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戰鬥藍就可以當選?!
實情是,恐怕連參選機會都渺茫啦!
今天,趙少康出席了 #為戰鬥藍青年點讚 活動,他說有許多的藍營青年明年要投入市議員選舉,只要 #表現出戰鬥精神,#喊出自己是戰鬥藍,就可以 #當選。
這種 #類神祕宗教 領袖的傳道內容,純粹是喊爽而已,所謂的戰鬥藍,不就是自創 #黨中之黨,在2022、2024年 #挾諸侯和教徒以令天子,搶得黨內主導權和話語權。
我們先從選戰數據來分析,國民黨在地方選舉制霸已久,以2018年的地方選舉結果為例,國民黨在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基隆市、新竹縣、彰化縣、台東縣、花蓮縣、連江縣擁有超過半數的席次,另外在台北市、台中市、宜蘭縣、新竹市、南投縣、金門縣擁有相對多數席次,換言之,國民黨在15個縣市議會是 #最大黨,而國民黨籍的議長高達19人。
2018年國民黨在全國912席議員取得394席(43.2%),民進黨238席(26.1%),無黨籍234席(25.7%),其他政黨合計僅有46席(5%)。
國民黨在全國議員人數的占比長年來超過4成,在各地議會呼風喚雨,掌握地方預算的審查權,即便在是綠營執政多年的高雄,議會也僅出現過一次 #政黨輪替。所以,歷來掛國民黨籍在基層選舉,對許多地方頭人或派系來說,是滿大的誘因。
上周末,#趙少康 南下高雄,分別見了 #KK政線 部分成員和 #黃紹庭。黃紹庭的父親 #黃芳仁,大概從1985年就開始當議員(縣市合併前第2屆〜第6屆),後因案不得不棄選,2006年改由黃紹庭接替參選(縣市合併前第7屆,合併後第2〜3屆)。加減算下來,黃芳仁當了將近20年的議員,因雙重國籍曾被解職的黃紹庭,也當了超過10年的議員,父子合計30年。
KK政線的7名成員,李眉蓁、李亞築、陳麗娜、黃香菽、蔡金晏、蔡武宏、鍾易仲,也全數是政二代,其父母、兄弟或夫婿都曾是民代。
而趙少康這周打算碰面的高市議會戰鬥藍其他成員,包括邱于軒、宋立彬、陳美雅、黃柏霖,同樣都是政二代。當然,政二代也必須通過選票的檢驗才能當選,不過,世代累積的人脈(樁腳)、資源、募款能力等,無疑墊高了從政的門檻,沒有家世背景或派系支持的新人或素人,真的很難脫穎而出。
說真的啦,趙少康今天對著那些青年黨員喊話,什麼民進黨已經被吃乾抹淨,反而是國民黨的年輕人有機會,他有計畫要輔選市議員,盼大家一起戰鬥巴拉巴拉的〜〜
我說趙先生啊,鬼門昨天已關,就不用說這些連你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話了!請老老實實告訴那些年輕人,參選議員的機會早被這些政二代 #卡好卡滿,加上現任優先的慣例,我們就等著看下一屆國民黨高雄市議員的提名名單,究竟會有多少新人或素人?
註:國民黨把329青年節定為紀念黃花崗烈士的節日,其實寓意深遠啊!
國民黨台中市議員提名名單 在 周永鴻 台中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把抗爭當作遊戲 國民黨鬧夠了沒❓🔥
🔴昨天下午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的幾位立委衝進了立法院 #打破了立法院門口的玻璃強行進入 毀損了議事堂許多公物,佔領主席台訴求退回監委提名的名單,並要求立法院開燈開冷氣,我想不只永鴻,許多人都覺得非常荒謬可笑吧
這些委員們,其實並不需要「突襲」,他們本來就可以正大光明地進入議場,為什麼要突襲⁉️當然是為了作秀,太陽花學運時青年佔領立法院,國民黨的大官們針對佔領行為不斷批評,結果國民黨現在企圖複製太陽花學運的經驗來吸引社會關注,是在哈囉❓還用冷氣開了以後議場內的非藍委會撤場為由要求開冷氣開燈,永鴻覺得這些委員 #自己想吹要誠實講 ,而且 #怕熱真的不要進廚房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在臨時會也有提案,卻選擇在臨時會前夕「杯葛」自己,令人直搖頭,反應民意的方式很多。永鴻奉勸睡在立院裡頭的江啟臣主席睡醒後可以想清楚一點,用理性取代衝突,不要辜負投票給你們的選民
#台中市議員 #周永鴻
#天氣這麼熱想開冷氣可以理解
#但這個訴求是你們自家人提的可不是有人在帶風向
#東施效顰
國民黨台中市議員提名名單 在 黃健豪-北屯漸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敗選檢討長文
#三千字喔
#寫完蔡英文已經817萬票了
前言-
原文 (https://reurl.cc/D1rLK6 )寫於2020/01/11的晚間十點,作為一個國民黨籍的市議員,除了向選民負責、監督市政、爭取建設之外,對於自己所處的政黨,我自認為也有義務對他過去種種提出批判建議,並積極參與政黨未來的路線及運作。
在這邊,先謝謝所有支持者,也希望我們能爭取更多的支持者!
摘要-
總統大選結果說明,國民黨雖固守既有選票,但失去開拓選票的能力,需徹底改革。重點有三:第一是中華民國主權,第二是世代交替及政黨內造化,第三是不分區立委的同意權制度。同時也呼籲,吳敦義就退出吧,不要再上演慰留戲碼,另外也呼籲韓市長及韓粉朋友回歸市政,給市民一個交代。
----
寫這篇文的同時,蔡英文得票正式突破馬英九門檻,TVBS的報票已來到787萬,超過馬英九的765.9萬票。
寫完的時候,蔡英文817萬票,遠比上次的689萬多了約128萬票,得票率約成長1%;韓國瑜的得票,雖然也約略等於上次朱立倫加上宋楚瑜,拿到552萬票,且得票成長7%,但從票數上,蔡英文除了固守之外,更是成功催出了先前沒投票的人,也投給她。
民主政治最可貴的就是,民選出來的總統是一張票,任何一個年滿20歲的年輕人也是一張票,每張選票背後代表一個人的意志,集合起來成為眾人的意志,而2020年蔡英文總統的勝選,就是用選票傳達出,台灣絕對多數的民眾肯定蔡英文的施政,也期待蔡英文未來四年繼續擔任總統一職。
輸了就要認,我們是政治組織,不是宗教團體。
我們要調整自己的論述,讓多數民眾能夠認同、接受,不是死守歷史,然後向民眾宣教,民眾不接受就說國家要毀了。
不會,國家不會毀了,因為國家是由人民組成的,政權也是民意賦予的。我們國民黨要接受這個結果,然後真的啟動改革。
也不要怪別人入侵校園、怪別人買媒體、怪別人使用網軍。
因為他們可以,我們也可以,這些都只是技術問題,關鍵是,我們要怎麼做好這些事?怎麼讓民眾接受?
一、首先,我要先檢討自己。
選前不管怎麼估算、怎麼感覺,我的確都沒有估過蔡英文這麼高票;以台中來說,真的怎麼樣也沒想到顏寬恒會落選,所以同溫層太厚的不是其他人,就是我自己。
作為一個民意代表,最忌諱的就是同溫層太厚,因為這表示我沒聽到/沒接受民眾真實的聲音。但選前兩周,我曾在某個輔選的談話中提到,我覺得沈智慧有點危險,應加強輔選力道,今天開票到一半,也與當天的一位前輩在電話中表達上述的反思,倒是對方安慰我,至少還有警覺到,其他選區是因為感受不到,各區都很震撼。
二、再來談大環境。
就如同許多人的認知,以及我在選前一天寫過,主權保衛戰可以說是這次總統大選的主軸,儘管這個招數用了至少20年,但不可否認主權及伴隨而來的兩岸關係,在大選中都是選戰的關鍵。
我要再次強調,中華民國擁有主權,今日香港也不會是明日台灣,意圖把香港跟台灣畫上等號的人,才是真的出賣主權。
所以兩岸關係上,我們要講清楚自己的定位。
現在再責怪馬英九的課綱問題、再責怪九二共識被曲解,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民眾對現狀的認知就是我們看到、感覺到的這樣-我們跟中共是不同的政權(或國家)。
國民政府來台之後,長期教育反共思想,當時還有大中國的意識,但隨著政權更迭,我們早已放棄爭取「中國」代表權,中國與中共現在成為同一個詞,且政治實力及現實上,中共也確實代理了中國的概念,而整個台灣社會對反中共的慣性一直延續到今天,我們的確很難說清楚,要怎麼樣一邊捍衛中華民國主權,一邊與中共友善的互動。
簡單來講,九二共識已經被混淆的今天,再談九二共識就不是共識了,且1992年的兩岸實力及國際關係,與2020年的世界局勢,就是不一樣。
1992年的台灣,還有許多人認同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無論是文化上的、或政治上的,但2020年的當下,這句話無論是文化上或政治上,已經很難成為主流社會的認同。
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就目前來說,我期許能做到幾個點:
1.政治上堅決捍衛中華民國主權。
2.文化上傳承中華(國)文化,比如說我們現有的各項節慶淵源、宗教信仰、歷史古蹟,講一個比較好理解的概念,就像是美國或許多歐陸國家,政權各異,歷史上也相互征戰,但共同傳承了基督教的節慶、文化。
3.別再提九二共識,而是要基於現狀提出國人能接收的現實觀點;畢竟九二共識也是基於1992年的現實,這條路不好走了,總要嘗試開啟新路。至於新的路是什麼,我書讀得少,但我認為要以維護上述兩點為基礎來談。
三、在黨內改革上,不用說了,就是世代交替,徹徹底底的世代交替。
尤其是改革中常會及黨內決策機制。
現行的國民黨體制,基本上還是源自於國民黨還擁有廣大大陸領土的時候所設計,現在繼續沿用。中華民國憲法尚修憲了七次,省政府也都虛級化了,國民黨沒理由死守成規。
改革的重點一個在世代,一個在民意。
中常會上,應保障1/3席次為45歲以下的各界青年;1/3席次保障全國各地具有民意代表身分的從政同志;僅留1/3依現行制度選出中常委代表各類黨員。
基本上我國現行所有重要的公職,都必須透過直接民選來產生,每四年一次中央大選,每四年一次地方大選,帳面上每兩年就會有選舉,而恰恰好,中常委改選就是每兩年一次。
我們只問一句,現在,每個禮拜固定跟主席開會的中常會上,各位中常委,總共32席,有幾席是經過選戰真實且無情洗禮的民意代表?還是多數是對黨主席、黨中央歌功頌德居多的黨內大老?這樣的每周開會的組成結構,不僅形成厚重的同溫層之外,也完全無能力了解各地的真實民意,更可怕的是,中常會是國民黨日常最高的權力機構。
另外,雖然輸掉總統大選,但國民黨目前尚有15席執政縣市,我認為除了必須按往例,將其列為指定中常委列席中常會之外,也該將這些縣市首長列入黨中央的聯席決策機制當中。
以往國民黨真就是黨主席說了算,但在民選為王的政治體制,國民黨這種列寧式政黨的黨主席權力及能力真的有限,應思考中央執政及在野時,換軌不同的決策機制,才能真正的在地化及扁平化。
而世代交替更是國民黨必須改革的重中之重。
最簡單也殘忍的道理,70歲的人,對於當代發生的事情和觀念要重新學習,重新理解,又未必能接受。社會主流願意付出長照成本,但不可能停下來等你學習、理解、接受,社會只會一直往前走。
而舉自己為例,31歲的我,辦公室也有60歲的主任,他的人生歷練和人脈,也能經常有效地幫我度過各種難關,但我不會拜託他每天幫我刷社群;我也常常搞不懂我21歲和25歲的助理在想什麼,但他們卻經常能幫我把事情處理好,讓我體會到不一樣的成長和處理模式。
把黨內高層全部換掉,最重要的意義不在於製造樣板,而是在於青壯世代本來就活在當代,活在社會的主流當中,所以在思想、認同甚至溝通能力上,才能與社會共鳴;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重新詮釋國民黨的價值,扮演好一個政黨、一個在野黨應該有的樣子。
四、不分區立委的提名同意權制度,更是荒謬到不改不行的地步。
現行不分區立委的提名同意權制度,比較像是不同意權:被提名人的不同意票數,要超過出席中央委員的半數,才會被撤換。這個荒謬的制度,導致國民黨最後推出吳斯懷名單,一定程度上也重創了全國各地的區域立委選情。
我對歷史負責,吳斯懷和吳敦義,我是投下反對票的,但是因為那個荒謬的同意權制度,即便吳斯懷的反對票高於同意票,且沒有意思要自己退出,他還是被國民黨提名了。
五、選後的黨主席之爭
可喜可賀的是,吳敦義等人,終於宣布要請辭了。我先呼籲、也拜託,你各位中常委,千萬不要上演什麼大慰留的戲碼,真的。
但吳敦義實在是,我不知道要說什麼,他很會拆自己的炸彈,從不分區的名次,再到這次辭主席,他都避開自己被狂轟的風險。
對於隨之而來黨主席改選,我要甘冒大不諱的講一件事。
做為個人,我真心覺得韓國瑜市長是一個有趣、有義氣的朋友。
但是,這次總統選舉的結果只說明一件事,絕大多數的民眾,不希望韓市長成為我們的領導人,或是說,不希望在還沒看到具體成果之前,再給他成為領導人。
換位思考一下,就像2018年輸掉縣市長的林佳龍、陳其邁、蘇貞昌,卻在2019年高升中央部會首長,多數民眾也難以接受。只是這個情緒在這次選舉中被其他事情蓋過去。
所以,在這樣的民意基礎之下,我希望韓市長本人,以及韓粉朋友,不要再起心動念競選黨主席了,好好回歸市政,如果能夠順利挺過罷免難關,我們期許韓市長在高雄市政上,能拿出真的讓人讚嘆的成績。
六、最後,國民黨還有救嗎?
很多年輕的選民都會問我,甚至有一次學弟妹來市議會參訪也問過,國民黨現在這麼爛,為什麼你還留在國民黨,我其實都會反問他們一句,那你覺得我爛嗎?我是個爛人嗎?那我不是爛人,如果國民黨裡都是我這種人,或我們講最遠的,有一天我當了國民黨主席,你還覺得國民黨爛嗎?
任何組織都不會自己變爛或變好,行文至末,在選票上成長到817萬票的民進黨,在2007年曾經是一個被選民唾棄、爛到底的貪污政黨。
所以,該退黨的,是那些把局面搞爛的人,不是我,好嗎?
註:
配圖為在市議會質詢時的情景。
國民黨台中市議員提名名單 在 國民黨台中市黨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國民黨台中市 黨部。 40377 個讚· 258 人正在談論這個。 KMT國民黨-台中市黨部#走進黨部#使用黨部#服務黨部誠摯邀請更多國民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