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DD學習不偏食法寶】#未來兒童未來少年
⭕️JJDD學學團購優惠➔ https://bit.ly/3m2ChRp
#未來兒童未來少年月刊優惠團購
#有實體書 #有電子書 #有影音 #有注音
#有學習單 #有附解答
什麼是JJDD學習不偏食法寶?
JJDD平時的學習,除了課內學科之外,多方補充知識是JD媽一直秉持的態度,從小時候滿滿如山的繪本,到現在書櫃許多的知識書籍,當媽的永遠還是覺得少了點什麼,知識這麼廣泛,領域這麼多元,缺少一項都讓人擔憂,尤其現在的素養教育方針,孩子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背景,真的很難觸類旁通, #未來兒童、 #未來少年,真的幫了JD媽一個大忙,雜誌內容多元豐富,有國際、文學、數學、心理、藝術、地理、歷史、英語、科學、古文、時事、音樂,各大領域都觸及,讓JJDD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閱讀一月一期的雜誌,一舉數得,#CP值爆表,真的值得推薦給大家!
‼️兒童雜誌界的第一品牌 #未來少年 #未來兒童 10週年慶,與 #JJDD學學 合作,一同推出超級優惠團購方案。先來看看優惠內容:
🎉超優惠團購在這裡:
✅未來兒童一年12期 $3999(原價$4320)這裡訂:🔗https://bit.ly/3iCesxM
✅未來兒童二年24期 $6899(原價$8640)這裡訂:🔗https://bit.ly/2XrCPpX
✅未來少年一年12期 $4399(原價$4800)這裡訂:🔗https://bit.ly/37F131M
✅未來少年二年24期 $7599(原價$9600)這裡訂:🔗https://bit.ly/3lZFEsm
═════════════════
╭ ❮贈❯JJDD團購加碼送好禮!╮
╰─────────────╯
⭕️JJDD團購加碼再贈好禮:
➠凡訂閱12期方案,加碼贈送3期,再贈1本精選好書!
➠凡訂閱24期方案,加碼贈送6期,再贈2本精選好書!
⭕️加贈精選好書書單:
➠《未來兒童》12期方案
♦︎贈《不偷懶小學1:不摸魚老師(新版)》(定價300元)
➠《未來兒童》24期方案
♦︎贈《不偷懶小學1:不摸魚老師(新版)》(定價300元)
♦︎贈《神奇樹屋特別篇1:棒球的大日子》(定價350元)
➠《未來少年》12期方案
♦︎贈《葛瑞的囧日記10:不插電挑戰》(定價380元)
➠《未來少年》24期方案
♦︎贈《葛瑞的囧日記10:不插電挑戰》(定價380元)
♦︎贈《看故事,學寫作2—技巧篇》(定價420元)
═════════════════
╭訂閱後可享受哪些資源? ╮
╰───────────╯
▊#紙本當月雜誌
➠未來兒童特色:
1.語文力|專屬注音版
♦︎最佳的文字啟蒙書刊,帶領孩子輕鬆認字、快樂閱讀。
2.美感力|超精美插圖
♦︎建構每個孩子的審美感知能力,健全孩子的五感發展。
♦︎雜誌紙質不反光,閱讀更護眼。
3.知識力|超強大補給
♦︎涵蓋自然科學、社會人文、藝術創作、國際新知,還有孩子最喜歡的知識漫畫,絕對是孩子最棒的學習小夥伴。
➠未來少年特色:
1.抓住世界脈動
♦︎瞭望全球與青少年有關的重點時事,認識底球村裡精彩動人的城市,打開孩子通網往世界的視窗。
2.趣味生活知識
♦︎獨家科學、品格漫畫,讓知識變得平易近人;特搜生活中的關鍵科技與發明,激發孩子的創意。
3.培養人文關懷
♦︎提供多元觀點,從人文藝術到自然科學,從生命課題到經濟趨勢,以多元文本引領孩子領略寓意、表達想法,訓練閱讀與思考能力,也培養人文關懷的素養。
4.擴充知識涵養
♦︎豐富精彩的主題策劃, 「封面故事」、「名家學堂」、「創意作文」…等單元,不僅豐富孩子的知識,更打開孩子的眼界。
▊#免費數位知識庫(定價16,800元)
✓搜尋關鍵字超方便,想看什麼通通有!
✓超值豐富的百期精彩內容,線上盡情瀏覽
✓自然、語文、科普等多元內容,學科輔助最佳幫手
✓新課綱八大領域主題選單隨點隨看,方便好用
✓專家、學者專業審訂,查找正確知識就是這麼簡單
✓好文隨時讀;音檔隨時聽;影音隨時看,24小時超給力
▊#免費收受未來Family電子週刊,每週三提供家長教養新知
➠爸爸媽媽們教養孩子的最好伙伴,大家都是第一次當爸媽,隨時補充新知不落伍
▊#免費雜誌學習單/ 學習單詳解
➠有時候,想要知道孩子到底懂不懂、懂多少,勢必要問一些問題來得知孩子的了解狀況,那要問什麼問題呢?不用擔心,未來兒童未來少年的線上數位知識庫,都有針對每一本雜誌,做出專屬的學習單,讓家長輕輕鬆鬆就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不僅如此,還有學習單詳解呢!是不是太完美了!
▊#免費未來小學堂(線上影片)
➠孩子終歸是孩子,影音還是對孩子來說更具吸引力,數位知識庫裡,有一單元是 #未來小學堂,裡頭有課本學不到的最強知識,保證好看又有趣,看影片學英文、猜謎語,隨時隨地輕鬆看,影片主題皆與當期雜誌同步,雙管齊下學習更加倍!
▊#免費為來兒童音檔下載(mp3格式)
➠除了親子共讀,更能於知識庫線上收聽有聲版,學習方式更多元。訂戶並可將音檔下載至多元載具,知識走到哪聽到哪。
‼️數位知識庫,只有允許觀看你訂閱期間的雜誌內容嗎?
‼️錯!只要你訂閱未來兒童或未來少年,數位知識庫不僅開放當其內容,還 #免費開放『#過往』的雜誌期開內容,包含雜誌電子書、學習單、小學堂影片、音檔mp3下載,#通通都免費給你學習!
‼️意思就是,只要訂閱雜誌,就好像把以前的雜誌內容一次買齊了!#太划算了吧!#還等什麼?
══════════════
╭─我該選擇哪個方案? ─╮
╰───────────╯
🔸未來兒童與未來少年適讀年齡
✔️官方說法是,未來兒童適讀年齡為一~三年級,未來少年適讀年齡為四年級以上。但 #JD媽覺得,現在孩子學習能力強,也學習得早,#學齡前的中大班就可以開始看未來兒童了喔,你會想問,不識字怎麼看?這年紀的孩子,還是需要家長的陪讀,不僅輔助學習成效好,也能增進親子間的互動,且雜誌內容,數位知識庫也有提供音檔下載,把雜誌音檔放在家中播放器或車上,隨時想聽就聽,一按就有,學習不中斷!最後,未來兒童是有搭配注音的,對學齡前孩童學習注音,我覺得有非常大的幫助喔。未來少年雜誌,比較屬於中高年級,文字就沒有注音了,也不需要了,知識內容非常廣泛,這年紀的學童真的非常需要!接下來就國中了,要 #趁早把知識領域拉廣!
🔸訂12期好,還是24期好?
✔️當然是24期,你自己算一下價錢就知道了。而且重點,孩子的廣泛學習,我跟你保證,#你不會只想給他一年,一年後就不給他了。未來雜誌有二年期方案,當然是選二年期,完全以媽媽的精打細算本能,與給孩子最好的學習資源立場思考🤣
═══════════════
╭─ 我要訂閱😍 ─╮
╰──── ─ ──╯
🎉超優惠團購在這裡:
✅未來兒童一年12期 $3999(原價$4320)這裡訂:🔗https://bit.ly/3iCesxM
✅未來兒童二年24期 $6899(原價$8640)這裡訂:🔗https://bit.ly/2XrCPpX
✅未來少年一年12期 $4399(原價$4800)這裡訂:🔗https://bit.ly/37F131M
✅未來少年二年24期 $7599(原價$9600)這裡訂:🔗https://bit.ly/3lZFEsm
🔆贈品如上述說明
※此方案無法使用未來親子會員入會金、購書金、生日禮金、訂戶優惠禮折抵
※此方案僅限台灣及離島地區(台、澎、金、馬)讀者使用
※優惠僅到2021.08.24 23:59截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90的網紅誠品esl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他是法國人。他卜卦看風水,也拜關公。 18歲那年賴旭立學太極拳,打開了通往世界彼端的入口。他相信因果,也舉香拜拜。他努力讀艱澀的中文命理書籍,寫筆記,一字一句學.... 從他自法國飄洋過海的故事,看見生命的熱情與堅持。 看更多閱讀光影:https://reurl.cc/vDNzDa 誠品以「閱讀...
國中必讀古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我選擇當老師
在高中三年一心只想著扭轉命運,讀書讀得最痛苦的時候,因為遇到了老師,讓我孤獨的奮鬥歷程裡,有了曙光。而我與老師的故事也和一般人不同,我們在命運的交會點相遇,然後給了彼此力量,也因那些力量,重新站了起來。
#或許每個成為老師的人_都因為曾經遇過一位好老師……。
❤️【常常,我想起那位老師】
如果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關鍵的轉捩點,那我就是在高中階段;如果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影響重大的關鍵人物,那改變我人生的就是 邱琇環老師。
回想當初帶著無限悔恨進到北一女補校,為了三年後能不再後悔,我開始了逼迫自己的非常生活。
那段時光裡,為了不讓父母擔憂,我總是報喜不報憂,苦讀的孤獨、壓力與痛苦,只有知己好友與老師瞭解;而親愛的老師開啟了我的視野,也成為最具溫暖與智慧的力量。
猶記得高一第一堂課國文課,老師穿著優雅的旗袍、戴著中國風項鍊與黑色邊框眼鏡,神彩奕奕地走進教室。雖然老師的打扮與其他老師迥異,但我卻在幾分鐘的談話裡感受厚積的智慧,於是當老師徵詢是否有人有意願擔任小老師一職時,便毫不猶豫地舉手了。
❤️這一當就是三年,而這三年對我與老師而言,都像是人生重要的過場。
老師是我遇過最認真的師長。
她總是告訴我們,是如何利用清晨、家務與片刻的休息時間努力用功,她從未因為忙碌與安定就放下學習,也常與我們分享所讀所思所感。
每當聽著老師說起牆上貼著古文,一邊煮飯、一邊背誦,還一邊處理家務的過程,總令我相當佩服。
老師也是我遇過最有內涵的師長。
她的國文課引經據典卻不枯燥乏味,總是藉由文章引申處世之道,尤其對學生而言最無聊的《四書》,總能被老師教得切合生活又精彩生動,也常讓困頓的我豁然開朗。
而中國文學裡的智慧與豁達,那些精鍊、讓人咀嚼再三的文字也成了我以中文系為第一志願的原因。
高一的國文課總是最好的時光,我在老師的教學中逐漸將挫敗放下,心境也趨於成熟開朗。
一年時光匆匆而過,原以為老師會如常陪伴我們,卻沒想到在高二一開學時就接到老師生病請長假的消息。
猶記得高二的第一堂國文課,我到辦公室等不到老師,回教室時不由得擔憂詫異,不久後,教務主任便帶來老師請長假的消息,還念了一封她勉勵大家繼續用功的信。
那時的我,一聽到這個消息哀傷失望不已,聽完信後更是趴在桌上哭了起來。
那天特別漫長,心裡一直想著老師生病在家必定痛苦寂寞,很想為她做點什麼。於是,當天下課,便到郵局買了一百張的明信片,開始每天寫一張明信片給老師的日子。
雖然文筆不佳,也可能不太會安慰人,或者內容可能貧乏無聊,但想到只要如此,老師就可以每日在養病中有著盼望,也就覺得安慰了。
❤️寫著寫著,終於把老師給盼回來了……。
病癒的老師依舊極為認真。
高一時她要求我們每日閱讀評點《古文觀止》,並時常利用寒暑假免費加課講解;而老師復出的第一堂課就是在大講堂把兩班學生聚在一起,為我們講《古文觀止》。
當老師翻開課本時,我看到她將明信片當成了書籤,並說道:「生病時心情很鬱悶,除了讀書藉古人智慧養自己智慧外,就是等待每日下午郵差送來怡嘉的明信片。」她說到這時看著我,同學原不知我默默做了這些也都驚訝地看著我,而我已淚流滿面。
老師回來後,我更認真當小老師了。
我總在教完一定段落後,就主動安排並完成考試,讓老師不必為了進度擔心;也常在老師未進教室前,就先請同學朗讀課文定心,讓老師能在最好的氣氛下上課。
高中生涯真是只能以「苦讀」來形容,那時總覺得睡覺是罪惡的,因此即便一整天已賣力了十幾個小時,卻還是在洗澡後繼續坐在書桌前熬到一兩點;也因長期通車、壓力與睡眠不足,使得高三的我幾乎都在生病,只要班上有同學感冒就一定被傳染,只要一傳染就一定要看至少三次醫生、吃完一堆藥才會好。
後來,老師看我身體很差,還親自帶我去看了兩三次中醫。跟老師搭車、看醫生、領藥,雖不知如何表達卻滿懷感激,在診所裡等待領藥的過程至今仍記憶猶新。
高中三年,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攀得一根浮木才不致滅頂,因為有老師的守護才不致被升學的壓力所擊倒;老師總勉勵我們「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當知識的神偷」、「要志向高遠:『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才能突破格局」。
那些智慧常被我抄在課本裡,成為勵志標語;也因老師的身教與愛,讓我在那時立志要成為同她一般的經師、人師,而我的筆跡、文章寫作也都在她的用心指導下,進步許多。
高中是至今最懷念的時光,那種專注又孤獨的況味將我歷練成一個意志強大的人,而那些一個人等車計算著還有多少書沒讀完的著急、對未來的茫然和難過,也成了日後當老師最棒的經歷。
畢業後與老師的互動脫離了課本,走進了生活;雖然無法每日親炙於老師的教誨,但老師始終是心靈導師。
記得那時還常以書信聯絡,那些無法對他人或父母說出的心情,都在寫給老師的信裡流著淚傾盡了,而每當收到老師的回信,總是在看到亦秀亦豪的筆跡時就溫暖非常。
記得有次在低潮時寫信給老師,忘了自己當時在煩惱什麼,但老師的回信至今印象深刻:她要我學會「逃」的智慧,教我永遠要「勇敢逃」、「努力逃」。
她知道我總是為人著想,知道我的乖巧懂事與善盡本分,因此,她希望我不要總是犧牲自己、默默承受,教我扛不住就逃,勇敢逃、努力逃,為自己留空間。
看完信的當下大哭不已,#覺得是怎樣的理解才能寫出這樣的話,#也非常感謝老師能以長輩的身份解開我無形的枷鎖。那時看完信立刻打電話給老師,電話兩頭的我們都哭了。
———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是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沒想到前幾日忽然憶起的詩句,竟成了這幾日的註解。
乍聞老師的消息悲痛非常,沒有遺憾的是畢業至今仍與老師保持聯絡,深感遺憾的是自此失去了人生重要的燈塔。
但相信老師已成了善良熱情的天使,在天上繼續散播智慧與愛,而我會永遠將老師視為最重要的恩人,繼續不負教導,讓老師以我為榮,如同我每次說的一樣。
謹以此文獻給我最親愛的恩師,如同我第二位母親的 邱琇環老師。
我永遠愛您、懷念您。
🌺
補記:前天去重慶國中演講,總務主任提到了恩師曾在那開過《史記》的課程,大家都佳評如潮。
我一聽到這個訊息就立刻紅了眼眶,因為我無比想念老師,在每個痛苦糾結的當下,都會不禁想起老師要我「放心逃、勇敢逃、馬上逃」的提醒,很想知道:如果老師還在,她會給我怎樣的建議。可是,老師已經不在了......。
每個人生命中都會出現一位老師,願我將老師給我的愛不斷傳播出去,永遠不辜負老師的辛勞。
#歡迎分享_用愛與勇氣讓教育更好
#歡迎與我分享您的書或讀後感
#大家都辛苦了
———
❤️【#最難的一堂課:充滿挑戰的教育現場,老師如何帶著愛和勇氣站在台上】
✅博客來:https://reurl.cc/1gYZlX
✅金石堂:https://reurl.cc/a59nR4
✅誠品:https://reurl.cc/Agk7pY
✅MOMO:https://reurl.cc/GdmxgW
❤️感謝龍騰「最難的一堂課」廣告,鼓舞許多老師—肯定自己,肯定不同:https://fb.watch/3ixpZ_LmkA
國中必讀古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古人有臉書 #他們會在臉書上寫什麼
#唐宋詞的情感世界 #當文學遇上心理學
曾經的我,非常喜歡國文。
國中的第一堂國文課,我們讀「夏夜」,楊喚這首不到四百字的新詩。沁涼的插圖搭配詩句,是深藍色的漸層,是我仍印象深刻的第一件事。
第二個印象深刻的,是國文老師手上的課本。不是深藍的漸層,而是密密麻麻,超過千字的註解。
第二課、第三課、第四課⋯⋯不只第一課是這樣,不管作者來自什麼朝代、什麼背景,他們作品裡的一字一句,在老師眼中似乎都藏著沒說完的故事。也許是修辭、常見錯別字,又或者是哪幾句話裡,作者其實隱約透露著什麼沒有言說的感受。這讓我非常崇拜老師,好像洞察人心的翻譯機一樣,讓我們更能讀進一篇作品之中。
閱讀《唐宋詞的情感世界》一書時,突然想起剛剛那些回憶。同時,我突然發現,我現在從事的心理師工作,其實和當年老師在課本上做的事,有所呼應:
#我們都在試著透過這些現有的素材,
#試著去靠近一個人。
正如國文老師所做的,試著透過文字,去靠近寫出這篇文章的作者,在那個時空背景中,他為何難過、為何哀愁,又為何喜悅?
有時,老師對課文的分析有規則可循,我們學著學著會了,嘴上也能說著幾句。「啊!這裡是頂真、哪裡是譬喻」。但更多時候,老師的分析似乎沒那麼多規則可循,反而是更偏向情感面的,透過同理心感其(作者)所感,而悟出作者內心的聲音。
這種透過既有線索,試著看出對方未明言的弦外之音,正也是心理師工作的重要任務。透過案主的話語、動作、行為反應,我們從這僅有素材中,試著去靠近、感受、認識,與理解對方。
與此同時,心理師也時常會因為個案分享的故事而深受感動。英文字「touched」的「感動」之意,正是指我們內心也被觸碰到的感覺。也許,是某個決定改變的時刻;又或是某天,個案勇敢跨出舒適圈的作為⋯⋯諸如種種,總讓我一再感受到生命本身的不可思議。
而這種感動,其實未必只有心理師才能體會。我發現,各式各樣的創作,其實都是一種我們能「被感動」、「被碰觸」的好素材。
人類喜歡聽故事的天性,從古至今沒有變過。於是,我們追朋友臉書,想知道他最近怎麼了。我們在IG上看照片,猜想朋友的近況。
在閱讀《唐宋詞的情感世界》時,我打趣的猜想,這一篇篇唐宋詞,應該就是在遙遠的古時,這些作者在「古人版臉書」上的發文吧!?
只是,因為語言與語法上上的隔閡,使得我們覺得這「古人版臉書」不那麼有趣。當然,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應該是因為我們每次看到這些古文時,都想起了要考試的回憶。
乍看之下,《唐宋詞的情感世界》好像是「國文課本」。但細讀之後,我認爲這更是一本「一位國文老師與古人的對話集」,作者劉少雄就像以前我敬佩的老師一樣,為我揭開這些古文背後的喜怒哀樂與人性。翻開〈蝶戀花〉,我們看見的是人類本性「執著」的一面;翻開〈玉樓春〉,作者提醒我們要好好享受生活、把握當下;翻開〈菩薩蠻〉,你知道觸景傷情是人性的一部分⋯⋯
讀古文,就像是看古人的臉書。他們藉由創作整理自己的生活與人生,其實跟我們每天在手機上做的事情差不多。只是,貼文若沒機會被閱讀與理解,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所以,來讀點古文吧!在心裡把這些古人「活生生」地想像出來,就像你臉書上的好友一樣。讀讀他們的人生故事;儘管時空不同,但古人與今人仍有不少「交集」,我們都有七情六慾、有煩惱也有快樂;不管你是國文老師、心理師、蘇東坡,還是辛棄疾,我們都一樣。
所以,讀古文,你也許能找到慰藉,知道自己不孤單。在空中,我們與前人進行某些會心交流。你會在古文中看到自己,更多時候,還有機會找到一些人生難題的解答(畢竟,古人也曾煩惱過類似的問題,只是形式不同)。
我不是那麼懂文學,但我略懂人性。
推薦讀者讀讀古文,
一起從文學裡,看見人生的各種樣子。
--
關於《唐宋詞的情感世界》這本書:
🏷臺大中文系及通識課程最受歡迎的詩詞教授劉少雄至情力作。
🏷精選40位詞人、120闋詞,以16個單元主題,探討近60種幽微深邃的生命情態,認識人間情愛的多種面貌。
🏷回到感官世界,以情感喚起情感的全身心參與、沉浸式閱讀,細膩體會詞中的聲色之美、言外之意。
🏷像看電影一樣讀詞,在如鏡頭般一幕一幕的推進中,走進詞人時空,心歷其情其境,和作家所見所感。
🏷為現代人的情緒出口而寫。當我們變得只會用貼圖、按讚來表達情感時,就從讀一闋詞來尋回心靈的敏銳吧。
🏷深度理解詞中的情緒語言,什麼是惆悵?什麼是斷腸?什麼是銷魂?真正進入唐宋詞,也真正進入了我們自己。
本書作者:劉少雄
出版社:遠流粉絲團
國中必讀古文 在 誠品eslit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他是法國人。他卜卦看風水,也拜關公。
18歲那年賴旭立學太極拳,打開了通往世界彼端的入口。他相信因果,也舉香拜拜。他努力讀艱澀的中文命理書籍,寫筆記,一字一句學....
從他自法國飄洋過海的故事,看見生命的熱情與堅持。
看更多閱讀光影:https://reurl.cc/vDNzDa
誠品以「閱讀光影」為引,誠心記錄生活實踐者的吉光片羽。 每月一支短片,每支一種觀點,用品一盞茶的時光,交換一次心靈探索的鳴響。
#FrançaisdeTaiwan #閱讀 #月讀一冊 #誠品閱讀光影
#每個人都是一本大書 #每個生命皆是一項創作
光影的延伸閱讀:
設計師不傳的私房秘技: 好宅風水設計500 ►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8472636536
"There's a kind of reading that exists in in and around life; it consists of sections and paragraphs that cannot be found in books, and it springs from the people that appear in life."—Eslite Founder Robert Wu.
The book of life can never be finished, and each punctuation mark is a moment in human life. Each paragraph and section represents a transition in time.
Eslite is now crossing over into the audiovisual content channel for the first time. Taking "reading light and shadow" as a appeal, we are sincerely recording fragments of practicers of life, and hope that those heart-warming everyday stories will be our landscape poetry.
Each month, one short film; each film, a perspective; and each the time of a cup of tea, transformed into the sound of a spiritual journey of exploration.
誠品閱讀光影 II _ 易經卜卦紫微斗數學習者 賴旭立
原名 Christophe Clerc 的賴旭立,出生於法國的香檳區Reims。來台定居前曾在法國華碩擔任業務經理。與台灣太太結婚後,放下高薪工作,隨太太來台定居。
青少年時期因為學習太極拳從老師那邊得知“易經”,來到了台灣,終於有機會拜師深入學習易經。 艱深的命理書籍,他用法文在上面記了密密麻麻的筆記,艱深難懂的紫微斗數、陽宅學,他看的津津有味,偶而還會幫人算八字。
易經卦象往往是艱澀的古文,對外國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賴旭立笑說,看到台灣國中生在公車上背單字卡給他靈感,於是自製「64卦小卡」,平時通勤時背誦,非常有效果。
篤信風水的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初一、十五必定吃素。每天都會抽空到廟裡靜坐,平常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難解的事都會直接擲茭問關帝君。
學風水要出師的道路漫長,賴旭立不著急。他說,學成後希望能回到法國,傳達真正的風水概念,但在這之前還有許多要學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學習奇門遁甲。
國中必讀古文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稍早最新的消息,高中國文教學文言文比例維持原本國教院研修小組的方案,也就是兩年來經過各界專業學者多方討論、並經過一兩百場座談及公聽會得出的共識。在此特別要向在這次課審會企圖推翻原案的風波中挺身而出的老師、學者們致敬,這當中包括我曾在台大國文課上受教的中文系教授們,你們辛苦了!
在這裡並附上下午中視新聞來訪問我的片段。我指出,課審會提案要推翻國教院文言文比例者,說穿了其實就是要「去中國化」,因為一旦談起文言文的經典作品,無論是孔子孟子或唐宋八大家,都與中國古人切不斷、分不開,這就有礙於他們塑造獨立於中國的「台獨史觀」。
然而,文化本來就不能硬用政治意識型態來詮釋。任何文學素養的養成,當然要從她歷經時代淬煉的經典讀起。比如我出身外文系,我們在學習西洋文學的過程中,也必須要上溯到希臘神話、新舊約聖經,更何況是世界上唯一仍「活著」的古文明、老祖先傳給我們的中華文化。
當語文教育也要置入偏狹的意識型態時,自然就會有荒腔走板的說法出現,如所謂唐宋八大家是「造神」,讀文言文會被洗腦成封建腐朽的忠君思想......等等。因為找不到理由,又不好直接說是為了「去中國化」,於是便又拿出「台灣本土」作為正當性藉口。
然而,要談「台灣本土」,認識老一輩台灣文學家,就更必須打好文言文基礎,因為他們很多不擅長用以國語(北方官話)為基礎的「白話文」表達,但在書寫上卻是非常工整、正統的文言文。如日據時期台灣的仕紳代表林獻堂,當他與梁啟超在日本見面時,一個是台灣人,一個是廣東人,各自方言不同,但卻能用共同熟悉的文言文書寫溝通。又如連橫的《台灣通史》,絕對是台灣本地文學的經典之一,亦是以文言文寫作而成。
如果文言文底子不紮實,便很難走進老一輩台灣作家的「漢學」世界,甚至還會鬧出笑話,那便是年初總統府硬拗的「自自冉冉」,還說要以閩南語或客家話讀。但不論是閩南語、客家話或國語,「自自冉冉」與賴和所作的詩中的下一句「歡歡喜喜」在平仄上皆不合律,惟有「自自由由」的平仄才會正確,這便是對文言文不懂、卻仍要以政治凌駕文化的傲慢。
我在之前便已點破,這次課審會透過幾個小屁孩提案,就想推翻專業學者耗費兩年討論的結果,這場戲實在演得也太粗糙。也因為手法太過拙劣,才會引發海內外眾多中文學者看不下去,超越政治,共同發聲捍衛文化。從這點也可看出,民進黨全面執政大權在握,為了貫徹文化台獨,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這次的風波雖暫時告停,以民進黨的個性,未來勢必還要折騰,在此也奉勸你們這些人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有朋友看出我背後的那幅字寫的是什麼嗎?)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