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場演出,孩子與家長的最愛》
🌟皮爾金故事音樂會🌟
胖叔叔說故事 故事家介紹
陳銘驤,政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畢業,四十歲軍旅退休,立志做志工,在上帝祝福引導下,成為說了 15 年故事的胖叔叔,曾前往馬來西亞、印度、泰國、汶萊、越南、紐西蘭、新加坡、印尼、韓國、義大利、菲律賓及中國大陸北京、杭州、深圳、廣州、徐州、銀川、蘇州、澳門分享說故事工作坊及親子故事時光,2016 至 2018 年三度受邀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胖叔叔說故事音樂會,2017 年獲選高雄市金暉獎特殊貢獻人員,可說經歷了精采又豐富的說故事人生。
——————————————
🎬【故事音樂會《皮爾金》嘉市交弦樂五重
奏x胖叔叔說故事】
演出日期:8月15日(六),19:30
演出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 Chiayi City Concert Hall
當愛作白日夢又衝動的年輕人皮爾金,遇到溫柔且深愛著他的少女蘇爾維琪,和宮殿裡的山魔王和妖精們,他的人生究竟會有怎樣的經歷和故事呢?就讓嘉市交弦樂五重奏與說故事高手胖叔叔陳銘驤,一同聯手讓觀眾進入這個奇異的幻想世界!🧚♂️
🎫票價:1f(600元)、2f(400元)
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連結」
https://reurl.cc/D9k6oe
7-11、全家、萊爾富、文化局一樓服務台
皆可購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channelvt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VTC致力推動青年人的全人發展,秉承這個理念,VTC交響樂團及VTC合唱團分別於2005年及2009年成立,為VTC學生、校友及教職員建立一個獨一無二的藝術文化平台,讓他們發揮音樂天份,盡展所長。 自2006年起,VTC交響樂團邀得國際著名指揮家石信之擔任藝術總監兼指揮。於20-07至2009...
國家大劇院 音樂廳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衛報、館長、兩廳院
-台北角度 vs 國際視野
文:鳳山李雨蓁 Lí Ú-chin
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於10/13開幕後,獲得在地民眾好評與熱烈期待,英國三大報之一的《衛報》也專文報導。然而,在許多台北網紅或政治人物眼中,卻有不同看法。
例如,近日肌肉型網紅館長(陳之漢)說:衛武營本身是一棟歌劇院,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只有貴族在看,營運後保證賠錢。「你有看過乞丐去看歌劇嗎?」館長批評,高雄人民活在水深火熱之下,政府卻還在談文化氣息,嬰兒光靠聽音樂就能活下來嗎?
這樣的言論,也和某些政治人物不謀而合,例如就有長期居住臺北的候選人表示:「有些當地人對這兩樣設施(大東、衛武營)都很不期待,會覺得大家都吃不飽了,然後政府卻一直想用藝術中心,叫大家去看表演。」
然而,這種「在地吃不飽,不需要文化」論,邏輯上真的正確嗎?
#國際上如何看待衛武營的意義
10/19衛報刊出建築與設計評論家Oliver Wainwright的文章,除了介紹衛武營這座「史詩地景」是世界最大表演藝術中心外,也強調了衛武營對台灣的文化國力與國際地位的意義,如作者寫道:
「目前台灣面對越來越多來自中國同化的壓力,而中國的文化建設潮幾乎每週都有新博物館和音樂廳開幕,此時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正是台灣這個勇敢國家在國際文化舞台上顯示份量的重要聲明。」
在台灣積極投入文化建設的一項意義則是「當中國透過金錢外交拔除台灣的邦交國時,看來文化外交可能是台灣所剩不多的武器。」
當國際上認真看待台灣正努力發展獨特在地藝術,保護民間表演文化,以推上國際舞台,強化台灣文化國力時。卻有一群人將這樣的努力貶低為「在地人不需要、浪費錢」,背後的動機不免讓人懷疑。
Wainwright最後這樣結尾:「衛武營開幕當天,成千上萬民眾聚集在公園內,觀賞戶外劇場的壯麗開幕表演,尾聲由無人機的芭雷舞作結。如果說那天彷彿摸得到的興奮感有何意義,那就是這座城市人民想要讓這座偉大廳堂充滿生命的渴望」
英國媒體都看得到在地人對於文化的渴望,但是台北觀點看不到,這是為什麼呢?
#比高雄早了三十年的台北兩廳院
外媒更能接近在地觀點,而與台北觀點相異,這或許也能在衛武營和台北兩廳院的差異中看出。
1975年,為紀念蔣介石逝世,當時中國國民黨政府組成中正紀念堂籌建小組,興建中正紀念堂、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等三大建築。中正紀念堂本身優先興建,而兩廳院本身費時12年,至1987年落成,兩廳院本身經費為「30多年前的74億」(楊其文, 2009)。當時,可沒人敢說「百姓吃不飽」、「地方不需要」這種話。
中正紀念堂的設計,是根據中國古代帝王陵寢格局,而兩廳院就位在「參道」的兩邊,在建築意義上屬於「附屬」角色。建築專業的Wainwright 也很清楚的看出,兩廳院「像是紫禁城的一對帝王神廟」,但這邊要補充的是,就建築象徵來講,雖用了極多廳堂式的語彙,但位置上是「陰廟」,而廳堂內的戲劇院或音樂廳設計,因為來自西方傳統且需要現代劇院技術,自然和外殼完全脫節。
相對來說,衛武營是一座「公園裡的大劇院」,起源自1990年代市民自發要求廢棄軍營改作都會公園的運動,設計上劇院也和整座公園融合。
藝術總監簡文彬就提到,希望「人群可以從公園流進藝術中心,並把它當作是市民的客廳」,而在入厝和開幕那天,數萬人潮湧入,散佈在榕樹大廳、樹冠大廳以及公園中,在現場的建築師荷班也看到,這座建築確實達成了她的發想。
「從帝王出發」vs「從人民出發」,這正是台北兩廳院和高雄衛武營的差距,也是解嚴30年以來台灣重要的進步。然而,仍有台北人無法了解,認為我們有是廳堂,你們的人民都乞丐,這是很令人遺憾的。
#這是CP值最高的世界級藝術中心?
衛武營高達百億的造價,對某些人來講不可思議,甚至拿「航母」來比對。但,就像他們不知道航母的造價,他們也不知道表演藝術中心的成本。
剛才提到,不算通貨膨脹,30年多前的台北兩廳院就花了74億元,但面積大約只有衛武營一半餘,而設備也落後許多。
若拿現代的音樂廳相比,法國巴黎愛樂音樂廳造價約154億台幣,但只有單個音樂廳;易北愛樂音樂廳造價更高達400億台幣,只有一大一小兩廳。而不論北京國家大劇院、廣州大劇院、或是近年的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台北藝術中心,以單廳、單位面積、座位比例造價,都比高雄多了60%~100%。也就是說衛武營在預算控制上其實非常努力,以功能來說,是世界一流表演廳中「#CP值最高的」。(很符合台灣人個性了,不是嗎?)
而在營運上,過去兩廳院以國家預算支付,每年耗資7-10億補貼,但仍年年虧損,近10年平均每年虧損金額達4億7,333萬餘元(監察院資料)之下,還是一開30年,並沒有轉型成有迫切需要的公托中心與遊民收容所,而是每年服務超過50萬觀影民眾,並提供了數百個衍生工作機會,對於文化培養,留下菁英表演人才,以及國際能見度的上升均有幫助。
#如何發展衛武營價值?
誠然,衛報也提到台中歌劇院虧損的問題,是衛武營必須借鏡之處。除了積極培養在地節目,對社區和教育伸出觸角外,我們也希望衛武營的成立,能帶動表演藝術、舞台設計相關產業鍊在高雄生根。
另外,19世紀開始,歐洲許多城市就透過「音樂節」模式,賺取大量觀光財,例如拜魯特、琉森都是知名案例。而在近年,求新求變的音樂季結合跨界與創新元素,例如荷蘭烏特勒支(Utrecht)的「Le Guess Who?」音樂節。結合知名流行樂團,加上各地爵士、古典和非主流音樂的表演者,也能到財務平衡和創造額外觀光效益。
這樣精緻、創新、結合台灣特色的文化內容,才是吸引國際目光,創造觀光價值,提升能見度的好政策方向,而不是大興土木,只有硬體沒有內容,只能用「做愛做的事、賭博」來號招。
如何正視衛武營的潛力,提出結合在地能量的政策,才是在地生根政治人物該做的事!
國家大劇院 音樂廳 在 Ying-ying Shih 史茵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更正:「今天」早上11點FM90.9傾聽音樂節目,聽我和台北愛樂總監古育仲介紹即將在11/11(六)登場的「時光點唱機」音樂會!😆
🌻預告 🌻 《時光點唱機》音樂會-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指揮古育仲+歌手史茵茵專訪
首播20171027 (Fri)am11:05-12:00
重播20171028 (Sat)am02:00-3:00
Ying-ying Shih 史茵茵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茵茵是節目的老友,古育仲老師則是咖啡貓經常邀訪的合唱指揮,這2位來賓,不是因為這場音樂會才相識,據說他們早已在青春期就認識?!這是怎麼回事呢?鎖定今天節目就知道囉~
【傾聽音樂】
佳音電台FM90.9 週一至週五 am10:05首播(週二至週六am01:00重播)
羅東電台FM90.3 週一至週五 am10:05首播
全球線上收聽:http://www.goodnews.org.tw/goodnews.php
手機及行動平台,請連結 http://html5.goodnews.org.tw/mobile.html
線上直播
或下載 Hinet廣播app
進入西洋流行音樂時光隧道,回到50至80年代!
由兩廳院與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聯手打造,以無伴奏合唱、獨唱、爵士三重奏形式,全新感受這一世代琅琅上口的經典曲目,重溫最美的回憶,一起聆聽屬於我們的時光點唱機。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國內第一支以演唱無伴奏精緻現代合唱音樂為主要特色的合唱團,數度獲邀參與國際重要音樂節與藝術節,包括世界合唱大會、美國合唱指揮協會年會、奧立岡巴赫音樂節、溫哥華音樂節等,並曾於美國卡內基音樂廳、北京國家大劇院、雪梨歌劇院等國際級場館演唱,足跡踏遍30餘國家城市,在國際間享有極高知名度。
演出製作群
指揮/古育仲
演出/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鋼琴/T.L.江天霖
獨唱/史茵茵、穆福淳
低音提琴/徐崇育
鼓手/廖育瑄
曲目:
Wonderful World, When I Fall in Love, Only You, At Last, Over the Rainbow, Let It Be, Blue Skies
等多首永恆世紀懷念金曲
國家大劇院 音樂廳 在 channelvt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VTC致力推動青年人的全人發展,秉承這個理念,VTC交響樂團及VTC合唱團分別於2005年及2009年成立,為VTC學生、校友及教職員建立一個獨一無二的藝術文化平台,讓他們發揮音樂天份,盡展所長。
自2006年起,VTC交響樂團邀得國際著名指揮家石信之擔任藝術總監兼指揮。於20-07至2009年期間,樂團先後到訪澳門文化中心、深圳音樂廳及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今年7月上海世博期間,交響樂團聯同合唱團共100位團員,於歷史悠久的上海音樂廳舉行「港滬傳情在世博」音樂會,並邀得知名小提琴家李傳韻、王之炅日一同參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Ifeyr3Ifu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