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柘植義春漫畫集》:令人不寒而慄的不是魔鬼,而是「人之惡」的無意義 ]
在這個充滿躺平精神、啃老一族、無欲青年的時代,市中心拔起的高樓、社群媒體的潮流更迭、億萬富翁的宇宙競賽,似乎都與我們毫無關聯,我們一方面對人生的意義感到焦慮,一方面重複著一個又一個平庸乏味的日子,現實的重力將我們重重牽制,魂脱了肉體的殼服貼在地,每日的魂不附體,行屍走肉。
這樣的邊緣人心情,在日本漫畫家柘植義春的作品中,殘忍而徹骨地表現了出來。
台灣人或許對柘植義春這個名字還陌生,不過在日本漫畫界,許多人將柘植義春與手塚治虫並列兩大山頭,不過相對於手塚治虫的陽光熱血,柘植義春的作品則十分陰鬱詭異。
在他開始於《GARO》漫畫月刊上發表作品、名聲漸漸拓展出去的一九六〇年代,也是日本擺脫了戰後頹靡,隨著東京奧運的舉辦而處處充滿開朗與富裕呼喊的時刻。但是,從小父親早逝、生活困苦,小學畢業就出社會工作的柘植義春,卻打從心底與這樣的光亮格格不入。
但柘植義春作為創作者或許是幸運的,雖然作品曾因與主流口味扞格,導致生計一度岌岌可危,甚至曾吞安眠藥自殺未遂,但後來他受到伯樂相中,受邀到當時草創的漫畫月刊《GARO》發表作品,名字也漸漸在此時為人知曉。
近日,《柘植義春漫畫集》中文版在台灣上市,裡面總共收錄了 19 篇不同時期的經典代表作。這些作品,遊走在現實與超現實邊緣,像一場又一場惡夢,而那惡夢的可怕,不在於魔鬼或怪獸的存在,而在於人生徹底的無意義。在柘植義春的漫畫中,人生的事件不過一件接著一件發生,毫無起承轉合的整齊因果,在他筆下,人都是自私的、偽善的、無能的、陰險的,「善」在這個世間沒有價值,就連「惡」也沒有特別的意義,讀來並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仁慈,反而瀰漫著卡夫卡式的荒謬與虛無。
例如柘植義春的名作《螺旋式》中,一個長相奇特的男子被水母攻擊,靜脈被咬斷,血流如注,生命岌岌可危。他在陌生的小鎮裡四處尋求幫助,遇到的人卻對他的求救答非所問,人的喜怒哀樂並不相通。男子在緊急求醫的路上,甚至偶遇了失散多年的老母親,兩人的相認卻不痛不癢,最後不過以一句清淡的「祝順心如意」結束對話,再次朝生命的不同方向離去。男人最終在一處廢墟裡覓得一婦產科醫師,兩人在一片末世背景中肉體交纏,柔情交雜著暴力,死亡的威脅中不忘調皮,男子最終獲得了暫時的醫治,只是那致命傷仍隱隱發麻,像鑲嵌在血肉裡的一塊金屬,是永遠的肉中刺,極度渴望舒緩卻不可能移除的痛與癢。
在《夜入侵了》與《吉保的犯罪》中,則充滿了讓人不寒而慄的性暴力。
《夜入侵了》故事開頭,是一對夫妻躺在黑暗房間的畫面,男人幾度輾轉後煩躁起身,質疑妻子為什麼不聽話把窗戶關上,否則「它」趁虛而入該怎麼辦?妻子認為丈夫又在找麻煩,質問著自己難道不能有自由?丈夫接著一巴掌就甩了過來。隔日白天,妻子從外頭回到家,丈夫察覺不對,扯開妻子衣服,赫然見到白皙肌膚上一條一條蛞蝓般的吻痕。兩人的爭吵很快升溫,丈夫推倒妻子,用手指粗暴地對待妻子的私處,嘴裡不停激烈地罵著婊子,並將可口可樂玻璃罐插入其中,近乎癲狂地攫取關係間失落的權力。妻子最終離開了他,投入另一個溫柔待她的男人懷抱。當晚,悔恨無比的男人獨自坐在空曠的房間裡,盼望著妻子還會回來。夜深了,他為妻子可能的歸來敞開家的大門,沒想到黑暗在將睡未睡之際潛行入內,攫住了男人的腿,恐懼的尖叫劃破黑夜......
《吉保的犯罪》中,同樣對性與權力有著令人毛骨悚然的刻畫。一個名為吉保的男子正在欣賞色情雜誌,接著拿出一把鑷子,將紙頁上一個比基尼辣妹夾了出來,上半身塞入嘴中一口吃掉,鮮血從嘴角泊泊流下。突然,在外面修腳踏車的哥哥叫喚他,吉保宛如被抓到做了壞事般,匆匆忙忙掩飾「犯罪」事證,應聲跑了出去。大半篇故事裡,吉保手裡都緊握著「做壞事」的那隻鑷子,想著該怎麼煙滅證據,同時他騎著腳踏車穿梭小鎮,吹著口哨到處探險,然而奇異的是,他的內在獨白如此輕鬆愉悅,同框畫面中其他人的表情卻充滿著嫌惡不快,暗示著吉保的內在世界與客觀的外在環境,是有嚴重的扭曲與鴻溝的。
似夢非夢的場景,隱隱暗示的危險,邊緣與孤獨的特質,性慾的壓抑與自我認識的扭曲,遍佈在柘植義春的多篇漫畫裡,讀來令人內心籠罩一股不祥之感,宛如遊歷了柘植義春一個又一個惡夢,看似毫無邏輯,轉瞬即逝,卻敲響了我們確實感受到的生命真實。
柘植義春曾對寫實性表達如此看法:「直視現實的原貌,會得到無意義......(中略)我在想,寫實性會不會就是由無意義而來的呢。」
人們對意義存在與否感到焦慮,更因此傾向擁抱主流娛樂中,那些可被預測的起承轉合,以及明確賞善罰惡的正義,就連鬼故事、恐怖電影、鄉野奇譚,往往也都符合了這些條件。然而,正如人們常說的「人比鬼可怕」,真正的人生現實也比任何恐怖片可怕,畢竟鬼怪行為或許還符合邏輯,然而生命的無法被解釋與荒謬到頭的荒涼,卻讓人無所適從,因此不寒而慄。
《柘植義春漫畫集》有一種奇異的魔力,看完後心情很沈重,但又被莫名地深深吸引,或許這也是我們對「惡」的矛盾態度吧。這套漫畫設計得很美,掀開書衣後的封面風格更是獨樹一格,非常值得細細玩味,好好收藏。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2021 散文新書《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誠品: https://bit.ly/3ryMu8N
誠品【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ZO8a5
誠品蝦皮【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i2sb0y
#漫畫 #柘植義春漫畫集 #柘植義春 #日本 #日本漫畫 #邊緣 #manga 大塊文化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口不擇言的隨便消費已故人士可要當心,因果循環裡都記上一筆! #廖美然 #因果 #業力 索非亞傷心欲絕,父親遭判昏迷靠通靈救命 👉https://youtu.be/zEF8wpkZyh0 渣夫換妻戴綠帽 誇張真實故事直逼謎片 👉https://youtu.be/8sr1W8BFdzg 女星罹患憂鬱症...
「因果故事夫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心得]不良執念清除師:原來結尾可以如此鏗鏘有力 的評價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佛禪:夫妻!「是三生的因果」累世的前緣必是「註定的人」才 ... 的評價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夫妻有因果!你會和誰結婚,早已是命中註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婚姻與因果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夫妻與因果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伶姬因果觀同好會- 化悲憤為力量問我和先生的因果。老師在還 ... 的評價
- 關於因果故事夫妻 在 七世夫妻是苦姻緣,三世夫妻是良緣,卻還是很多人要做七世夫妻 的評價
因果故事夫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長期徵稿「說另一半的壞話」
以及「說感恩的話給另一半聽」
原本只是很純粹的一個想法
我想透過傾聽和聊天的方式
讓自己在經營書店以外
還有新的收入來源
我沒有想過真的會有實現的一天
現在傾聽、聊天、陪伴
已經成為我生活的日常
有時候我太太沒力史翠普會問
你待會有工作嗎
我說待會有個 Meeting
可能是手相諮詢、宇宙圖書館
解憂大叔時間或夢想陪跑
總之如果要使用到耳麥說話
我會跟她說
她就會在那個時段
戴上耳機聽音樂
降低干擾,對我們彼此都是
這是長久以來的默契
因為我的工作性質是
傾聽他人的煩惱
從腦科學出發
協助委託人梳理她的思緒
覺察她自身的情緒
提示她可能沒有留意到的線索
未來可能採取的行動方向
給予初步的解決方案
今年以來,我接觸了許多委託人
她們大多都有和另一半溝通上的課題
有的是面臨是不是要步上紅毯
成為朝夕相處的另一半
有的是婚姻已經走不下去
或者準備要打離婚官司
或者已經在打離婚官司
或者離婚官司已經糾纏多年
或者打完離婚官司但人生停滯了
心靈受創或走不出來
我原本只是傾聽和陪伴
沒想到也會碰觸到婚姻裡的課題
有時候找我談的是太太
有時候找我談的是一對夫妻
有時候找我談的是
那個愁眉不展的先生
婚姻諮商什麼我完全不懂
我很純粹的只是想要瞭解
結婚前不都是以幸福美滿為前提
最後怎麼會走到這一步
我很好奇,所以是說了什麼
或做了什麼
最後來到無法挽回的時刻
孩子怎麼辦,未來該怎麼辦
就像薩提爾引導式對話
我沒有去上過類似的課程
我是從委託人的口述口故事當中
學會了伴侶之間應有的良好溝通模式
當然我的另一半沒力大人
給我很豐富的材料可以學習
我們剛結婚的前三年經常在吵架
因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
而且我們幾乎二十四小時近距離接觸
現在也是這樣的模式
只有經營書店和出版社那幾年
有時候我們會分開比較長的時間
就是真正的上班時間我得去工作
坦白說,我並不能成為模範丈夫
也不是個理想的情人
我的溝通和表達能力
並不能成為所有人的表率
但我可以替委託人找到適合的溝通模式
或是好好傾聽委託人想說什麼
因為大部分的人
都覺得別人沒有好好聽我說話
或是別人根本就聽不懂我在說什麼
我在乎什麼,我想討論的那個點
有些話真的找不到頻率對的人說
我的想法很純粹
委託人付了錢給我
我會花時間好好聽她想說什麼
我會覺察到她在乎的點
以及讓關係開始失衡變質
可能是怎樣的因果走到現在的狀態
我不會用前世的什麼什麼
或是冤親債主那一套來安慰人
我純粹是協助並且陪伴我的委託人
去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去看待關係裡的美好和裂痕
我相信只有真誠的說出內心話
只有說出自己的感受和委屈
壓抑、埋怨與憤怒
我們才能在關係裡找到和另一半
可以緊緊相繫的那條紅繩
當初不是月老許諾你們要白頭偕老
所以你們都忘記了嗎
我就像個雞婆的提詞人
在人生或婚姻的舞台後方
小心翼翼的拿著大字報
提示對方你承諾要愛她的啊
你說過要好好照顧她一輩子
不要忘記說出「我愛你」
「我心疼你」「我願意」
「我能明白你的感受」
「我感謝你為我做的一切」
「謝謝你給了我這個家」
不要忘記說感謝的話
不要只會說埋怨的話
婚姻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是你們把它想得太複雜了
我們要的東西很簡單
一個安穩的生活
一個懂我的人
一個體貼另一半
願意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設想
我們不滿的是
你怎麼可以不尊重我
你怎麼可以不問我的意見
你怎麼可以不先商量好
你怎麼用這樣的態度使用金錢
你怎麼不能體諒我的感受
你怎麼可以說出這麼傷人的話
你怎麼可以忽略我的需求
你為什麼不能好好聽我說話
你為什麼每天那麼晚回家
連一句招呼都不打
你為什麼要跟那個女人在一起
你為什麼不願意分擔我的煩惱
你為什麼不願意支持我的想法和決定
你為什麼總是有那麼多理由和藉口
你為什麼總是在生氣
你說的話我不再相信了
你說的話有一半以上是假的
你說的承諾沒有一件實現的
你的收入永遠都不夠我們生活
你的花費永遠都超出我的掌控
你的決定都不想讓我參與讓我知道
你甚至不曉得自己在幹什麼
其實你愛的是你自己吧
我們又何必在一起苦苦相逼
如果這是你要的婚姻
那我可以不要了好嘛
這一年,我聽了類似的對話
重複了好多次好多次
多到可以倒背如流
現場演給對方看
我想告訴妳的是
其實如果要好好生活在一起
就要好好說話,好好傾聽
好好的感謝對方為自己所做的事
不要當作自來水,當作理所當然
我聽過劉嘉玲說過的一句話
讓我非常地感動而且奉為婚姻金句
因為劉嘉玲和梁朝偉這對夫妻都是演員
也難免會和其他演員對戲或曖昧
婚姻中的波折和風浪也不是沒有過
可是劉嘉玲在採訪中對記者說
「兩個人要分開很容易,重點是你想不想跟這個人在一起。」
婚姻的相處藝術到底是什麼?
劉嘉玲的答案是:「就是忍,但一定不是你一個人忍。長久的婚姻一定是相互的,你以為自己在忍別人,其實人家也在忍你,你以為自己很好搞定啊?」
我不會公開委託人和我講的所有細節
但我很清楚,尊重、溝通、包容、說真心話
說感恩的話,說甜蜜的話,說疼惜的話
婚姻哪有走不下去的呢
其實過不了的都是自己這一關。
所以「設計你的每一天」社團長期徵稿
要學習說另一半的壞話、埋怨、真心想說的話
也要學習說感恩的話、甜蜜的話、疼惜的話
去支持對方的想法很不容易
但為了長久的婚姻,我願意!
我是銀色快手,我的工作是解憂大叔。
很高興在人生這個階段認識你。
20210901 PM 01:38 現在對另一半說愛還來得及
因果故事夫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讀《論語》時,有一段話引發了我不少的感概。這段話是很出名的,原文如下: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簡單的翻譯是這樣:
仲弓問什麼是仁?
孔子說:“出門好像去見貴賓,役使民衆好像去承擔重大祀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在邦國做事沒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無抱怨。”
解讀《論語》,說淺的話,又真的可以很淺,講深入的話,又可以用甚深微妙來形容。
我每每讀古書,總體會到讀古書不得粗心氣浮,需要讀者細心去層層思考推敲,融入其中,而且往往需要清心,明理,去偏思考書中的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的意思是什麼,更需要去審問字句與字句之間的因果關係,思辨其中邏輯脈絡關係,環扣著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如果是虛理,不是實學的話,只不過是口頭講爽罷了,《論語》很多話都變成了雞湯式的口號,甚至無法篤行之了!
如:「見大賓承大祭」跟「不欲」與「勿施」有什麼關係?
爲什麼要孔子要先說「見大賓承大祭」,之後才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呢?
前一句是不是「事前」的一種入手修煉口訣,後一句是不是一種「即時遇事」的發揮,最後的「無怨」是不是在篤行時,當事人在沒自欺欺人下,「事後」檢視自己內心最好的尺度呢?
(當然全句全文也是事前的窮理致知,遇事的修煉與發揮,我只不過再想借此發揮一下古書內文,往往是在說一個事情時,卻隱含三個層面的。)
如果參不透其中的因果關係,或者輕忽略過「見大賓承大祭」到底是怎樣的「用心」修煉,那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怎能真正的發自內心篤行之呢?
如果僅僅滿足「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樣的解釋,會不會變成了「過淺」的虛理呢?篤行之的入手用功處又在哪裏呢?
如果過於淺解,會不會變成反儒的學者,看孔子講仁時變得支離破碎了呢?
我常常被孩子問做人的道理,如要學媽媽,還是學爸爸?
要學外婆,還是學奶奶,到底哪個纔是做人的道理?
就好像昨晚李子眼含熱淚,很強而有力說:「到了今天,我還是接受不到,放不下奶奶走了!」
李子講了這句話之後,被小女兒一直扣鎖追問天堂地獄因果報應等等的問題——孩子會問這些因爲是最近我們一起看了《濟公》。
我其實是很有衝動說:我們努力一起讀周易與四書吧!讓爸爸每天用中庸的角度去貫通論語,每天講一段論語給你聽吧!
但是,我僅僅是想罷了,也沒有說出口,更沒有承諾兩個孩子,因爲我心有所「恐懼」,很擔心自己講一段話就講了一個小時以上。
由於昨晚李子和李小的突發性問題,導致我修改不好此文,甚至延遲了跟老胡測試直播。
雖然如此,不過,卻巧妙銜接到此文的一個故事:外甥女問我做人的道理,我剛巧用「不欲」與「勿施」這個層面跟她解釋。
有一次我的外甥女在做學校的功課時,老師要求他們問一問長輩:做人的道理是什麼?
我的外甥女訪問我時,我就從對內和對外這兩個部分說起。
然後就說:任何做人道理,總是離不開「由內及外」的,遇到事情時又得「由外及內」,這裏簡單粗暴跟他說了古人從小學到大學的讀書歷程。
最後我是用不欲與勿施做了總結。
爲了讓外甥女明白,見大賓我是用見博學和尚來比喻,然後簡單粗暴講述做祭拜時需要尊敬(守敬)和心無雜念的比喻,也是用奶奶在博學和尚廟裏面誦經做比喻。
對此,也許我外甥女聽得會似明非明吧?能記多少,能明白多少,我不知道的,但,我是很認真很詳細告訴她的,因爲我最期望的是,我的解釋會給她留下一個種子。
在講到「無怨」時,我粗淺的補上一個說法,就是你的反思力量和反省的力量,因爲有了這力量,當在做事或對外時,就比較容易由外及內。
在做事上,有反思反省,總有一天能做到窮理致知,止於至善,如是方能繼續修正與提升你做人的境界,可看我們WhatsApp的照片。
外甥女跟老師報告時,老師是有表揚她的,同時也將她的功課show給全班的同學看,甚至要她講給全班同學聽,然後老師還喃喃自語還強調了很多次,可看我們的WhatsApp照片。
不欲與勿施,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是工夫,甚至涉及了喜怒哀樂的情緒反應。
我們在讀這句話時,是在什麼事都沒發生(沒事發生的),也就是說理解這句話時,讀者就像是局外人一樣,是沒有任何事情衝擊的。
當自己還是局外人時,如果對這個部分沒有理解到透徹的話,事前工夫沒練好,沒做好心理預設的重複練習,當事情直接衝擊到來時,沒「見大賓承大祭」的這種用心與工夫,請問「即事」的那一剎那,當事人的「不欲」,能不能做到「勿施於人」就是一種考驗了。
在多數人,尤其我們是凡夫俗子,往往在當下,被即時事件的衝擊下,稍一不順心如意,就會將「己所不欲,全施於人」來發泄情緒了!
即便夫妻,在事情發生當下的即時反應 ,其中一方若失控了,就會馬上怪罪於人,遷怒於人,然後言語上還可能給予別人罪名扣鎖,連環羞辱,那麼,這是不是是將「己不欲全施於人」了呢?
這裏僅僅是說的是倫常家事當中,真要做到「情緒不失控」,真能觀照到自己的情緒,先不說職場,在家,僅僅兩夫婦二人的內心與情緒發泄,有沒有「無怨」,就得自己要撫心自問,老老實實了——這裏你可以擴展到職場與面對其他人事上的。
如果要「情緒不失控」,前面那句「如見大賓如承大祭」就是一種很重要的用心和態度了!
但,「如見大賓如承大祭」,是不是很容易做到呢?
見大賓時,承大祭時要完全沒有輕忽浮躁之心,恭恭敬敬的用心,就是需要學而時習之的修煉工夫了。
用心想想,即使你肯用這種見大賓和承大祭的「心」來讀古書求知識,然後再窮理致知的話,豈不是一樣可以做到「清心,明理,去偏」的境界嗎?
這豈不是又給予了你時刻修煉一動一靜的工夫嗎?
真要達到清心,明理,去偏,想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比較靠譜的,機會也會相對提高的。
正如《論語》這麼一句簡單淺白的話,讀的心不同,理解之深淺也會有所不同的。
因果故事夫妻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口不擇言的隨便消費已故人士可要當心,因果循環裡都記上一筆!
#廖美然 #因果 #業力
索非亞傷心欲絕,父親遭判昏迷靠通靈救命
👉https://youtu.be/zEF8wpkZyh0
渣夫換妻戴綠帽 誇張真實故事直逼謎片
👉https://youtu.be/8sr1W8BFdzg
女星罹患憂鬱症,節目坦露悲傷真實心聲!
👉https://youtu.be/9f5V7EYP3d0
【一言難盡的婚姻!癌末到死還不放過我!】
完整版請點▶▶https://youtu.be/GB_rZFn4-n8
精華版 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因果故事夫妻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生死轮回的下一世,我在哪儿?会遇见谁?
其实这是我当年做对答音频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源自于转世小活佛的那一期节目。也是这个问题让我有了做这个板块的冲动。网友问:一位高僧圆寂,留下“来生转世”的线索。几年之后徒弟们再根据线索寻找小活佛。那这位高僧要怎么确保自己一定会在这个范围内转世呢?万一一个不小心,转到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澳洲,这徒弟们要怎么找啊?所以轮回转世的规律一直是我们这些相信有轮回存在的人的一个重要疑问。十几年前,有一段时间再生人的话题特别火热,其中就有这么一对双胞胎姐妹,两人前世是非常要好的闺蜜。一位18岁叫做石培戊、一位13岁叫做姚培罗。姚培罗因被父亲训斥伤心难过,石培戊便与姚培罗一起服农药自杀。大家不用觉得这个理由有多么的不充分,这背后有多少重男轻女的故事那是另一个话题。石培戊与姚培罗临死前相约,下一世一定要做亲姐妹,就有了这一世平阳村出生的双胞胎姐妹吴彩和吴航。这吴航三岁多刚学会说话,就跟这一世的妈妈“杨现花”说了两姐妹前世的遭遇。类似的故事还有一大把,不但中国有,国外也有很多的案例。美国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叫做凯德,每天晚上做噩梦、说梦话,妈妈问他梦到了什么?他说自己在一栋能看见自由女神像的大楼里掉下来,把腿摔断了。妈妈说你能把梦里的景象画出来吗?孩子画了两栋高楼和一架小飞机。而他们家现在的住所,就离原来世贸大厦的位置很近,抬头就能看见。你会发现这些经历轮回转世的人,前世今生生活的地方都不是很远,人际关系也都有某种若隐若现的联系。我自己身边就有很多非常奇妙的缘分,我是十几岁从哈尔滨随父母移居上海,很多年之后我在上海最好的兄弟跟我说,找了个女朋友是你们哈尔滨的姑娘。几天之后大家一见面,诶!竟然是我初中同学…但是我们三个人事先完全不知道。哈尔滨、上海,在14亿茫茫人海的中国,谁来给我算一下概率。而且这并不是一个单个的事件,光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就最少有五六组类似的情况,以至于大家都在感叹“圈子真的好小啊”!当然我们也看过这样的事件,一对夫妻结婚后,互相翻阅儿时的相册,竟然发现两个人很小的时候就曾擦肩而过,还出现在同一张照片。这是怎样的缘分?重点来了!所以我想轮回转世一定伴随着各种因果机缘的无形牵引,你的前世、前前世以及无尽过往的岁月,你的家人、朋友、邻居、你施法布道的受益者,你置身江湖的恩怨情仇,都是这些机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你的出生地或者成长生活过的地方,必然使你产生巨大的念力。让你继续在有缘之地、结识有缘之人、行有缘之事业。所以那些像我一样从家乡迁徙到北京、上海、深圳在那里“工作生活”的小伙伴根本不用为那个城市户口着急,下辈子!下辈子我们一定可以直接入户。
因果故事夫妻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最近突然火了一首神曲叫做“耍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啊!哇!那真是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你不得不说唢呐这个乐器真的很妖,感觉可以瞬间穿透三界。我第一次对这个乐器产生非常诡异的印象是听到黄沾为“倩女幽魂”写的索命梵音,那唢呐一响就让你觉得整个世界一片乱糟糟,且雾气昭昭、妖魔丛生!再加上黄沾写的歌词,你仔细听护国法丈普渡慈航出场全是有头无尾、似是而非的佛经,南无阿弥陀…没佛!就是通篇该有的地方都没有,这真的太厉害了,把乱世景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再一首就是这耍猴,同样给你一种诡异、烦躁、心神不宁的感觉!那它来自于哪里呢?其实是二手玫瑰梁龙为黄渤沈腾的电影“疯狂外星人”写的配乐,然后就看到很多视频博主,给它配上阴间嫁娶的电影画面,还挺协调!就突然想说:诶!是应该给大家讲一讲冥婚这个主题了。首先这肯定不是中国人独有的习俗,全世界每一个民族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传统!远到欧洲中东、近到日韩东南亚…时至今日在法国都是合法的…一战的时候有很多士兵战死,他们生前的女友、未婚妻难以割舍彼此之间的爱情,就会举行冥婚!听起来是一件很浪漫的人鬼情未了。2002年beyond乐队鼓手叶世荣的未婚妻许韵姗在家中浴缸溺毙,其实死的也很蹊跷啊,毫无征兆的在浴缸泡澡时淹死了,而且身上有淤青伤痕!叶世荣以为她昏倒了,就赶紧把她抱出来放在床上打电话叫救护车,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警方也确定是意外死亡,同年10月24日举行葬礼,叶世荣就在灵堂与许韵姗举行冥婚,当年在香港也是轰动一时的事件…所以说白了就是结婚双方,至少有一方已经死亡了,古人又把这种与阴间相关的嫁娶称为阴婚。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习俗呢?尤其是格外在意阴阳调和的中国人,风水古籍雪心赋曾言: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所以阴阳除了相对,还有相互转化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单阴单阳都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尤其是有那种宗祖祠堂的大家族,未婚而死阴阳不调是不可以进祠堂的,哪怕仅仅是一座孤坟,都会觉得影响家族子孙后代的昌盛之气!
那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称象的神童“曹冲”,东汉末年不但连年战乱,而且各地持续爆发瘟疫,据说鬼才郭嘉也是死于瘟疫。曹操爱子曹冲因此早早夭折,大家仔细想这个事儿,特别合情合理啊!曹操、摸金校尉、盗墓、瘟疫爆发、神童爱子英年早逝。就是当你以上帝视角纵观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因果循环在无规律的围绕着每一个人。这一事件记载在三国志魏书:曹冲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就是曹操亲自为曹冲筹办葬礼和祭拜仪式,伤心欲绝。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文帝就是曹丕,安慰说:父亲节哀顺便、不要太伤心了。曹操说我当然伤心了,但是你们这一班曹氏子弟,心里都乐开花了吧?一句话把曹丕噎个半死,言则流涕…说完话便泪如雨下。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甄氏就是曹丕的皇后,美女“甄宓”的家族,正好也死了一位年龄相仿的女子,于是就给二人举办冥婚合葬。赠骑都尉印绶,就是给曹冲册封了官职“骑都尉”,也就是禁卫骑兵团团长。这个官职也特别有深意,曹操年轻时讨伐黄巾之乱,最开始的官职就是“骑都尉”,于是命宛候据子琮奉冲后。就是命令宛候“曹据”,曹据是曹冲同母的亲弟弟,说你以后有了儿子,要将长子过继给曹冲作为曹冲的子嗣,所以后来曹据生了曹琮,就按着当年的约定认曹冲为父。可见曹操对曹冲有多么爱惜,妻子、官职、子嗣,也就是成家立业香火延续全部安排妥当。
其实在汉朝以前很久很久,远至商周就一直有这样的习俗。周朝还曾经明令禁止禁止过,周礼说:禁迁葬与嫁殇者。就是禁止把已经埋葬的女性尸骨挖出来,嫁给未婚而死的男性。耗费人力财力,毫无意义!只是后来曹操这么一弄,就让这个习俗有了非常具体的参照。逐渐在民间流传演变,又因此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出现了专业操办冥婚的职业叫做“阴媒或者鬼媒人”,她能把这生意整合到什么程度?认识方圆几十里各县村镇的郎中,随时知道哪门哪户有少男少女夭折,于是上门牵线搭桥,这就已经不存在什么门当户对了,请来算命先生只要生肖八字匹配即可,富户多出钱,男聘礼、女陪嫁,穷人家也愿意配合。这整个恐怖的氛围,来自于红白双喜的极端对立。大家想一想那个迎亲的场景,唢呐开路,身后有人扛旗、打番,引路之人念念有词挥洒纸钱,加上四个轿夫。全体白衣白裤的人群之中抬着一个火红的花轿。里面捆绑固定着一具红色嫁衣的女尸,就是这事不需要亲眼目睹,脑补一下就一身冷汗!迎亲队伍过门,家中几桌喜宴没有一个宾客,全是空桌空碗!双方儿女亲家一面流泪哭泣,一面互道恭喜。然后红烛、红布、红喜字,挂着白色灯笼的厅堂正中间摆着两口棺材,你就想吧…这场景…依然是那种大悲大喜、至阴至阳的极端冲撞。就这么一门恐怖的生意,为什么还人愿意干这个呢?是真挣钱,几乎是正常嫁娶二三十倍的收入,因为有意向要办的都是豪门大户,喜帖、喜饼、服装、首饰、器具、纸活、婚礼、司仪、棺椁、陪葬、墓地一条龙。总之这个阴媒可以在每一个环节上,抽水挣钱!那她当然要到处宣传讲故事,给民间造成一种,如果不办就会有亡灵怨气不散惊扰家宅的印象。但其实真正能做到我们之前描述的那么完整的全套礼仪的富户,肯定不多!唐宋两代最为鼎盛,元明清向下流传到普通百姓家就会逐渐简化,可能两个人就提前合并下葬了,迎亲的轿子也变成空轿!再之后就去掉酒席,只有两人的牌位,像晚清、民国的时候用照片或者纸扎人,这样一来也就没有大笔服装首饰之类的花费。好像之前还流传过一张冥婚的照片,但是我在看那两个人的时候并不觉得很像,感觉两个人都还挺活生生的!总之富有富做,穷有穷做也就不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但因为实在利润丰厚,这里面的花花就开始多了起来,真正豪门显贵有这方面的需要,匹配不到合适的怎么办?就会出现活嫁活娶的冥婚,有钱人家的公子因病离世,买一个穷人家的女儿,善良一点的挂个名分,从此之后这姑娘就留在这家当儿媳妇养着,终生不再嫁人。邪恶一点的就会把女孩活生生的钉在棺材里,入土下葬!甚至也有阴媒与郎中合谋害人的案例。
其实历朝历代也有过很多开明君主对冥婚陋俗的废除禁止,后唐明宗李嗣源就曾说:儒生的作用是发扬孝道,移风易俗。婚礼明明是吉祥礼仪,怎么可以用在死人身上呢?但是没用它始终是一个顽疾,哪怕到了现代社会,各个国家都很难禁绝。你说这个法条的边界要定在哪里呢?类似叶世荣这种确实相爱的未婚夫妻,他只单单做一个形式,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和念想,这个要判他有罪吗?所以只能从这个核心事件的周边的定性,像我国刑法有“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罪”而且尸骨、骨灰都算,这是要判刑的!2011年陕北延川县农民庞新明伙同多人,盗墓挖尸10具最年长的死者89岁,再经过尸体美容处理之后,伪造医院尸体出库证明和死亡证明,再分别倒卖到陕北、山西等地,根据尸体情况报价,竟然卖到5-10万人民币。更恶劣的像2016年有一个案件,甘肃男子“马崇华”杀害两名妇女,准备将尸体卖到陕北,在运尸途中被吴起县交警临检拦截时抓获…其实我有点真的想不明白这些人干这样的事情,赚了钱他真的能很安心的花吗?吃吃喝喝、孝敬父母、盖房娶妻、养育子女!我真的也挺难理解的…大概四年前吧,我的一位好朋友一个女生的导演,想过要拍这个主题的电影,让我帮忙给他捋一条故事主线,其实我当时就查了很多相关资料,后来呢!我给他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特别简单!一个16-7岁女孩得了绝症奄奄一息之际,就已经有中介得到了消息,来苦口婆心的劝说!最后谈定30万的高价,也是因为这家特别急需另一笔钱,给这个女孩的哥哥提亲。亲家收了礼金定了婚事,一一操办!这女孩奇迹般的病情好转出院,然后中介就找人来威胁闹事加倍赔偿,这母子二人经过一番挣扎,联手用被子将女孩闷死,这姑娘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死在亲妈亲哥哥手里,然后哥哥喜气洋洋的办着婚礼,女孩的尸体在另一家办着冥婚。下葬入土之后这女孩一口气上来,原来只是假死,你说这命有多硬,但是命硬又有什么用呢?硬不过人性的恶,棺木之中仅有一具陌生男尸,和自己泪眼婆娑的绝望。那个导演听完故事看着我说:靠,你怎么这么阴暗?我说我他妈免费帮你捋剧本你竟然说我阴暗?后来她还是觉得太血淋淋、太压抑了,整个故事没有好人、没有希望!我自己是觉得,只有写实的绝望才会让人有深刻的反思吧!好抽奖,三枚鎏金山鬼花钱。依然是b站、油管、微博,参与评论、点赞、弹幕、投币,壮哥会统计参与者姓名录入抽奖器抽取,咱们下集再见…
因果故事夫妻 在 佛禪:夫妻!「是三生的因果」累世的前緣必是「註定的人」才 ... 的推薦與評價
「是三生的 因果 」累世的前緣必是「註定的人」才來與你相遇| 好東西佛說#佛說,#好東西,# ... 這三個辦法,變開心,你會越活越快樂,轮回转世, 因果故事 灵魂,. ... <看更多>
因果故事夫妻 在 夫妻有因果!你會和誰結婚,早已是命中註定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夫妻 有 因果 !你會和誰結婚,早已是命中註定,這3個地方一看便知! | 禪語 ... 迷陰術| 民間 故事 | 慧心書院. 慧心書院. 慧心書院. ... <看更多>
因果故事夫妻 在 [心得]不良執念清除師:原來結尾可以如此鏗鏘有力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版:https://siedust.pixnet.net/blog/post/48848196
以下當然有雷。
上個星期追到ep10時,我就在想最後二集要把故事告一段落,這是有可能的嗎?且不論謝
何安的案件尚留下懸念,又多出雙胞胎案,短短不到二個小時,如何講得完?所以我已經
有爛尾的心理準備了。
然而,我萬萬沒想到,這劇非但沒有爛尾,還交出了一張我難以想像的成績單。結尾居然
可以收得如此完整如此感人,後半段我是一邊流淚一邊看完的。
從第一單元起,我一直懷疑蒲一永會否也成為執念的一環。儘管他對余鎮元說過腦袋也該
留點空間給美好的回憶,但說的容易,身陷罪惡感的人們又如何輕易做到?年屆中年的余
鎮元做不到,況且才20歲的蒲一永?
所以每經過一個案件,我就特別想知道蒲一永變化了多少、成長了多少。從最初勉為其難
的幫助,到接受自身體質與同伴們助人,再到誤會執念傷害爺爺的抗拒,最後徹悟自己與
爺爺獨善其身的不同,放開胸懷接納一切。或許做不到兼善天下,但好歹伸出手幫扶的欲
念欺騙不了自己。
就像光硯講的,他是醫生,楮英是警察,但一永卻比他們還像醫生與警察。不是因為身份
背景,而是因為那顆單純善良的心。
所以最後一永被莊和真傷害時,那些曾經受過他幫助的執念,都盡己所能的衝向他,拉他
回來。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一永所付出的,從來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心一意寫的書
法才能感動人,同樣的,真心助人者,不會招致無動於衷的結果。
最後執念們對一永說的話,是我哭得最慘的時刻。因為莊和真的惡意,使一永有機會面對
與放下對父親和爺爺的罪惡感,也使執念們有機會表達他們的謝意。加上生者不斷陪伴在
一永身邊,雙重力量使一永得以睜開眼睛。這何嘗不是另一股執念呢?
我很喜歡一永最後對爺爺說的話,他和爺爺不一樣,不僅僅因為他無法對需要幫助的人(
執念)置之不理,更重要的是,他不是一個人,他有楮英、有光硯。因此,他可以更坦然
地去面對各種執念帶來的挑戰。
我想這也是這部劇成功打動我的原因之一。表面上它是一部打怪闖關的作品,但細究之,
卻是實打實的少年成長作。我向來喜歡這種角色隨著故事推進而變化成長的作品,畢竟沒
有人的人生是一成不變,每個人都是經受各樣的挫折困難才得以長成如今的模樣。一永就
不用說了,楮英從心心念念想進偵察隊,到最後明白原來她要付出的代價是如此巨大,她
必定更明白肩上扛的是什麼責任。光硯從一心一意只曉得讀書考試,到最後激發出自己助
人的動力,透過和一永他們並肩作戰,他肯定更懂得救死扶傷的真諦。(其實從光硯會喜
歡一永的漫畫這點來看,可能他比一永還中二啊XDD)
最後,拜託出第二季!我超想再看一永、楮英和光硯的大冒險啊啊啊!!!
--
最重要的事往往最難以啟齒,因為言語會縮小其重要性;
要讓素昧平生的人在意你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原本就是不容易。
--史蒂芬‧金《四季奇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6.89.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684055332.A.23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