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一本跟明清經濟史有關的書,它叫做《白銀帝國》,是一個中國作家寫的。
裡面的總論討論著她對唐朝之後經濟與國家興亡之間的關係的見解,裡面有一段很有趣,是這麼說的 : 「中國政治即人事,其短處在於糾纏中國千年的人治弊端。......(之後她引用日本學者 的論點,並做小結)...即中國一直不得不面對壞皇帝的問題。這也意味著中國自上而下的權力結構其實很難被有效約束,在金融界亦然」(頁.36)
當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也看到了習近平的這則新聞,我忽然覺得其實在金融界以外的各界---只要是政治力可以插手的地方,其實都是這樣的。(而華人政治的領導者們,都很喜歡插手到所有地方)
我們總說要"尊重專業",但大部分是看著別人惡搞的時候,這麼評論他人;但我們有用這樣的標準來檢視自己嗎?
(如果有,那電視上那個幹渾蛋事的人,可就真的是渾蛋了)
我想起柯文哲曾經在某件事上面被媒體質疑,而他的回覆是 : 「我們請專家來就是相信他的專業,如果不相信,那何必找他們來?」
---------------------
而說到他,也就不能不提最近口罩掃到的許多人。
(就如我之前所說)政府常常宣導,健康的人、在公開場合且自身沒有症狀的人,是不需要戴口罩的。
然而,柯文哲戴口罩被罵、林楚茵戴口罩也被罵,或許大家有不同的政治立場,但我認為 : 他們受訪跟外出就是要頻繁且大量的接觸陌生人,那戴上口罩是很正當的事啊......(真的不需要因為政治立場去否定一個正當的行為,雖然我知道雙重標準在台灣這些年來已經變成大部分人的視事角度了.....)
難道要叫總統或是首長不戴口罩的直接在港口"開放空間"接觸公主星號上的人們,才叫做首長們遵循政令嗎?
#人家有三點前提請大家不需要戴口罩
#不是所有人在任何場合都不用戴口罩
----------------------
再說回一開始想要講的題目。
當一個擁有足夠權力的領導人不尊重專業,並認為自己的才智足以凌駕專業時,就會開始下指導棋來干涉專業評估。
例如,不去理會核能專家的評估,硬要依自己或黨意來執行政策;或是妨礙經濟發展為理由,要求對國際等級傳染病的認定與預防措施粉飾美化。
我一直是個尊重專業的人,大致買車或高價電器,小至看醫生、帶狗看獸醫或請水電工到家裡修理器材,面對他們徵詢,我都是那一句 : 「你們是專業,就讓你們評估。」
因為我的想法跟柯文哲一樣,「我們請專家來就是相信他的專業,如果不相信,那何必去找他們?」
如果我是醫生,病人來診間告訴我 : 「醫生,我就是什麼什麼症狀,所以我想我就是那些病,那你給我看看。」
#你都知道自己是什麼病了你就自己搞定啊!!
又或是,如果我是水電師傅,我到人家家裡,發現女主人穿得....喂!!!!.......聽到主人跟我說 : 「啊就來這邊弄一下,鎖個螺絲、剪幾根電線,就要收八百塊?那麼簡單我也會啊,五百吧.....」
那我會直接回他 : 「那麼簡單你幹嘛打給我?自己搞一搞就好啦!」
別忘了,90%餐廳裡的菜,你都能在家自己做,而且只需要三分之一的價錢就好,那為何你去買外食?
因為你花錢買的是你不會的專業、不想花的時間跟沒學會的經驗跟技術;你會也願意自己親手做,你就自己搞。
不要出去買服務,又一堆意見與質疑;這就叫做"尊重專業"。
--------------------------
同理。近代政府跟過去政府的共通點在於 : 都有專業分工。(漢朝開始就有九卿分治,唐宋開始有六部)
但最大差異在於 : 現代政府將權力外放,再交給專業人員處理專業事務後,不過分干涉每個細節。(只是看要怎麼整合與運用)
#但我們真的是這樣嗎?
好像也不是。所以這十幾年來我們看了很多外行領導內行的事情,然後看著搞砸。
我們看著台灣政府什麼都要插手,然後搞了一堆專家來,又對他們的專業意見置若罔聞或依著自黨的政策利益來選擇性使用,最後什麼都管又什麼都管的一團糟。
說到底,叫了專家來,只是要表現民主開通與尊重專業,但最後還是照著自己的意志來蠻幹。
黨內會議投票結果不滿意,就投到過為止,不然大家都不准走;公投結果不滿意,就直接當沒看到,只執行滿意的那幾項。
而無獨有偶的是,新加坡也出現這種情況。
#難道這一直都是華人的通病嗎?
說真的,我們怎麼有臉批評對岸領導人?或是新加坡領導人?
於是光就這幾個觀察,好像又無法否定這則貼文最一開始由徐瑾小姐提出的那個觀察。
即"中國一直不得不面對壞皇帝的問題",但這裡的範圍幾乎是所有華人主政時會一體適用碰到的問題。
--------------------
然而,現在這個問題又牽扯到非常嚴重的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目前的經濟已經受到武漢肺炎的疫情影響。
光是一個海底撈,從1月26宣布停業至今,營業額跟員工薪水支出的損失已經到達47億台幣,而預計這場疫情帶給他們的損失會高達211億台幣。
一間擁有500家分店的餐廳況且如此,那目前已經封閉六個一線城市和幾十個二三線城市的中國,會對整個國家造成多大損失呢?
這個問題,連我都知道了,中國主席自然也知道。
所以為了不讓疫情持續重創經濟,他們的處理方法居然是要 放寬檢定標準(病發才能列入確診),並且要專家們停止因為災情而提出更多的限制性政策(例如提高防護等級與封鎖規模.....)
如果這不是造謠抹黑,那表示對疫情的限制放寬;又如果武漢與被封鎖的各大都市的情況真的不很樂觀,那放寬限制就如同在西班牙街上放出一群發狂的猛牛。
我不確定在猛牛們無差別的攻擊與竄奔下,死傷會擴大到哪個地步?
大都市之所以需要早一點管制的原因在於"人口密集",一旦病毒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擴散,那各位在電影上看過的那些誇張場景,真的可能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
再如果,如果那些陰謀論說的是真的。
這一開始就是一場人謀不臧的戰爭用生化病毒外洩事件,現在又再度由外行凌駕內行而讓疫情再度擴張,則這場類天災,將會在人禍下成為歷史性的慘劇。
那一海之隔外的我們,該如何自處?
經濟受創,可能會失去一部分的主導權;但是當局者,真的還是要以蒼生為念、以大局為重。
畢竟兩害相權,還是要取其輕的。
.
.
.
#希望天佑台灣
#希望中國的病人可以康復
#希望特效藥快點出現好讓疫情快點打住
#唐宋在日本
#明清在越韓
#蘇聯真的還在兩岸啊
#再寫這種東西可能哪天過境中國我就要被你們懷念了
#期末考結束放寒假了
#回到一個禮拜休兩天的快樂時光
#而且學校說可以晚一個禮拜開學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1466818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中山 繁樹 Shigeki Nakayam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集應廟 116台北市文山区保儀路76號 No. 76號, Baoyi Road, Wen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16 0229394498 木柵集應廟,又稱雙忠廟、尪公廟等。主祀雙忠(即尪公,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位於臺北市文山區保儀路76號2樓,是來自福建省...
「唐宋在日本」的推薦目錄:
- 關於唐宋在日本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唐宋在日本 在 中山 繁樹 Shigeki Nakayam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唐宋在日本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唐宋在日本 在 有啖好食 Perfect Continuous Ea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唐宋在日本 在 找回真正的中華民國- 有人說:唐宋在日本,明在韓國。 大清在 ... 的評價
- 關於唐宋在日本 在 潮汕文化|連結唐宋與日本許老師廿載傳承夢-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唐宋在日本 在 奠基唐宋變革說的日本學者-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唐宋在日本 在 [問卦] 唐宋在日本明在韓國民國在台灣哪個好? - 八卦 - PTT Web 的評價
唐宋在日本 在 中山 繁樹 Shigeki Nakayam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集應廟
116台北市文山区保儀路76號
No. 76號, Baoyi Road, Wen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16
0229394498
木柵集應廟,又稱雙忠廟、尪公廟等。主祀雙忠(即尪公,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位於臺北市文山區保儀路76號2樓,是來自福建省安溪縣大坪鄉的張姓先民創建的廟宇,分香自福建泉州安溪縣大坪集應廟。當地學子時常到本廟祈求考試金榜題名,只要來本廟祈禱的學子考中理想學校,廟方即會辦桌慶祝,俗稱「狀元宴」。
簡史
清康熙年間,福建省安溪縣大坪有高、林、張三姓移民,前往臺灣臺北,由大坪集應廟奉請尪公(保儀尊王)聖像、夫人媽(保儀尊王的配偶,封「申國夫人」,又稱尪媽或尪娘)聖像與香爐,隨行護佑,議定三姓輪流奉祀,而後三姓人士各自開墾,分別遷居北投、淡水、景美、木柵、大安、新店、深坑、石碇各地。
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年)發生頂下郊拚事件,臺北情勢嚴峻,三姓人士決議分家避禍,取出三聖物:尪公聖像、夫人媽聖像、香爐,拈鬮分配,高姓人士拈得尪公聖像(今日景美集應廟),林姓人士拈得夫人媽聖像(今日萬隆集應廟),張姓人士拈得香爐(今日木柵集應廟)。三姓人士各自請藝師雕塑其餘缺乏之神像,以建廟奉祀。
清德宗光緒甲午年(西元1894年)張姓人士建廟,1978年重修,建造二樓廟宇。
祀神
主祀
主祀雙忠,即唐朝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而殉難的張巡、許遠兩位忠臣。因其忠烈可風,幾乎全中國都有香火奉祀,在安溪暱稱為尪公。宋時尊張巡為「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另有「尊號互易」之說,許遠為睢陽太守,官位較高,是為「保儀尊王」,張巡為「保儀大夫」。安溪的雙忠信仰,以大臺北一帶最盛。
雙忠公
景美集應廟
萬隆集應廟
汐止忠順廟
木柵忠順廟
深坑集順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rmg402hNkk/hqdefault.jpg)
唐宋在日本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買墨#找墨#墨條
今天想要介紹的是如何選購墨條。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製墨的原料及工序,
就保存狀態可分固態墨和液態墨。
就使用方向可分書墨、畫墨、觀賞墨和藥墨
。就原料來源可分植物性煙、植物性油煙、動物性油煙和礦物性油煙四大類
。
植物性煙有松煙和鍋底黑,
當物質較為缺乏時,
古人也曾經使用鍋底黑來製墨。
植物性油煙則有桐油 菜種油和胡麻油等
,動物性油煙則以豬油為主,另外日本也曾用鯨油取煙。
礦物性油煙則是以石油取煙
。而墨條基本上是由煙料、膠料和藥物所組成,
曾用於製墨的膠料包含鹿膠、牛皮膠、魚膠和豬骨膠等,
而用藥則以麝香最為熟知,
再經過混合杵擣及墨模成型等工序,
並陰乾一年以上的時間
才能得以完成,
故能保存百年左右的時間,
值得我們有所珍藏使用。
至於我們該如何選購墨條?
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一個事實,
也就是目前在市面上所能購買的墨條,
絕大多數是用礦物性油煙製成的墨品,
畢竟植物性油煙墨問世後,
其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取得成本過高所導致,而松煙墨才是古人最常接觸的墨品,
直到19世紀末都還是這樣的情況。
因為松煙除了能製墨外,
還有一個產業必須大量使用,
那就是印刷出版事業。
古代用於印刷書籍的顏料幾乎都是用松煙來印製,
所以能讓墨廠取得松煙成本降低,
另外在台灣,我們通常是全用油煙墨作畫寫字,
這可能是與墨汁十分普及有關,
讓我們習慣了油煙墨的墨色,
僅在書寫篆隸時偶爾會使用松煙墨。
不過在日本
則是情況有點相反,
油煙墨主要是書道用,
而稱青墨的松煙墨
主要是作畫用途,
就目前保存的歷代書畫作品來看,
唐宋無論書畫都是用松煙墨,
而明代中期才有用油煙墨的作品出現,
但為數不多
,直到清代
書畫家使用油煙墨的情況,仍然不算普及,
最後拜近代工業革命的機緣,
我們才有機會使用到價廉質精的油煙墨。
在台灣
雖然最容易購買的墨品還是墨汁,
但在專門的書畫材料店
例如小書齋、蕙風堂及國泰等
還是可以買到品質不錯的墨條,
中國胡開文墨廠和日本古梅園都有生產不錯的墨條
,可供我們選擇。
如果以古梅園紅花墨為例,
其聖煙和五星紅花墨是用菜種油煙製成,
而四星紅花墨是菜種油和礦油煙混和製成
,至於三星紅花墨則是純用礦油煙製成,
除了價格差異極大外,
所含膠質的粘性也不盡相同,五星會較三星更黏且硬。
植物性和礦物性油煙所製墨條的墨色,
到底有無明顯差異
?除了淡墨呈現有些許的不同外,
其餘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所以不需要過於追求價高的墨品,
如果是寫字需求,
個人會建議
油煙墨的墨性會比較適合寫行草
,松煙墨則是篆隸楷。
而如果是要畫水墨畫,
個人會建議
用墨條會比用墨汁好,
因為墨條的墨色會較墨汁分明,
而且墨條的墨性也會比墨汁好用
,也因為沒有防腐劑的成份,
對紙張不會造成傷害,
所以還是磨墨作畫是比較正確的選擇。
至於要選用松煙墨還是油煙墨作畫?
如果要畫很黑當然要用松煙墨,
如果要墨色漂亮,則用油煙墨比較適合,
也可以畫山水用松煙墨,
畫人物花鳥用油煙墨。
其實松煙墨和油煙墨是可以混磨使用,
先磨哪一種墨都可以,
也能產生不同的墨色效果。
此外會決定這條墨條好不好磨的最大關鍵,
其實是跟製墨的用膠有關,
而專業人士使用的墨汁會較墨條的墨水難用,
也跟所用的膠質有關
。目前仍有些小墨廠會使用豬骨膠來製墨
,用這種膠製墨
有成型容易及速乾的特點,
但製成的墨品會過於堅硬
,甚至硬到無法出墨,
而買墨最麻煩的地方
就是不能試磨,
所以購買前還是必須有所注意
,盡量到有信譽的書畫材料店
購買大品牌墨廠所製的墨品,
才能盡情享受磨墨用墨的樂趣,
以上就是我所要分享的
幾個挑選水墨用墨
需要注意的重點。
歷代名畫、法書及墨品圖像來源,故宮OPEN DATA專區:https://theme.npm.edu.tw/opendata/index.aspx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lOsKLVGxC8/hqdefault.jpg)
唐宋在日本 在 有啖好食 Perfect Continuous Ea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茶藝文化傳承已有千年,在宋朝時可謂上至宮廷下至市井都能雅俗共賞;但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原來早在千年之前,茶藝已有如此出神入化的演變,往後卻出現文化斷層,技法幾乎失傳⋯不少人趨之若鶩的日本抹茶文化,如果要追源溯本的話,其實都是由宋代茶文化傳承下來。但在匠人鄭師傅眼中,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模仿!他豪言:華人社會只有他一人,能原汁原味做出當年大宋國的技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鄭老師不時引經據典,所以我把當中幾篇引在下面,方便大家理解
西山蘭若試茶歌 - 劉禹錫 (描述了唐人在煮茶的過程)
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清峭徹骨煩襟開。
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籙那知味。
元朝謝宗可 《詠物論》茶筅
此君一節瑩無瑕,夜聽松聲漱玉華。萬縷引風歸蟹眼,半瓶飛雪起龍牙。
香凝翠發雲生腳,濕滿蒼髯浪卷花。到手纖毫皆盡力,多因不負玉川家。
宋徽宗 《大觀茶論》節錄一小段:
妙於此者,量茶受湯,調如融膠。環注盞畔,勿使侵茶。勢不砍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周拂,手輕筅重,指繞腕鏇,上下透徹,如酵櫱之起面。
《大觀茶論》全文翻譯可參考此處:
https://kknews.cc/zh-hk/culture/qj2q358.html
陸羽《茶經》全文及對照譯文
https://kknews.cc/zh-hk/culture/q6xaqrg.html
…………………………………………………………………………………….………………………………………….……….
訂閱我哋IG, 發掘我倆更多的生活點滴?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perfectcontinuouseat
加入我哋會員,不時會收到我們送出的小心意?
YouTube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oFileUAn9bi3wUHPgvOzw/join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erfectcontinuouseat
合作邀請✉️: perfectcontinuouseat@gmail.com
你訂閱了嗎? https://www.youtube.com/PerfectContinuousEat/
…………………………………………………………………………………….………………………………………….……….
?相機及鏡頭:
Sony A7III - 24-70mm f/2.8 GM
Sony A6400 - 16mm f/1.4
iPhone 11 Pro
穩定器:
DJI Osmo Mobile 3
相機背囊:
Peak Design 20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mBUaCL3KMI/hqdefault.jpg)
唐宋在日本 在 潮汕文化|連結唐宋與日本許老師廿載傳承夢-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記得啊!你要學呀!」推廣潮汕文化超過二十年嘅許百堅老師,秉持有教無類精神,先後同唔同嘅商會、學術機構合作開辦潮語班以及潮汕文化體驗團, ... ... <看更多>
唐宋在日本 在 奠基唐宋變革說的日本學者-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想問奠基唐宋變革說的日本重要學者除了內藤湖南,還有一位是誰呢?也是內藤體系的人嗎? - 歷史系,歷史. ... <看更多>
唐宋在日本 在 找回真正的中華民國- 有人說:唐宋在日本,明在韓國。 大清在 ... 的推薦與評價
唐宋在日本 ,明朝在韓國,大清在中國,民國在台灣. 大宋帝國的哀歌:宋朝的滅亡,絕對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而是中國第一次亡國。有興趣的可以查「崖山之後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