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April 2021 Update
原來琴晚(8/4)冰場已經將閘口位適當處理好🙏
今朝去到已經見到拿走了閘門開關位置一部份,再用保護膠包好🙏(請見附圖)
多謝Marlo同Tony迅速處理,每日都跟進同溝通,先至可以令工程咁快完成。亦都多謝佢哋兩位(還有Chris) 呢幾日細心聆聽我哋所提出嘅意見⛸️
細個嘅時候我已經喺呢度溜冰(上一個世紀嘅事)對太古溜冰場係有一定嘅感情,希望霖霖同各位喜歡溜冰嘅朋友繼續每日都可以喺安全環境下, 開心愉快地學習, 進步❤️
又可以上多D堂….哈哈哈…..DIOR又要加倍努力教我地啦😃
*********************************************
8 April 2021 Update
經過Rink Manager-黎先生的安排🙏
出入冰面閘門做左呢個臨時安排(請見圖三)
*********************************************
6 April 2021
呢兩日冇update個page😢其實因為冇心情出post..
事緣兒童節發生了一宗意外,阿女每日都會去溜冰場,出閘嘅時候俾開關門閘刮到眼邊(差少少就傷到眼球)😢,閘門問題,其實早前已有少少意外發生,有小朋友手被閘痛,閘傷多次⋯意外發生不下數次,今日終於再一次發生⋯
即時投訴,冰埸職員寫報告,話第二日會回我電話處理...之後呢….當然又係我第二日阿囡上堂,再要親身邀請管理部同事出嚟再講,結果回覆係「等假期後管理層回覆處理⋯」咁嘅答案,真係好失望…有小朋友受傷,可以唔算係件大事,冰埸管理層究竟點樣先係大件事,先即時處理?
件事未完,作為家長,我心情好差...😑
Cityplaza Ice Palace 太古城中心冰上皇宮
#提提大家出冰面閘要小心
#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
#其他家長都好擔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重複的行為塑造出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這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其中一句名言。 習慣整理好球衣,習慣預備好飲用水,習慣在觀眾席上看着球員的神采飛揚,這就是李永波(波記),一位在球圈工作了廿七年,為傑志服務了十五年的老臣子。 同一種習慣,球員習慣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習慣從「...
「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的推薦目錄:
- 關於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 在 Love Kelly's Kit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 在 [寶寶] 孩子受傷/生病了,怪誰? -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 在 孩子受傷為何忍痛不告訴父母?小孩:因為怕被罵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 在 【緊急救援】一位因皮膚病而遭到遺棄既寶貝 9/1/2022 Updated: 佢 ... 的評價
- 關於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 在 孩子再頑皮都唔好話小朋友「曳」, 兒童心理學家分享五步溝通法 的評價
- 關於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 在 [寶寶] 孩子受傷/生病了,怪誰? - babymoth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重複的行為塑造出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這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其中一句名言。
習慣整理好球衣,習慣預備好飲用水,習慣在觀眾席上看着球員的神采飛揚,這就是李永波(波記),一位在球圈工作了廿七年,為傑志服務了十五年的老臣子。
同一種習慣,球員習慣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習慣從「波記」手上接過屬於自己的號碼波衫,這種習慣有種很強的力量,令球員和「波記」在不知不覺間,習慣了這份「打風都打唔甩」的情誼。
訓練中心癱瘓 「波記」隨球隊打游擊
位於石門的賽馬會傑志中心在颱風「山竹」吹襲期間,遭到嚴重破壞。人造草場受到城門河河水淹浸,令草地嚴重移位;球場上亦佈滿被強風吹來的大廈窗框和玻璃碎;而中心辦公室和大量設施,都被河水浸壞,無法使用。「波記」對當時的情況仍歷歷在目:「啲水浸到嚟呢到,咩都浸曬啦,特別係寫字樓嗰邊。」
能夠有「私家場」作訓練,對其他港超球隊來說是遙不可及。可惜天災無情,未來一段時間傑志亦要面對「遊牧民族」般的練波安排。「波記」的工作量亦因此而增加:「依家都要早一個鐘返嚟,揸車去深水埗攞完啲衫,跟住去將軍澳練波,練完再攞啲衫去深水埗洗,平時喺呢到(石門傑志中心)洗就得。」
面對突然增加的工作,「波記」只是淡淡地說:「多咗呢一重手續姐,都冇乜問題。」然後便繼續埋首摺球衣。一場颱風,打亂的似乎只是球隊的訓練日程,但卻動搖不了「波記」的工作日常。轉眼間,「波記」已經為球隊準備好第二天比賽所需的物資。
球隊捧盃背後的老球迷
隔天,來到本年度「香港賽馬會社區盃」傑志對和富大埔的球賽現場,「波記」早已將前一天準備好的物資分配給球員,在一旁靜靜地看着球員熱身。球賽開始,「波記」緩緩地走上觀眾席,當起球迷來:「我唔坐後備席嘅,我都係坐係球迷嗰到睇波。」
這位老球迷深受球員和管理層的愛戴。在「波記」70歲生日當天,球員和球會度身訂造了一件70號球衣送給他。訪問當天,「波記」開心地指着這件球衣,說起生日當天的故事。不僅如此,「波記」也有自己的小球迷。工作途中,不時有小球迷來找「波記」拿簽名,「波記」接過筆,笑到合不攏嘴:「嗰啲小朋友都好鍾意我,話成日見到我,我就幫佢地簽名。」
最後,傑志以1:0贏波捧盃。比賽過後,當球員和教練可以去下半場慶祝的時候,「波記」還要收拾好球隊的物資和球員的裝備,將它們送回石門的傑志中心。「波記」邊工作,邊回想剛剛的賽事:「八十幾分鐘嗰球,我都諗住入硬架啦。鞠盈智一傳入去,跟住盧卡斯一射,佢左腳好勁架,一「熨」就入啦。都冇乜驚喜,我哋傑志最後嗰十幾分鐘好犀利。」雖說沒有太大的驚喜,但「波記」在談笑間,難掩對球隊勝利的喜悅。或許就是這種輕描淡寫、淡然自若,正正反映「波記」這廿七年來默默耕耘的工作態度。
入行廿七載 風雨不改
「波記」1991年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快譯通球會工作,其後服務花花兩年,再於2003年加入當時重返甲組的傑志至今,一做就是廿七年。即使在工作中受傷,即使年紀愈來愈大,「波記」還是堅持為球員披甲、助球員上陣,樂此不疲。「我就係一路做、一路做,唔會去諗辛唔辛苦呢件事。你肯做就冇辛苦呢件事,冇辛苦呢兩個字。」「波記」指着自己在工作中受傷的左手腕道,「差唔多成個月(先痊癒),都冇乜嘢,手姐,繼續可以做嘢。」
完全不覺得辛苦、不覺得累,即使知道自己有一天會退下火線,「波記」仍然堅持「做得一日得一日」,並笑道:「仲做得幾耐?我都72歲啦。但係冇諗過退休,仲可以做就做,老闆請我就做。唔做得嘅,我咪得閒走去睇吓波。」
或者,這是老球迷對足球的熱愛,或者,其實是老臣子和球會之間的情誼,又或者,這根本就是一種習慣。在颱風「山竹」襲港後,在傑志中心被破壞後,「波記」的說話與神態似乎更加動人,今集《港。故》用8分鐘,帶大家認識這位傑志總管。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3lkgP1PA2s/hqdefault.jpg)
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 在 孩子受傷為何忍痛不告訴父母?小孩:因為怕被罵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直到第二天,手臂腫得像饅頭,瞞不下去了,仍舊是惶恐大於疼痛,不知如何開口。 因為從小受傷了,被 ... 網路上有個問題:受傷了,父母第一時間是責備你還是關心你? ... <看更多>
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 在 【緊急救援】一位因皮膚病而遭到遺棄既寶貝 9/1/2022 Updated: 佢 ... 的推薦與評價
9/1/2022 Updated: 佢真係好乖,點解會有咁不幸既遭遇發生係佢身上 請大家繼續為小朋友打氣,同事幫佢改左個名叫Shadow 因為光明一定會迎接佢 . ... <看更多>
唔想再有第二個小朋友受傷 在 [寶寶] 孩子受傷/生病了,怪誰? -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更新:
本文初衷是為了紀錄兩人在此事件中的立場與溝通後達成共識的歷程。因為我們都深知不
是完美的爸媽,所以常常互相溝通討論。
我知道有些版友也有類似經驗,所以難免會有些較主觀的評論。但是,這個事件對我們而
來說最大的意義是,婚姻、親子之間的幸福,不是理所當然的,是兩人願意一步一步溝通
與修正。
或許,我們不會因此變得更完美,但會離我們的理想越進一步。感謝大家所有的建議,尤
其是正向、有建設性的建議,更值得我們深思!感謝再感謝啊!
正文:
本文嘗試以夫妻各自的觀點,探討孩子受傷這件事,並總結各自的體悟,在此分享給有相
關經驗的爸媽們哦!
(以下為爸爸觀點)
真金不怕火煉,感情最怕考驗。今天早上,我們家出了一件大事!
一早,太陽難得露臉,我們決定帶孩子去騎腳踏車,好好放電、放鬆。
出門時,一如往常,我抱著較重的弟弟先走,老婆抱姊姊殿後關門。忽然間,聽到正在穿
鞋準備出門的老婆大聲尖叫,在門外等待的我,趕緊轉身推開家門。印入眼簾的景象,是
姊姊滿嘴的血,坐在老婆懷裡,嚎啕大哭,血正一滴、一滴的弄得滿地......。
當下,我心疼寶貝女兒受傷,實在有些情緒。原本想責怪老婆,但一轉瞬又覺得不妥,於
是把各種抱怨忍住,問了一句:「妳做了什麼事?」。
沒想到,老婆因這句話耿耿於懷。
眼看傷口頗深,我們決定立刻送到離家不遠的外科診所。一路上,姊姊因疼痛和驚嚇,哭
鬧不休。好不容易到了診所,居然因傷口太深,可能要縫,而被護理師婉拒,建議我們去
大醫院急診。
當下,我們又更緊繃了。我推著推車,載著弟弟飛奔回家拿車鑰匙。老婆一邊抱著姊姊安
撫,一邊在後面追,一邊指責我的不是,可見她能一心多用,絕非等閒之輩。反正,場面
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
因為疫情,近期我們都盡量遠離人群,想到要帶小孩去急診,我就壓力山大。在送老婆和
姊姊到達醫院後,我又將弟弟送回阿公、阿嬤家暫時安置。不久後,傳來好消息:「不用
縫!回家擦藥就可以了。」
原以為事情到此告一段落,沒想到等小孩回家午睡後,老婆開始向我坦露,關於這件事,
她的壓力有多大、姊姊受傷她有多心疼,甚至連結到最近我對她的態度,以及她小時候的
受傷經驗,講到悲從中來,潸然淚下。
此刻,我才深深覺得自己的不是。雖然沒有真的出口責怪,但因為自己也有情緒,居然連
一句安慰的話,都開不了口。
我一直嚮往成為很man的一家之主。對我而言,不是練出倒三角身材、刺個青、留個落腮
鬍叫man,而是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不論發生什麼事情,能夠處變不驚,能夠平穩自己
、安頓家人,讓全家因為有我而放心。這樣,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
今天的處理方式,我幫自己打了不及格的分數。
我應該「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急急忙忙地趕來趕去,好像很有效率,卻沒顧及老
婆和小孩需要我的支持,因為她們此時最需要的,是穩定的爸爸、是遮風蔽雨的靠山。
好爸爸,平常可以演得很像,事情發生時,就看出真相。
看來我要學的,還太多太多。加油吧!我要努力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爸爸。
_____
(以下為媽媽觀點)
看到原本還坐在我腿上、喜孜孜等待出門的女兒,在我從皮包拿鑰匙的瞬間,竟然往前跌
落在地,我的心頓時涼了。將她抱起時,只見鮮血從口中直流,我更是覺得心疼、自責與
惶恐:心疼她的痛、自責我的錯、惶恐未知的事。
抱著弟弟、先踏出家門一步的老公,隨即進門,劈頭第一句話是:「妳做了什麼事?」
我感到非常難受,彷彿剛剛在內心裡萌芽的情緒突然放大了好幾倍,且不停翻滾攪動。但
是,我沒有回話,只顧著安撫女兒的情緒,並請他幫忙查看傷勢。
做為一個父親,他非常著急,我當時來不及理解。
做為一個母親,我比誰都心痛,他當時也沒能明白。
於是,就醫的過程中,他說的那句話、我那些沒有時間消化的情緒,引領著我的思緒在腦
中瘋狂盤旋......
我想起,孩子更小的時候,每一次感冒,他幾乎都想要追究原因,不外乎就是我們去了哪
裡,或是穿得夠不夠暖。雖然他不曾明說,但那些原因常常都與我有關,有時是我提議去
的地方,有時是我準備的衣物不夠。因此,我總是感到自己隱隱約約地被指責、檢討。
我也想起,幾個月前,弟弟從餐椅上跌落,緊急送醫。我請母親前來幫忙照顧姊姊,她除
了二話不說地答應之外,還不忘提醒我:「妳千萬不要著急,也不要自責,孩子受傷,專
心顧好孩子就是了,其他的事,不要擔心。」因為這句簡短有力的話,拾起了我和孩子一
起跌落的心。
我又想起,我自己的小時候。每當我跌倒受傷的時候,有軍人背景的父親,當時還不擅長
對話,往往劈頭就是一句:「妳怎麼搞的?走路不會看路嗎?」他的關心深藏在話語之中
,但那時的我體會不到,只知道自己根本也不想受傷。後來,我學會掩藏自己的疼痛,因
為裝做一點事都沒有,就不用再怕被指責了。
這些思緒轉個不停,讓我悄悄變身成一隻刺蝟。
換我開始責怪起老公。
我怪他走路太快,讓我跟不上;我怪他不想就近就醫,有所堅持;我怪他沒有依照原本共
識,先在醫院外等我消息。
在女兒的傷勢終於確認不用縫合,定時抹藥就好之後,我開始試著覺察自己......
我覺察自己的情緒越來越高漲,在安撫女兒的同時,卻沒有人可以安撫我自己。
我覺察自己雖然像是一隻刺蝟,在不斷攻擊的同時,內心卻有著許許多多傷痕。
我覺察自己的渴望,不是讓時間倒轉回女兒還沒受傷的時候,原來是希望老公在進門後的
第一句話是:「她怎麼了?」可以的話,再補一句「妳還好嗎?」
下午,孩子們睡去後,我們認真地就今日的事發經過與心情,互相表露。
終於,我理解了他身為父親的著急,他也明白了我身為母親的心痛。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個事件只是個起點,孩子的成長中難免會伴隨著大大小小的意外。不
過,它最大的意義是,我們因此有了共識。
往後,如果孩子受傷或是生病了,不要再急著怪誰,安撫好彼此的情緒、專心照顧好受傷
的人,才是我們之所以為家人,共同面對未來的最佳解答。
─────
我們不只是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151646463044303/?d=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22.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86563324.A.90F.html
。但好險我媽是會好好關心我的,還算有點中和。或許妳可以私下先和先生談好,以後小
孩跌倒,請他暫時不作聲,觀察妳的處理方式?後續再和他討論不同的方式,對孩子產生
不同的影響。溝通真的是很難的課題,大家一起努力!
※ 編輯: emily770301 (36.231.122.20 臺灣), 04/11/2020 08:44:33
※ 編輯: emily770301 (36.231.122.20 臺灣), 04/11/2020 08:47:09
是追問我,因為我們都一起出門,只是看似很中性的分析感冒原因,不過剛好衣服都是我
在準備的哈哈哈
※ 編輯: emily770301 (36.231.122.20 臺灣), 04/11/2020 09:06:27
※ 編輯: emily770301 (36.231.122.20 臺灣), 04/11/2020 09:08:01
是他願意溝通改進,兩個人一起進步!
※ 編輯: emily770301 (36.231.122.20 臺灣), 04/11/2020 09:24:00
之!
※ 編輯: emily770301 (36.231.122.20 臺灣), 04/11/2020 09:25:36
溝通並修正彼此的錯誤,這就是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的意義^^
※ 編輯: emily770301 (36.231.122.20 臺灣), 04/11/2020 09:40:14
傷勢沒有立即危險的時候,安撫大家的情緒是很重要的。
完全理解~~
為自己的錯誤反省,但我完全不能否認他育兒的用心哦!
※ 編輯: emily770301 (223.136.204.154 臺灣), 04/11/2020 10:24:28
更新:
本文初衷是為了紀錄兩人在此事件中的立場與溝通後達成共識的歷程。因為我們都深知不
是完美的爸媽,所以常常互相溝通討論。
我知道有些版友也有類似經驗,所以難免會有些較主觀的評論。但是,這個事件對我們而
來說最大的意義是,婚姻、親子之間的幸福,不是理所當然的,是兩人願意一步一步溝通
與修正。
或許,我們不會因此變得更完美,但會離我們的理想越進一步。感謝大家所有的建議,尤
其是正向、有建設性的建議,更值得我們深思!感謝再感謝啊!
※ 編輯: emily770301 (36.231.122.20 臺灣), 04/11/2020 12:11:00
句「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的過程,以及自勉溝通的重要。分享出來,也是讓有類似經驗的爸媽作為參考。能成為你
們溝通的引子,真的太有意義了!
※ 編輯: emily770301 (36.231.124.177 臺灣), 04/12/2020 09:32:23
無意中傷害到對方。正因為妳的理解,溫馨又多了一點~~~
的。不簡單,共勉之^^
※ 編輯: emily770301 (223.137.249.104 臺灣), 04/12/2020 14:29: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