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在家庭、以及運作自學團體、親子團體當中,都一再鼓勵自己和其他家長,不要落入「可以/不可以」的二分思維,而是從「常規」和「需要/想要」的角度,帶領孩子一起去思考。
我們之所以使用「常規」這個名詞,是為了和「規定」做區別。
我們定義的「常規」,是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並且對自己有好處(或沒壞處)、也對別人有好處(或沒壞處)的準則。
而我們定義的「規定」,則是由某一方(通常是在上位、或有權威者)所訂定的規矩,指的是對訂定者有好處(或沒壞處)、但對別人沒有好處的要求。
我們鼓勵每個家庭,都要建立屬於自己家庭的「常規」,包含了:時間常規、地點常規、物品常規⋯⋯等,而長期的常規運作,就會形塑出家庭文化與價值觀。
回到社會當中,人數是家庭的上萬倍,因此就會制定「法律」,在當中包含了我們談的「常規」類型、也包括了「規定」類型。
以台北捷運所依據的「大眾捷運法」第50條第1項第9款為例:「於大眾捷運系統禁止飲食區內飲食,嚼食口香糖或檳榔,或隨地吐痰 、檳榔汁、檳榔渣,拋棄紙屑、菸蒂、口香糖、瓜果或其皮、核、汁 、渣或其他一般廢棄物。處行為人或駕駛人新臺幣一千五百元以上七千五百元以下罰鍰。」
我們不帶孩子從「罰責」的角度來看法律,因為那只會讓孩子培養「不要被抓到就沒事」的僥倖心態。
我們是帶孩子從「立法」的角度來看法律,和孩子一起思辯為什麼要訂立這條法律?
「為什麼要規定搭乘捷運不能飲食?」我們問孩子。
孩子回答:「因為如果打翻或掉出來,會造成清潔人員的麻煩」、「因為坐捷運不用多久就到站了,餓了渴了到站再吃就好」⋯⋯
「那為什麼坐火車或高鐵就可以飲食?」我們再問孩子。
孩子說:「因為火車通常有位置可以坐,而且像高鐵還有桌面可以使用,比較不容易打翻」、「因為火車和高鐵通常都要坐比較久,所以是會有吃東西或喝東西的需要的」⋯⋯
孩子沒有回答「因為會被罰錢」,而是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對他人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現實的時間距離做為思考的角度。
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3823
--
【阿德勒父母學|自立與共好的親子關係】募資預購上線!
🌻 早鳥 66 折限時優惠中 https://pse.is/CL85D
點選 https://goo.gl/8FLnJ7 ,並在文章下方留言「#阿德勒父母學」,小編就私訊你拿限時限量折價券喲!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