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二村案開發商及潛在投資者座談會
面積接近9公頃的嘉義市建國二村,是嘉義市最受矚目的開發案。延伸大雅路高級住宅、銜接熱鬧的文化路商圈,開發完成後,將有助嘉義市自城市競逐中持續領先。
勇媽團隊與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等公產機關合作,積極推動活化老舊眷村土地。已經預定民國111年市地重劃工程開工,113年開始標售土地。
嘉義縣市關係密切,一榮俱榮。嘉義市僅六十平方公里,市區土地彌足珍貴。市區商業鼎盛,帶動縣區水上、太保麻魚寮、民雄等鄉鎮發展。近期縣區機械、重工業園區招商順利,在未來也將帶動市區商業、醫療、教育、文化、文創、娛樂產業更加蓬勃。
建國二村未來將朝「嘉義市新興商業區」做開發,讓土地的運用價值更高,也讓更多人獲得就業發展機會。
說明會中我們更向投資者介紹包含嘉義車站專用區(超過13公頃)、嘉北車站專用區(超過1公頃)、嘉義市第五期貨物轉運中心區市地重劃(超過10公頃)、湖子內區段徵收(超過187公頃)、民族國小西側商業區用地(近1.5公頃)做初步說明,歡迎大家踴躍投資。
嘉義縣貨物轉運中心 在 詹琬蓁 超級認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貨物轉運中心終於動工了🎊》
這是琬蓁103年當選議員後,選區內有參與到的第一個市地重劃案!
在開心動工之餘,由於貨物轉運中心市地重劃區被嘉義縣市界一分為二且分屬不同主管機關開發,縣市界於區內公共設施用地上呈現不規則分佈,除施工界面必需要整合外,更有開發後公共設施維護管理及行政管轄權等相關權責問題,需進行協商之議題涵蓋~
🔺民政:行政區域調整、門牌及道路名稱等
🔺經濟發展:建造執照、使用執照、商業登記、土地使用分區管制、都市設計審議等
🔺建設:道路、路燈、排水設施、公園、綠地、停車場等公共設施管理維護等
🔺水利:排水管線及排水整地高程等
🔺環保:垃圾清運及環境影響評估等
🔺警察:車禍處理、傷患救護及社會治安維護等
🔺財稅:土地稅及房屋稅等
過去,各項問題待縣市共同協商,但同為民進黨執政的涂市長和張縣長無法溝通解決。上個月底,我遇見黃敏惠市長,向她反映了此案,期盼縣市能一同理性協商,達成縣府、市府、土地所有權人三贏的局面!
🎯106.11.08貨轉中心各自開發 縣市卡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108000488-260107
🎯108.01.12期盼40年 嘉縣貨轉中心市地重劃動土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60598
嘉義縣貨物轉運中心 在 蔡易餘 家己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40年等待的貨轉中心區開始動工
嘉義縣高速公路嘉義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貨物轉運中心區,自66年公告以來一直沒有實施,105年內政部審議計畫時易餘和黃榮利市長、涂醒哲市長都非常特別關心這個計畫。
貨轉中心未來透過高速公路、高鐵大道等便利的交通路網,並配合批發市場擴大其規模,發展批發、物流、加工及倉儲等上下游產業,勢必會帶動我們嘉義地方未來整體發展。
易餘希望接下來貨轉中心工程順利、盡早完工,未來嘉義農漁民能夠透過貨轉中心便利交通網路提供交易、輸送與銷售完整的配銷服務,帶動區域產業經濟成長。
翁章梁 Weng Chang-Liang 蔡易餘 蔡易餘 張明達 林緗亭,需要您相挺! 戴光宗 賴瓊如 (Lulu Lai)
嘉義縣貨物轉運中心 在 嘉義縣立嘉新國民中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嘉義縣 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嘉義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一貨物轉運中心區,今日(108/01/11)動土典禮! 總面積28.33公頃相信完工以後會帶來嘉義縣東太保(縣立嘉新國中 ... ... <看更多>
嘉義縣貨物轉運中心 在 [新聞] 貨轉中心各自開發縣市卡卡- 看板Chiayi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一把罩 綠豆看四方@
來源出處: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108000488-260107
橫跨嘉義縣市的嘉義貨物轉運中心由縣市政府自行規畫開發,嘉市8日將舉行動土典禮,
卻傳出縣府對嘉市就交界處公共設施、道路、管線配置未盡溝通協商之責很有意見,縣府
地政處長林聰利指市府趕著發包開工,卻不願針對日後維護管理好好協調溝通,恐出現一
國兩制情況,市府工務處副處長駱際方指設計過程有邀縣府代表參加,「說沒溝通很奇怪
」。
都屬綠營卻各做各的
嘉義貨物轉運中心是40年前就配合中山高速公路特定區畫設,位於太保市和嘉巿交界處,
近40公頃土地,嘉市占3分之1,嘉縣占3分之2,因縣市雙方財政狀況不一,朝各自開發方
式進行,腳步走得較快的嘉市今動工後,預計明年10月前完工,而嘉縣開發案基本設計10
月24日議審通過,朝年底前發包邁進。
之前因嘉市貨轉中心排水規畫排入埤麻腳排水系統,位於下游的嘉縣擔心會造成淹水,還
發文給市府,嘉縣議員詹琬蓁日前在議會上關心此案,林聰利卻說,有關排水管線、道路
等問題,嘉市一直沒有跟嘉縣溝通,讓詹琬蓁忍不住質疑,縣市首長和立委都是民進黨,
地方建設卻不能溝通,「縣民的臉都要綠了」。
市府:初期縣府有參與
林聰利說,嘉市雖然初步設計會議有找縣府去了解,但當時設計還沒出爐,怎麼談?等到
要發包了,縣府還是從網路上才知道市府的規畫,雖交界處主要是停車場和公園用地,但
事涉未來維護管理的公共設施、道路規畫、管線配置等,市府都沒有和縣府談,總不能一
條路有兩種路燈?兩個門牌?「不知道市府在急什麼」。
駱際方則說,設計初期都有邀縣府參與,強調道路銜接沒有技術性,且埤麻腳排水屬中央
排水,提報中央時排水量皆符合標準,應不至於發生之前嘉縣擔心的淹水情形,指既然是
各自開發,各自努力,現嘉縣卻來指責嘉市不溝通,說法令人難以理解。
雲嘉嘉治理平台根本沒在做事每年還得花錢.縣市議員立委又不同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58.1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ayi/M.1510119363.A.17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