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昨天Clubhouse 採訪Jay大的QA逐字稿,感謝一位妹紙網友提供,我們在這邊喇賽,速度那麼快,這樣算是寫的很完整,感謝。
再次感謝Jay讓我採訪,我也是第一次聽到Jay的經歷,他採訪前一天跟我說,他其實不想紅,是因為我開口才給個面子,有些商品的成交量也比較小,所以他也不希望太多人聽到,有聽到的算賺到,感謝佛心Jay,愛你喔😘
Jay的全球交易室
目前每週一次,接下來會採訪: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單身狗投資成長日記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
hi 升鴻大
以下整理2021/03/04 J大CH筆記,有些選擇權的部分聽不太懂就沒做筆記了,其餘部分請笑納~
QA
1. 什麼時候報酬率開始明顯提升?
開始有系統成形、穩定獲利的時間點大約是確立重心在海外、美股之後.
2. 現在主要的交易商品?
指數、外匯、農產品、原油都有.
操作上從當沖轉成長波,主力放在美股,目前股票佔7成、期貨佔3成.除非趨勢很明顯否則不做突破,大部分是低接不破停損位.
3. 日常作息?
重心在美股,會看盤到一點,睡到自然醒,醒來後看新聞CNBC、WSJ、Bloomberg,標普500成分股大概都喵過,看到有機會就加進自選,每天掃百檔都可能
4. 二月績效噴發的主因?
去年11、12月布局的疫情受害股讓績效噴發,當時觀察到DAL四月有一根下影線止跌後進場,六月噴出後的回檔也沒有賣掉,持續持有中,目前受害股佔組合7、80%以上.因殖利率上升,科技股的估值會開始回調所以今年較不青睞科技股.
5. 這幾年最滿意和最失敗的案例?
最滿意:2020/11月放空美債,當時觀察到型態低迷,搭配總經角度的分析決定放空美債
最失敗:16年放空日圓,宣布零利率後日圓反彈,適逢農曆過年沒注意停損,後來虧損持續擴大但停損不下去,最後虧一百多萬.現在期貨會使用券商自動停損功能,破位後直接市價出,但股票就不會.
升鴻補充:為避免停損不下去的心態,每一注都不能過大,停損就能堅守紀律,每一注控制不超過總資產的5%.
6. 推薦閱讀書籍?
《走進我的交易室》、《股價趨勢技術分析》、《交易創造自己的聖杯》、《作手》、《賺夠了就跑》、《主力思維》、《超級績效1&2》
7. 長線操作的加倉時機點?
期貨部分:等趨勢確立後加碼
股票:跌回均線接、突破才加碼
8. 聽眾的NIO成本在11下,不知要續抱還是獲利出場?
因成本很低不需全出,建議因目前已到支撐價位39、40,若破38可以分批出.
9. 個股獲利了結的點位?
通常趨勢轉弱跌破月線就會出掉
10. 會根據大盤走勢對個股作出進出依據?
Yes!
11. 美股標的眾多,有沒有絕對不會碰的公司?
通常300M以下不做,對毛股也不會碰
12. 期貨經過去年的疫情洗禮V轉變得更頻繁,現趨勢變化快,如何判斷修正何時V轉?
往向下找支撐點,如果在那個點位有撐住大概就可以判斷是否反轉.找支撐的方式可以用K棒或用均線看.重點要有邏輯的操作ex: 站上年線進場、跌破月線出場,買點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13. 分批買進的方法?
J大很少分批買進,以J大觀點除非是資本雄厚、資金大、現金流充足的人才能分批買,因為分批就是猜.應該要買在有支撐的地方,先判斷趨勢向上還是向下,長期趨勢向上則往下找支撐點進場,若之後轉成下降趨勢就不要進場往下攤.
14. 關鍵點要怎麼抓呢?
建議新手在技術分析上要有基本功,練習畫線,抓出前高、前低&支撐,加上均線、判斷目前的型態是怎樣.什麼都學,學完之後就會清楚自己適合什麼東西.J大前期會用KD、MACD現在不會,只會用均線.除了技術指標、價量以外也要看關鍵事件,相是鮑威爾金日的談話、周五非農數據這些事件也會影響.
15. 目前配置的比例?
期貨3成、股票7成,股票組合配置有8之標的.一筆虧損不會超過總資金的2%(這是期貨),升鴻股票的單一虧損是抓0.4%.
16. 後續的交易方向分享:
J大:美元、拜登基礎建設,鋁業.
升:賭場、被美制裁而大跌的產業ex: 中海油、中國移動等估值偏低的股票,可以帶這個願景找標的但要設停損.
17. 現在的美股市場還適合作趨勢交易嗎?今年跟去年大選前的修正有什麼不同?
去年因選舉的不確定性因素造成波動,但只要不確定消除後就能走出趨勢,現在的問題在殖利率導致的估值回調、資金輪動,主要在持股配置的問題.後續的經濟勢必會好轉但問題在哪裡會只跌,那今天就會是很好的觀察點,看會不會是短期的下緣區.
18. 什麼時候可以轉成專職交易?
看個人花費和信心,但建議不要輕易專職.
19. 怎麼抓台股的買賣點:
升:做趨勢交易雖然會看基本面,但一定要價格表態才會進場,不做盤整期的埋伏,吃魚尾.趨勢交易的重點在價格,不要帶太多自己的觀點,該停損就停損、賣錯該追回就追回,忘了成本價、大賺小賠.
J大金句
提醒投資人不要急,要一步一腳印累積基本功,每天花時間檢視持股的強弱,同樣的事情重複做,做了十幾年就會內化,看一眼就知道支撐、趨勢、型態,前期投入的心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但有熱情就不會痛苦.找到你願意投入一切的領域,成功大概也就不遠了.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是六月二十七號的直播精華。 都說甚麼疫苗是國防產業,質疑高端疫苗就是不愛國,台派都要打高端疫苗,這種話除了民族主義義和團之外全世界有多少人在講? 越南即使疫情如此嚴重,他們的監管單位也照樣因為Nanocovax的防護力、效力數據不足,而沒有在二期就通過緊急使用權,反而繼續要求...
同樣的事情重複做 在 股市討海四十五:老船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二集】交易的一致性
李小龍說:
不怕練過一萬種踢法的人
只怕一種踢法練一萬次的人。
這讓我想起 尼特羅會長
他也是每天練習一萬次感謝的正拳
重複做好幾年才悟出百式觀音
( 雖然最後還是敗給蟻王了 😢 )
想說的是
同樣的事情重複做
一定可以找到更有效率的方法
交易的一致性的用意就是在這!
同樣的事情重複做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冷回顧
最近因為電影上映,愛迪生與特斯拉好像很紅。
今天就來回顧一下之前珠胎關於特斯拉的文章吧
----------------------------------------------------------
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電機工程師和未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二十八歲開始在愛迪生紐約分公司上班,負責設計直流電機,他總是從早上十點半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五點。愛迪生曾和他說:「我有許多工作勤奮的助理,但你是其中的佼佼者。」特斯拉為愛迪生公司做牛做馬賺進大筆利潤和專利權,也替公司改進馬達和發電機,但愛迪生不願付給特斯拉當初承諾給他完成工作的獎金,並說那只是特斯拉所不懂的「美式幽默」,也拒絕為他加薪。特斯拉終於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在廉售勞力,於是他辭職自創公司─特斯拉電燈與電氣製造公司(Tesla Electric Light & Manufacturing)。
自己當老闆後,特斯拉改為中午十二點抵達辦公室,秘書會立刻拉下百葉窗,因為他在黑暗中的工作效率比較好。唯有在颳風下雨時,他才會拉開百葉窗,欣賞閃電打在城市上方的景象。通常他在辦公室工作直到午夜,中間只在八點到華爾道夫阿斯托里亞酒店(Waldorf-Astoria Hotel)吃晚餐。
這些晚餐事先經過精心安排,特斯拉獨自用餐,而且會事先打電話去指示餐點的細節。他一到餐廳就會被帶到常坐的座位,桌上一定會有十八條乾淨的餐巾,分成三堆;特斯拉有點強迫症,對數字「3」非常堅持,喜歡把所有事物分成三等份,或是同樣的事情重複做三遍,他也有點潔癖,對灰塵和病菌心懷恐懼。在等待上菜的時候,他會用那十八條方正的餐巾一絲不苟地擦拭早已乾淨得發亮的銀器和餐具,待餐點送上後,特斯拉會心算眼前食物的體積才進食,這是他從小就養成的習慣,如果不這麼做,他就無法吃飯。
1915 年時特斯拉與前老闆愛迪生兩人都很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在當時雙方都對社會有很大的科學貢獻,但最終均未得獎。據說他們彼此都無法接受對方得獎,也拒絕共同分享獎項。
同樣的事情重複做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是六月二十七號的直播精華。
都說甚麼疫苗是國防產業,質疑高端疫苗就是不愛國,台派都要打高端疫苗,這種話除了民族主義義和團之外全世界有多少人在講?
越南即使疫情如此嚴重,他們的監管單位也照樣因為Nanocovax的防護力、效力數據不足,而沒有在二期就通過緊急使用權,反而繼續要求他們進行一萬三千人的三期臨床。是台灣當局太寬容為高端辯護,還是越南當局太嚴謹?你自己想想吧。
而印度的Covaxin就是因為二期臨床硬是通過緊急使用權之後,造成許多的藥害問題,甚至在巴西造成大量的民眾不滿、示威,反而染疫的事件,導致巴西總統面臨彈劾和人民示威的反彈。
補充一下,後來在2021年7月23日時的印度時報標題,【Bharat Biotech's Covaxin shows 77.8% efficacy in Phase 3 trial】他的三期臨床實驗在印度做了25個地點,目前拿到了15個國家的EUA。但高端只有台灣一個國家的緊急授權,沒有就是沒有。
我們現在講科學
我們講科學就是我們來看看
其他國家的疫苗有沒有像高端一樣
政府硬是要讓它過
來我給你看越南也有產國產疫苗
叫做Nanocovax
Nanocovax做了二期就說我們技術超棒的
我們的系統超棒的
那結果越南衛生部科技與培訓局副局長阮吳光
向媒體表示
儘管Nanocovax已完成兩階段臨床試驗
並顯示出強烈的免疫原性
但樣本數還是太少
不足以充分證明它的保護效果
另外主管單位尚未收到關於Nanocovax
能如何降低COVID-19感染率或嚴重性的數據
此外專家也需要評估
施打Nanocovax第2劑的第36天
45天、56天後的免疫原性及有效性
因此衛生部目前沒有足夠的科學數據與證據
以批准Nanocovax緊急使用
所以Nanocovax又去做第三期一萬三千人的實驗
做好做滿
他是去年12月17號開始人體實驗
6月8號開始一萬三千人的第三期臨床實驗
但是越南衛生部比我國的衛福部尊重科學
我國的衛福部尊重科學嗎
沒有我國衛福部沒有尊重科學
越南的衛生部尊重科學說你二期實驗剛完成
三期實驗沒做完沒給我足夠多的報告
沒給我足夠多的三期實驗證據
不好意思不能緊急授權
哪像我國 我國多爛
我就說爛啊李秉穎的疫苗小組決策就是爛
沒有做任何的說明沒有做任何的規劃就跟你講
不好意思我們就是準備要做免疫橋接
準備讓它過 你不會覺得很荒謬嗎
我跟你講還有
你說隨便批准國產疫苗
Covaxin就是一個問題
這是在印度去年最早期批准的緊急使用的疫苗
Covaxin是Bharat Biotech做的
結果你知道導致什麼
因為它提供的數據其實不完整
政府那個時候硬過
硬過了呢說
他聲稱說Covaxin有強大的免疫反應
結果通過之後你知道什麼樣的狀況
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
3月31號說
印度的這一款疫苗跳過了一些關鍵步驟
所以有可能無法確保疫苗中的新冠病毒被完全滅活
以及不能在人體內繁殖
內文說因為Covaxin這一款科瓦克辛賣給了巴西
巴西說你這個東西沒有完全滅活
而且沒有確保這些病毒不能在人體內繁殖
所以它內文的意思是說
某些批次的Covaxin可能會
為接種者帶來疫苗本該預防的風險
報告還指出不同劑次的Covaxin疫苗
在效力方面可能存在差異
根據該報告巴西已經暫停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
兩千萬劑Covaxin疫苗的訂單
各位殷鑑不遠啊
你不要聽李秉穎
你不要聽陳建仁這些人想要強渡關山
印度的Covaxin就是強渡關山
結果怎麼樣結果它滅活滅的不完整
甚至不能確認它會不會重複生殖
也就是你打下去有可能因此被感染
我跟你講你自己看
你去查BBC你去查相關的單位
這個數據結果就是李秉穎講說
全世界哪有國家罵自己的國產疫苗
我告訴你印度就是罵
印度的病毒學家都反對這個疫苗
結果硬過 硬過導致什麼打了沒有用
那個病毒沒有滅活完成
而且還在體內會繁殖
你知不知道這個結果是什麼
就是你本來沒病打了可能得病
我覺得這是很荒謬的一件事情
0902 越南印度國產疫苗影片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odVL4yG_ao&t=20s
直播主題:
無緣大慈,無緣大悲,談慈濟基金會捐五百萬劑BNT疫苗,明明同樣的非政府組織,以同樣的數量捐贈給同一個政府...

同樣的事情重複做 在 老余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市場真的沒有新鮮事。
同樣的圖形來來去去就那幾個,
看你想做哪個熟悉它就好。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如果,你已經看了一萬次標準圖,
那前兩天你應該就會『哎呦!』
如果,下次同樣的跡象再來一次,
你,會怎麼做?
晚上9點實盤來聊聊喔!
我們線上見!
更多免費交易教學影片:
YOUTUBE 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mtKevinYu
老余的金融筆記: https://www.facebook.com/KevinyuFutures/
線上交易培訓班請洽小編:
喵子 LINE: @trade688 (@也要喔~)
https://line.me/R/ti/p/%40rrd5566r
老余全部交易法都在這,幫你有系統地整理好了啦:
簡單又有效的裸 K 交易法(老余完整進出 SOP 與實單範例)
https://ps.yottau.net/L7B54
另外,有同學問到模擬軟體,
這是我們找到在國外的軟體,
可以透過email無限重複註冊,來練習。 一切免費。
申請tradovate帳號來免費練習。
『注意!這個平台本身因為在國外,
資金安全性我無法確定,沒有要大家去開戶喔!』
我們單純用這個來免費練習。
一個email可以玩2週,結束後,
再換個email就可以再來一次。
為什麼用這個?
因為他的介面,是我目前用過最人性化,最簡單的了....
www.tradovate.com
教學影片:https://youtu.be/RZP8GJXU_uM
另外,如果你已經免費一段時間,結果不錯,有技術了,
但沒有資金,
也可以付費參加TopStep這個公司的交易員考核,
考過了,就會給你一個帳號,
本金他們出,風險他們承擔,利潤你卻可以跟著分。
詳細說明看底下:
如何通關TopStep成為Funded Trader?
https://youtu.be/trDAywIiXSQ
TS通關後的事情(Pro 與 Funded Account)
https://youtu.be/_uAhTBVV5eM
如何使用重播功能來練習
https://youtu.be/rcxJSkFYgbs
要考試的同學,
這邊有可以折價20%的連結:
http://bit.ly/2x0XZho
(正常商品,當沖,不可留倉)
http://bit.ly/3abcJbS
(微型商品,可留倉),似乎沒有折價

同樣的事情重複做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本系列前四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的虛無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
接著我們又提到,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其實就是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Heinlein)曾提到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
但伊格言說,此處有個劇情重點值得我們注意──相較於Neil的坦然(「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但雖然如此,「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從頭到尾沒有名字的「主角」其實是和Neil有著某種程度的價值衝突的。
這體現在主角對女主角凱特的曖昧情愫中。同樣是在自塔林逆行返回奧斯陸自由港的貨櫃旅途中(為了主角與長腿凱特間似有若無的彼此傾慕──好吧,顯然沒時間讓演員發揮,情報員實在太忙太累了,哪裡有時間談戀愛呢),主角突然向Neil提出質疑: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這對話於片中一閃而逝──在約略等同整部影集資訊量強制壓縮至一部二小時半電影長度的《天能》中,必然顯得沒頭沒腦又高深莫測(對,諾蘭顯然因為材料過多而來不及把事情交代清楚,這是他明顯的技術失敗──但我們也懶得再批評了啦)。
然而伊格言說,這對白所意圖表述的,其實正是更精細的描寫了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之間的結合方法。劇情中曾提及,如何使用逆轉機器?
訣竅之一是,當你試圖進入旋轉門,你必須看一下「對面的你」是否也正要進入旋轉門──如果沒有,那麼代表你並未「成功逆轉出來」;換言之,你死在了逆轉機裡。是以,「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
「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這是突然現身的天能組織成員(Neil在塔林找來的天降幫手們)對新手主角的指點。
此即為**宿命論**──「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此規則被未來人Neil奉為圭臬,也或許正是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
是以截至目前為止,進出旋轉門的TENET成員無不如懸線戲偶般乖乖重複著某些他們做過的事──如若不知便罷(對,「無知即是優勢」);一旦知道了,可就得全部乖乖重複一次。這還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啊。
打鬥?同套路再打一次。開槍?同位置同彈孔再開一次(但這次是把子彈收回來)。飛車追逐?同路線同角度再追再撞再飛一次。
但同時,諷刺的是,你又必須以自由意志來執行這一切(如女科學家最初給主角的「教程」:你要想著把逆轉子彈放到桌上,才能將它吸回手中;你要對著彈孔開槍,才能把子彈收回來)。
伊格言說,我們或可如此論斷:此處的宿命論是一種**極致的宿命論**;沒有比這樣的宿命論更悲觀更消極更「宿命」的了;因為甚至連你的意志自由都僅僅是為宿命服務而已。
人們自始至終是在重複著必然發生之事。這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將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結合的方式──有趣的是,在結合之後,卻非常、非常宿命。
而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信條)之下,我們的新手主角對Neil的質疑才顯得大逆不道──「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對的;因為在這裡,為了拯救重傷的凱特,他們已義無反顧地偏離了命運的航道。這是最尖銳的「意料之外」──他們本該同套路再打一次再跑一次再追一次再撞一次,但這回例外;因為就他們所知,歷史上他們並未救過主角偷偷愛著的凱特,他們完全無法臨摹已知模版「再救一次」。
這是真正的、如假包換的未知。對,**愛就是真正的未知**──你想到了嗎?這非常《星際效應》不是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