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
寄生上流的這句話,被很多人推崇引用,
但我對這句話不以為然,我覺得這句話只是被拿來當作自己不善良的藉口罷了。
有錢沒錢,都可以很善良,就算沒錢也能選擇善良,並不是沒錢又不善良就可以理直氣壯了。
我阿嬤就是沒錢又善良的例子。
平常去市場賣粿,一天賣不到一千元,也不會天天去賣,但她省吃檢用,用這些錢養我們三個孫子長大。
她對自己很小氣,賣粿的時候連10元的飲料都捨不得買給自己喝;但是她對別人很慷慨,廟宇要整修或重建,一出手就是五萬十萬的捐;朋友家人有難她也會借他們錢。
我最記得,有次南亞大海嘯,學校發動募款,我回家跟阿嬤說要不要捐錢給海嘯受災戶,五十一百都可以,我阿嬤立馬就說好,但是我媽說:
「捐什麼捐?你自己都要靠別人捐款了,還想捐錢給別人?」
當時我跟我媽吵起來了,我家雖然窮,但是至少還有地方住,不像他們連家都沒了,而且捐個五十一百塊也不會影響家裡的生計啊!
從那次開始,這個想法就深植腦中:就算自己窮,也還是有幫助別人的能力,並不是要變得多有錢才能幫助別人。
所以大學的時候,雖然依然是個窮學生,要在餐廳打工賺生活費,但還是每週固定去2個地方教弱勢的小朋友功課。雖然我沒錢可以捐,但我有時間和知識可以給。
感謝我阿嬤的影響讓我往往做出善良的選擇,我阿嬤是個正面教材,也是個反面教材。
因為她太心軟,所以借了幾十年的積蓄60萬給一個朋友,那個朋友不還錢,就算上法院後叫他每個月還幾千也是愛還不還,所以每個月我要繳補習費的時候,我和阿嬤就必須去敲門討債,求他還錢讓我繳補習費。
我記得他住在比我們家還要漂亮的房子,每次走出來都是揮揮手說沒錢要趕我們走,我阿嬤要千求萬求才能讓他還錢。
那時候我心中出現一股恨意,做壞事的人還這麼囂張,真想放火一把燒了他們家,但是我當然沒這麼做,我只是更努力念書,因為那時我想要當律師,把這些敗類抓進去關(但欠錢也不用被關的樣子)。
反正最後我不夠聰明考不上律師,輾轉做了現在這個工作,收入不錯,每次拿一萬給阿嬤,她還是會把五千拿給她妹妹。
阿嬤教我的,莫過於要當個善良的人,但不要當個善良又好欺負的人。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的網紅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外表看似髒兮兮的女孩, 但她很替別人著想、很善良, 而且別人對她不好也不會想報復回去。 後來好事發生了, 成了麻雀變鳳凰的最佳例子, 結局是有個愛著她的王子, 多好啊! . 《 配音人員》 灰姑娘、小仙女、大姐:一衣 後母、二姐:陶子 王子:曉東 灰姑娘父親、騎士:維多叔叔 ===========...
善良的例子 在 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外表看似髒兮兮的女孩,
但她很替別人著想、很善良,
而且別人對她不好也不會想報復回去。
後來好事發生了,
成了麻雀變鳳凰的最佳例子,
結局是有個愛著她的王子,
多好啊!
.
《 配音人員》
灰姑娘、小仙女、大姐:一衣
後母、二姐:陶子
王子:曉東
灰姑娘父親、騎士:維多叔叔
======================
🚌 臉書專頁:
bit.ly/3d15JQi
🚍 訂閱平台:
bit.ly/3euZ81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HGlGDTwfRs/hqdefault.jpg)
善良的例子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是相信,還是迷信?】
你聽説過“畫虎咬豬”嗎?
小時候你喝過“符水”嗎?
這些坊間療法在現代人眼裏看似不科學
可是卻有著神奇的功效!
這到底是迷信還是心理作用?
讓這部影片揭曉坊間療法背後的秘密。
影片概括:
00:19 坊間療法「畫虎咬豬」
01:50 安慰劑效應
02:58 安慰劑效應的成功例子
03:58 如何運用在生活中
05:16 你是否曾試過坊間療法?
【加入好葉進階課程】
《30堂課搞定價值投資》特價熱賣中 ☞ https://bit.ly/Value-Investing-YT
【讓你的金錢替你工作】
投資系列影片 ☞ https://bit.ly/3aSbmSH
好葉的投資組合表現 ☞ https://etoro.tw/3pQtu3t
eToro - 10萬美金體驗 ☞ https://etoro.tw/3dNXlap
【其他學習管道】
用讀的學習,好葉部落格網站?:https://www.growingbar.co/
用聽的吸收,好葉Podcast音頻?️:https://bit.ly/betterleaf-himalaya
用寫的抒發,好葉的Instagram?:https://bit.ly/betterleafIG
用互動交流,好葉的臉書專頁 ?:https://bit.ly/betterleafFB
【更多相關影片】
為什麼我的人生總是不順?:https://youtu.be/QKc5rn6Oxlg
善良的你,是不是一直做壞事?:https://youtu.be/EEwCxZfcqHg
每個人都是高智能 - 瓦拉赫效應:https://youtu.be/yHPoNfV_MB8
你是不是會一直窮下去 | 馬太效應:https://youtu.be/OvMQnLLykOE
羅森塔爾效應 - 說你行你就行:https://youtu.be/M0bRF-_CezU
【更多優質影片】
動畫書評系列?:https://goo.gl/DtqYce
實用冷技巧?:https://goo.gl/wXmR7n
5分鐘心理學?:https://goo.gl/5YQpdK
好葉全集影片?:http://bit.ly/betterleafull
---------------------------
合作邀約:betterleafbusiness@gmail.com
#安慰劑效應 #心理學 #好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fPkD9H18RI/hqdefault.jpg)
善良的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是「過好人生」歷史人物的第三位;而這第三位呢,想要呼應的就是「做決定的能力」。
一個人,人生是否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在於人生的每一個抉擇的關鍵、每一個分叉路口的時候,你怎麼樣做出「適當的決定」?
而我要挑選的這一位歷史人物是誰呢?他是「司馬懿」。
司馬懿這三個字你可能不陌生,但是多數人對於他的印象,不是停留在《三國演義》,那個老奸巨猾的形象;然後呢,後來陰謀篡位的形象。
再不然就是呢,你可能把司馬懿的印象,投射在「軍師聯盟」這一部戲劇裡面,那一個聰明、心地善良,然後隨機應變的正面形象。
然而不管是《三國演義》裡面的奸詐,還是「軍師聯盟」裡面的那個正派、那個胸有大志的樣子;它都是戲劇的呈現。這些戲劇的呈現,難免是因為編劇想要去說一個更好聽的故事、去包裝出來的。
然而我們盡可能的回歸到歷史的真實,司馬懿到底在他的生涯當中,他怎麼樣透過一個一個作出的適當決定,來幫助自己活出想要的樣子?
或者是在那個動蕩的亂世裡面,他怎麼樣透過做決定的轉變,來幫助自己一步一步的前進?
其實司馬懿的出身並不差,在他的年代裡面「司馬家」算是世家大族;尤其是他自己的八個兄弟,在當年被稱作是「司馬八達」。
特別是他的哥哥「司馬朗」做官做到一州的刺史,然而司馬朗跟當年的一位大學者叫崔琰,被稱為是當時朝廷的清流。
曹操本人呢,非常看重崔琰這個人,然而崔琰曾經在司馬朗面前說到司馬懿,他特別跟司馬朗說:「司馬懿的聰明才智、行事決斷,都遠遠的在你之上」。
然而這樣的一個風聲,也被曹操聽到了,於是曹操就特別派人召司馬懿來當官。而當年的司馬懿在第一次曹操找他當官的時候,他稱病不去。
曹操他也不相信這種事,派人連夜的去刺探消息,結果就發現司馬懿躺在那邊一動也不動,還真的像生病一樣。
然而過了幾年,在公元的208年,曹操他成為丞相之後,他就再次要找司馬懿來當官。
這一次他就明擺著說,司馬懿如果不來就把他宰了!所以司馬懿也迫於無奈,他就只好去當官;去當一個叫做文學掾的小官。
可是從這裡我邀請你思考一下喔,司馬懿為什麼第一次,在曹操找他做官的時候不來,而第二次來?
可能表面上的歸因,你會覺得是因為形勢比人強,因為被逼。那有沒有一些更深層的原因,讓他在這兩次的過程當中,做出了不同的決定?
這裡面呢,有幾個說法喔,第一個說法是,第一次曹操找司馬懿當官的時候,是在建安6年,而後來曹操在官渡大戰之後當上了丞相,是在建安13年。
所以在建安6年的時候,對於司馬懿來說,他會覺得喔,他不太確定曹操是否能夠跟袁紹征戰的時候能夠勝出。
所以對司馬懿來說,那個時候如果到曹操那邊去當官,第一個自己可能也沒有相對應的位置;而第二個他可能會把自己的未來,押寶在一個不確定的人身上。
而第二個可能的考量,是司馬懿跟曹操他們彼此之間身份地位的衝突。其實在東漢末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正是世家大族興起的時候,所以在官場裡面,也非常講究門第跟出身。
那司馬懿呢,他的家族都是世代的豪門望族,他的爺爺司馬俊坐過潁川的太守,父親司馬防做過京兆尹的洛陽令,出生是相對比較高貴的。
而曹操的出生我們都知道,他的祖父曹騰是宦官;其實曹操的出身是很低微的。所以呢,一個是官宦人家出生,但另外一個是宦官人家出身。
尤其是還不確定曹操的行事風格,和他是否能夠勝出的前提底下,他就對於是否要投靠曹操這件事,是有所保留的。
但是在司馬懿歸順曹操當官之後,司馬懿的表現卻是相對的積極,而做人卻是相對的低調。
比如說,我們現在說到的「得隴望蜀」,跟「屯田」的建議,包含他勸阻曹操「遷都」這件事情,都有司馬懿提出建言的影子。
然而司馬懿不管他做人有多麼的低調,事實上呢,他真正押寶的並不在曹操身上,而是曹操的兒子曹丕身上。
而事實證明曹操過世之後,在曹丕當政的時期,司馬懿也的確受到了重用;甚至於在曹丕駕崩的時候,司馬懿更成為了托孤大臣。
然而如果回到司馬懿在軍事方面的表現,我們知道喔,在他的一生當中,四個最重要的軍事行動。
分別是第一個,他用計除掉了孟達;而第二個,他跟諸葛亮的對抗;而第三個,他遠征遼東;當然還不能忽略的是最後一個,叫做高平陵的政變。
那當我們提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先看司馬懿,在決定要不要出來當官的這個決策;你可以從他在「官渡大戰」之前,他不出來當官的這件事情,感覺到他是一個很理性的計算者。
可是你也可以從他因為自己是官宦子弟,而不願意為宦官子弟服務的這件事情,覺得他很感性。
然而事實上呢,如果你呼應到他人生當中,四件最重要的軍事行動,你就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很務實的決策者。
我們說到喔,他用計除掉孟;在過程當中,它是一個最有名的閃電戰。因為當時孟達私底下跟諸葛亮互通有無,而決定要反叛曹魏。
可是呢,司馬懿一聞到這樣的一個訊息之後,他人在宛城,他距離洛陽800里,而距離宛城1200里。
所以呢,就算司馬懿知道孟達要造反,算一下時間哦,司馬懿要先發函請示皇帝,這需要10天的時間;而魏明帝下旨送達,大概需要10天;司馬懿在調兵遣將又需要10天。
等到這三個10天都完成了之後,整個孟達他早就整軍完畢,能夠固守上庸這個地方,其實沒什麼好怕的。
結果孟達這個念頭才剛放下,想不到在短短的8天之後,就看到了司馬懿整個大軍兵臨城下。所以你看司馬懿面對決斷的時候,他是非常果決的。
然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因為孟達的這個事件,就覺得司馬懿的決策風格,他就是以「快」為著稱;那你再回頭去看,他在對抗諸葛亮。
他在對抗諸葛亮的過程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用熬的、他用拖的,把諸葛亮整個熬死、拖死啊!所以呢,你說司馬懿他的風格,到底是快還是慢呢?
然而在拖死諸葛亮之後,他後來的遠徵遼東,又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閃電戰。可是呢,最後的高平陵政變,他跟曹爽之間,可是熬了超過10年,才發動高平陵的政變。
所以綜觀來看,如果你要去評斷司馬懿的決策,是理性還是感性?是快還是慢?你都沒有辦法去拿出一個真正的定論。
但如果你把高度往上拉高的話,你會發現,其實司馬懿做的每一個決策,在他心中都有所謂的「期望值」的思考,而不是「絕對值」得思考。
在當年啊,有很多讀書人就很容易陷入「絕對值」的思考;所以呢,他們可能沒有聞到、他們沒有感受到整個大環境的改變。
於是堅守在比如說「漢室正統」這樣的概念底下,他就沒有辦法為曹操,或者是後來的曹丕服務。
可是呢,司馬懿本身他的出生,雖然也是世家大族、也是以漢室為最主要的宗旨。可是他很清楚的聞到時代的變化、趨勢是不可擋的。所以呢,你說他是理性,還是感性?
與其用這樣子區分,不如說他在為他的生命做決定的過程當中,他很清楚他要怎麼樣調整,自己的每一個選項的期望值,而不是用絕對值的思考,讓自己喔進退不能、動彈不得。
可是另外我們來看看,他在軍事上面,面對孟達的「快」、面對諸葛亮的「慢」;再面對遼東的「快」,然後最後高平陵之變的「慢」。
同樣的邏輯,如果你用快、慢的這樣的區分,你也沒辦法定義他。
然而如果你拉高到一個更高的格局來看,你會發現他做這些軍事上的行動,他都沒有讓自己停留在「最差的感覺是什麼?」,而是不斷的去評估「最差的結果會是什麼?」
就以對抗孟達的角度,他的閃電戰就算沒有辦法一舉拿下孟達,最差最差,其實諸葛亮也會因為司馬懿的閃電的動作,讓諸葛亮不敢躁進。
可是呢,在面對諸葛亮的時候,他很清楚知道一件事情,諸葛亮最大的弱點,就是他們要速戰速決。而司馬懿他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有整個曹魏的家底,我可以跟你熬、我可以跟你拖。
可是這種事情,只要一熬、一拖,他在自己內部的名聲,或者大家對他的指責,可能就會相對比較多,會覺得他怯戰。
甚至於,我們知道喔在《三國演義》的故事裡面,也有說到諸葛亮還送他女人的衣服來羞辱他;雖然呢,這是《三國演義》裡面的橋段,不知道真假。
但是呢,我們回到歷史相對的真實,你就可以感覺得到,他在當年如果掉入到自己的感受的話;那當然啦,就痛痛快快的跟諸葛亮打一仗,整個姿態不是比較優雅嗎?
但是他其實是一個很務實、他很清楚如果我跟諸葛亮拖著、熬下去,最差的結果,就是諸葛亮他怎麼樣都沒有辦法進犯;而對我來說我用這樣的戰略,最起碼可以確保不輸。
所以呢,如果你要問我:「在人生裡面,面對這麼多選項要怎麼做決定?」;我會覺得「司馬懿」是一個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因為如果你停留在「做決定的方法」,你會發現你很難歸納他、你很難定義他。但是呢,你把格局拉高到「做決定的思考」。
不管是他決定要不要出來當官的「期望值」思維;還是他後來的軍事行動當中,他去評估「最差的結果」,而不是停留在「最差的感覺」。
甚至於在每一個決定的細節當中,他都很清楚的去做出「正確的歸因」。然而最後你會發現,他讓時間成為自己的朋友。
就有一個開玩笑的說法,曹操幾度想要殺掉他,結果曹操先死了;而曹丕雖然信任他、雖然重用他,但也一直放心不下他,最後曹丕也死了。後來曹睿也幾度要害死他,結果最後曹睿也死了。
然而從曹爽的角度,這老傢伙跟我一起同朝輔政,老的都掉渣了,結果到最後高平陵之變,曹爽倒下來,而司馬懿好好的活著;甚至於,為他們後來司馬家的天下,立下了一個重要的基礎。
當你在面對人生的很多選項的時候,究竟你有沒有具備有「期望值」的思維?究竟是你是停留在「最差的感覺」,還是鎖定在「最差會有什麼結果」?以作為務實的評估。
然而在整個決策過程當中,你有沒有做出正確的歸因,並且讓你每一個選擇的選項,讓時間都有機會站在你的同一邊。
我想喔,所謂的「做決定」的智慧,並沒有辦法給我們一個確定性的答案;只要選擇A就一定能夠正確、就一定能夠成功;天底下沒有這種事,因為環境不斷的在變化。
然而也因為如此,如果你要過上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做決定的思維」怎麼樣因著變化,去做出適當的調整,這是絕對必要的。
司馬懿的例子給我很大的啓發,也希望能夠帶給你一些幫助。然而如果你想要學習,在人生當中「做決定」的智慧,那麼我很鼓勵你,千萬不要錯【過好人生學】。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過好人生學】;相關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都有連結。
我很期待你能夠加入,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過上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8ElnTbIyEc/hqdefault.jpg)
善良的例子 在 Re: [求助] 婚後總是各種找碴怎麼辦 - PTT推薦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實在是看到太多... 真的不知道為何不離婚的例子到底為何你不想離婚? ... 很多人非常善良溫柔,還建議你要去溝通、要想辦法去諮商,最後再離婚。 ... <看更多>
善良的例子 在 【好葉】善良的你,是不是一直做壞事? | 破窗效應-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加入好葉進階課程:免費獲取50美元教材《成長讀書會》 ☞ https://betterleaf.app/book《好葉超級說書課》 ☞ https://bit.ly/52-Book-Club《30堂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