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翻譯 #為你的不平凡驕傲
任誰都有跟世界格格不入的地方
但這都是我們獨特之處
應該包容自己、力挺自己
比如說喜歡同性、跟大眾不同
That’s not abnormal.
That makes you unique!
比如說內向害羞、不喜歡熱鬧派對
That’s not abnormal.
That makes you unique!
比如說討厭香菜、害怕香菜的氣味
Well… that IS abnormal.
You need some medical intervention.
#瞎挺香菜 #justkidding
與眾不同是需要勇氣、需要陪伴的
同志諮詢熱線就是這樣的力量
給同志或同志的家人引導與陪伴
我和 16 個節目一起為熱線募捐
還有串連特別節目喔!
快來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r4rp8651wjw0815o5sn9iqy/platforms
@5froommates
@healingchemistrytw
@Smartfoodntw
@gaylogbook
@skeletonbye
@bingobilingual
@劉致昕
@ltmbusyla
@bettercallzoe
@ghostislandme
@gwheart06
@yowhatsup2020
@bodyfluid.weekly
我也已經捐款了喔
Join me in supporting this LGBTQ hotline!
跟我一起,捐款支持同志熱線吧!
回來正題,請問,
你會怎麼翻譯:#為你的不平凡驕傲 呢?
Can’t wait to see your great translations down below 😉
#賓狗 #聽新聞學英文 #podcast #同志熱線 #同志諮詢熱線 #英文翻譯 #翻譯 #香菜 #討厭香菜 #同志 #播客 #英文單字 #學英文 #英文學習
喜歡熱鬧 英文 在 Allie Chou 時尚插畫/ 視覺設計/ 內容創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從海外留學或是打工旅遊結束後有好一段時間不太適應回國之後的生活。今天來聊聊:為什麼異鄉回來的遊子總是特別想念還在國外的生活呢?明明是自己原本生活的地方為什麼抱怨連連? 我從大學畢業到美國打工和後來到英國讀研究所分別認識一些在那邊生活的亞洲和台灣朋友,總是看見朋友們分享著多想念國外的日子,不覺得奇怪嗎?國外的月亮哪有比較圓?回來自己成長的環境有什麼不能適應的?崇洋媚外嗎? 對於喜歡熱鬧陪伴和與人相處的我,居然「疏離感」也是總不錯的體驗? 後來想想其實異國生活的時候挺享受那種,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 為什麼說疏離感也是種不錯的體驗?我想可能是在台灣的生活周遭大部分圍繞著同樣身為台灣人的親朋好友,我們的文化、成長背景,和社會價值觀比較相近,這也造成同濟之間許多不是太必要的比較,亦或充滿議論別人與被議論的時候。又或者是,許多長輩或親戚家人那種非常緊密的關心:關心你考上哪間大學、關心你是否交男女朋友、關心你對未來發展的規劃,再順便告訴你他鄰居考上了什麼大學,哪一個朋友的孩子到哪間大公司去工作等等。 以過客身份享受人生。 聊到這裡就不只是疏離感的問題了,在原本生活圈容易直接面對的各種社會價值綁架,強迫你去直視著未來人生的規劃。除了周遭的關心問候,同輩的眼光、職場的升遷需求、社會環境的氛圍等等都會逼得自己去思考,我是不是該談對象了?和這個對象要結婚嗎?年紀越來越大是不是該生小孩了?大家都在買房子我什麼時候能買?朋友都開進口車但我買得起嗎?諸如此類... 但是在異鄉,身為「外國人」可以以過客的身分過日子,用比較輕鬆與沒有太多未來壓力的心情在享受當下一切新鮮的事物。我也不是說在國外生活就沒有壓力,也會面對一些工作上的、經濟上的、和生活瑣碎雜事給的壓力,但相比起來這些是比較短期的,當下面對的壓力。似乎可以暫時不用去面對那些約定俗成要完成的事,剛好也因為歐美國家的文化與習慣相對比較自由,比較關注與享受當下,也因為自己是暫時停留的外國人,不用承擔某些他們社會文化裡有的其他壓力。 不是說鼓勵逃避,或是逃避可以解決。只是當下的生活確實比較美好吧! 因為畢業或是工作簽證到期等原因回到自己的家鄉後想必會有點不適應從美好的泡泡中醒過來,畢竟也花了一段不短的時間在適應其他國家的文化與環境,和單純的享受當下的生活忘卻原本成長環境裡自己不想去思考的種種。 有一個名詞叫做「反文化衝擊」(Reverse culture shock)就是指花了一段時間在海外適應該國的文化,後來回到自己的國家反而開始有或大或小的不適應。 我們可能在心裡開始比較兩個地方的生活優缺點,然而人們總是會放大自己現在生活環境的缺點,抱怨自己沒有辦法去改變的大環境的不足,自然就會懷念起在異鄉生活的美好之處。但其實我們心裡都懂:每個地方都因為它地理位置、氣候、人文而產生了非常不一樣的生活環境,各有優缺點,很難說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 再說到與朋友的相處,因為自己的心態和想法有點被環境給改變,確實是可能覺得與從前的朋友生活習慣或聊天內容有點脫離。然後偶爾又會遇到幾個朋友會對著國外回來的你稍有議論,例如說:「哇!你國外留學回來英文一定很好」或是「在那邊讀書那麼久一定很貴,家裡很有錢吧?」「説話參雜英文是覺得自己從國外回來比較了不起嗎?」不管對方有心沒心的說,在那個當下真的會覺得回來好像不是真的回家了,有一點陌生的感覺。 不過對已經回台灣滿一年的我來說,也可能是因為待在國外的日子沒有真的佔據人生很大的部分,在回國後一段時間就會開始適應並接受了,畢竟是自己成長的環境,加上有很多沒辦法改變的環境因素,有什麼理由不接受呢? 要麼接受它,要麼離開它。 Editor: Allie Chou投稿/ 問問題/ 合作:Email/ Instagram/ LineBusiness Email: joyce82318@gmail.com 轉載需明顯標註出處 點我回首頁
http://alliechou.com/2020/12/22/study-abroad-reverse-culture-shock/
喜歡熱鬧 英文 在 雙寶娘 (譚惋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熱愛生活,不一定要活得熱鬧 】
親愛的孩子,今天好嗎?
前幾天你突然很感慨,說自己有些自閉,連曾經要好的幾個同學,也說你不時會搞孤僻,這讓你有些迷惑,畢竟你是一個從小生活在人群中,骨子裡愛熱鬧的孩子。
「媽咪,我是不是失去對生活的熱愛了?!」你眨著一雙大眼睛認真看著我說。
親愛的孩子,在這個速食喧囂的時代,要找到娛樂很簡單,但要讓自己得到真正的快樂很困難。
我們的情緒被快節奏的日常生活所淹沒,困頓迷茫、左右不定似乎成了生活的情緒常態,可我們又不想承認這些情緒,一次次選擇迴避。
來不及消化的情緒,累積成高塔,他人的存在就能輕輕將其推倒,他人甚至不用開口,朋友圈的幾張圖片,兩言三語就能垮塌我們的情緒高塔,讓我們困在沒有出口的俗世中,找不到自己和應該所屬的位置,只有反覆地自我懷疑,和無盡的孤獨徬徨。
#熱鬧_不等於有人陪伴
所謂成長,就是一次次經歷內外在衝突的旅程,雖然你現在有些痛苦,但是我真心為你感到開心,親愛的孩子,不必害怕,當我們返觀內在,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為之努力的時候,就能尋回內在的家,有了精神的依附,就能不被社群的洪流綁架裹挾。
媽媽國中時有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我的第一節英語課,老師一來劈頭就問:「誰不會26個英文字母?」
從小村莊到都市裡讀書的我,是少數舉手中的一個,當時我感覺自己是個局外人,融不進人群中。
我的同學個個看起來聰明機靈,都市生活開放豐富,潛移默化之下他們擁有見人不怯、處世圓滑的底氣。
可能是唯一帶來的寶貴感!他們對我這個鄉下來的孩子充滿好奇,也對我伸出友誼之手,下課時總愛圍著我問問題。
雖然同學們是友愛的,但這顯然帶給我很大的壓力,我常常籍著尿遁逃出教室外。
#在熱鬧中失去的自我_會在獨處中找回來
有一次我又躲在放打掃工具的教室發呆,被班長逮個正著。
她有些怪罪的問我:「為什麼我不待在教室裡?」
我有點羞澀的回答:「因為我誰也不認識,不知道該聊什麼。」
其實不止是英語慢人一步,媽媽連對話的反應也比別人慢半拍,相比之下,感覺自己在語言表達上有些欠缺,甚至在對話時並不是完全可以理解同學在說些什麼。
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在人群裡的孤獨,原來,熱鬧,不代表有人陪伴,人,必須獨自面對太多問題。
媽媽自小就習慣獨處,即使一個人,也不會感到寂寞,因為我有自我滿足的能力,那是在別人無法給予的狀態下,只好長出來的生存能力。
相反的,我害怕熱鬧,突如其來的熱鬧讓我手足無措,也很害怕他人過於熱情的關注,因此,我只能依照本能
,將在熱鬧中失去的自我,一點一滴從孤獨中找回來。
同學們都以為我想很多,有一些流言蜚語,說我是個城府深,心機很多的人,媽媽似乎是一個很容易招來惡意的人,但只要沒有帶來實質性的傷害前,我不打算辯駁,因為時間會證明一切。
事實上我一個人的時候,什麼都可以想,什麼也可以不想,光是這樣的自由就妙不可言。
人群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這是獨處最大的好處,隨心所欲。
#比起熱鬧_我們應該追尋更深邃的連結
這不意味著我要遠離朋友或放棄世界,相反地,我對同學也有滿滿的好奇,只是我打開的方式比較慢比較獨特,沒辦法一步到位,也沒辦法同時左右逢源,更需要在努力過後,停下來休息。
同時,我也想消除在人群中的孤獨感,那意味著我需要找到自己所屬的位置,感謝老天,有個朋友走進我的生命,她似乎是鐵了心想留在我的身旁。
她包容我偶爾想躲起來的欲望,甚至在我想逃離時掩護幫助;
她珍視我眼裡心裡的萬千世界,也與我分享她所知道的一切。
有次在陽台上吹風,我跟她說:「謝謝你當我的朋友!」她的笑容在微風中盛開成一朵花,她笑笑地捏了我的臉一把,「唉唷!說什麼傻話!」
或許,她是老天送給我的一扇窗,打開這扇窗之後,漸漸地我的社交生活開始豐富精彩起來,被理解和接納的歸屬感,讓我決定放掉害怕失去自己的恐懼,慢慢探索外面的世界。
#熱愛生活_不一定要活得熱鬧
不過,人所有的決定,不能遠離本性太遠,我的本性就是一個喜歡獨處的孩子,換句話說,我需要的獨處時間比較長。
有了豐富的社交、深邃的連結之後,我仍然時不時想躲起來,一個人獨處。
雖然你是一個喜歡熱鬧的孩子,但是媽媽希望你明白,每個人都要有一些時間是屬於自己的,還記得嗎?你八歲生日的當天,在房間門掛了一張「請勿打擾」的牌子。
那意味著從那時開始,你已經意識到自己有獨處的需求,需要暫時遠離家人、朋友,在群體之外找一個沒有我所的地方與自己相處、放鬆。
不要因為有獨處的需求而懷疑自己,更何況,熱愛生活,不一定要活在熱鬧裡,獨處時的生活照樣可以過得豐富精彩,給自己安排任何行程,只是不想邀請任何人而已。
閱讀、運動、寫作、畫畫,只要把注意力全身心投入手上正在做的事情,深浸其中並享受這種快樂就夠了!獨處帶來的快樂,內心的滿足,也許也是熱鬧的另一種定義呢!
親愛的孩子,熱鬧自在人心,心靈若是荒蕪,身邊就算再多人,也是寂寞的,先學會面對自己,再去追求共鳴和歸屬,媽媽祝福你:
在獨處中找到自己,在俗世中享受熱鬧;
在熱鬧中守住自己,在自己中不忘人群。
永遠愛你的媽媽,寫於2020年10月26日
📌 雙寶娘的podcast頻道 | https://reurl.cc/8n3G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