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1967 到 2021
同一地點的兩張照片,跨越了54個春秋;
不一樣的年代,秉持著相同的精神。
第91代的大龍國小佾生
繼續傳承著千年的薪火~
祝福全天下的老師們 教師節快樂!
謝謝您們的付出❤️
拍攝地點:臺北孔廟
上圖拍攝時間:1967年9月28日
下圖拍攝時間:2021年9月28日
這兩張照片皆攝於孔子誕辰紀念日。圖中為擔任佾生的大龍國小學生,身著藍色長袍與黑色馬褂,腳穿白襪與黑布鞋,在臺北市大龍街的臺北孔廟大殿前擔綱演出「六佾舞」之後,與指導老師合影留念。
謝謝臺北市孔廟儒學粉絲團提供照片
《認識 佾舞》
釋奠佾舞簡稱佾舞,又稱丁祭佾舞、祭祀大成至聖先師之佾舞。依不同編制又分有六佾舞和八佾舞,是釋奠典禮的祭禮中所表演的舞蹈。
相較於歷經近代戰亂與文化大革命的中國大陸,臺灣與韓國至今仍保存完整、嚴謹的儒家祭孔儀典於世,是東亞世界重要的文化資產。
中國南朝齊武帝永明三年(西元485年),對於釋奠已有記載:「元嘉立學、裴松之儀、應舞六佾,以郊樂未具,故從權奏登歌,今金石已備,宜設軒縣之樂,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六佾即六佾舞,是中國古代諸侯用舞的編輯,有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
軒縣就是軒懸,是中國古代諸侯樂隊的編制。這是歷史上樂舞並用祭孔儀式的開始,之後各朝代祭孔的規模和樂舞均有不同。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時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獻禮」的項目,三獻禮即初獻、亞獻、終獻。唐朝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的祭孔大祀,是採用六十四人的八佾舞。
佾舞的來自宗廟宮庭雅樂舞,舞者稱為「佾生」,佾是隊伍的行列,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與宮庭樂舞相同,釋奠佾舞也分文舞和武舞。
台北孔廟在1967年前的佾舞因日本殖民統治的緣故被迫改變服飾,1931-1932年(昭和6-7年)的佾生是著白衣繫紅帶,執雉羽。到了1934年-1936年(昭和9年-11年)佾生是著白長袍黑短掛,到了1943年,日本對台灣的統治進入皇民化時期,此期的佾生服裝也稍有不同。1946年-1967年共22年間,和1968年後,佾生的服裝也有兩個不同的變革。後期至今改用明朝服飾,佾生為黃袍墨綠腰帶黑靴,節生為綠袍墨綠腰帶黑靴。
台北孔廟的佾生長期由大龍國小學生擔任,男女生皆可,採六六三十六的佾舞編制;由佾舞老師躬身教導後學生須自行記憶所有舞步。
《認識 教師節》
根據《孔氏祖庭廣記》記載,孔子生於東周春秋末期,鲁襄公22年(西元前551年)的農曆8月27日。1934年的孔子誕辰日時,柳翼謀、張其昀等人主辦的國立中央大學《國風》雜誌,曾出版「聖誕特刊」以紀念孔子之誕辰。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教師節出現在1931年,由當時的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人發起,他們聯絡了京、滬地區的教育界人士,共同擬定每年的6月6日為教師節,並發表《教師節宣言》,提出「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增進教師修養」三項目標,在全國各地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翌年(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將6月6日明定為全國教師節(亦稱雙六節)。
至於為什麼要訂在6月6日?根據發起人的說法,並沒有太特別的原因,只是因為比較好記「便於號召」而已。另外,由於6月已接近學期末,是個向政府提出建言的好時機,因為如果有改良的方案,還可以趕在下一個學期實施。
1939年,教育部決定把教師節的日期改為「至聖先師」孔子的誕辰日,但卻誤將農曆日期當做西曆,而把教師節定在8月27日;後來經師範大學的程發軔教授進行考據,依曆法推算出孔子的西曆誕辰日應為9月28日;於是行政院在1952年提請總統明令,將孔子誕辰紀念日及教師節改為9月28日,沿用至今。
每年到了教師節(孔子誕辰紀念日)這一天,不但各地孔廟都會舉行祭孔大典,以最隆重的禮儀對孔子表達無上的敬意,在教育行政單位及各級地方政府所舉辦的「慶祝教師節大會」中,也會頒獎給資深及優良的教師,以表彰教師們對社會的貢獻。
原本我國的教師節屬於國定假日,但自從2001年我國施行週休二日後,許多國定假日就變成了只紀念不放假的節日,而教師節便是其中之一。
2016年6月21日,我國行政院正式公告勞工國定假日7天刪除案失效,勞工國定7天假日確定將恢復,換句話說,教師節勞工可以放假,但是一般公立學校教師因不適用勞基法,所以不能放假。
勞工7天國定假日恢復後,所有符合勞基法的勞工,在9/28、10/25、10/31、11/12、12/25五天可以放假,但這就產生了一般勞工在教師節這天放假,但教師卻沒有放假的情況。
教育部人事處表示,目前是依循內政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的第二、三條之規定,孔子誕辰紀念日(俗稱教師節)是只紀念不放假,在該法尚未修改之前,一般教師在教師節仍無法放假。
於是,2016年的教師節成為勞工放假、公家機關照常上班、公立學校更出現「教師上班,學生放假」怪象,堪稱史上最混亂的教師節,不過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於9月24日表示,教師節和勞動節都是勞工放假、軍公教上班,這個規定已經存在15年,絕對沒有史上最亂休假這種事情。
陳美伶強調,五一勞動節就是最好的運作模式,希望國人放心依照五一勞動節模式來進行就可以了,不過唯一例外是股匯市,五一勞動節時股市休市,但在教師節不休市,其原因是金管會早已在前一年公布次年股匯市休市時間。金管會副主委桂先農表示,已跟銀行業及金融業工會達成共識,教師節當天的薪資給付,會按照國定假日雙倍給薪來處理。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Passion 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oyz Reborn 7月5日參與一班香港媽媽舉行的集會"生命與玻璃:香港人的選擇" 樂隊現場與8千位市民分享歌曲《夏愨道》。 原版《夏愨道》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kZraLoln0&list=PLX24hlXlmFZ8RUsILOU4Oyx...
唐 朝 樂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7 黃偉民易經講堂
病毒變種,在印度爆發。這幾天,印度的確診人數每天都超過三十萬,癱瘓了醫療系統,火葬場應接不下,部份城市要在天台燒屍。
全球化之下,變種病毒,可以出現在印度,便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香港也不例外。
一位印度人士從杜拜抵港,在隔離酒店將變種病毒傳了給鄰房的菲傭。菲傭帶了回雇主社區,印裔人士帶著去長洲和尖沙咀。
香港的疫情沒完沒了,去年初專家說,病毒怕熱,四五月氣溫轉熱便生存不了,到暑假市民生活便可回復正常。
今年初專家說,隨著各地疫苗開始投產,接種疫苗後,市民有了抗體,群體免疫出現,暑假後疫情應逐步結束。
但今日再作觀察,世界各地城市,仍處疫情高峰,不但沒有跡象放緩,似乎愈來愈嚴重。
香港接種疫苗的情況很冷淡,市民不信任政府,官員愈焦急,市民愈抗拒。你搞阿布泰,我們就去排隊買東西。沒有了真正的投票機制,排隊阿布泰,就是無權無勇的香港人對政府投不信任票。
聶德權不斷催促打疫苗,林鄭威逼利誘,聲稱不打疫苗不准出街食飯,效果都適得其反。
接種疫苗後死亡數字,科興仍是遙遙領先,十九比四。不過,港府專家話,這些死亡都與疫苗無關,死者本身就有長期病患。接種者應該要判斷自己是否適合接種。這便好了,都市人,人人有三高,自己衡量過便唔打了。
既然疫苗絕對安全,是愛國愛港者一展抱負的好時機。香港,是地球上少有可以接種科興疫苗的地方,期望像有撐警大會般的大型集會,由歌影視紅星帶領,“齊齊打科興,盡展愛國心”。民建聯和工聯會又送出禮物包,附有科興證書,和拍照留念。盡快達到群體免疫的七成人口接種比例數字。中港可以通關,回復往來。
今日香港,除了疫情緊張,還有移民去留的困擾。
易經講堂每周有八堂課程,除網上課程,對象主要為外國同學外,其餘的課,班上同學每次都不約而同的說到去留話題。
尤其是家有兒女的!
有同學問:
今日一去,如果以後都不能回來,還應該走嗎?
我的看法是,香港是自由港,可以隨時進出。如果有一日情況壞到不能再回來,那今日離開,就更無遺憾了。
如果今日只是杞人憂天,香港明日遍地杜鵑花,再回來收拾家園。這幾年當做放洋歷練,開放眼界,也未嘗不可。從此選擇做一個世界公民,也光明磊落。
死守香港,碧血黃花,燃燒自己,照亮歷史,也是一種選擇。高品格,大情操,我沒話說,只能向你敬禮!
錢穆教授說,中國不在中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中國。
一百二十三年前,譚嗣同選擇留,梁啟超選擇走。歷史肯定譚嗣同,但歷史沒有苛責梁啟超。是留是走,都可以發揮個人作用,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不向權勢跪拜,不混水摸魚。
我們幸運,經歷了六七年到九七年,三十年香港的流金歲月,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昇平世。陽盡陰生,起過高樓,宴過賓客,是時候看著它樓塌了。
香港人都是李後主,享受過半生的繁華逸樂,今日又要面對去國淒涼。
九七前,很多人過的,就是他《玉樓春》描寫的生活:
晚妝初了明肌雪,
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雲間,
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
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
待踏馬蹄清夜月。
如果你不知道這是李後主的詞,你會懷疑他寫的是九七前的尖東。
黃昏以後,美人們都在上妝了。肌膚似雪,再添濃妝,似人似妖,看得心中一蕩。
不是一個,不是兩個,那些妃嬪宮娥,兩旁列陣,在宮殿走廊中,春殿嬪娥魚貫列。
樂隊樂師在演奏笙歌,舞孃在跳《霓裳羽衣》舞。
這麼迷人的音樂,這麼迷人的舞曲,還有人錦上添花,臨風誰更飄香屑,在空中四處撒上香粉。
這樣的環境,能不醉嗎?
醉拍闌干情味切,用手拍打欄杆,和住節拍,高歌起來。紙醉金迷啊!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Party完了,酒醒了,吩咐侍從不用點燈,今晚月色好,今晚想自己騎馬,踏著月光,輕騎回家,唔駛送了。
這樣的生活,令人以為可以是永遠的。
讀李後主的詞,要將他在亡國前,和亡國後,一併來讀的。
這是文學上的反差對照。
沒有亡國前的貪歡,影照不出亡國後的悲痛。
李後主亡國後的作品是文學史上的一絕,作品多,但最為香港熟識的,應該是《破陣子》。
因為任劍輝、白雪仙,都有唱。
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爲臣虜,
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
揮淚對宮娥。
四十年來家國,李煜的南唐王朝,由爺爺、父親、他自己,三代人,在江南已有四十年歷史。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亡國這回事的。
三千里地山河,他們曾經擁有過方圓三千里的國土。
南唐李家數十年的統治,鳳閣龍樓連霄漢,宮殿建築,雕龍繡鳳的房子,連綿的多到上青天,玉樹瓊枝作煙蘿,宮內名花奇樹,多到聚攏交纏。這種環境,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打仗的———
幾曾識干戈?
一個偏安江南的皇室第三代,像今日香港的富三代,打又不能,走又不能。
一旦歸為臣虜,突然間,忽然變成俘虜,他擔心的,仍是他自己的外表容貌。沈腰潘鬢消磨,沈是沈約,潘是潘岳。都是歷史上的美男子,沈約老病腰圍瘦了,潘岳壯年兩鬢花白。李煜用兩人典故形容自己亡國的容貌都大不如前了。
跟著訴說他一生最難過的一日,最是倉皇辭廟日,亡國去拜別太廟,但時間倉皇;教坊猶奏別離歌,王室的樂隊,應境奏起別離意味的曲子。他看到平日服侍他的宮女,就哭了起來。
揮淚對宮娥!
國破家亡,倉皇辭廟,李煜揮淚的,不是人民,不是社稷,不是家國,是一班平日對著的女人!
《人間詞話》的王國維,對李後主極為讚賞的,就是這一點的真。
他要走了,最難過的,不是什麼忠孝,社稷責任,是這一群日日見住,一同長大的女孩子。
文學創作,最重要就是這一點真誠。
今日香港,人人面臨去留,一些人,不是怕錢不夠,不是怕專業資格不被承認,不是怕英國生活不適應……
他們擔心,將來香港的父母過世後,他們要回港申領遺產。香港是沒有遺產稅的,但入了英籍後,他們遺產稅要繳40%,這令他們猶豫不前了。
香港沉淪,走路當前,他們擔心的,是將來父母死了之後的遺產稅。
這也是李後主般,文學上的真吧!
唐 朝 樂隊 在 邵大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97年,當時還是高中生的我熱衷搖滾樂,自己組團參加新生卡位戰樂團組,常聽許多前輩們講述著刺客、唐朝丶黑豹樂團有多厲害,然後未滿18歲偷溜進@live偷看杰克與魔荳的表演,從九五年到九八年真的是台灣地下樂團轉為地上重要的爆發期,當時樂團風氣盛行有如過江之鯽,無論是野台開唱或是各大樂團選拔,能在其中拔得頭籌的絕非等閒之輩。
就在此時,主流的上華唱片反而朝另一種呈現搖滾形式-往pub尋找擅長以搖滾唱腔翻唱流行歌曲的高手,推出了《pub英雄會2》期望發掘更多pub人才在樂壇發光發熱,吸引了全台灣各大好手前來共襄盛舉,然而比賽到最後得到第一名的,是來自於高雄的「阿甘合唱團」重新詮釋朱頭皮的《外好汝甘知》擊敗了眾多好手。
而「阿甘合唱團」有一位在pub擁有超強煽動力,說學逗唱樣樣精通的主唱,就是後來的綜藝天王康康-康晉榮。
許多人說「康康是被綜藝耽誤的搖滾歌手」其實,在國外,Tenacious D的Jack Black這麼搞笑的人,也是狂野的Metal head,foo fighters的Dave Grohl,光從Learn to fly的MV就可以知道他骨子裡藏著徹底的搞笑魂,而康康在我心裡,就跟他們一樣是「Funny Rocker」。
許多人認識康康可能是從當年的龍兄虎弟開始的,一個留著長髮戴著墨鏡看似搖滾時尚的年輕人,一開口充滿本土味濃厚的綜藝詼諧,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後,憲哥帶著康康與許傑輝主持的JACKY SHOW,創下了當時有線電視前所未見的收視紀錄,後來,在無限電視開始露頭角的綜藝大哥大及週日八點檔⋯等許多節目,也奠定了他的綜藝主持地位。
過去他給許多人的印象,就像是個玩世不恭帶著漂泊的浪子⋯但我所認識的康康,是他人生進入下半場後,以家為重轉變為慈父的康康。
好幾次跟康哥同場錄影或來電台受訪,他總是會算好時間,因為他希望結束時可以準時的去接送小孩,或是可以好好的去健身運動,為了家,他開始調整作息,注重養生且非常珍惜與孩子們的相處時間。
這些轉變,從兩年前他的,《ㄐㄧㄚㄐㄧㄚˊㄐㄧㄚˇㄐㄧㄚˋ》專輯就可察覺,封面是兒子畫的圖,許多歌訴說著初為人父的喜悅與感動,他對人生及親情的刻畫,唱出笑中帶淚,豐富的人生閱歷讓他對於深度情歌的掌握更顯厚度,當年入圍了台語金曲歌王,原本我以為之後康康的音樂路線就會轉為「喜劇泰斗的眼淚」這一歌路,想不到今年康康推出的,是融合pub與秀場綜藝,串連自己創作的《康樂鼓掌》。
年底前聽到這張專輯,是我個人覺得最驚喜的事情,那些逐漸凋零且失傳的現場綜藝,說話的節奏聲調及臨場反應,是一種台灣最Lofi的氣味。
整張專輯的收音方式在台北玉成戲院錄音室,舉行了兩場精緻型現場錄音演唱會。
擔任製作人及現場音樂總監蔡科俊老師,帶領康康康樂隊精彩的演奏,全場聽眾皆佩戴專業耳機聆聽,訊號不由傳統的後級揚聲器播放,康康形容,當天如果拿下耳機就會看到一群人在舞台上面喃喃自語,貝斯吉他只有如螞蟻刷弦的聲音,遠看就像依附在杜鵑窩的好笑畫面。
這次的專訪,讓我覺得最感動的是,
康康發這張專輯的目的不在個人,而是重情重義的他對康康康樂隊的義氣展現,他說當年因為樂團而出道,這次他想回歸到最初那個玩Band的自己,樂團一直以來是他最舒服最自在的最愛,無論是錄音過程、專輯封面及限量的海報,都可以看出他將團員們介紹的一清二楚,希望讓每個人都被看見!
除此之外,整張專輯所有版稅與團員共享,共享的年限一直到康康往生後50年內,所有團員的子子孫孫們仍能共享版稅,他說無論多或少,這是他給團員們一份相互尊重的疼惜。
經歷人生百態之後,嘻笑怒駡或插科打諢,背後呈現的底蘊,充滿溫暖感性的人生哲學,這是2020年,康康康樂隊要呈現給你的一場大秀《康樂鼓掌》。
康康粉絲團
#小提醒
請大家一定要支持康康康樂隊的實體專輯,因為只有實體專輯才聽得到演唱會中精彩又爆笑的好笑段子
#節目播出預告
節目:寶島聯播網《寶島真無閒》
主持人:邵大倫
來賓:康康
專訪主題:《康樂.鼓掌_康康康樂隊 (KangKangBand) 首張創作台語專輯》
播出時間:12/28(週ㄧ)09:15-11:00
播出頻道:寶島聯播網
北部地區|FM98.5 寶島新聲
雲嘉地區|FM91.3 嘉義之音
花蓮地區|FM90.5 希望之聲
播出時間:12/28(週一)20:10-22:00
中部地區|FM99. 1 大千電台
唐 朝 樂隊 在 Passion Mus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Boyz Reborn 7月5日參與一班香港媽媽舉行的集會"生命與玻璃:香港人的選擇" 樂隊現場與8千位市民分享歌曲《夏愨道》。
原版《夏愨道》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kZraLoln0&list=PLX24hlXlmFZ8RUsILOU4Oyx9AgaqYuCUw&index=1
夏慤道 歌詞:
路上是密佈的車輛
屹立著狂傲氣高牆
化作民眾奔走的方向
陌路同步再一仗
助力來自敢於想像
烽煙間站立更堅強
雨傘抵擋彈雨和路障
戰友隨即追趕上
如此色彩 舖設的街道
權勢散佈 恐慌迷霧
明天怎麼抵擋 誰能預告
良知初衷感應得到
大路上集結的希望
若現實或是太荒唐
過百次散聚仍未投降
壓制終消失解放
頭盔身影英勇的態度
遍佈了愨路同道
多想他朝與和平漫舞
堅守多久會達到
末日現自發的景象
願望道盡貼在高牆
掛上志氣話 記低真相
變革已發動現場
散佈著自由勲章
《片段來源:蘋果日報網上直播》
More Boyz Reborn Music: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boyzreborn
Boyz Reborn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boyz_reborn/
Boyz Reborn on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hk/artist/boyz-reborn/id1040453639?l=zh
Boyz Reborn Product: http://passionmusichk.org/%E4%B8%BB%E9%A0%81/boyz-reborn%E9%9F%B3%E6%A8%82%E7%94%A2%E5%93%81/
唐 朝 樂隊 在 Passion Mus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夏愨道》一曲,由樂隊Boyz Reborn於2019年6月期間所撰寫,靈感源自於香港市民於數星期間,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發起多次遊起、集會,勇敢地為了城市的未來和自由發聲。
Credit: 部份片段來自香港電台、立場新聞、美國之聲、CNN、TMHK之新聞片段
夏慤道 歌詞:
路上是密佈的車輛
屹立著狂傲氣高牆
化作民眾奔走的方向
陌路同步再一仗
助力來自敢於想像
烽煙間站立更堅強
雨傘抵擋彈雨和路障
戰友隨即追趕上
如此色彩 舖設的街道
權勢散佈 恐慌迷霧
明天怎麼抵擋 誰能預告
良知初衷感應得到
大路上集結的希望
若現實或是太荒唐
過百次散聚仍未投降
壓制終消失解放
頭盔身影英勇的態度
遍佈了愨路同道
多想他朝與和平漫舞
堅守多久會達到
末日現自發的景象
願望道盡貼在高牆
掛上志氣話 記低真相
變革已發動現場
散佈著自由勲章
More Boyz Reborn Music: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boyzreborn
Boyz Reborn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boyz_reborn/
Boyz Reborn on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hk/artist/boyz-reborn/id1040453639?l=zh
Boyz Reborn Product: http://passionmusichk.org/%E4%B8%BB%E9%A0%81/boyz-reborn%E9%9F%B3%E6%A8%82%E7%94%A2%E5%93%81/
唐 朝 樂隊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仍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及農村時,居住人口較少,未被殖民的香港開埠初期前,有三個族群早在香港生活。
1.香港圍村(圍頭)人,早在唐宋時已開始在香港新界定居,是新界原居民。2.客家人,11世紀時,他們移居華南,17世紀時從廣東山區移居新界。3.蜑家(水上人/漁民)估計是遠古百越族的越人遺裔,和珠三角的漢族同化,早已在香港水域內、外生活、定居、捕魚,是香港最早期的原居民,英語的「Hong Kong」即譯自蜑家話。各族群皆有自己的語言,如圍頭人講圍頭話;水上人講蜑家話;客家人講客家話。其中,圍頭話和蜑家話都是粵語的分支,與當今香港的主要語言廣州話,同屬於粵語,基本相通。由於新界於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前,與九龍、新九龍、紅香爐島(香港島)同屬大清廣東新安縣管理(唐前曾名「寶安」,民國以後復用「寶安」)。「香港」、「新界」並非此地之原有名稱。除此之外,新安縣界域包含今天香港及深圳大部分地區。因此,新界原居民的籍貫順理成章寫作「廣東寶安」,與現在深圳原居民所寫的籍貫相同。客家人有編修族譜的習性,在追本溯源查客家人的姓氏族譜中,可以發現客家人源於漢族,是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活動範圍約在今山西、河南、湖北間。經語言學家考證,客家方言最接近中原古音韻,其社會宗法制度、文化生活習俗、服飾衣著、信仰崇拜、風水迷信等方面類於舊中原。說到水上人,香港開埠以前有多少水上人,至今已很難稽考。一九四九年以前,珠江內河上的漁家都是過「水流柴」的生活,就是到處漂泊;開埠以前的艚船、渡船、鹽船是大船,一般漁船實屬珠海江水流柴一類的小艇。順治十八年 (一六六一年) 八月頒佈「遷海令」,命沿岸居民內遷,所有沿海船隻悉行燒燬,寸板不許下水,粵沿海居民盡入內地,香港居民無一幸免。直到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正月頒令才容許沿海遷民遷回故土。由此可知,今天的香港水上人應該是康熙頒令後才從珠江三角洲一帶遷來香港。至於鶴佬人,鶴佬原稱福佬 (因「福」字的鶴佬方言發音近似粵語的「鶴」字),先輩源自福建,其後聚居於粵東,即潮汕、海陸豐 (即汕尾) 和今日的惠洲縣區。在英國人到來之前,有不少鶴佬人已移居香港,大部分從事捕魚工作,亦有以農為業。現今除了一些由鶴佬人興建的廟宇外,其歷史遺跡留下不多。最容易讓人想起的,就是九龍城的福佬村道和長洲的學佬巷,而長洲的太平清醮也是以鶴佬人為主導的祭祀活動。客家嫁娶中的迎親俗,別具情趣。出嫁之日,新娘被打扮一新,與家人 同桌吃“告別餐”。飯後,新娘祭拜祖宗,拜別雙親,站在畫有八封太極圖的“米篩”上“過米篩”,換上新鞋,接著由父兄或長輩將她背上花轎(如今多是轎車),潑上一碗水,意為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暗示夫妻要白頭偕老。這時新娘放聲大哭,以示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舊日,新嫁女都是坐花轎出嫁的,除了花轎,還有其他人員組成的迎親隊伍。迎親隊伍的最前頭,後面跟著媒人轎,樂隊,由兩個小孩坐的燈轎,然後是新娘的坐轎,最後是嫁妝隊,整個隊伍浩浩蕩蕩,引來大批看熱鬧的人群,更增添了熱鬧氣氛。傳說最早時曾有一迎親花轎過未剪綵的新橋,守橋人不讓通過,聰明的新娘下轎對守橋人說:“新人過新橋,百年夫妻萬年橋。”這話感動了守橋人,破格讓迎親花轎通過,後成了習俗,一直流傳下來。海陸豐鶴佬民系(閩南民系)傳統婚禮時,前往迎娶新娘的一個儀式是陸上扒龍船。昔日福佬人在嫁娶時,男家的女性親屬每以「扒龍船」迎親,但原本居於漁船的水上人近年陸續搬到公共屋邨,因已移居陸上,划艇迎親的風俗改由跳「龍船舞」代替。也會在其他喜慶活動如太平清醮、神誕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