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大家,又到了年後轉職的旺季了,最近我們發現網路真的充滿著釣魚陷阱,不得不寫一篇貼文呼籲各位要特別留意⋯⋯那就是,如果在餐飲業工作或是要端火鍋的話,真的要當心作業安全了!
·
最近各個社群平台上充斥著「統神端火鍋」的影片,雖然其實影片中根本不是統神,他端的也不是火鍋😆😆😆不過在這段短短八秒的影片中,還是有值得提醒大家要注意的職業安全衛生議題。
·
依照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1條,雇主對於勞工工作場所之通道、地板、階梯、坡道、工作台或其他勞工踩踏場所,應保持不致使勞工跌倒、滑倒、踩傷、滾落等之安全狀態,或採取必要之預防措施。另外依照第322條,也特別規定了雇主對於廚房及餐廳所應加強的清潔措施,其中第8款便規範了廚房之地板應採用不滲透性材料,且為易於排水及清洗之構造,避免因為積水造成打滑。
·
雖然影片不是很清楚,但還是可以看到該廚房的地板整潔度不高,可能就是雇主在管理上有所疏失而沒有確實要求員工加強清潔工作,未來便應該在廚房地面加裝防滑設施,尤其濕滑油膩部分區域更應加強,以避免工作人員滑倒。此外,勞工在運送或分盛高溫湯品作業,或是在打烊後以熱水清洗地板時,最好也要穿著防護具以避免發生危害。
·
總之,在餐飲業的工作場所中其實潛藏了各式各樣的危害風險,不只是跌倒或滑倒而致傷害,其他如油煙、噪音、高溫及切割傷等也都是常見的職災態樣,我們只是用手機看了網路影片覺得會心一笑,但在日常生活中絕對要盡力避免這類危害發生,如果因此而導致不可逆轉的傷害的話,真的就得不償失了
·
最後再提醒一下👉🏻依照勞基法第59條規定,當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失能、傷害或疾病時,資方應依照員工的薪資給予醫療費用、原領工資、失能或死亡補償。另依職保法第27條,員工醫療終止後也應按其健康狀況及能力,安置適當之工作,並提供其從事工作必要之輔助設施。
·
不管怎樣,希望大家出門在外工作都能一切平安啦🥴
·
追蹤 @workforce.tw
獲取更多勞動法令小知識
噪音作業危害預防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職業醫學】~ 聽力防護具為什麼要戴好戴滿?
好的,我知道最近大家都被新冠肺炎的消息洗版,來寫一些職業醫學的,才不會看得太煩。
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進入人多擁擠的密閉空間,口罩要戴好戴滿,保護才會完全。
聽力防護具也是相同,常常看到噪音作業人員,為了可以方便溝通、協調事情,就把防護具拿下來,想說一下下而已,應該沒有差那麼多吧?
而依據勞研所2008年1月出版的「機坪作業人員噪音危害預防手冊」中,可以看到下面的附圖:
一個NRR (Noise Reduce Rate, 聲音衰減值) 為25的聽力防護具,只要八小時的作業中,有20分鐘沒配戴,有效的聲音衰減值就會降為20!
所以我都喜歡用這個圖去做2件事:
1. 請員工在噪音區作業,把聽力防護具戴好戴滿;一直拿下來,到後來有戴像沒戴一樣,只是保心安、不被環安衛人員警告,數年之後,聽力一樣變差!
2. 在作業需要互相溝通的區域,跟公司主管爭取具有通訊功能的聽力防護具;才不會員工戴著防護具時,溝通不良,造成工安事件;頻繁拿下防護具來溝通,長期又造成聽力的受損。
※ 資料來源:https://www.ilosh.gov.tw/menu/1223/1235/1237/%E6%A9%9F%E5%9D%AA%E4%BD%9C%E6%A5%AD%E4%BA%BA%E5%93%A1%E5%99%AA%E9%9F%B3%E5%8D%B1%E5%AE%B3%E9%A0%90%E9%98%B2%E6%89%8B%E5%86%8A/
噪音作業危害預防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職業醫學】~ 醫師臨場服務在做什麼?
有版友問我,常常寫到的臨場服務是什麼?阿賢醫師你不是在診所嗎?為什麼又會跑去其他公司裡面?
這是依據「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勞工人數300人以上及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之勞工總人數在100人以上事業單位,應僱用或特約醫護人員辦理健康管理、職業病預防等勞工健康保護事項。
而從107年7月1日開始,擴大適用至勞工人數在200至299人的事業單位,並採特約醫護人員之方式辦理(100人至199人者,自109年1月1日施行;50人至99人者,自111年1月1日施行)。
好啦,法條看起來很生硬,基本上呢,就是你公司只要夠大,就要有醫師去公司巡一巡。
丫醫師來公司是要做什麼?這是很多人會問到的問題,也是最多人有錯誤聯想的問題...
大家總覺得,醫師來公司應該就是看診吧?來看看我們的健檢資料有沒有問題,做做健康諮詢囉?
這種刻板的印象,不只是員工,很多公司的管理階層也都是這樣想的。
其實需要做的事遠比這些來得多,我喜歡把臨場服務要做的事情,用現場管理的4M1E來解釋,對於管理人員來說,他們比較能理解為什麼這個醫師怪怪的,都不好好待在醫務室做諮詢。
※ 4M1E:人、機、料、法、環
Man (人):
人是變數最大的,既然說是職業醫學,就要把人員的健康顧好,所以前面提到的一些:健檢後的異常報告解釋、健康諮詢等,就是基本中的基本。
更進一步,就會去分析健檢資料,配合壓力量表和加班資料,把一些過勞高風險的員工拉出來面談,增加自我健康照護的意識。
另外,對於懷孕及產後的員工,會啟動「母性保護」的計畫,評估作業環境會不會對母親造成健康的危害。
甚至是傷病過後的復工評估,或是相關的配工計畫,其實也建議醫師可以協助處理。真的遇到困難復工的案子,再轉介到各大傷病防治中心。
人只要一多,就會有小圈圈,亦有可能發生職場霸凌的情況,所以醫護人員就會介入這一塊,甚至對於後續人員的心理輔導或轉介,也會一併協助。
所以,既然要了解人員在工作中的風險,就要做到危害的「辨識」、「評估」、「控制」。這就一定要走到現場去。
Machine (機台):
看到使用的機台,就可以推測出可能的危害,例如:大型沖壓機 (噪音、捲夾),振動性手工具 (白指症),X光測距儀 (游離輻射) 等。
Material (材料):
工廠使用的材料,都應該了解其成份及危害,而不是用感覺的...
像環保去漬油,聽起來很環保,其實裡面有一定濃度的正己烷。底片清潔劑,聽起來也很OK呀,結果一樣有正己烷。更別提一些什麼都不願意寫的產品。
Method (方法)
員工作業的方法,也會影響到之後可能產生怎麼樣的健康問題;例如:焊接 (強光性角膜炎、金屬燻煙熱),搬運/理貨 (肌肉骨骼疼痛),辦公室作業 (下背痛),高架作業 (墜落風險) 等等。
Environments (環境)
廠區的照明、通風、動線的設計等,都應該要做評估,有個健康的環境,才能有批健康的勞工。
另外,我也會延伸到員工間的支持系統,這也算是心理環境的一部分,也會鼓勵公司設置「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簡稱EAPs)
所以,大家應該比較能理解醫師去巡作業環境的必要性。
※ 結語:
所以,要做的事很多,往往臨場服務的時間都會塞得滿滿滿;大家別再以為醫師去公司,都躲在醫務室裡面,吹吹冷氣,等時間到就下班了。
最後,你想找個廠醫嗎?可以看看這篇再決定要找哪一種的醫師囉。
由此去→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6/12/blog-post.html
噪音作業危害預防 在 淺談噪音作業之危害及危害預防... - 中國生產力中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淺談噪音作業之危害及危害預防近年來因職業安全衛生意識日益提高,致使勞工暴露於噪音作業環境導致之聽力損失,深受政府、業界與勞工的重視。因此針對噪音議題, ... ... <看更多>
噪音作業危害預防 在 15種職業病的成因與預防-物理性危害-職業性聽力損失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