫苗關係引發了「肉芽性乳腺炎」。這是一種罕見的自我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發炎症狀。因為這個病,我全身免疫系統崩潰,乳房反覆爆膿、腫痛,兩個多月來,每天折磨,痛到比生孩子還痛,硬塊消了一塊又反覆長新的,四種抗生素吃了六週不見任何效果,吃藥副作用很大,腸胃不舒服、反覆拉肚子、念珠菌感染、全身發癢。
當中有一段時間喝水藥改善很多,膿會自己找到出口形成痘痘爆開,但前一週妹妹非常忙,加上因為一週有五天都在跑醫院將膿破掉的傷口換藥、清創,時間不好拿捏,午餐也吃三明治,停了一週水藥後,昨天又因為壓力太大而長了一顆新膿腫。
昨天在乳房專科回診換藥時,Consultant、超音波師和常看我的醫生三個人都在說服我吃類固醇,我非常的痛苦,當下壓力超大,果不其然晚上好不容易calm down的奶又痛起來了。
我的考量是該類固醇說明書上說的主要副作用是失眠、焦慮、憂鬱(包含自殺)以及因免疫系統被抑制而出現其他感染症狀,以及更容易感冒或中病毒感染。變胖變醜月亮臉水牛腰這些我已不在乎!
但如果要我在分娩前五天吃類固醇,那分娩中我是否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加上如果分娩前五天我都失眠焦躁憂鬱,我因為肉芽性乳腺炎已經如此受盡折磨再加上副作用的話,那我五天都不用睡了哪來的力氣上產檯呢?是不是讓自己和胎兒陷入危險呢?
我整個在診間外面掙扎了兩個多小時,才走回診間跟醫生說我真的不想現在吃,可否等生完再吃類固醇。
今天早上跟諮商師聊,發現自己每天就是「感受疼痛」和「感受無力:沒有任何的選擇」,而且遇到這種棘手的慢性免疫系統疾病,還在英國這邊的醫療體制下,沒有足夠的「信心」。感到根本「努力沒有用」、「加油也沒有用」,我說我感受不到生產或期待新生兒的任何喜悅。上一胎我生到天使寶寶,也許這一胎是來教會我,人生很多事「就是努力也沒有用」。
現在的我只能學會做以往我最有罪惡感的事:殺時間。一整天毫無產值,靠著聊天看書追劇來轉移注意力,讓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好快轉到催生的那一天。趕緊先平安健康的生完小孩,再來好好的跟我的肉芽性乳腺炎長期抗戰。
諮商師說台灣人太習慣「努力!要有產值!要有成績!」但身心靈健康與否卻總是被忽略,也許我要學會的新課題就是放下「有產值」學會好好照顧自己和對自己再更好一點。
生完不是結束,只是另一個忙碌的開始。幸好奶爸說:「生完弟弟就全部交給我了⋯⋯妳好好休息和對抗乳腺炎吧!」幸好是跟這個男人在異鄉無後援,不然我真的無法想像如何能撐下去。
圖為娜娜一天只有短暫片刻能待在我的身上感受媽媽的懷抱,而且她只能待在左奶的左側,右奶有四個膿瘍傷口,已經好久沒有好好抱抱她了。
#最後一哩路
#感謝肉芽性乳腺炎病友的Line群組我不孤單
#一邊奶痛一邊對生產倒數計時中
#現在還沒感受到懷孕的喜悅希望生產後能感受
☺️台英兩國註冊公司開立發票代購:樂購倫敦-嚴選英國代購
😘旅媽咪一家英倫日常IG追起來:phd_backpacker
吃抗生素臉腫 在 雙寶娘 (譚惋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記事
#當身體選擇生病的時候
這半年身體頻頻出狀況,雖然自己已經非常小心照顧,奈何身體不爭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醫生那裡報到。
最近一次發生在上星期,有點嚇到我。
上星期四,我突然畏寒不舒服,緊接著是低燒頭痛欲裂,自以為是腮腺炎,吃了家裡庫存的抗生素應急。
(❌❌ 不要學我!錯誤示範)
躺了一天一夜之後,終於恢復飲食,有點精神。可是心裡隱隱覺得不放心,當下先跑去附近的牙科診所掛號。
照完片子,醫生表示看不了,要我立刻去大醫院掛號,如果暫時掛不到,抗生素繼續吃著。(?居然沒罵我)
因為兩個原因,我沒去他推薦的公立醫院。
其一公立醫院掛號不易,一去就是一整天,還可能看不到醫生
其二是想立刻解決燃眉之急,人真的非常不舒服,家裡庫存的藥也不多
/
後來跑去國際醫院看,一連串的照片子和檢查,經過兩位醫生會診得出結論:疑似是20年前做過的 #正顎手術 骨釘感染。
醫生建議把骨釘取出,但一想到必須全麻,我就猶豫了。
我的人生大小手術不斷,每次都因為麻醉反應吐得東倒西歪。加上醫生不敢確定,目前沒有生命危險之慮,我實在不想冒險動刀。
醫生說是小手術,雖說是小手術,但全麻畢竟有風險。
總之,目前決定把發炎症狀先解決,看身體後續的狀況再說。
/
幾年前,我也曾手術取出大腿骨折時固定的骨釘,其實醫生說可取可不取,但當時不想留下後患,後來決定再挨一刀。
我完全忘了正顎手術的骨釘!!
若不是這次臉頰腫起來,我真的忘了20年前做過正顎手術,一想有點後怕,我年輕時哪來的膽子做正顎手術啊!換作現在肯定打死不做,醜就醜一輩子吧!
只能說人啊!不管當下做了什麼選擇,都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承擔,現在說後悔也來不及了,既來之則安之,看後續身體狀況再決定要不要動刀吧。
/
說真的,我被這次事件嚇壞了,醫生說長期睡不好是誘因,會引爆身體潛在的疾病。
基於此,我不打算硬逼自己變好,現在已經夠好,還想要什麼呢?這幾天每天十一點準時躺平,臉頰也慢慢消腫。
如果我又消失了,肯定是因為在那個當下,我覺得有些辛苦,必須告別緊繃和不斷衝刺,原地擱淺一下子。
這兩年,大家都不容易,都有各自的辛苦要承擔,我也是!無法定期返台的思鄉情緒,孩子變成青少年的辛苦教養,對自己和先生身體的擔憂,家庭經濟帶來的壓力…
我開始明白有些事,不但努力沒有結果,還可能會換來精疲力盡。
不如就選擇走走停停吧,人生那麼漫長,保留體力是必要的,況且怎知轉角會遇見什麼風景。
/
以前總覺得停下來是迫於無奈,現在慢慢覺得那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勇氣。在此停留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出發。
照片故事 | 一個人去看病,坐在診療椅上的風景。
吃抗生素臉腫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無尾熊性病」vs.「達賴出專輯」。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無尾熊性病」獲得56%的網友支持。
我們難得可以這麼光明正大討論性病。這則我提議的,先前還真的不知道在無尾熊可愛外表下竟然藏著花柳病,而且據說有半數都被感染,有些地方甚至九成都確診。
其實性病並不是人類專屬的,例如牡蠣會得皰疹,兔子會得梅毒,海豚會得生殖器疣,就是像「菜花」那類的東西。但是今天的主角「披衣菌」(Chlamydia)是一種「很成功的菌」,從青蛙到魚再到鸚鵡等的所有動物,都可能被它感染而生病,披衣菌可以說是聯繫所有物種的細菌,是全球最常見的性病,每年有大約1.31億人患病,而美國大約有十分之一性生活豐富的青少年,都感染了披衣菌。但是呢,披衣菌在人類身上的症狀很輕微,大部分的人是沒有症狀的,所以根本不會知道自己感染,但是放著不管最後可能導致不孕、骨盆腔發炎,病人往往是等到想生小孩卻一直不孕的時候,才赫然發現自己感染了披衣菌。
雖然這些症狀是「人熊共通」的,但和人類不一樣的是,無尾熊一旦感染披衣菌,症狀就會非常嚴重,會引發劇烈發炎反應、長巨大的囊腫,還會損傷生殖器官,其實最明顯的就是,如果看到無尾熊眼睛周圍怎麼紅紅的,好像發炎的樣子,通常都是感染了披衣菌,而且細菌會快速跑到泌尿道,從生殖器跳到膀胱上,在最壞的情況下,無尾熊小便的時候會痛到慘叫,而且會產生明顯的氣味,嚴重的話可能會失明,最後死亡。
我特地去查了一下,無尾熊一天差不多會睡20小時,清醒的時候也不太會消耗牠們珍貴的體力,唯二會做的事情就是吃飯和進行「樹上運動」,而且不管母熊有沒有排卵,公熊都會「硬上」,但公熊處處留情又不戴套,小寶寶生下來也會被媽媽感染,所以性病就這樣傳來傳去,最後就變成現在這樣超過半數都得病了。
加上無尾熊跟人類一樣也會感染「反轉錄病毒」,這種病毒類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會削弱無尾熊的免疫系統,讓牠們更容易遭受病魔攻擊,像是感染披衣菌或罹患癌症。還有我們人類壓力大的時候,免疫力不是會下降,容易生病嗎?無尾熊也很容易在壓力過大的時候感染披衣菌,我也不知道他們每天都在睡覺壓力是能夠多大。
其實無尾熊很脆弱,熊生很辛苦,主要死因有10%是被狗咬死,30%被汽車撞死,近年森林大火也是嚴重衝擊,但這些都不及披衣菌的殺傷力,40%的無尾熊都死於性病,導致最近20年來無尾熊數量暴跌了80%。
目前雖然有抗生素可以對付披衣菌,但有點治標不治本,加上用抗生素會干擾無尾熊的腸道微生物群系,影響牠們分解尤加利葉的能力,專家就希望從能夠預防疾病的疫苗下手。我們剛剛提到披衣菌是人熊共通嘛,但其實無尾熊感染的披衣菌版本,和人類感染的並非一模一樣,不過因為披衣菌本身的特性,加上菌的基因組比較單純,所以人熊身上兩種菌的相似度還是非常高,這些相似之處就使得專家認為,無尾熊很可能就是研發人類疫苗「缺少的那塊拼圖」!
目前生物學家正打算在無尾熊身上,進行披衣菌疫苗的相關試驗,但其實也是頗有難度,因為專家們還在努力瞭解牠們的免疫系統,另外光是要從樹上摘下一隻無尾熊並且進行健康檢查,就要花掉2000美元,差不多6萬台幣,後續要讓無尾熊測試30種不同的標靶疫苗,費用也將會相當可觀。一般實驗室都會用「白老鼠」來做醫療研究,但可惜的是老鼠對披衣菌的免應反應與人類的有很大不同,所以直接拿無尾熊做實驗會是較為理想的。目前還無法得知,對無尾熊披衣菌的研究,會對開發人類疫苗方面有多大的幫助,尤其是目前COVID-19衝擊,連動物學家們的實驗室都被迫關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項研究就算沒有幫到人,也絕對會幫助到無尾熊們。
看起來披衣菌的疫苗研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無法被抗生素治療的無尾熊,現在已經嚴重威脅整個物種的生存,目前有個充滿爭議的解決之道,就是把感染披衣菌的無尾熊安樂死,留下健康的個體繁衍後代,你同意這個做法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E1xfBmtjY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