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鳳營鮮乳換包裝差不多剛好又過了三個月,到超市巡視購物一下,果然看到鳳營又換新包裝,主打便宜促銷抽獎,可能是內部設計師自己做的包裝吧,不好意思我覺得蠻醜的,希望貴司設計部下次多多努力提案。
今天主要想講的不是鳳營,而是味全新推出的咖啡產品——清酒咖啡、威士忌咖啡。獵奇的口味,多彩包裝設計(色盲檢驗圖?),可能吸引到不少喜愛嚐鮮的消費者眼光。滅頂行動以來我也像多數消費者一般養成習慣,在台灣超市貨架上看到稍微好看的包裝設計,就得翻過來看看製造商名,#這個習慣竟成為味全這個品牌揶揄消費者滅頂行動的行銷梗。
「Hello!我在這裡」、「找到了!開勳嗎?」
平心而論,這個新品包裝設計做得不算醜但也不美,只能說是台灣廠商正常能量發揮,但這個梗可以讓視滅頂行動如背上刺眼中釘的味全品牌行銷部採用,以一個傳統品牌的保守格局來說,我願意給他三個掌聲。只是檯面下透露出的意義其實更重要——#滅頂行動確實有效,也衝擊著味全的銷售量,高層用新商品的行銷來個死馬當活馬醫,成功的話贏回對頂新事件沒什麼感覺的年輕消費者眼光,失敗的話頂多不要再生產這個新商品就好,對他們這個幾百億產值的公司來說真的是沒差這個小商品。
據工商時報報導,「味全董座陳永清表示,味全強化本業經營、陸續處分閒置資產,在處分龍潭廠、三重廠、埔心牧場3大資產後,合計可減少債務達136.86億元,一年還可減少利息支出2.37億元,大幅改善財務結構;他並表示,#今年台灣本業虧損已大幅減少,#估計明年可開始獲利!此外,味全大陸事業表現穩健成長,Q3累計業績成長15.1%、利潤成長45.2%,其中,優酪乳、純果汁、乳酸菌及鮮奶,已是大陸味全重要的四大品類。他亦不諱言,#味全在對岸市場的營收成長動能比台灣高,但味全將以台灣為研發基地,專注本業經營,戮力將品質做好,#再將產品帶到中國大陸市場。」
也就是說,#滅頂行動的成果讓味全以出脫台灣閒置資產減少債務,#縮小台灣總資產後再將台灣經驗帶往中國去創造新市場。其實我覺得如果味全能藉由整理財務結構的行動,最後從頂新魏家手上把40%的股權買回來也是好事,起碼以後大家就不會抵制味全(然後包裝設計就越變越醜?)但目前看起來,味全好像沒有這樣的打算就是,或許跟魏家還是有很多的利益結構說不清吧。
滅頂行動讓其他台灣傳統飲料品牌得利,但這樣得利的後果其實也是讓這些老品牌更加不會思考如何透過包裝設計去與消費者溝通品牌精神,因為只要賣得好,品牌部就會覺得沒必要改包裝,然後一直維持著傳統的樣貌。不過其實近幾年可以看到有一些台灣老品牌正試圖要透過包裝設計去傳達新的品牌精神,像是郭元益、台灣啤酒、飛壘口香糖、黑松,都是非常好的案例,如果有在台灣傳統食品品牌上班,想要改公司產品包裝設計但又不知如何下手的粉絲在的話,歡迎跟我聯繫,我來協助你提案,翻轉台灣包裝設計的未來!
#唐茶系列也是味全
#台灣其他食品品牌的包裝設計真的要加油
#讓超商貨架上充滿好看的商品包裝設計吧
「味全鮮奶事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味全鮮奶事件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味全鮮奶事件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味全鮮奶事件 在 東森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味全鮮奶事件 在 [情報] 全聯-味全牛奶3/26/3/28 買一送一- 看板Lifeismoney 的評價
- 關於味全鮮奶事件 在 公視報導林鳳營鮮乳添加化學物質,針對市場謠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味全鮮奶事件 在 味全牛奶事件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味全鮮奶事件 在 味全牛奶事件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味全鮮奶事件 在 "證明林鳳營是化工奶" 味全公司賠一億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味全鮮奶事件 在 味全鮮奶各位會想再買嗎~ - Mobile01 的評價
味全鮮奶事件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認真想 ] 食物的拉扯:泛科學幫味全做食安科學調查錯了嗎?
.
關於這個事件,簡單來說,就是科學媒體「泛科學」應味全公司委託,對品牌下的林鳳營鮮奶,進行自然科學式的調查,希望確認該牌鮮奶的安全性。這樣的動作帶來一陣撻伐,泛科學總編輯、各社論者、民眾皆參與這場戰役,立場各據。在這場爭論中,我們恰巧窺見未來風險社會的隱現議題,當科學與科技成為主體生命的座架(Gestell),科學成為公共領域的必要內容,不僅僅是智識上的競賽,更與每日生活緊密接合,此時,科學媒體成為一種「特殊的存在」,它將比一般媒體更需要權威、參與,更與我們休戚與共,更需要信任。
.
目前仍在延燒的爭論:泛科學錯了嗎?尚未走到事件之末,不適合做出評論,我們靜待發展。但至少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分析。我們對泛科學總編輯鄭國威的〈為何泛科學不抵制頂新/味全?〉一文做內容分析,發現「知道」與「不知道」構成全文的主要概念,屬於Beck等人的風險社會觀念,鄭國威的論點就是,「因為我們無法窮盡知道,所以只能不斷求證,才能持續地做出正確的判斷」。風險是建立在知識的「知道」上,所以,他一方面認為,風險會隨著科學的認識而改變,但另方面他卻忽略了自己正在建立公眾之知,沒發現泛科學其實已經進入「真理遊戲」(或是他借此證實了泛科學的社會地位)。
.
這場遊戲有三個角色,味全(先不管頂新股份的問題)、泛科學、公民,各有其側重之處。我們用Belasco的食物三角:認同、便利、責任,來看圍繞著「鮮奶」的我們。
.
對於科學家而言,危險是機率;對於一般人而言,危險是有無。對於泛科學而言,當然他不諱言味全委託的行銷性質,也許以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促進「科學」進入到更大的討論場域中。從「邀請的語藝學」來看,泛科學提供大眾一個論述空間,而且是自然科學領域的,這個領域向來是專家系統指導著,泛科學將此領域從政府官僚釋放出來,邀請大家進入發言,其實立意是好的。只是泛科學沒有想到,我們對於科學的認同並沒有想像中高(同溫層待太久?)(從狂牛症的信任恢復來看,歐洲對科學的認同是比較高的)。
.
當然,從味全的角度來看,他想要恢復人們對鮮奶食用的信任,只是這以非「取得合適」的便利問題了。對於公民而言,的確在泛科學的「活動企劃」下,促成公共性的激發,無論正反意見,幾乎都可以看到主要論述:「我們要的不只是安全,而是安心」。這幾乎帶有一種「宗教」的氣氛了。在食物三角中,公民追求的是對「責任」的祈求,可以放心地進食已經是基本的,我們更意識到「行動的後果」,包括個人與社會、政治與生理,可能短期危險解除了,但長期來看仍就使人憂心忡忡。或許泛科學提供的機會是良善的,但挑起了人們對知識、權力與道德之間的集體焦慮與不信任。
.
總體而言,泛科學可能是誤視自己,也誤視他的群眾(或是我們大家都互相看錯,畢竟這樣轟動的科學行銷在台灣應該是第一次)。泛科學是否應該要叫做科學媒體呢?其從事的事務已然跨媒體,也富有各種型態(新聞、購物、展覽、講座、網誌、動畫、募款、科學計劃………等等等等),在追求「有趣的公眾參與」的同時,可能很難掌握自己的力道,以及所需負擔的責任 。
.
此外,透過此事件,我們也需要重新思考「何為公眾」?雖然這是一個老掉牙的老題目了,但在新媒體、跨媒體的時代,每一個主體都身分多元,是觀眾、消費者、生產者、使用者、閱聽人、創作者、活動參與者、公民、網友、酸民…………等等等,記得之前聽過泛科學陸子鈞在講座時說:「透過數據掌握你的群眾」,但要留心,當我們在媒體技術環境中能做越多事,我們究竟是越見公眾的真正面貌?還是,其實離公眾更遠了?
味全鮮奶事件 在 東森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東森財經獨家】
台鮮奶陷滅頂風波!直擊彰化酪農場奶製成
受到頂新事件影響,滅頂風波持續延燒;這次帶您直擊隱身在彰化的酪農場,44歲的牧場主人黃福建說,當初砸下千萬買了大批機械設備,就是為了確保鮮奶品質。
除了鮮奶產線要把關,黃福建還說,牛的心情、健康更重要,把牛當作親生小孩!
#東森財經獨家 味全 MyWei 光泉"HOT"鮮奶 Costco #彰化酪農場
味全鮮奶事件 在 公視報導林鳳營鮮乳添加化學物質,針對市場謠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近期網路流傳,公視報導林鳳營鮮乳添加化學物質,針對市場謠言,味全(1201)今天表示,旗下林鳳營鮮 ... 年的多氯聯苯毒油事件所製作,內容並沒有涉及任何鮮乳產品。 ... <看更多>
味全鮮奶事件 在 味全牛奶事件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在魏應充無罪獲釋後,滅頂風潮襲捲全台,「秒買秒退」魏家旗下占股40% 的味全林鳳營鮮奶成為2015 ... 這波抵制風潮,事實上就去年10 月頂新黑油事件爆發後就已展開。 別 ... ... <看更多>
味全鮮奶事件 在 [情報] 全聯-味全牛奶3/26/3/28 買一送一- 看板Lifeismoney 的推薦與評價
運氣還不錯,在這物價通膨的時代,真是個小確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2.65.1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feismoney/M.1648388649.A.83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