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立芎林國中-適性入學家長交流會
也偷偷地鼓勵了正在努力拼大考的九年級學弟妹們.....,真是想當初呀!
不過,不論如何「只有自己才能定義自己的樣子」喔!
#芎林國中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2的網紅鄭麗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針對「基北區104年免試入學修正方案」引發之爭議,教育部長吳思華於今年11/5公開表示「尊重地方自治,但北市需負責自行面對明年爭議。」鄭麗君在11/5審查教育部預算時,吳部長承諾10日前回覆;基北區6日公布修正方案,10日送教育部備查,國教署拖到30日才回覆台北市難以備查,如今又說要繼續溝通到年底。...
「國中適性入學」的推薦目錄:
國中適性入學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針對「基北區104年免試入學修正方案」引發之爭議,教育部長吳思華於今年11/5公開表示「尊重地方自治,但北市需負責自行面對明年爭議。」鄭麗君在11/5審查教育部預算時,吳部長承諾10日前回覆;基北區6日公布修正方案,10日送教育部備查,國教署拖到30日才回覆台北市難以備查,如今又說要繼續溝通到年底。鄭麗君認為不管教育部與基北區之間的爭議如何,都應以學生的權益為重,不能聲稱北市需自負其責便蒙混過關,教育部必須盡速給台北市焦急等待的學生家長們一個確定的答案。
受少子化影響,教育部核准104年技專校院140科系停招,且明年度大學校院將有84個院系所學位學程停招;鄭麗君質疑這些系所學位學程的老師與學生是否得知停招的消息,且是否影響原修習該科系的學生?(例如某學生在四年前考上「桃園南亞技術學院建築系」,修習至大三時,校名改為桃園創新技術學院,且系名改為室內設計系,學校與科系名稱更改,將嚴重影響到該學生將來可報考建築師執照的資格。)鄭麗君認為,教育部每年核准增加與停招很多系所,學生的受教權利必須受到百分之百的保障。
鄭麗君認為12年國教在國中階段缺乏對學生深入的適性輔導與生涯規畫輔導,使得技職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一樣成為「照著傳統分數排序填志願」,導致適性分流的理想落空,更造成國家技術人才的空洞化與單一化。現在院版草案要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開設或採融入式支職業試探、生涯輔導課程」,但要如何落實才是今後最大的問題。鄭麗君說,依據現行12年國教總綱所規畫之課程時數,要求國中或國小開設職業試探、生涯輔導課程有實際上的困難,若採融入式教學法,授課教師是否具有相對的教案設計能力或切實輔導學生進行性向探索也是一大隱憂。教育部應確保國中小在教學方面能落實法條要求,如有必要,教育部應立即重啟程序,調整課綱。
國中適性入學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對於最近香港學生罷課爭取民主,國內的學生也開始發起行動聲援香港,教育部長是否願意支持,部長表示願意支持國內學生之聲援。
103學年度第一次施行的12年國教爭議不斷,學生、家長、老師、校方教育團體皆怨聲載道,鄭麗君指出吳部長提出的改革方案仍是以有問題的方式在進行微調、缺乏結構性的根本改變,幾乎是「假改革」;鄭麗君認為重大問題包括社會矛盾對立尚未消除、教學內容與品質皆未達到真正的均優化、國中階段仍缺乏技職教育的適性輔導與潛能開發、對於會試落後學生缺乏補救教學計畫。
吳部長主張學費調漲,但並未考慮過大學生的經濟壓力與負擔,從八月份開始漲學費的學校中,有五間是私立大學,且漲幅最大的其中兩間卻也是私立大學,教育部的學費政策不只沒考量學生的經濟狀況,還對高教反重分配的狀況火上加油,鄭麗君將要求教育部就「大學生經濟負擔及兼職工作狀況」進行全國調查,在完成調查前不得再調漲學費。
最後,截至昨日,仁川亞運中兩位台灣選手贏得舉重金牌,並且破金氏世界紀錄,但目前,體育署只支付獎牌獎金,並未對獲得金氏世界紀錄有相關獎勵,應請教育部長納入考慮。
國中適性入學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28)日林佳龍委員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有關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林佳龍在質詢過程中,充分表達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十多年的發展所面臨的難題,並認為台灣民間教育者已為台灣教育的多元發展注入優質正向的活水,許多在家自學者及實驗教育機構獲得教育研究者或機構的肯定,也激起更多的教育改革者及實踐家投入教育現場。目前已走到十二年國教的方向,林佳龍呼籲教育部應跳開過去考試的迷思,提了多項臨時提案,要求教育部應積極支持「所有的」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都能獲得他們應有的幫助。
林佳龍委員指出,根據報考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一般高中職學校學生只要有高二以上資格,縱使休學、中輟學仍可以報考大學,但同樣是政府核准的學習方式,教育局審議通過的高中非學校型態學生卻得多考一次高中同等學力檢定,且一年僅考一次、五科全都及格後才能進入大學,這對非學校型態學生的受教權影響很大。林佳龍委員為非學校型態學生深深地抱屈,全國10多萬的考生擁有學測和指考兩次入學的機會,只有非學校型態學生還得忍受這種違反多元適性、一年一試、一科定終生的升學制度。蔣部長非常同意林委員的看法,願意在制度上解放目前不合理的規定,並創造平等的學習管道。
政府開放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十多年來,從未給予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學生、家長、機構或團體教育經費補助,林佳龍委員指出,許多家庭及機構為了孩子的多元適性發展咬牙苦撐,勉強支應孩子的教育費用,儘管自己繳納的稅款未能嘉惠自己孩子,卻依然如實納稅。由於非學校型態學生的學籍依規定須設籍於某一公立學校,雖然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教材教具、教學人員和實施場地未放置於學校,但是地方政府仍然非學校型態學生的教育經費編入其設籍的學校,這些學生並無法享受到其原先應分得的教育資源。以98學年度全國216名國中和667名國小申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學生為例,國中和國小每生平均分的教育經費分別為12萬9,476元、9萬5,493元,換算後亦即每年有9千多萬元未實際用於非學校型態學生身上。林佳龍委員在會中以臨時提案要求教育部必須提出具體計畫改善來改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教育經費完全自籌的問題。蔣部長答覆教育部願意研議該有的配套並做全面的檢討。
林佳龍指出,目前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多數選擇須參加基測的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入學的方式,但該方式的名額受到未來12年國教實施後免試入學逐年擴大的影響而減少,這將擠壓非學校型態學生的升學空間。林佳龍舉中投區為例,101學年度共有63校提供合計近2萬1千人的高中入學名額,但只有2校合計15人名額提供給非學校型態學生申請,名額多寡尚在其次,僅有兩個學校的選擇,對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非常不公平。針對各種非學校型態學生遭受不平等對待或排擠的情況,林佳龍要求蔣部長必須規劃十二年國教實行後,非學校型態學生能在免試入學方式享有和一般學生同樣的權益。
林佳龍委員指出,他翻遍目前現有的法令,皆未能保障非學校型態學生的各項權益,如升學機會的平等與獨立學籍的制度,甚至「高中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辦法」根本找不到法源依據,林佳龍委員當場也提出臨時提案要求教育部應當制定一套完整的「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以規範所有的學校型態及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教育部在該次委員會同意林委員的四項臨時提案,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的決議下推動辦理相關作業。
http://www.citylove.org.tw/
國中適性入學 在 至善國中110年度適性入學宣導-家長場part1 主講人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至善 國中 110年度 適性入學 宣導-家長場part1 主講人:忠明高中陳建銘主任. 李子怡ו-עוד 5 אחרים. 118 צפיות · 6 · · . עוד של 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 2:16:28 ... ... <看更多>
國中適性入學 在 教育研究月刊第223期: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No. 223 的推薦與評價
... 入學方案本身,擔心在邁向全面的免試後,學生的素質會降低,影響整體的國民素質,因為 ... 適性學習社區範圍,依其所轄區域、人口分布及教育資源共同協商,並參考慮進行抽籤的 ... ... <看更多>
國中適性入學 在 112/2/19秀水國中112學年度國中畢業生適性入學宣導 的推薦與評價
112/2/19秀水國中112學年度國中畢業生適性入學宣導-葉振偉課督2. 線上直播. 線上直播. 36 subscribers. Subscribe. <__slot-el>. Subscribe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