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民主
#法國參審團
#法國公民義務
#法國重罪刑事法庭
那一天,我見識到法國的民主!
一個週末的午後,我正沈浸在短暫的小憩中,突然先生跑來房間,問我是否在睡覺?說明了剛才有警察來家裡找我,要我馬上到警察局去一趟,我還在半夢半醒,一聽到這個心裡只有莫名其妙四個字。雖然警察說不是什麼嚴重的事,但一定要我本人去警察局一趟,也不願透露先生到底是什麼事!外面飄著細雨,我帶著忐忑的心,開車到了10多分鐘外的警察局。警察先生一看到我就先安撫我,『馬旦,不用擔心,不是什麼嚴重的大事,但卻也是妳可能不會喜歡的事』。接著說出了"La cour d'assise"這個我當初還不認識的名詞。他緩緩地拿出文件,開始一條一條跟我解釋,頓時間我懂了,原來,是要去法院當參審團(不只是陪審,還要參與審判過程)。
這是從1810年就開始的參審制度,直到1942年有較完整的法庭組織出來,一直沿用至今。這個參審團專門審理法國『最嚴重』的刑事犯罪,舉凡殺人、強暴、竊盜案等等。參審名單是由選舉名冊中抽選出來,接著法院開始身家調查,家世清白者及工作與法律無關等背景,即可參與參審團成員。這是公民的義務,只要是法國籍,年滿23歲,沒有被褫奪公權,會讀寫法文,就可以成為參審的抽籤分母之一。且這是公民”義務“,若是開庭當天無故不到,將會收到高達3700歐的罰鍰,不管你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都避不掉,一定要去法院報到。
第一次進到法國的法院很緊張,門口如同機場一樣有掃描機,隨身物品都需要經過檢查才能入內。一般案子的參審員總共有9-12名不等,但正選加備選需要有20個以上的參審員供抽籤,開庭當天在律師及被告面前當場抽出9-12名參審員。然而被告及律師,甚至是檢察官都有權可以拒絕被抽到的參審員,依照身份最多不超過五名。
我參加參審員共為期兩週,需要審理三個案件,每個案件都是早上九點公開抽出。第一個案件有兩名被告,是強暴案,總共要審理一週,我真心禱吿不要被抽到。第二個案件是強盜案,總共有七名被告。最後一個案件也是強暴案,但被告只有一名。每次當書記官唱名完參審員,起立回答“到“之後,大法官就會把參審員的名字丟進抽籤筒,每當大法官再抽的時候,我的心跳都超級快。前兩個案件我很幸運,抽完籤後就可以回家。直到第三個案件,我終於被抽到了!!我才站立正要往參審員的位子走去,馬上就被被告律師拒絕了!這也是可以理解,強暴案律師最不喜歡女性參審員,容易將自己設立成被害人立場,結果對他們客戶不利。我偷偷竊喜的坐下,等待大法宣佈可以離場的時間。
其實,這是個很不錯的經驗,很可惜我沒能參與到真正的審判過程。法國的參審員是與法庭的三名法官相同,到最後判決的那一天,一人是一票的。雖然會覺得為什麼平民可以與職業法官有相等的票數,但這個是200多年來,法國一直流傳下來的形式,對我來說這一點才是真正的民主。
每次看到台灣一些變態、隨機殺人、弒母等重大案件,看到司法的不公,人民憤憤不平的判決結果,但卻又無能為力。歐洲很多國家都一直施行參審制度,也因為這次的經驗,我找了很多的相關文章來看,試著多了解一些我所居住的國家在法院審判的流程、法庭成員組成有哪些,其實是蠻有趣的。
開庭的時候如同身置電影中,看著多位穿著律師袍的律師、法官、檢察官、書記官,然後有大批警力守著被告,其實場面是非常令人震驚的。但同時我也慶幸,沒有真的被抽到,因為聽說第一週的案子每天都審理到晚上七八點,早上八點多就要到法院報到,一天下來其實很累,而且我必須安頓兩個孩子。這個特殊的經驗,就到此為止,已經很不錯,也是個訓練法文聽力的好時機,因為一堆字都是平常聽不到,也不懂的字彙。
九月份因為有這個參審團的事情,讓我很忙碌,所以才結束鬆了一口氣後,我瘋狂的煮台灣小吃來撫慰心靈。九月也包含了我跟老公的結婚12週年紀念、我的生日,然後還有其他的事情(買房、賣房...)。有機會再來寫部落格文章,把這個經驗更完整的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此篇僅屬個人經驗分享,與政治無關,任何與政治、司法、抱怨相關的留言,我不會回覆喔。
法文資訊請參考:https://www.service-public.fr/particuliers/vosdroits/F1540
中文可以參考完整論文:http://thuir.thu.edu.tw/retrieve/26053/%E6%B3%95%E5%9C%8B%E5%85%AC%E6%B0%91%E5%8F%83%E8%88%87%E5%88%91%E4%BA%8B%E5%AF%A9%E5%88%A4%E4%B9%8B%E7%A0%94%E7%A9%B6%EF%BC%8D%E4%BB%A5%E5%AF%A9%E5%89%8D%E7%A8%8B%E5%BA%8F%E7%82%BA%E4%B8%BB.pdf
唱名寫法 在 Josa喬莎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Q&A Time
Q : 究竟我要用相對調(首調)還是固定調來學吉他 ?
Ans : 除非你是小時候就學鋼琴小提琴 , 已經對五線譜和絕對音高非常的熟練 , 否則我建議用相對調來學習 !
在此解釋一下兩者的差異
固定調 : 舉例音名C , 在歌曲為C大調當中 , C這個音我們習慣唱Do , 而今天G大調裡面 , 我們一樣唱C為Do !
相對調 : 承上個例子 , 在G大調裡面 , 我們會稱音名C為Fa , 因為C剛好是G大調音階的第四個音 = GABCDEF# , 而此時哪個音才唱Do呢 ? 答案是音名G唱Do !
這樣懂了嗎 ?
而固定調&相對調 沒有哪個是絕對的好 , 只有在什麼時機情況下是好 , 舉例 :
固定調的好 : 看五線譜的時候 , 看到G一定唱Sol , 無論什麼調 , 因為那個音符的名稱是固定的 , 唱名也是固定的 , 這樣才不會亂 , 否則怎麼一下在C大調G唱Sol , 一下在G大調G又唱Do , 對看五線譜學習的人會產生混亂 , 有絕對音感的人也很難告訴自己G應該唱Do , 因為這些人的學習 , G應該唱 Sol
相對調的好 : 對於學習簡譜系統的人 , 或者需要看簡譜彈奏的人 , 一定是用相對調的概念 , 因為簡譜上寫的是數字譜 , 而這些數字譜你隨時可以轉調演奏 , 例如你看到1235 , 我們唱Do Re Mi Sol , 而原本歌曲是C大調 , 如果因為Key太低 , 你想改彈D大調 , 你一樣只需找到D大調的1235 , 也就是D E F# A 這四個音 , 而你的心中此時就是把這四個音唱Do Re Mi Sol , 這就是相對調的唱法&唱法
所以先簡單總結 , 簡譜系統因為是相對調的寫法 , 當你會看之後 , 12個調性任你轉 , 相當方便 , 這個點是固定調學習法的人無法勝任的 , 而固定調的優勢 , 其實比較是在五線譜上 , 因為你看著上面的音符 , 五線譜下方第一條線上的音就是音名E , 也唱Mi , 這是固定的 , 你彈12個調性這個音就是唱Mi , 其實有它的穩定性在 , 不會產生混亂 ~
所以呀 當我們唱C大調的小蜜蜂 Sol Mi Mi Fa Re Re
我吉他想要改彈G大調的時候 , 找到正確的音名之後 , 一樣唱Sol Mi Mi Fa Re Re
而對於習慣固定調的朋友 , 你彈出G大調的音高的時候 , 他們唱的是 Re Si Si Do La La ....
是不是覺得聽得很混亂呢 XD
哈哈 , 總之兩者都有好處 , 不過針對吉他 , 除非你看五線譜學習 , 否則我建議 , 相對調會比較好 !!
以上 , 有問題者可以在下方留言喔 !
Josa
唱名寫法 在 Double A+ 說遊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中的日月】《What’s the Date?》繪本導讀 + 生日小卡玩《TimeLine》
哈囉我是Annie~ 大家週末愉快!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月份和日期的繪本+桌遊活動 : )
-------------------------------------------
⭐️ Class One: 繪本導讀 + 生日小卡製作
1.《What’s the Date?》是由夢的N次方國小英文組課堂實踐家 Lisa Lee 老師創作、雲林故事館出版的繪本。故事敘述一隻可愛的小黑熊,常常忘記一些重要的日子,更因為錯過了這些日子而傷心難過……還好,有一個很重要的日子他沒有忘記,終於和朋友一起歡度美好時光~~
在課堂上,我將故事圖文用投影方式呈現,全班共讀,並在多處關鍵畫面停下來提問,請學生用個人小白板作答、預測故事發展。
例如:在觀察封面時,老師請學生猜測樹上掛著那白色的東西是什麼?
有不只一位學生猜「考卷」🤣 也有學生猜「布」、「日曆」、「衛生紙」、「塑膠袋」等,然後,大家帶著好奇心繼續看下去,最後就會知道到底是不是考卷(誤)囉XDDD
2. “When’s your birthday, my friend?”
這是繪本故事的最後一句,也成為生日小卡活動的引言。
老師發給全班每人一張空白名片卡,請學生在第一面畫上與自己生日有關的圖案提示,在第二面寫上日期並簽名。
📌 教學小眉角:
☑️ 提醒學生統一用直式創作,這樣之後要排序時比較整齊、方便。
☑️ 第一面的生日提示可加入星座符號,也可以自創算式讓別人計算日期,但不能直接寫出日期。
☑️ 第二面的日期寫法須事先教過,可寫英文+數字簡寫格式或全部拼寫出來。
☑️ 第二面的簽名部分,可鼓勵學生用書寫體或個性字體簽名(學生之前學過書寫體,而且也設計過用書寫體變化成藝術字體的簽名,因此這邊讓他們再簽一次當作偷偷複習XD)
活動進行到這差不多即將下課,已經創作好的學生可以先將小卡交給老師保管,還沒做好的人可以帶回家繼續畫,下一節課交回來。
⭐️ Class Two: 生日小卡 TimeLine大挑戰!
1.《暖身關卡》
一排4-5人為一組,大家拿著自己的生日小卡(圖案面朝上),排成一列,並觀察圖卡上的提示,調整卡片位置,目標是將生日卡按照日期先後排成一條時間線。
等大家都確定排好後,再一起翻開卡片第二面(有寫日期的那面),確認時間線是否順利完成!
2.《計分挑戰》
老師將全班的生日卡收回來洗牌,平均發給各組4-5張(建議由老師逐組發牌後再宣佈遊戲開始,這樣可確保發牌時圖案面朝上)。
接著各組討論、排序,確認不再調整卡牌位置後,各組派一位評審到下一組翻開背面檢查日期並計分。
排對位置的一張卡一分,排錯的卡不計分。
例如:正確答案是12345,該組排成12543,只有124位置放對,因此得3分。
3.《Birthday TimeLine Calendar!》
準備一條麻繩和打洞器,將大家的生日小卡打洞並用麻繩串連起來,掛在教室裡就變成全班的 Birthday TimeLine Calendar! 🎉
串連小卡時,老師可逐月唱名,請當月壽星帶著自己的生日小卡到台前,按照日期先後將小卡串連到麻繩上(等於再玩好幾次 TimeLine XD)
--------------------------------------------------------------
p.s. 如果想使用更複雜的排序型遊戲機制,可以參考市售桌遊《知識線 CardLine》和《時間線 TimeLine》~
也可以直接用《知識線:環球旅行篇》和《知識線:動物篇》玩比較級、最高級等等。
它們的中文版卡牌其實是中英雙語呈現,可以直接用在英文課喔!
💡 大家還有沒有其它延伸應用知識線和時間線的玩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
#DoubleAPlus繪本 #DoubleAPlus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