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記者會重點:
■今日本土76例,境外0例,新增5例死亡,累積610例。
■居家隔離驗出34例,社區傳播42例,顯示有一半以上已可以控制,因此現在疫調應該可以做得很好,來集中找出社區傳播鏈。
■新北市32例,臺北市20例、桃園10例、新竹縣4例、苗栗3例、彰化2例、高雄2例、宜蘭1例、基隆1例、台中1例。
■13061人確診,9650人解隔離,達確診者73.9%。
■#因應Delta變異株入侵,6/27起全面提升入境人員檢疫措施。巴西、印度(以上本來就有專案加強)、英國、秘魯、以色列、印尼、孟加拉七國旅客和機組員,全面改為集中檢疫所14天+PCR檢驗才能解隔。
■因應變異株措施:1.全面提升入境旅客檢疫措施 2.社區聯防圍堵擴大篩檢(建議加強PCR) 3.強化醫院感控和個案處置。
■市場專案措施,請儘速完成全員PCR,落實疫調,儘速匡列採檢隔離。
■農委會今日出席,強調防疫精進作為,重點包含:1.全員篩檢,目前台北陽性15人(非北農員工,多為承銷人與作業人員),新北0人 2. 需陰性證明才能入場 3.成立疫調平台 4. 市場全面健康監測 5. 維持社交距離 6. 司機與隨車人員也要陰性才能入場 7. 加強周圍零售批發市場防疫。
■公布確診人員於市場作業之足跡地圖,發現是在周圍零售批發市場為主(補充:台北疫調做不好,#中央幫你做疫調,#這是一個多月以來台北市第一次出現疫調地圖資料)。因此進一步要求確診攤位休市,並匡列確診攤位周邊人員。
■打疫苗很重要,但打疫苗不能解決目前問題,要立刻控制疫情還是要精準疫調、匡列、隔離、篩檢。
■疫苗殘劑(最後一瓶,至少要有6個人才能開),開放候補名單登記給其他18歲以上接種對象。(也就是一場最多會剩餘5個名額左右)
■感謝日本政府再次贈送我國100萬劑AZ疫苗!
■目前致死率偏高部分(4.2%),指揮中心提出美、英、義、加、韓等國數據,發現在社區疫情爆發時,致死率都會先上升,之後會下降,例如英國致死率曾經高達18%,大約要半年後才會下降。
■至於我國確診病例是否低報,可以參考 #檢驗陽性率,WHO抓5%,歐盟抓4%,低於這個數字檢驗通報就不至於有黑數。台灣目前一直低於這個值,顯示檢驗量能有提升到充足的標準。例如英國就曾經高達30%,當時就顯然檢驗量能不足。有人說韓國大量篩檢,但其實台灣大部分時間檢驗陽性率都比韓國低。
■高齡個案佔3成以上,佔死亡9成以上,是目前較大的問題。
■昨天疫苗打了約79800人次,略有改善。
■疫苗接種後2-9天內死亡通報,新增14例,分佈為52-97歲,13例都是75歲以上,1例為50多歲洗腎、肝癌、口腔癌、高血壓個案,接種後3天家屬發現無呼吸心跳到院前死亡,待司法相驗。
■5案武漢肺炎死亡案例都是70多歲以上案例,一例6/19陽性確診,6/20因多重器官衰竭過世的70多歲長者,是之前已經因病住院一段時間,有多重疾病之個案。
Q&A:
■殘劑的定義嚴格限制(最後一瓶,已打6人以上,還沒開瓶的要繳回),但開放接種不做嚴格資格限制,讓地方與醫療院所能最快call人出來打。(殘劑很少,大家不用太期待,這措施就是怕浪費,也沒有跨縣市排隊問題)
■廈門通報台灣案例部分有8位,其中6位已經確診過康復,1位是隔離完的接觸者,1位未被診斷過已進行匡列隔離。
■全國預約系統啟動,唐鳳已經做好了,需和地方政府好好協調(補充:希望不要有人堅持用自己做的。)
■施打第三劑疫苗(booster,增加免疫力抗變種病毒),學理上可行,針對特殊族群可能是必要的(如免疫力較低下的器官移植族群),不論相同或混打的臨床試驗都正在進行中。
■中視記者重複問是否有黑數,嗯...這已經講過了,阿中部長自嘲莊副你是不是講的不清楚,再解釋一次好了(脾氣真好)。
■地方政府設定殘劑開放順序是可以的,只要都能找到人出來。
■屏東的7人群聚事件,目前病毒株正在進行基因檢驗中,因為有與秘魯入境的台中祖孫(Delta株)的接觸史,要非常注意是否有驗到印度變種病毒。
■某醫院護理師打完兩劑確診事件,其實打疫苗還是有可能突破感染(另外要注意第二劑可能還沒滿14天),但重症率與死亡都會降到非常低。
■血清學調查之後疫情控制到一定程度會來做,作為疫情控制的重要參考。
■Novavax有接洽,也有跟COVAX表達要配送意願。
■日本捐贈疫苗還是非常感謝日本政府與人民,以及謝大使的持續努力。(這真的不是理所當然)
■高雄將移工仲介人員排在第三順序,要跟高雄市府確認。
■媒體詢問有文獻表示mRNA疫苗,或AZ混打mRNA疫苗對於Delta株比較有保護力,張上淳教授表示臨床實證對僅有AZ+Pfizer,AZ+Moderna的證據力仍有限,需要多一點資料。
器官捐贈協調師資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結束。不結束】
「陳醫師,病人要被摘取的器官和他的死因有關嗎?」
「無關。」
雖然已經有過幾次這樣的經驗了,但是,面對檢察官、書記官、法醫、兩位員警,在這個小小的會議室裡,等著書記官輸入我的個人資料時的寂靜,仍然讓人感到想要深吸一口氣。其實,這個已經是整個器官捐贈「前置作業」的最後一步了。我清楚知道,我回答完檢察官這個簡單的問題之後,明天一早,就能幫你完成心願了。
稍早,你已經完成了兩次「腦死判定」,各種測試腦幹功能的反射都消失了!即使讓你處於一個嚴苛的條件之下(血中二氧化碳大於60mmHg),你依然一動也不動,一個微微的吸氣動作也沒有!我們這幾天的準備,就是為了要讓你可以順利的通過這兩次的「器捐資格考」,還好你沒有讓我們漏氣:過程中,你的血壓和血氧都沒有下降。原本阿嬤是希望你趕快可以完成器官捐贈,因為她不忍心看你插著管子,多躺一天。後來,我向媽媽說明,請媽媽轉告阿嬤: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完成你的心願,維持好一點的血壓和氧氣,讓你可以順利的撐過腦死判定(簡稱「腦判」)的嚴峻考驗、也能夠讓你身上的器官,可以保持在更好的狀態,讓受贈者獲得的器官功能更理想。媽媽點頭表示理解。
回到加護病房,我再次和媽媽,約好明早7:30見面,當然我也再次的和她說,如果想你的時候,晚上隨時都可以再過來陪陪你。
這次的腦判,比原訂的時間晚了一天,因為在腦判的前一天,你出現了些微的「瞳孔反射」,這樣腦判就沒辦法通過。我跟媽媽說,你是不是還有什麼心願還沒有完成?是不是放心不下媽媽?哥哥、姐姐告訴你,不必擔心,她們會好好照顧媽媽。晚上,你的「瞳孔反射」就再次消失了,或許是你比較放心了。
媽媽雖然不捨,卻能夠在急診醫師告訴媽媽病情的時候,就幫你做出這個決定,真的很不容易!護理師也問我,一般當媽媽的,都需要好些時間才能接受「無法救治」這個事實,然後才能轉念做器捐,有些甚至都無法轉念,一輩子活在悲傷、自責、甚至憤怒當中。
但是,我看得出來,媽媽是因為很愛你,平日或許你有跟她提過這事,也或許她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另外,或許是因為家境、個人經歷的關係,也讓她很認命、早有面對「無常」的準備、再加上她不忍心讓你受苦。最重要的是她很勇敢堅強的做出這個決定,這是一位母親的愛!
但是,媽媽也可能會因為其他親戚對器捐的不瞭解,而必須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我跟媽媽說,我們會先看至少三天,看看腦幹的功能是不是都沒辦法再恢復?如果是的話,我們一定會盡全力幫助你和媽媽完成這個心願。我也告訴媽媽,如果做出器官捐贈這個決定,她會面對其他親戚的不同意見,就請他們全部過來,我會一一的跟他們說明,避免媽媽以後面對來自他們的壓力。在這裡呼籲大家,當你聽到身邊有人「器捐」的時候,請給予支持、祝福、感謝!不要因為自己對「器捐」的不瞭解,而去「指指點點」別人行善的大愛。(真的!奉勸那些愛管閒事的人,此時此刻,管好你自己的嘴巴,就是你對這個世界最大的貢獻!)
早上7點,我先來看看你,確定你整個晚上的血壓和血氧都不錯。護理師已經幫你梳理整齊,看著你從容、淡定的樣子,也是位帥哥,真的很惋惜!7點半,媽媽、哥哥、姐姐、協調師、社工師也來了,一一的和你道別。
我們醫療團隊,陪你到手術室門口停下來,讓家人可以再完成「道謝、道愛、道歉、道別」這「四道」。媽媽、姐姐再三的叮嚀你,請你安心。協調師也在耳邊感謝你的大愛,捐出器官,幫助那些長年受到病痛折磨的人。每次到這個時刻,我都很難克制自己的淚水。醫療人員一起向你和家人鞠躬致意,手術室的門打開,另一組同事已經列隊在準備交接了。
協調師告訴我,非常的巧合,兩年前的這天,她是把另外一位捐贈者送進開刀房。我常跟她說,協調師所做的工作,不只是「生死接線員」,也是「器官媒人婆」,幫器官捐贈者的器官,找到好的「歸宿」,讓生命可以用另一種形式延續、讓愛可以傳遞~
謹在此向全國的協調師、社工師致意!
死亡,對很多人來說,或許就是一個結束,但是,對於器官捐者來說,卻是另一個「不結束」,他所留下的器官,將會協助好幾個人、好幾個家庭獲得「重生」的機會。
意外發生的那天,正好是你的生日。明年,在這個母難日,一個原本會讓媽媽傷心欲絕的日子,卻因為你的大愛、媽媽的勇敢堅強,多了好幾個家庭可以感恩重生,他們也將會在台灣的不同角落為你和媽媽祝福、他們也將更珍惜這份溫暖,把它傳遞下去~
為你所帶來這個「善的循環」,在此向你和媽媽致上最高的敬意!
更多溫暖故事請支持
《ICU重症醫療現場》購書
https://reurl.cc/g7WLQ4
歡迎分享~
器官捐贈協調師資格 在 Donna營養師-陳怡錞 保健營養專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天到達方電子公司演講,大家對於保健食品的話題非常有興趣 (聽同仁說因為大家會揪團購),希望能了解更多避免吃錯,還說想要加碼一場來談保健食品,我非常樂意喔! 這是我的專業,我會講得很High,哈。
這天還有另一位講師是長庚醫院的器官捐贈協調師,聽她說的受贈者故事讓我感動到眼眶泛淚偷偷低頭擦,應該沒有被別人發現吧! 而我也已經填好器官捐贈的同意書寄出去了,希望能在自己生命盡頭還能幫助他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也謝謝媽媽支持我的決定。
* 器官捐贈小知識:
1. 可自行選擇要捐贈的器官 (心、肝、腎、肺、胰、小腸) 與組織 (骨骼、皮膚、眼角膜、肌腱、心瓣膜、血管)。
2. 簽署同意書後,會加註於健保卡上,隨時可以取消撤回。
3. 器官捐贈者的家屬,如有受贈需求,擁有優先受贈的資格。
4. 請先與家人溝通完再簽署同意書喔! 畢竟我們的身體是父母賦予的,而且若是最後階段家屬不同意,也是沒辦法進行捐贈的。
非廣告文,純粹自己覺得很有意義。私下與協調師聊天,她告訴我器官捐贈的現況:台灣目前約有20萬人簽署同意器官捐贈,比例還是偏低,而最多人在排隊等的器官是肝臟與腎臟。
歡迎各大企業、公司行號、保健食品公司邀約演講,更多演講主題與內容,請見→http://donnadiet.com/archives/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