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位同學問,是不是因為美國公立中小學給老師的待遇不好,無法留住人才,才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基礎教育水平低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開來,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辦不好,是不是因為沒有錢?這封信我們就從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就美國公立中小學而言,對這個問題我們基本上可以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能列舉出十個原因,缺錢這件事也許只能排在第十位。下面我們一步步具體分析。
首先,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軍費佔了大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美國在教育上的開支並不比軍費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第一稅收大國,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萬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分別是3.33萬億美元和1.06萬億美元,合計4.39萬億美元,而當年排在全球GDP第三的日本,整個國家的GDP也不過才4.97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七成都花在了經常性的必須開支上,也就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和國債利息,其中國債利息大概佔聯邦稅總額的4%多一點,不算多,真正巨大的支出是各種福利和保險。剩下的三成稅收收入算是國家的自由支出,裡面一大半都算在了軍費頭上,大約是6490億美元。但我要提醒一點,這部分支出包括了軍方控制的科研經費,而這些科研經費最後還是到了大學的手裡。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可以從軍方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而美國2018年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支出是6400億美元,攤到每個學生頭上大約是一年12600美元,這是我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如果按英國《衛報》的報道,數據還要更高,每年平均花在每個K12學生身上的錢高達16300美元。這些花銷中,州政府撥款和地方房地產稅貢獻了將近90%,聯邦政府的撥款不到8%,剩下的是捐贈。這就是公立中小學的情況。而2020年全美國所有私立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1000美元,即便算上學校的捐贈收入,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最後得出的數字和公立中小學的人均支出數字可能也差不了太多。
從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公立中小學其實並不缺錢。實際上,如果你到硅谷地區看看幾所最有名的公立高中,比如帕羅阿圖高中和薩拉托加高中,就會發現它們的校園比硅谷地區最好的私立高中哈克學校一點不差。而且州政府給公立學校撥款是按學生人數計算的,而公立學校師生比例較低,一個老師教一大群學生,因此如果算到每個老師頭上,教育支出比大部分私立學校應該還更高。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老師待遇其實也不差。在加州,一個公立中小學老師基本上只要工作10年左右,就能拿退休金了。然後他們就可以一邊拿著退休金,一邊到私營教育機構工作掙錢了;反倒是很多私立學校老師生活壓力很大。以我女兒的老師們為例,他們不僅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在硅谷租不起房子,只能住學校提供的廉租房。這些老師之所以願意在私立學校教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免費可以上這些私立學校。
這裡順便說一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孩子上父母所在的學校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很多教授雖然工資不高還要在大學呆著的重要原因。至於《絕命毒師》里那位主人公的遭遇,與其說是公立學校老師待遇不好,不如說他遭遇了中產階級的典型困境,就是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貧困,這一點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類似的。
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到底有哪些因素?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缺錢,那很多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有以下四個因素。其中一個和老師有關,剩下的三個和老師或者說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關係。
先說和老師有關的原因,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搞大鍋飯,老師們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教學,發掘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我的大女兒曾經在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讀過一年,這所學校的排名在加州幾千所小學中僅次於兩所只能靠抽籤入學的實驗小學,而且學校位於硅谷最富裕的一個區,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境都很好。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好了吧,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來說,美國小學一個班會有一個老師來講所有的課程,我女兒所在的班有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教學經歷都超過10年,聽上去好像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個老師熬完了10年的年頭,都在等退休,都指望另一個人出力,自己落得輕鬆。他們佈置下來的一星期的作業,學生最多半小時就做完了。後來我就把女兒轉學轉走了,換到一個要求嚴格一點的學校。
這家新的學校也是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班上的老師也是新來的,教課果然認真很多,一天留的作業比過去一周的都多。但是這所新學校的老師從來不講任何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這些家長只好自己到學校去講課。之前我女兒上的第一所公立小學,不久之後家長們也不乾了,在家長的要求下,那所學校被一拆為二,其中之一變成了一所半公立半私立的特許權學校。
經過種種波折,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孩子要是再呆在公立學校就給耽誤了,於是我們就把女兒轉走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公立學校的政治正確風氣太重,甚至影響到了教學。
我有一位谷歌的同事,他的女兒在硅谷一所最好的公立高中讀書。有一學期他女兒很鬱悶,因為講歷史課的老師是一位非洲裔,課上的論文,只要你不寫當年黑奴多麼悲慘、美國這個國家有多壞、白人多麼可惡,最多也只能得B。後來家長們忍無可忍,告到學校,學校開除了這位老師。但這位老師又把學校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從此學校沒人敢管她了。但這樣教歷史課,教學質量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公立學校政治正確過重的風氣,家長們即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相比之下,私立學校因為學費是學生家長直接出的,所以家長(特別是大的捐贈者)對學校就多少還能有點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基礎教育普遍輕視理科;加上公立學校的老師認為「教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不是自己的義務」,家長即使想給孩子補上理科內容,老師也不會配合。結果就是我之前講過的,許多美國中學生到高中畢業還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的老師還告訴我,這還是美國「高三」學生的表現,要是等高中畢業一年之後,恐怕一半的學生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了。
學生水平這麼差,怎麼畢業呢?有些學校的做法就是放水。比如學生交了白卷,按中國的標準應該是0分,但有的美國學校說,白卷可以給50分。這樣,學生只要做對20分的題目就能及格,算是通過了。
考核標準這麼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畢業,那怎麼評價衡量學校的教育成果呢?你可能知道美國有個著名的政策叫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考核指標。怎麼樣算「不掉隊」呢?只要孩子來上學,不逃學,就算學校教育成功了。這種教育政策和理念之下,很難想象教學質量能上得去。
第四個原因是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效率低。前面我們算過了,公立學校人均經費其實並不比私立學校少,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率非常差,學校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項目。
比如,有的學校講要環保,在校園花錢裝太陽能板,用太陽能發電。但這筆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呢?學校並沒有算過這筆賬。實際上目前在美國,天然氣發電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覺得,公立學校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錢,效率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但有點常識就該知道,公立學校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稅收,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止學校是這樣,公立機構資源利用率低其實也是社會的一個通病了。
小結
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辦不好,很多人就喜歡歸結於「沒有錢」。但回到現實你就會發現,「沒有錢」很多時候只是藉口和托詞。比如韓國和新加坡在中小學生身上的人均支出都不如美國,大約只有美國的2/3;然而根據調查,新加坡和韓國的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分別領先美國3.2年和1.9年。
在之前的來信里,我介紹過一些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少資源,更沒有什麼錢,依然創造了那些偉業。即使不說改變世界,只談我們身邊的見聞,一個人能做成事情,通常也是因為他認真去做事了,而不是因為他有錢。微軟、谷歌、eBay和特斯拉等公司,創業時的融資總金額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都不算高,但並不影響它們做成大事。
很多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拿來鼓勵自己掙錢還好;但如果在失敗的時候拿出來講,把「沒有錢」當成失敗的理由,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為自己做不成事情找藉口。
這封信的內容,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辦不成事簡單歸結於「沒有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沒有香港,只有大灣區!如果真的變成這樣,你叫大陸的父母,今日去那裡,幫他們的寶貝,打疫苗? 王光亞又去那裡,給孫兒買奶粉? 盲目叫融合,毀滅香港,即使從大陸角度看,都毫無好處。 香港,就是一副招牌,一個安全保證。 有毒疫苗,對大陸人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更惡劣,更誇...
國中國學常識 在 國中小學自學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中數學口訣整理02】https://bit.ly/3iaA5Fy
【超白話國學常識一本通】https://adcenter.conn.tw/2ijBy
【文言文閱讀素養讀這本就對了】
https://dreamstore.info/2ifgE
【兒童英語+線上有聲繪本】https://ibestfun.net/2oAIz
【速配貸-免費諮詢】https://easymall.co/2cax6
【理債一日便】https://easymall.co/26xAq
國中國學常識 在 國中小學自學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中數學口訣整理02】https://bit.ly/3iaA5Fy
【超白話國學常識一本通】https://adcenter.conn.tw/2ijBy
【文言文閱讀素養讀這本就對了】
https://dreamstore.info/2ifgE
【兒童英語+線上有聲繪本】https://ibestfun.net/2oAIz
【速配貸-免費諮詢】https://easymall.co/2cax6
【理債一日便】https://easymall.co/26xAq
國中國學常識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Wong Wai Man
沒有香港,只有大灣區!如果真的變成這樣,你叫大陸的父母,今日去那裡,幫他們的寶貝,打疫苗?
王光亞又去那裡,給孫兒買奶粉?
盲目叫融合,毀滅香港,即使從大陸角度看,都毫無好處。
香港,就是一副招牌,一個安全保證。
有毒疫苗,對大陸人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更惡劣,更誇張的,他們都見識過。
但只要跨過深圳河,他們就安心了。無論醫療、教育、奶粉、疫苗、一樽洗頭水,他們都買得安心。
沒有大陸人,會在上海南京路,買隻勞力士手表的,這是他們的常識。
北京為什麼要董建華搞這麼多古靈精怪的基金會、智庫,為什麼要何志平在紐約活動,送錢給非洲的政要?
因為他們的香港人身份很可貴。尤其是在外國人眼中,香港人就是香港人,和大陸那些幹部不一樣。
不是外國學位和英語能力的問題,擁有這些的大陸菁英已經不少,但他們做不了何志平的勾當。
這就是香港人的特殊性。
中美貿易戰爆發,香港倖免於難,因為美國有一條香港法,不是梁愛詩說的,求其一個大陸直轄市。
特朗普呼籲美國和歐洲互撤關稅,意思是戰爭只是針對大陸,即貿易戰升級了,香港的特殊性更形重要。
大陸的愛國青年,眼見美帝欺人太甚,攜炸彈到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準備教訓老美,可惜功敗垂成。
昔我劍術疏,其功遂不成;
其人雖被押,千古有餘情。
這是大陸幾十年愛國教育,狂熱民族主義的成果。
但這宗新聞,帶出美國駐華大使館管轄的範圍,不包括香港。
香港的美國總領事館,是直屬華盛頓國務院的。
無論生活、文化、法律、制度、價值追求、和外國的關係,香港都不同大陸任何城市,任何地方。
這是香港的優勢,也是大陸的資產,尤其是在慘烈的中美貿易戰爭中。
戰事只是剛開始,談不上傷亡,但北京應該心中有數。
不是傳統戰爭,經濟戰爭殺人不見血,但影響著所有民生。北京選擇不多,只能研究如何體面地投降,再從根本的政治改革做起。
單靠盜竊別人知識產權,和佔美國市場便宜來稱霸,根本行不通。
而且,世界也醒覺了。
這樣的打擊,會一個接一個的,接踵而來。
這就像周易第五十一卦,上震下震,震為雷卦。
前雷未完,後雷又至,雙雷出現,不斷震動,驚天動地。
人這個時候不免恐慌失措,如何臨危不亂?如何處變不驚?
這個卦的互卦是水山蹇卦,指出人在驚恐時刻,因壓力大增而急躁妄動,往往那種前無去路的蹇境,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人和事不是按著自己的預期走,胡亂反應下,容易一錯再錯,困局便出現了。
震為雷的綜卦是艮為山,是屬於同一組卦。震為動,艮為止。震艮相綜,人的一生,不外乎是行和止。
時行則行,時止則止;當行才行,當止便止。人一生不外乎決定自己的正確行止。
正如一輛汽車,一個油門,一個煞車。正確行止,便安全去到目的地。該行不行,該止不止,便車毀人亡了。
震卦的卦辭:
震,亨。
震來虩虩,笑言啞啞。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震,就是動。
人生是動態的,變動不居。不要害怕變動,動才會亨通。
人和事都不動,環境不動,那便是一潭死水了。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動,才能亨通。
人生在世,要有所作為,要行動才能亨通,否則我們的一生只有閉塞不前。
震來虩虩,虩字從虎,指壁虎、蜥蜴之類的爬蟲類生物。當周遭環境稍有風吹草動,牠們的反應快得不得了。
當人碰到天災人禍,金融風暴,地震之類,危及生命財產,社會安危的意外時,首先要像蜥蜴,設法存活,保命為要,立刻逃亡。
蜥蜴的戒慎恐懼就是不惜斷尾求生。尾斷了,還會再生出來。命沒了就什麼都輸了。
這就是我們說的「壯士斷臂」。不能全身而退,就要犧牲次要的。保留實力,留得青山在。
這是自然生態的觀察,因為人往往在危難時都有僥倖之心,妄想保留全部,結果輸了全部,永不翻身。
笑言啞啞,當驚魂甫定,慶幸劫後餘生,想訴說自己的經歷,當時的取捨智慧時,因驚魂未定,想說話但有氣無音的狀態,就是啞啞。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匕是酒杯,鬯是美酒,是祭祀時的祭品和祭器,這是古代宗廟祭祀時的主權信物。
不喪匕鬯表示沒有喪失主權,沒有失去生命。震驚百里是形容今次的天災人禍非同小可,這時候要分辨輕重,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不能完全保全,就要犧牲次要的。
環境再差,只要內在力量還在,再大的困境,也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在震驚百里的處境,不喪匕鬯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主權在手,即我們的生命仍在,就有再起的機會。
所以,雜卦傳說:
震,起也;艮,止也。
起,是起點,開始,奮起的意思。
說卦傳說:
帝出乎震。
帝,是主宰的意思。在人就是思想、品格、核心價值,創造力的主宰。建立這東西,然後一切行動才有意義。
香港面臨變動,國際社會認識到北京政權對文明世界的危害,貿易戰只會不斷升級。香港人要保留實力,就是周易這支卦告訴我們,恐懼修省的智慧: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2018年7月31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貿易戰 #毒疫苗 #制裁中共
國中國學常識 在 讓你秒懂國學常識,考生必讀,闔家觀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5分鐘內複習完5000年 國學常識 ,考生必讀,闔家觀賞這支影片幫大家建立先秦到元明清韻文與非韻文的文學體裁觀念,國高中生、高普考生都可以觀看重大 ... ... <看更多>
國中國學常識 在 國中自學網| 【國學常識檔案下載】[http://moex.com.tw/pdf ... 的推薦與評價
【國學常識檔案下載】[http://moex.com.tw/pdf/ge0062.pdf](http://moex.com.tw/pdf/ge0062.pdf) 【國中筆記整理】請搜尋FB社團☆國中自學網【旅人御璽 ... ... <看更多>
國中國學常識 在 [心情] 國學常識的迷思- 看板CS_TEACHER 的推薦與評價
說是迷思,代表我已有先入為主的成見了。
我的問題是,國中國文到底該不該教國學常識,該怎麼教,該教多少?
當我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又必須先面臨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是國學
常識?
其實國學常識這個名稱本身就是一個陷阱,因為有太多的常識不是常識
,而是很專業的知識。又或者,很多常識並不被大家記著,慢慢地常識一點
都不常識了。
去年我在桃園一家補習班上課,挫折感十分嚴重,不但國三復習班的學
生覺得我上課太無聊,連國二進度班的學生都嫌棄我上課的內容跟學校一樣
。當班主任跟我反映學生的想法時,也拿了一疊前任教師留下的講義給我參
考。我回家仔細端詳了那份講義,內容是一些主題式的教案,譬如文化典故
、譬如成語探源,譬如古代經典知識……。
我十份訝異國中生竟然在學這些,那個補習班主任告訴我,很多補習班
都打著「國學營」的旗幟在招生,上課內容和學校進度無關,都是在上「國
學常識」。
當下,我立即告訴主任,這和我的教學理念完全不符。
我不是說國學常識不重要,而是,國中生知道這麼多文化典故的用意是
什麼?讓他們知道這麼多屈原、司馬遷、王昭君、花木蘭、宓妃以及相關的
故事都的目的是什麼?國中生何必知道十三經?國中生何必知道段玉裁是什
麼人呢?
我認為,國中國文的教學的基本層面,是讓這些學生能用在語言使用上
儘量精確,並且逐漸朝精緻的程度邁進。在接觸高中/高職國文那樣廣泛的
文化陶冶前,這是必須語言的訓練。
然而我所看見的某些補習班,他們的文宣或教材,編得好難,難得嚇人
,然後告訴家長與學生,國文很重要,你看,其實你都不懂吧。
確實,他們都不懂,但是現階段,有很多是他們不需要懂的。
後來我辭去了桃園的那家補習班,不接受任何的慰留。
國學常識當然也很重要,但是我認為應當以國文課文為中心,化整為零
的方式,在不脫離文本賞析的前提之下,教導給學生。
我在教授〈楓橋夜泊〉的時候曾問過學生,「夜半鐘聲到客船」,為什
麼是「客船」?教〈張釋之執法〉講到「良久,文帝曰:『廷尉當是也』」
,我問學生去掉「良久」有什麼差別?〈楚人養狙〉中的那一句「或不給」
,參考書把「或」解釋為「如果」,有沒有可能有更好的方法?劉墉的〈做
硯與做人〉的那句「硯石何嘗不像人」更是錯誤示範……,究竟是因為考試
不考所以不重要,還是連老師根本都沒發現?
很多課本沒有的注釋,不代表不重要,沒有身在教學現場,不知道現在
學生缺少的是什麼;然而,只關注教學現場,又可能會被坊間錯誤連篇的參
考書或考題牽著鼻子走而誤導學生。
所以,談到那個極其無用的「四大句型」,明明教給學生的是單句的結
構,卻放任考題用了許多的複合句要學生判讀;存在概念的「有無」與歸屬
概念的「有無」同樣是「有無句」也是一怪;談到修辭格,每個老師與學生
無不琅琅上口,停留在辭格的定義與例句,對通篇文章的修辭策略置之不理
。等到學生創作時,才發現學了這麼多的修辭格根本派不上用場,因為學生
連審題的能力都沒有。
這像話嗎?
問題是這些關鍵點,雖然考未必會考,但非常的重要,因為那影響國中
生的語言思維能力,而語言思維又影響了他們的語用效果。如果只是單純問
考試考什麼才教什麼,別說是國學常識基測泰半不會考,就連課文基測也不
考啊!
去年辭職的補習班,今年又找我回去開班,而且鐘點提高不少。班主任
告訴我,他仔細想想,很認同我的看法,我們應當帶給學生具備使用這個語
言的能力,而不是與這個能力不甚相關的太多的知識。
得到了認同固然高興,但是該怎麼做,我都還在努力。
今天我任教的另外補習班又提出了同樣的要求:希望我能夠多講授國學
常識。突然讓我有很多的感嘆。
讀到了博班的我,難道看不出來國學常識的重要嗎?
我看出了國學常識的重要,但更重要的,我也看出了那的不重要。
https://www.wretch.cc/blog/pohsuan/16137291
--
兩個人會比一個人好。然而,
說這句話的意思,
並不是要某個人給你幸福。
--伊藤守《兩個人比一個人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26.128.115
※ 編輯: BOHS 來自: 120.126.128.115 (08/16 17: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