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非常喜歡這篇(很長,但值得一讀)。
編編大概是去年七月進到目前任職的公司,而在此之前兩個月,我正掙扎著要不要完成我的教育學程,當時,我的學分已經修完,論文也即將口考,實習學校也已經談好,只差一張畢業證書。
一念之間(或經過千萬次捫心自問之後),我放棄了教育實習,投了履歷,成為一名編輯。
在「國文老師」跟「編輯」之間作抉擇,撇除現實考量(例如正式教師很難考、薪資差異等等),最終影響我的決定的主要原因便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
教程期間,我一度感受到教育/教學的熱情,也被誇獎「教得很好」,然而我卻不禁繼續往下問,到底怎樣算是一名「好老師」?五花八門的教學法,難道真能擺脫考試取向?而「國文課」又該是怎麼一回事?
當時的我遍尋不到答案,畢竟當時我尚未真正投身教育,不能真正體會教育工作者的心情,只能藉由揣度與直覺,去設想一名老師可能遇到的難題(及背後的解答)。
厭世哲學家這篇講出了我的心情,把我無法用語言好好表達出來的東西,都道明了。(另一方面我最近也在思考哲學的用途,學好哲學真能讓一個人好好說話)
至於為何選擇當一個編輯,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論壇讀者迴響
厭世哲學家
(體制內國文老師,現在正在感業寺深造進修,但即將回宮。)
◎摘
這就是「國文課 ≠ 課文國」的討論無法引起我太多共鳴的原因。也許來這邊的人,真正想探討的問題是:教材的內容要怎麼調整、要用什麼方法教、要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意與審美、要如何讓國文課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學科,才不會被社會淘汰⋯⋯等等。但對我來說,這些都是枝微末節的問題,遠遠沒有問到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
【還在翻轉國文課?先翻轉腦袋吧!】
今天要討論的不是哲學問題,而是要暫時回到我的老本行,來談談「國文課的意義在哪裡」。
這篇文章是受「國文課 ≠ 課文國」編輯的邀請而撰寫的。我覺得他們舉辦這個教學論壇,討論國文教育如何改革,雖然是很有意義的,但對我卻沒有太大的共鳴,儘管我是一個體制內的國文教師。
為什麼呢?我身在體制中,應該要深有所感,有很多話想說才對啊!
說實話,最近我正在經歷一個危機狀態。原本對我來說,要把課文上得很精彩,讓學生上課時目不轉睛,覺得好笑又學得到東西,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你們看我的粉專文章,應該就知道我上課是既有趣又充實的。
我不只是很會講課,而且我的生命歷程很豐富,在闡述一些課文的情意時,我的語言是很有力量、可以打動人心的;此外,我的思辨能力也很強,所以我能挑出學生思維的盲點,引導他們進行高層次思考,甚至對社會現象進行批判性反思。
看到這邊,你心中一定覺得:這個老師也太臭屁了吧!把自己講得這麼厲害,肯定是個目中無人的傢伙!
其實我只是想說──就算國文老師能做到這個程度,那又怎樣?
能把課上得很精彩,能把學生訓練得很有思考能力,能運用很多新奇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對國文課很有興趣──說實在的,那又怎樣?
我很會教書,我是個好老師,我教出一堆厲害的學生,但這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當我抓著這一件事刨根究底追問的時候,我回答不出來,我不知道我到底要把學生帶到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去,我不知道當學生被訓練得很有思辨能力、很有批判能力之後,他們在人格方面到底真正成長了多少?他們知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學什麼、在做什麼、在相信什麼?當他們拿著「思考」這把利刃的時候,能不能妥善運用?
縱然我自己可以超脫整個升學體制、以及社會價值觀的束縛(實際上我當然還沒辦法完全做到),但當我在課堂上教學的時候,我又被逼著回到這個體制裡,期許學生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將來在社會上能得到很高的成就。
「君子不器」,孔子說過的話,每個人都學過,每個國文老師都會教,但似乎很少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教科書上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不會像器物一樣,只有一種用途」,所以孔子是在鼓勵我們成為全方位的人才嘍?
「器」字非單純指器物,而先是指一種實用性,一種實用價值。孔子是說,人不應把自己當成器物一樣,從精不精美、好不好用、值不值錢等標準來衡量自己,也不應以此來衡量別人。擺脫世俗的實用價值,為自己而活,其實是人類邁向真正成熟的第一步。
很反諷不是嗎?這是課本的內容,但一旦放進課本,在課堂上灌輸給學生,就全變了樣。孔夫子的教誨竟然都成了產品製造過程的一部分材料。
簡單來說,只要我還在體制裡,我就依然是一個生產者,我的責任就是要把學生製作成一個又一個精美的產品,送進「社會」這個百貨專櫃裡,任顧客挑選;要是我的產品銷售得愈好,我就愈能被當成一個「好老師」。
搞什麼!?我還是在灌輸我自己的價值觀啊!我還是在灌輸社會普遍的價值意識啊!簡單來說,就是我還在企圖控制學生。
沒辦法,我沒有能力去承擔任何一個學生逸離軌道之後,他們生命的混亂與真空狀態,那對我來說太沉重了。我能做的,就是把課上好,按照進度一課一課地教學。雖然我也會在課堂上叫學生不要太看重成績,不要被社會的價值觀所束縛,不要成為產品,要勇敢尋找自己,但那都只是上課表演的一部分罷了;身為一個老師,如果我都沒有勇氣把課本拋在一邊,沒有勇氣教真正應該教的東西,學生要怎麼相信我所說的「考試不重要、成績不重要、尋找自我最重要」這些鬼話?
雖然我也不知道究竟「教育」的意義是什麼,但我大概有個模糊的輪廓:教育是要讓人脫離幼稚蒙昧狀態,成長為真正的成人的。但我們社會所理解的教育卻是:由父母把學生送進工廠,經由老師去皮去骨並用心烹調之後,推出來的精美產品。(如果產品本身被送到國外喝過洋墨水,再回來市場,那就更有價值了。)
在這個體制中,人文學科最重要的功能大概就是包裝了吧。一個再好吃的食物,如果沒有精美的外觀,沒有素雅的擺盤,大概也就只是路邊攤等級的小吃,無法登上高級西餐廳。所謂「人文素養」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而已,仍然是為了鞏固體制,並非真的要把學生培養為獨立的「成人」。
—
真的,現在我已經沒辦法回去當一個「好老師」了。
這就是我最近正在經歷的危機狀態。
—
也許你覺得我把事情想得太嚴重了。
「嘿,只是一堂國文課而已,不用想這麼多啦!」
「我們想知道的是國文課應該要教什麼、又要怎麼教。」
「體制的問題太大了,我們暫時也沒辦法去處理。」
如果今天大家是「認真的」要來反思國文課的意義,要來討論國文課怎麼進行改革,那我覺得以上提出來的就是最核心的問題。
甚至應該先思考:國文課到底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如果國文跟其他學科一樣,終將被異化為一直趕進度,背一堆字音字形、修辭法還有文義解析之類的垃圾課程,甚至成為灌輸大中華意識或資產階級價值觀的工具⋯⋯那也許讓它早點消失,對我們大家都好。
因為在這種體制下,不管用什麼創新的教學法,都是徒勞無功的。以下舉時下最流行的學思達教學為例。(非針對任何人,只因為學思達教學法是我身邊許多老師、包括我曾經實踐過的教學方法。)
學思達教學法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把教育的主體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動手找答案,老師本身只在旁邊擔任顧問。然而在我看來,這只不過是將「老師填鴨學生」轉變為「學生自己填鴨自己」而已,此外再也沒有其他新的東西了。
學生是需要被好好地引導的,而不是直接丟一個問題給他們,要他們想破頭,這樣只會造成反效果,讓學生更討厭思考。重點是,學思達講義中列出的問題,依然沒有跳脫考試取向,表面上好像是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找答案的能力,實際上只訓練到「如何讓自己的思考跟課本或老師一致」的「自我規訓」能力。這裡沒有真正的獨立思考,學生依然被困在框架中,他還是沒有看到課本以外的世界。
另外一點,是學生大多只想要學習考試會考的東西,這樣才能得到投資報酬;至於其他課外的問題(與人生真正有關的問題),因為不考,所以他們就沒什麼興趣,隨便思考、隨便回答而已,反正也沒有標準答案。(也有可能是題目設計得太爛了。)
老師自己本身也有問題,他們在實踐學思達教學法的時候,也還是很擔心考試成績,他們不敢真正地冒險,這導致講義最後還是被設計成考試取向,而這些老師們最後也常常自鳴得意:你看,自從用了學思達教學法之後,我的學生思考能力提升了,而且成績也進步了呢!好棒棒!
──夠了,我已經受夠這些人了!
—
怎麼會以為設計了一份新式的講義,就是翻轉教育了?我不懂。
要翻轉的是你的腦袋、家長的腦袋、社會的腦袋,這才是真正的翻轉教育。
應該進行翻轉教育的地點,不是在教室裡,從來不是。
—
如果你問我要怎麼做到「從國文課帶出真正的思考能力」,我會跟你說,我還不知道;但我可以跟你說,我知道大部分的老師們正在努力做的事情,並不是在朝這個方向前進。
停止你現在正在實踐的學思達教學。
停止你現在正在努力補充的課外教材。
停止你現在正在推廣的桌遊融入教學。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停止就好,因為這一切已經走火入魔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了;因為你唯一會做的,就只是用各種花招,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就好像要學生學會對腐爛的老鼠肉產生食慾一樣,然後享受著被稱讚為是一個「好老師」的快意。
我們必須先知道,一個十歲的小孩,跟一個三十歲的老師,他們的境界可能沒有相差太多。當然三十歲的人經歷的事情跟讀過的書,比十歲的孩子要多得太多了,但很可能他們所認知的世界並沒有根本的差異,他們一樣充滿欲望、充滿控制欲,極為無知、獨斷、不懂得愛,永遠也不能了解「讓學生是其所是」是什麼意思,還以為控制住學生就是為學生好呢。
老師很有可能也是一個小孩,只不過是一個很有經驗的小孩而已。現在的教育,就是小孩在帶小孩,結果互相折磨,苦不堪言。
如果我們認為「教育」是要把學生培養為一個真正成熟、脫離幼稚蒙昧狀態的人,那老師本身就必須先「清醒」──離開這個體制,到體制外的世界去看一看,讓自己有真正的成長,然後再回來思考該怎麼辦;而不是一群小孩關在房間裡面想破頭,不知要怎麼做得更好。
這就是「國文課 ≠ 課文國」的討論無法引起我太多共鳴的原因。也許來這邊的人,真正想探討的問題是:教材的內容要怎麼調整、要用什麼方法教、要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意與審美、要如何讓國文課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學科,才不會被社會淘汰⋯⋯等等。但對我來說,這些都是枝微末節的問題,遠遠沒有問到核心。
雖然體制的問題很麻煩,不是能立刻處理的問題,但我比較希望老師自己要有一點自覺,知道自己在參與的「國文課 ≠ 課文國」這個活動不只是要改變課堂的教學方法,而是參與到一個翻轉社會、甚至翻轉自己的長期目標裡面去。教學方法很重要沒錯,但重點並不是教學方法。
不要停止在目前的教學方法中沾沾自喜,不要停止在好老師的名聲中沾沾自喜,而是要拋下這些,然後看得更遠。也許,國文老師真正需要的是一點戰士精神吧。
這篇文章沒有提出什麼建設性的方案,因為我也不知道怎麼做才好。也許有些人看完這篇文章,會感到不舒服,好像被冒犯了,那我也只能說聲抱歉,但這就是我所思考的,這就是我所面臨的真實情況。
謝謝你們!
—
在這邊附帶討論一些相關的問題。
國文課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不用「國文」這個充滿民族國家意識形態的字眼,暫時稱為「文學」課好了,在一堂高中文學課上,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
我想,應該是「閱讀」的能力。我所謂閱讀的能力,絕對跟考卷上面的「閱讀測驗」所要測驗的能力是完全不同檔次的東西,而是比較接近於──《如何閱讀一本書》所教導的閱讀書籍的能力。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美國教授莫提默·艾德勒的作品。這本書已經出版了將近八十年。我在二十幾歲第一次讀到它,書中提出的許多問題,就在我心中種下種子,成為我往後的生命中最重要的資產。
閱讀一本書的過程,跟追求真相的過程是一樣的,都需要讀者「主動地閱讀」──把自己完全丟入文本之中,思考思考再思考,直到完全了解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或者找到問題的答案為止。
在閱讀的過程中,你不斷推翻舊有的自己,然後達到一個更新的高度。讀完一本好書或好文章,應該要感到過去的自己完全被摧毀,你得到了一個新生命,用完全不同的眼睛在看這個世界。如果一個人讀了好幾本書,他還是原本的他自己,思考模式都沒有改變,那就表示他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好好閱讀一本書。
莫提默教授說:
「任何一種超越基礎閱讀的閱讀層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問題(然後盡你可能的找出答案)。」(《如何閱讀一本書》新版,頁55。)
「你不該忘了,你的閱讀是別有用心的──也就是說,你是為了要解決自己的問題才閱讀──而不是為了這本書的目的而閱讀。」(頁314。)
學思達教育最失敗的地方,就是講義上的「問題」根本不是學生提出來的,而是老師提出來的。說真的,這些講義上的問題到底跟學生有什麼關係呢?
國文老師最大的作用不是教書,因為你根本沒辦法教學生什麼東西──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過程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一切外人的幫忙反而都是阻礙──你能做的就是引導,而且要好好地引導,從提出問題、釐清問題開始,教學生應該怎麼問出一個真正的問題,如何精確描述這個問題,證明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成立的問題。然後才是指引他們如何動手去找答案。
「憑著你自己的心智活動努力閱讀,從只有粗淺的了解推進到深入的體會,就像是自我的破繭而出。感覺上確實就是如此。」(頁18。)
簡言之,如果一個學生讀了高中三年的國文課本,國文成績都是滿分,但他還是原本的他自己,什麼也沒有改變,那就表示我們的國文教育完全失敗。教什麼不是重點,考試成績也不是重點,真正的重點是成長,然後看得更遠,走得更遠。
「一本好書能教你了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像只提供訊息的書所形成的那樣。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恆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認。」(頁336。)
只要將這段文字中的「書」替換成「國文老師」,你就知道一位真正好的國文老師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
—
厭世哲學家,4/17初稿,4/22補充。
----------
請鎖定每週四【教與學論壇】
活動報名網址:http://0rz.tw/1DgTY
活動懶人包:http://0rz.tw/ZYQkZ#論壇讀者迴響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科學的考古學 連續三集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廳,再來就是進入科學的考古學,一樣由研究典藏組的 #葉長庚研究助理,來為大家介紹。 展覽說明: 本展示廳是考古學的探索之旅,也是關於考古學學科本身的故事。主要在向觀眾介紹考古學的內涵與精神,認識考古學如何逐步...
器物層次意思 在 萬華社區小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把423開學活動定義為【結網】是有原因的。除了受在地社區社團機構組織行號與居民的愛護提攜支持,也因緣際會結交新朋友,促成小學設立。
建築大前輩朱鈞Chu Chueng老師,是小學的「地基主」,我們在2樓,朱老是1樓樓友。初識朱老,就被他生活和思想上的瀟灑給沾染(喔當然本人也很瀟灑!),但真正讓我們秒(聽說意思是瞬間)決定以後要在一起的原因,是這個:
【社會意識與建築SOCIAL CONSCIENCENESS AND ARCHITECTURE】,朱老1964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碩士論文題目。當時被認為超前建築界思考,至今朱老仍親身示範著,在每日生活之中。
例如那天我們在樓梯口聊天,朱老問:你們2樓是做什麼,答曰「9~15歲社區假期營隊」以及 夢想騎士更張開「16~25歲青少年生涯陪伴」的網。朱老面不改色自然接話曰:「那老的交給我了」,多瀟灑!這正是我們希望張開的「在社區裡學習」的網絡。朱老裝修1樓採用最簡單的方式,卻可預期將是人們舒服互動、交誼的空間;聽到附近有市政府公共住宅計畫,立刻跟我們聊起公有校舍活化利用的想法。建築人的身子骨裡,是緊貼人群社會的心。如同小學創辦精神,有專業,有玩心,來自社區,回到社區。
本週六(4/16)下午2:00,在小學巷口的 Anko西園,是朱老個展的開幕茶會。推推!
朱鈞是蘇州人,祖父在上海從商有成,
自幼至十五歲前生長在上海大戶人家,
所見貴是豪商達官送往迎來,
小朱鈞世故、早熟、機靈,
然而骨子又隱隱有著蘇州文人傳統的內涵
朱鈞來回獨居於峇里島和臺北,持續其繪畫和建築創作至今,最喜歡背著大背包到處跟年輕人聊天論地。在他年幼戰亂逃難歲月之前,生長於蘇州,從小常與父親逛古物市場,蘇州庭園更是記憶中再自然不過的建築場景,感受著器物的質感,理解著文化中的層次,因此,讓他對於生活與事物的種種體驗已經成就了一種直觀而浪漫的美學品味(Sense)和信仰。他非常相信創作在完成一個基本的內在邏輯架構之後,最後應該放手讓「經驗」一次到位,經驗就是能夠把你所有內在的邏輯思考、建築技術、以及曾感受過的時代經驗與文化薰陶整合起來,那是描述不來的!朱鈞這麽多年來一致創作這麼多的紙上建築和藝術作品,所有東西都是開放性的,而背後有個條理分明的邏輯和格局,
虛與實 空間的對比 堪稱建築中的園林
他人將建築置於園林中 老夫將園林納入建築
https://www.facebook.com/ChuChueng/
器物層次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科學的考古學
連續三集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廳,再來就是進入科學的考古學,一樣由研究典藏組的 #葉長庚研究助理,來為大家介紹。
展覽說明:
本展示廳是考古學的探索之旅,也是關於考古學學科本身的故事。主要在向觀眾介紹考古學的內涵與精神,認識考古學如何逐步發現、探索、分析現象、並利用科學精神與技術來解釋驗證考古發現的器物與現象。在這個展覽中,並非僅止於呈現特定的文化或遺址的文化史,而是考古學家如何發現、分析與還原事實的過程,以及在解釋或詮釋現象時的依據。
本展示廳利用不同的遺址造景,具體呈現考古現場的氣氛,使觀眾瞭解考古學家如何解讀考古遺址的各種現象。藉著不同的考古學案例與問題思考,逐步引導觀眾探索考古學家復原古代人類歷史的過程。透過現場情境的營造,藉著空間中視覺美感、觸覺、聽覺的運用,觸動觀眾的感覺神經,使之彷彿走入考古第一現場。藉著運用不同形式的高科技互動、多媒體媒材,讓觀眾親手操作、觀察、親身體驗與參與考古工作的流程。
一、探索古代:什麼是考古學
考古學是一藉由對物質遺留研究建立過去人類行為活動的系統性知識學科,以建立史前的文化史、瞭解過去人類的生活方式、文化發展與變遷,與進一步對文化意義的解釋等。本單元以文化層的概念,提供訪客初步了解考古學是必須藉由地球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及化學等不同學科的研究來搜集、記錄與分析考古材料,從地表的探測到實驗室的分析,來解釋與重建過去的歷史。在這單元我們利用了測地雷達與土芯鑽探的互動展示,開啟了考古中科學知識的應用。
二、神機妙算:如何測定年代
考古學家確定年代的方法,可以分為相對年代及絕對年代。「相對年代」是指運用層位學及類型學比較物質遺留的年代早晚。而「絕對年代」則是運用各種物理學、化學及植物學等方法,計算出遺物可能的時間範圍,或是運用歷史文獻與曆法定年。
三、天工開物:如何復原工藝技術
人類與其它動物最大的不同在工具的制作,以克服、改造所面對的自然環境,在考古遺留中,所發現各式的工具如石斧、石錛或是陶製的容器,這些工具的材質、器型風格、使用痕跡,都與製作者所處的環境與文化息息相關。考古任務便是從這些器物尋找蛛絲馬姬,重建古代人類的生活。
四、朽骨玄機:如何瞭解古代的人類
人骨在考古遺留中是我們研究古代人類大量訊息的直接證據。考古學家透過對人骨的形態測量與化學分析,以了解人類的死亡年齡、性別、飲時與建康狀況,重建過去人類的容貌與體質,以進一步瞭解古代人類的社會結構、性別分工、飲食習慣及遷移過程等議題。
五、以食為天:如何瞭解史前人類的食物
人類的飲食可以透露出人如何去適應他所處的環境,因此考古學家不但想知道古代人類吃了什麼,更進一步想探究古代人類如何獲得與處理食物,以及因文化而形成的特殊飲食偏好。
六、山川水土:如何重建生態環境
人類社會的發展,相當程度受到生態環境的制約。因此,環境考古學家對史前人類所居住的環境,進行對古代環境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經常藉由生態學的角度,透過生物物理的環境來觀察古代社群的文化,因此強調社群與其環境間的關係。
七、棲身之所:如何重建和認識聚落型態
考古學中所謂的聚落形態指的是人類存在的物質跡象在地面上的分布,包括房屋、各種設施和村落,以及這些遺留的空間關系。研究聚落形態時可分為多種不同的層次,小自單一房屋結構,大至區域中各聚落及環境間的互動關係。都是考古學家想要探索的問題。
八、尊天敬地:如何瞭解古代人類的心靈
從遺址現象推論古人的心靈及思想,是考古學家最感興趣,卻也最困難的一項工作。在無文字的社會裡,只能透過遺物、墓葬形式及壁畫作為輔助研究。有文字的社會,考古學家可透過文字推測其宗教信仰。因此舊石器時代的維納斯雕象、中國古代的青銅工藝都是探討古人心靈的重要橋樑。
九、日久天長:文化的變遷過程
由於物質遺留可承載人類長期活動的過程與變化,因此,考古學可探究長期的文化現象或人類行為,而針對如早期國家的形成或古文明的衰弱。這類文化變遷的研究,考古學家要設想出政治、經濟、宗教、軍事及環境等各種變數,並運用各種科技方法來評估這些變數對於文化的影響。
十、鑑往知來:為什麼要保存文化資產
考古遺址保存有許多珍貴的資訊,是破解過去的重要關鍵,使人們得以瞭解過去的歷史。由於遺址一但遭受破壞就不能復原,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因此保護文化資產是每一個生活在這土地的人應該要關心的課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