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號 專欄】
.
《孤星淚》(Les Misérables)英文版作詞人Herbert Kretzmer與世長辭。《孤星淚》故事出自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但現在真正看過小說文本的人並不多,反而《孤星淚》音樂劇歌曲卻傳得街知巷聞。曉治積曼(Hugh Jackman)主演的電影版《孤星淚》,成為近人最熟悉的版本。電影版的歌曲襲自音樂劇,使Herbert Kretzmer的文字,即使如今仍然炙手可熱。以下我將會分享三句我最難忘的歌詞,藉此向Herbert Kretzmer致敬。
.
Who am I? 24601!
.
數字的拼湊,看似隨機,卻總是耐人尋味,就如王家衛的電影《2046》。與此看來幾乎造成混淆的24601,正是《孤星淚》主角尚萬強(Jean Valjean)的囚犯編號。尚萬強因為偷了一塊麵包給垂死的姪兒,而被監禁十九年。當他獲得假釋時,警官賈維(Javert)一再以24601稱呼他。以無情的編號,取代人的姓名,是一個去人格化的過程。直至他棄保潛逃後,自白:「我是誰?24601!」
.
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今日起你就是華府的低等下人,9527就是你的終身號碼。」有異曲同工之妙。
.
Nobody shouts or talks too loud,
Not in my castle on a cloud.
.
她說:「沒有人大叫或大聲談話,不在我的雲中城堡中。」珂賽特(Cosette)第一次出場,就是在唱著這首《Castle On A Cloud》。珂賽特的母親被迫讓女兒寄人籬下,不斷辛苦工作把錢寄給監護人,監護人卻中飽私囊,更對珂賽特多番虐待。我認識的雲中城堡有二,一是《孤星淚》,另一就是宮崎駿的《天空之城》,兩者均是對理想國的虛構的想像。
.
幻想如鏡,以反比例形式反映事實:現實沒有,幻象有,例如愛情、錢;也可以現實有,幻象沒有,例如大叫、呼喝。每個人也可以是自己的城主,每個人也希望delete很多人和事,但與空中之城幾乎造成混淆的,卻是「空城計」的「空」。一切也離不開鏡中花,水中月,空中城。
.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
.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是世界各地抗爭的主題曲:「你聽到人們在高歌嗎?憤怒的人們所唱的一首歌。」有些人聽到,有些人卻聽不到。香港人所唱的版本,輾轉流傳到Herbert Kretzmer的耳中,他聽到世界的另一端唱出屬於他的文字,他隨即在《每日郵報》撰文聲援香港人,明白香港人所追求的價值。He can hear the Hong Kong People sing. 與香港人同歌同泣。謹此念。
.
——〈《孤星淚》中的三句歌詞〉
蔣聲四起
.
文/蔣旻正
.
網上圖片
.
11月號《藝文青》已上架,可在7-11便利店、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報攤購買。
.
#孤星淚 #專欄 #藝文青11月號 #藝文青 #asartisticasyou
囚犯編號英文 在 陳星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討拍】
未來馬戲實驗場過後卻一刻也不停歇,帶著還留在臺灣的表演者們到戲曲學院與福爾摩沙馬戲團交流,讓沒有南下的人也能有機會能面對面聊天切磋,讓藝術節的影響力能繼續蔓延。隨即又飛韓國快閃48小時受邀參加韓國街頭藝術創作中心舉辦的「亞洲馬戲會議」(機票食宿對方全包,代表星合有限公司出席很重要)會議期間在各單位負責人面前完成人生中的第二次英文簡報,結束後壓力散去竟然在旅館床上用土下坐的姿勢睡著。反臺隔天接著就是期待已久的體操課,連續兩天能跟大家一起翻滾、倒立總是能帶給我好心情,週日還來了一組新朋友,七歲的弟弟跟爸爸一起來上課,弟弟出乎意料的穩定,這是他第一次上滿三個小時的課程,這也是星期日的秘密基地第一次收年紀這麼小的學生,我們一起締造新紀錄,酷!
但,不知道怎麼了,在上課的時候肚子開始不對勁,直到晚上的慶功宴都不舒服,沒能打起精神來跟工作夥伴好好說謝謝真是抱歉。星期二硬是要去吃好初,希望店內的幸福感能夠療癒我(搬離板橋最大的遺憾就是無法五分鐘抵達好初…...)但似乎板煎鹹豬肉、巧克男孩、鹹鹹紅茶無法拯救我或是說我根本就還不能吃,回家後一直只能在床上昏睡休養,醒來的時候就刷刷臉書,接著我就掉進黑洞裡面了......
隨著身體的不適心理層面也漸漸被影響,一股無力感湧上心頭,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不想跟人接觸也不想練習,什麼興致都不見了。起床之後就是把自己種在沙發裡,不停的在電影台之間切換,電視看膩了就滑臉書,餓了就吃小嬰兒磨牙餅乾,睏了就回床上睡,就算外頭的天氣變好,我連出去曬太陽的意願都沒有了。就是一直把時間消耗掉,隔天再重複一次。明明我的手機裡有很多很精彩的生活照片能貼上臉書與大家分享,但為什麼我會這麼沮喪呢?
連續兩年舉辦了馬戲藝術節,看著活動期間同好們與現場觀眾熱切交流的氣氛,很高興心中的白日夢又實踐了一個,成立公司就是為了要更認真的將這股力量累積起來,卻也意識到自己肩上的壓力又更沈重了,而社群媒體正是將我元氣吸乾的黑洞之一。
電影「玩命直播」將社群媒體的使用者分成三個種類:玩家、觀眾與囚犯。
有膽、有本事的人提供內容賺獎金,想看戲享受服務的就乖乖付費當觀眾,電影中的主角因為違規所以變成遊戲的囚犯,我也覺得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也變成社群媒體的囚犯。雖然眼前就擺著一本「部落-一呼百應的力量」,曾經一直鼓勵著身邊的有專業技能的朋友要經營自己的粉專,我也是有本事提供內容的玩家,開了公司之後更是捏!但現在自己卻越來越迷惑,到底為什麼人還要再網路上活一次才算數啊?
生活中美好時刻發生當下我竟然再也無法好好享受,馬上會自動轉換成:「等等要怎麼發臉書,大家才會覺得我正向樂觀生活有趣又多采多姿,支持從太陽回來的人就對了啦!」,「誒~不需要什麼都大肆宣揚吧?到底是現實生活重要還是活在網路上重要?去海邊玩拍一堆照片卻沒有碰到沙子與海水、難得聚會卻沒有任何一場有深度的對話,臉書上再多讚又能代表什麼?」,「自媒體時代自己不懂的『賣』自己,沒有生意上門就等著吃土囉,雖然小王子說重要的東西都是眼睛看不見得,請問就已經看不見了又感受不到,如果再不懂的翻譯跟包裝,為什麼客戶要覺得星合有限公司提供的服務對他們來說很重要呢?」
需要無時無刻都要在社群媒體上發表意見嗎?
這個時代裡有沒有先鋒不使用社群媒體依然有影響力?
「有人拍小影片半年就好多讚,現在已就在接業配談代言了,你再不發文刷存在感好了,等到被市場淘汰之後會有更多時間慢慢想喔」
又剛好看到黎智英的訪問,他說:「開門做生意要跟著市場走不可以追求理想,不然沒辦法生存就什麼理想都不用說了。」
延伸閱讀:紀錄觀點 蘋果的滋味 https://youtu.be/gF3BvAMl2Z4?t=1h12m40s
從太陽馬戲團回來之後感謝各地老闆們的愛護還是有幾分工作是受僱於人,意思是只要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好基本上要活下去不是問題。現在自己成立了公司,能夠自己做主好玩也不好玩,每天眼睛一張開就是要想辦法生存,門一打開人人都是我的老闆,伺候得稍有不慎以後就可能很難混一下去了。我是做生意的料嗎?我懂的跟著市場的腳步走嗎?訂閱了幾位企業經營者的帳號,一邊刷一邊冒冷汗......原來我不懂的這麼多,原來有統一編號之後沒有一刻能輕鬆。
天啊!我是白痴,今年出國進修那麼多次,沒發臉書狂刷存在感,還說要暫停發文根本是自殺阿大哥!
「越害怕越要面對」
「成為你想看見的改變」
「你比你想像中的自己還要勇敢」
這幾句咒語竟然無法帶給我力量了,我該怎麼辦才好。
解答:
把心中的思緒整理一下,沒有那麼多憤世忌俗了,很確定自己就是在討拍。
活著本來就是要競爭,活著本來就是會經歷陰暗與陽光,這樣的人生才正常。
理念要有,但是要會翻譯,讓觀眾知道我提供的服務是觀眾需要的,不僅讓更多人也消費的心甘情願也讓更多有相同理念的支持者加入。社群媒體恰巧就是最方便傳遞訊息的工具。出來走跳就是要先懂得遊戲規則才有機會下場參與甚至另闢新天地,我想撒嬌鬧看心情,那就馬上等著被踩過去。謹記每一次出手都要好好保握,讓客戶變成的口碑,使用者的回饋的推薦永遠是最有效的廣告。
在社群媒體上看別人,是要借鏡參考而不是比較,用適合自己的速度前進既踏實也穩定。
不要再撒嬌了,好嗎?
延伸閱讀:《書店裡的影像詩》《書店裡的影像詩》魚麗人文主題書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