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媽媽、作家、文化工作者,我當過兩年教育部的家庭教育諮詢委員。每一次,我都在會議上努力告訴大家「友善育兒環境」的重要性。儘管成功推行了一些政策,但也聽過官員對我說:「請委員以後提和教育有關的提案」,或其他委員問我:「育兒真的有這麼辛苦嗎?」
育兒真的有這麼辛苦嗎?我想許多媽媽都可以說出一段自己的辛酸故事。很多人說生養小孩看著他們成長很快樂,的確,我育兒有痛苦,也有快樂,快樂還是大於痛苦。但最讓我感到無力及辛酸的,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橙瓢蟲找新家」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李明足 內容簡介: 銀川永續農場X小魯文化共同策畫 一本探索人與大自然、稻田與生物多樣性的食農教育繪本! 內附「有機米寶寶成長記」摺頁及延伸學習單 有一天,好多住在田裡的昆蟲和小動物一一倒下了! 橙瓢...
善 友 環境的重要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的主題相信多數環寶都略懂略懂😉
確實 #大部分蔬食都是低碳之選
相較動物性食物可低10至50倍
不過也有一些植物性食物的碳排是不容小覷的喔!
.
根據牛津大學研究,一般食物供應鏈通常會經歷:
土地利用 ➡ 農場畜牧養殖 ➡ 動物飼料 ➡ 加工 ➡ 運輸 ➡ 零售 ➡ 包裝
其中,植物性食材在 #動物飼料 的環節秒減碳排放, #採取植物性飲食 便成為現在國際間倡導減碳友善環境的重要行動之一。
但像經濟作物的咖啡豆與可可,每公斤生產量的碳排分別為17、19公斤,就比起部分動物性食材還高!這是因為咖啡豆用的肥料會產生一氧化二氮,暖化潛力是二氧化碳的265倍。而可可豆則是因大量砍伐雨林以獲得耕種地,在土地利用這個項目大大加權。
.
不管你是肉食還是草食派,都可以從日常飲食支持減碳行動,從 #減少高碳排食物的攝取量、#選擇在地小農 (減少長程運輸的碳排!)到 #少肉多蔬,一點點慢慢 #出一張嘴用吃改變世界
🥗煩惱要去哪吃?先來份蔬食餐廳地圖!
👉https://act.gp/3y3DCcU
善 友 環境的重要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次,我們一起下車,而且再也不發車!
震驚全球的韓國「N號房事件」去年才落幕,但在台灣,類似的事件仍持續發生。許多人面臨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被廣泛外傳私密照片、影像的傷害,對被害人來說,不僅是隱私權的侵害,更可能導致心中永遠無法抹滅的傷痛。
「有多少人看過了我並不願意被看到的影像?」
「眼前的這個人,會不會就是影像的觀看者?」
然而,最近這樣的事件再度發生,在被害人的私密影像遭到側錄、外流後,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求上車」、「好人一生平安」的留言。
韓國網路性暴力回應中心曾說過,「社會應該明白,#受害者是被整個社會的惡意所傷害的」,每一個社群平台上的影像連結、每一位旁觀者好奇跟風的獵奇心態,都是對被害人一次又一次的傷害,更是對不法側錄外流的行為人莫大的縱容。
得知這樣的事件再度發生,而且影片還持續在社群平台上擴散流傳,我在第一時間便立即向相關部會了解情況,除了確保案件能夠獲得及時處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盡可能減少對被害人的傷害。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多一點對他人痛苦的同理心,也許就能減少對被害人的傷害,讓他們不再深陷痛苦的折磨當中;如果我們每個人,還能再多一些對他人困境的理解,也許就能消除更多社會上的惡意,打造更安全、友善的網路環境。
❓ 我們可以怎麼做?
身為「旁觀者」的我們,除了「#不觀看、#不下載、#不轉傳、#不分享、#不持有」之外,其實,我們還能主動做更多事!
🔰向 iWIN 申訴
據了解,本案側錄外流的畫面及連結,目前仍在 Twitter 等社群流傳;對此,我們已將外流連結等資訊,提交給 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的申訴平台,由 iWIN 協調網路平台業者移除下架。
如果您或身邊親友曾收到類似的外流影像,可 #主動向iWIN提出線上申訴,申訴過程所填寫的資料,依據《個資法》及相關規定,不會對外公開。
這是你我都能做的協助,我們都能 #一起截斷這些不法性私密影像的散佈!
🔗 iWIN 申訴連結:https://www.win.org.tw/appeal
🔰向警局報案告發
除此之外,在網路上轉傳他人性私密影像,依據現行法制,涉犯《刑法》第 235 條散布猥褻物品罪,因此,我們也可以先將相關性私密影像的頁面截圖,紀錄時間、發文者帳戶名稱等資訊,#向警察局報案告發,讓警察機關能夠進行徹查、追究散布影像者的刑事責任,並協助將相關影像移除。
法制的完備與整體社會風氣的改變,都是打造友善安全網路環境的重要工程、缺一不可,然而,我也理解,目前我國對於性私密影像的法制保護,仍有許多不足。
不論是偷拍或者合意拍攝性愛影片,最後卻被轉傳散佈,目前只能論處《刑法》第 235 條散布猥褻物品罪,但是,「未得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所侵害的核心,其實是性自主權跟隱私權,不應該用妨害風化的罪名來處理;再者,這些已散佈的照片,目前並沒有法源依據能夠要求立刻下架,現在,我們只能透過 iWIN 主動擴展服務範圍,接受當事人或民眾申訴,協助當事人跟平台協商溝通下架。
對此,未來我也將會提出《性私密影像防制條例》,讓性私密影像事件的當事人,能有更周全的保護!
最後,我想引用教育部「這次,我們一起下車!」宣言,再次和大家說,有些人可能曾經好奇而上過車,有些人則曾經目睹類似事件的發生。
但是這次,我們一起下車,並且再也不發車!
善 友 環境的重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橙瓢蟲找新家」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李明足
內容簡介:
銀川永續農場X小魯文化共同策畫
一本探索人與大自然、稻田與生物多樣性的食農教育繪本!
內附「有機米寶寶成長記」摺頁及延伸學習單
有一天,好多住在田裡的昆蟲和小動物一一倒下了!
橙瓢蟲和好朋友長腳蛛急急忙忙逃走,來到另一片稻田。
這片稻田看起來不太一樣,
秧苗有點稀疏、田埂長滿了花草……
這裡會是橙瓢蟲和長腳蛛可以安心生活的新家嗎?
當稻田裡噴起農藥,好多生物因此倒下時,橙瓢蟲和長腳蛛急忙逃離原本居住的家。牠們來到了一片稻田,看起來好像有點不一樣:稻子間的間隔很大,田埂上不是光禿禿的土,而是長滿了綠草、開著花,空氣中也沒有難聞的農藥味。原來這是一片有機稻田,農人不噴灑化學農藥、肥料、除草劑,讓生物們可以安心生活。
但是,這樣稻子不會被害蟲吃掉嗎?農人可以有收成嗎?
其實橙瓢蟲、長腳蛛和其他昆蟲,因為可以安心定居下來,在稻田開心打獵吃蟲,順便就幫農人除掉了害蟲,成了農人的好朋友,一起守護著稻田,讓稻子健康成長。農人因此有了收成,土地沒有毒物殘留,大家可以吃到無毒健康的米飯。這樣四方皆贏的局面,不是童話,而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請跟著《橙瓢蟲找新家》一起關愛土地,友善環境。
作者簡介:李明足
文學博士、助理教授、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暨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長期關心環境生態、食農教育,藉由繪本、小說跟孩子述說生態環保的重要。
曾任蘭陽繪本創作營及聯合文藝營繪本講師,榮獲新詩獎、全國生態文學獎、蘭陽文學獎等獎項。繪本作品《看見》(小魯文化出版),入選「好書大家讀」選書、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小說《我並不孤單——少年鍋餅的勇氣之旅》,入選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繪者簡介:劉貞秀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喜好自然,常常帶著孩子爬山、涉水,或陪孩子到山林觀察生態,希望能在孩子的童年中留下自然豐饒美麗的回憶。繪本作品《前面還有什麼車》(小魯文化出版),曾獲文化部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香港豐子愷圖畫書獎入圍,橋梁書《動物大鬧奇奇鎮》(小魯文化出版),獲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策畫者簡介:銀川永續農場
銀川永續農場創建於西元1996年,農夫賴兆炫沿用父親的名字「銀川」命名,曾榮獲十大青年農民、農企業菁英獎、神農獎。目前銀川為臺灣最大的有機農場,曾獲「臺灣十大有機農業貢獻單位」殊榮。銀川永續農場有三百公頃的種植面積,以及有機專用、專業的碾米場與食品加工廠,帶領著一百三十餘位農民與一群熱愛生態的夥伴們,深耕土地。
近年來,以「培育二十年後的農業菁英」為目標,舉辦食農教育、有機生活營等推廣活動,帶領民眾認識有機農業對環境的重要性,永續傳承。
出版社粉絲頁: 小魯粉絲俱樂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dF8APIL-1o/hqdefault.jpg)
善 友 環境的重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2017世界海洋日」活動報導
開幕致詞:
李應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
林右昌(基隆市市長)
吳俊仁(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
專訪:張睿昇博士(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世界海洋日」系列活動,原排訂於6月舉辦,因天候因素延期至(7月22)日假國立海科館潮境公園熱鬧登場,活動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李應元、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吳俊仁、基隆市市長林右昌、基隆市議會議長宋瑋莉等人共同展開「愛護環境 守護海洋」之宣示及剪網儀式揭開活動序幕,接續並進行海洋環保艦隊成立授旗儀式及全國世界海洋日活動現場連線,串連「愛護環境」與「守護海洋」之信念。今年活動藉由親臨海域和多元活動的規劃,上午至下午潮境公園吸引許多民眾、親子團體、綠色市集、友善環境的團體群聚參與,展開人與環境及與大自然相遇,共同體會海洋美好與維護環境的重要。
「愛護環境 守護海洋」為今年活動主題,並規劃有「環境教育」「環境產業」「環境影音」「環境藝術」四個面向之7個活動,包括環境教育「大手牽小手-環境教育課程闖關」、「還給寄居蟹一個家」;環境產業「減塑生活綠色市集」、「蓋好吃綠色野餐」;環境影音「聽見浪潮的聲音-草地音樂會」、「垃圾山水-生態露天電影院」;環境藝術「潮藝術作品導覽」等活動,希望透過這一系列活動,帶領民眾感受美好的生活與環境維護和海洋的永續需要大家的努力,由生活中做起,改變小小的習慣,就能具有大力量,以及可以深刻感受海洋教育、環境教育向下扎根的重要性。
活動時間:2017/07/22
活動地點:潮境公園
指導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基隆市政府
主辦單位: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基隆市環境保護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E1hG2xgBU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