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聽小提琴家吳孟平教授與鋼琴家簡美玲教授的精湛迷人演出!
【音樂家的最愛~我的歌曲集】
2019年11月09日(六) 19:30 高雄市音樂館 (已結束)
2019年11月17日(日) 14:30 臺北國家演奏廳
【曲目】
E. W. Korngold: Suite from "Much Ado about Nothing" , Op. 11
康果爾德:《無事生非》組曲,作品11
R. R. Bennett: "Hexapoda" ~ Five Studies in Jitteroptera
班奈特:《昆蟲》,五首吉特巴舞風習作
C. Scott: Suite "Tallahassee"
斯科特:《塔拉哈西》組曲
K. Weill: Suite from "Threepenny Opera"
懷爾:《三文錢歌劇》組曲
G. Gershwin: Suite from Opera "Porgy and Bess"
蓋希文:歌劇《波吉與貝絲》組曲
【演出人員】
小提琴/吳孟平
吳孟平為國內首位、亦為目前唯一一位獲得德國柏林“漢斯·艾斯勒”國立高等音樂學院(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s Eisler” Berlin)《最高演奏文憑Konzertexamen》畢業的台灣小提琴家,曾獲已故二十世紀匈牙利小提琴大師 Tibor Varga 讚譽「具有嫻熟的技巧、溫暖的音色、清晰而富音樂性的構思…」。吳孟平1992年留學德國將近八年,2000年返國後,先後任職東海大學音樂系客座專任助理教授(2000-2003年)、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講師(2003-2004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代課講師(2003-2005年),並同時擔任台灣絃樂團常任首席(2000-2004年),2006年任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至今。2002-2009年參與台北和信治癌中心音樂志工的行列,為該院規劃服務性質的午餐音樂會定期演出。2009年9月於高師大音樂系籌組成立《高師大室內樂團》(Camerata NKNU),即獲日本九州【未來工房】之邀請,以整團支出全額贊助之禮遇,於2010年2月中旬至日本九州進行為期一週的訪問演出。
吳孟平畢業於德國德特摩爾特國立高等音樂學院(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Detmold),求學期間師事享譽全球的Beaux Arts Trio美藝三重奏成員、韓裔美籍小提琴家金永旭(Young Uck Kim),同時隨金永旭及中提琴名家今井信子(Nobuko Imai)研習室內樂,並擔任金永旭教學助理4年半之久。在學期間曾受德特摩爾特室內樂團(Detmolder Kammerorchester)邀請,由創團指揮匈牙利小提琴大師Tibor Varga欽點擔任客席首席合作演出,之後並獲大師主動來函致意提供親筆推薦。吳孟平於1996年獲藝術家演奏文憑畢業後,仍隨金永旭及Tibor Varga大師之高足Lukas David學習,期間於1996年7月應德國國際Hitzacker作曲比賽邀請,首演義大利作曲家Massimo Lauricella得獎作品;9月獲德國Kloster Frenswegen基金會提供全額獎學金參加國際Niedersachsen室內樂研習營。
接著於1997年2月通過甄試進入德國柏林“漢斯·艾斯勒”國立高等音樂學院(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s Eisler” Berlin)深造、並獲得該校基金會提供獎學金攻讀《最高演奏文憑Konzertexamen》。初期師事名師Eberhard Feltz(俄國小提琴大師Mikhail Vaiman之高足),隨後成為舉世聞名的德國小提琴家Antje Weithaas門生。1998年獲選台北國家音樂廳甄選《樂壇新秀》於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行獨奏會。1999年獲選與Hanns Eisler音樂院交響樂團演奏Dmitri Schostakowitsch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擔任獨奏,於6月在柏林Konzerthaus音樂廳演出,隨後於7月舉行畢業獨奏會,並獲《最高演奏文憑Konzertexamen》畢業。
吳孟平於國內外求學期間,曾參加許多大師班接受過多位小提琴名家的指導,如Thomas Brandis、Mauricio Fuks、Eberhard Feltz、Wolfgang Marschner、Regis Pasquier、Victor Pikaisen、William Preucil和胡乃元等。在國內曾師事游文良、李純仁、Vladimir Tsypin和曹元聲老師。就讀國立藝術學院(現名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時期師事簡名彥、蘇正途和宗緒嫻教授。留德期間曾任德國慕尼黑室內樂團及德國Detmold室內樂團客席團員,國內求學期間亦曾任台北愛樂室內樂團團員及聯合實驗管絃樂團(NSO前身)固定協演團員。此外亦定期應邀擔任國內重要比賽及評鑑評審,如奇美藝術獎、行政院文建會人才庫培訓計畫、台灣絃樂團小提琴比賽、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高雄市交響樂團等等。
吳孟平應雅砌錄音公司邀請、鋼琴家簡美玲參與錄製的首張《吳孟平。 巴爾托克小提琴演奏專輯》CD(2008年4月製作發行),入圍第20屆金曲獎古典音樂類「最佳演奏」及「最佳專輯」獎項。此外應台南奇美文化基金會之邀請錄製21首《小提琴小品集Ⅵ》CD(2009年3月發行)。
此外,吳孟平於教學上亦不遺餘力,培養出眾多後進赴海外留學深造不計其數,其中錄取德國各大音樂院者,至今已逾三十位以上,之中又有六位錄取高門檻的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s Eisler” Berlin)以及柏林藝術大學(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等。這些優秀的人才,無論之後任職於德國職業樂團、或返國任教於大專院校等,於各自的領域皆頗有成就。
吳孟平近年來演出的固定合作搭檔為鋼琴家簡美玲(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和葉孟儒(文化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目前使用的小提琴為法國製琴名家Frédéric Chaudière 2014年(Stradivari Model)及2015年(Guarneri del Gesu Model)製作。
鋼琴/簡美玲
北藝大專任鋼琴副教授簡美玲,於德國科隆音樂院獲得演奏文憑(Konzertexamen),旅德期間,除了積極參與校內演出活動,並應邀至各地舉辦獨奏會及室內樂演出,獲得極高的評價。三次獲得德國下薩克森州舉辦之國際室內樂夏令營獎學金,於大提琴大師班中擔任專屬伴奏( Klaus Storck , Stanislav Apolin , Raphael Wallfisch , Claus Kanngiesser )及受邀於德國 Iserlohn 舉辦之“ Peter Damm ”法國號國際大賽中擔任指定伴奏。1998年至2001年受聘為科隆音樂院及杜伊斯堡音樂院器樂伴奏。國外音樂家來台演出合作的對象包括小提琴家Christophe Boulier、 Liviu Prunaru、寧峰、黃濱,大提琴家Stanislav Apolin、Klaus Storck、Reiner Ginzel及低音管家Jesse Read。
【主辦單位】
六藝音樂有限公司、六藝樂集
【購票優惠方式】
▓ 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購票享早鳥優惠8折
▓ 學生購票享8折優惠
▓ 身心障礙者(另可一人陪同)憑證購票5折
和信e學院 在 葉漢浩 Alex I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推介
🎉2018 暑期研究交流班 正式招生中 🎉
每年都受到高度關注與詢問的暑期班即日起開始報名囉!
暑期班廣收全世界的學生(中文授課),台灣的弟兄姊妹也可以參加哦!
暑期班至今已經要舉辦第六屆了,今年的師資陣容非常堅強
且名額有限,快點手刀衝刺來報名暑期班👋
.
上課日期:2018/7/2-7/10
上課地點:台灣中原大學
.
.
🌿 師 資 與 課 程 介 紹 🌿
課程1🌟淺談舊約詩篇🌟
講員:黃正人老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神學博士,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舊約的詩篇也許是聖經中最能夠觸碰到基督徒心靈的一卷書。約翰加爾文說詩篇中的禱告是”全靈魂各部份的解剖”;馬丁路德把詩篇看成是”小聖經”,因為詩篇囊括了每一個聖經中的主題。本課程試著從幾個容易被忽略的角度來理解詩篇,期能幫助學員們更深刻地體會詩篇的信息。
---
課程2🌟苗民、國民與選民:基督新教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傳播與發展(1900-1960)🌟
講員:胡其瑞老師(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人員)
本課程探討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如何皈信基督教的過程,以及在時局的影響下,少數民族如何在基督徒、國族與民族身份中求取平衡與轉換。這些選擇又如何反映出他們在「地上的國」與「上帝的國」之間的主體認同,以及爭取現代化的企盼。
---
課程3🌟新約經文鑑別學🌟
講員:謝樂知老師(Asbury Theological Seminary哲學博士,聖光神學院教務長)
經文鑑別學是門透過抄本重建經文的科學和技藝,本課程簡介聖經新約抄本之製作、類別及流傳史,經文鑑別學的興起與嬗變,當代經文鑑別學之方法,最後以實例說明鑑別學方法之操作。
---
課程4🌟大航海時代基督宗教的發展-以基督新教在臺灣為例🌟
講員:查忻老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委員,臺灣歷史學會理事)
大航海時代是基督宗教向外擴張的重要時期,基督宗教隨著歐洲各國的海外擴張在世界各地傳佈。本課程以曾經有一萬左右的信徒(包含天主教與基督新教)的十七世紀臺灣為例,透過早期臺灣歷史與基督宗教發展歷史的回顧,輔以廣地域視野的比較,介紹並反省基督宗教在大航海時代的發展。
---
課程5🌟信仰危機中的存在與行動─再思潘霍華🌟
講員:歐力仁老師(英國聖安卓大學哲學博士,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及專任教授)
潘霍華的神學可以說是一種「不斷地在危機中思考基督徒存在的正當性以及應該如何採取社會行動」的神學。探討「潘霍華對納粹主義的批判」,「『重價恩典』概念的轉變」,並且以〈試探〉和《聖經的祈禱本》為例,欣賞潘霍華著名的「基督中心詮釋學」。最後透過〈回憶〉和〈我是誰?〉兩首獄中詩一窺身陷囹圄之潘霍華內心常常湧現兩種強烈且對立的情感─「絕望的軟弱」和「信心的剛強」。
---
校外參訪🌸北台灣歷史文化巡禮🌸
導覽員:魏外揚老師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所屬「馬禮遜紀念學園」副秘書長)
校外導覽課程,走訪台灣北部歷史文化古蹟,深入了解文化內涵,體驗風土民情。
專題演講🌸周聯華的此時此地本色化神學🌸
講員:吳昶興老師(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
.
🌿 報 名 資 訊 🌿
📍上課日期: 2018年7月2日(一)~7月10日(二)
📍上課地點:台灣中原大學,報到日期7月1日(日)
📍報名資格:
1.基督徒
2.大專院校以上畢業
3.教會牧者或領袖推薦
📍報名方式:
請來信索取報名表並檢附以下資料(e-mail:rccc2013@gmail.com)
1.報名表
2.學歷證明(大專以上)
3.教會牧者或領袖推薦函(格式不拘)
📍費 用:
1.報名費:15,000元台幣(含上課期間食宿及課程活動等相關費用)
2.機票、旅費、保險費:自理
📍報名截止日期:2018年4月30日
📍入台方式須以自由行入台,本中心無法幫忙辦理簽證,欲參加者請及早辦理!
和信e學院 在 財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獨家披露》國際管理大師給台灣的建議
麥可波特:資訊透明可提高醫療效率
國際級管理大師、哈佛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於四月初訪台,他對兩岸簽署經濟協議(ECFA)的正面看法受到大量關注,卻少有人知道,他同時於台北的和信醫院研討會上發表有關醫療改革的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