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記得小時候寄宿叔公家,堂姑姑們會對著我唱著『張阿子 no no』佐以奇怪的小調當作逗弄我的方式。沒人告訴我那個小名的由來,但現在想起來,那些句子不但有旋律,還有暖心的溫度。
而從爸媽為軸心蔓延出去的親戚們喚我『轟嘉』,從這個十足台灣國語的發音,應該猜得到我們是台語系家族吧,我其實很想糾正他們,但久了也就習慣,那是只有至親會使用的專屬叫法。
再來的一些綽號,現在看來就不是那麼政治正確。國中同學覺得我像漫畫老夫子裡的大番薯,於是就逕自幫我等同了。高中時因為陰柔特質,加上重考年紀長於其他同學,忘記是怎麼開始的,就被喚作『學姊』,連班導師也是這樣叫我。
某天在大學圖書館裡,同學跑來跟我說:『你長得很像五月天阿信』,我就慢慢演變出阿信這個綽號,一直沿用到我離開三立電視台的工作,當時已經是2007,這個綽號跟了我八年,現在只剩大學同學這樣叫我。
當兵的時候長官管我叫『小嘉』,是名字的最末字,我蠻喜歡的,沒有任何其他的意涵加諸,純粹就是父母給的名字的一部分。除了前兩份工作之外,我到了全能製作公司就一路用小嘉,一直到慢慢變成了『小嘉哥』。
另一個大家熟悉的,是2010我開始寫作部落格開始用的筆名『傳播弟』,傳播是我的職業,弟無疑是我當時的面容和性格,剛好呼應傳播妹這個行業,好叫又有記憶點。奇妙的是,這個筆名陪伴我從電影部落客,走到成為Youtuber,但始終沒背離的,是我都與傳播相關的特質。
今年是我個人紀元的第四十一度展開,希望有幸可以把這年走完,如果不能勇度今年也沒遺憾,因為過往的四十年太精采,讓我在平凡中也充滿絢爛的火花。 祝我生日快樂,也祝大家天天平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更多【滿天星音樂小學堂】►►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P04RyZtFTK5EoS9XVVPuz 哥哥姐姐:太陽哥哥 KIWI姐姐 橘子姐姐 酪梨姐姐 滿天星音樂小學堂:小星星 樂器:電子琴 烏克麗麗 #滿天星音樂小學堂...
國語小調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耘週歲 ◎施善繼
小耘,今天是妳週歲,
妳這小調皮鬼,
去年,比預產日,
還慢一個星期才到我們家。
記得那天,
天剛剛亮,
樓下豆漿店的鐵捲門,
才嘩啦啦的開,
鹹餅、燒餅才放進電爐子裡烤,
油條才一根根放進油鍋裡炸,
妳就在媽媽圓鼓鼓的肚子裡鬧。
其實我們也睡夠了,
只是妳在這時候來,
爸爸要去上班,
哥哥要去上學,
媽媽要怎麼辦?
媽媽陣痛已很急促,
媽媽已支持不住。
我們提著準備好的包包,
叫起惺惺忪忪的哥哥,
爸爸背著哥哥,
手牽著媽媽,
媽媽每跨一步,
都強忍著妳急急促促的震動,
向馬偕醫院奔去。
媽媽住普通病房,
普通病房我們比較合適,
因為我們住得起。
住四天三夜,
繳參仟貳佰壹拾貳元,
拿了五張收據,
拿了妳的出生證明書。
爸爸抱著妳牽著媽媽,
媽媽牽著哥哥,
一家四口高高興興,
踏著和緩的腳步走出醫院,
迎向中山北路民生路口燦爛的陽光。
媽媽作月子,
爸爸到菜市場去。
乖乖的妳睡在搖籃裡,
嬰兒美奶粉:美國的,
加農奶瓶:英國的,
尿布:中國的,
妳的哭聲也是中國的,
乖乖的妳睡在搖籃裡。
爸爸到菜市場去,
媽媽在作月子。
妳在每個月請人幫忙,
包括洗衣服兩千塊的照顧下長大。
嬰兒美後來換成安佳,
加上愛力麥粉;
加上的媽媽的鍾愛;
加上哥哥的逗愛;
加上爸爸的暱愛。
妳穿哥哥穿過的舊衣,
玩哥哥玩過的玩具。
妳誕生在臺北市,
戶籍登記仍跟著爸爸,
臺灣省彰化縣鹿港鎮洛津里。
但爸爸必須告訴妳,
我們的祖籍遠遠的,
在福建的晉江。
而我們現在住在中和鄉,
郵遞區號二三五,
將來長大後妳要在中和國小,
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帶便當,
受中文的中國教育。
爸爸有廣東籍的朋友,
也有吉林,
有湖南,
有四川,
來自中國各地的朋友。
妳將來長大上學,
像爸爸也會有,
來自中國各地的小朋友。
妳要用國語和他們交談,
和他們互助互愛,
和他們不分彼此的遊戲,
絕對不要打架。
在學校尊敬師長,
搭車走路嚴守秩序,
在無論那裡,
要記牢我們是堂堂正正,
脊樑挺直不亢不卑的,
中國人。
妳快快的睡吧快快的長大,
快快的吃吧快快的長大,
快快的長大就知道;
吃的鹽巴那裡來,
吃的小魚那裡來,
吃的稀飯那裡來,
吃的香蕉那裡來,
穿的衣服那裡來,
穿的鞋子那裡來,
睡的床舖那裡來,
住的房屋那裡來,
走的馬路那裡來。
妳快快的睡,
爸爸唱搖囝仔歌搖妳入睡,
妳今天週歲,
讓古老的中國伴妳入睡,
快快的長大快快的睡。
明天當妳醒來,
少年的中國也已醒來,
少年的中國不再迷惘,
少年的中國不再徬徨,
少年的中國不再失望,
少年的中國英氣風發,
少年的中國虎嘯鷹揚。
◎ 作者簡介
施善繼(1945—),彰化縣鹿港鎮人。曾任職於臺北縣工務局工程隊。高中時代開始寫詩,1971年與辛牧、蕭蕭等三人籌組龍族詩社。著有詩集《傘季》、《施善繼詩選》、《寶島小遊記》、《返鄉》、《毒蘋果札記》等。1998以降,專事雜文寫作,以「毒蘋果札記」專欄,陸續刊發於《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批判與再造》、《兩岸犇報》等報誌。(改自維基百科)
◎小編一尾賞析
2000年代初上小學的我在校慶唱著《國旗歌》:「光我民族/促進大同」,當時的我不明白歌詞的意義,直到很後來才明白唱歌是對於身體的規訓、召喚來自過去久遠的國族主義的意識形態,而「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小時候國語作業簿背面總是有這段蔣公訓詞似乎也是如此,做個好學生的同時,也要做個中國人。
「國語」、「國文」、「國字」、「國學」、「國歌」、「國旗」這些詞彙裡的「國」,背後所隱含的「國」即是「中國」,在臺灣的語境來看就是1912年成立於南京的「中華民國」,從1949到1970年代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面臨了釣魚臺事件、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中華民國」這個在臺灣的政權受到了挑戰,而1978年4月發表於《雄獅美術》第86期上的〈小耘周歲〉也是在此一時期寫成。
〈小耘周歲〉的寫作主題也無不與19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作家們在此思考何為鄉土?書寫中國還是臺灣、現代主義還是寫實主義的問題相關,同時施善繼參與籌組的龍族詩社開始反省現代主義,強調寫實、社會性,將精神價值由西方向東方/中國回擺,從這開始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施善繼會在這個時期創作出〈小耘周歲〉這樣的詩來了。
〈小耘周歲〉寫的是父親對於新生女兒的未來期許,相較於上一代的現代主義詩人,從語言上來看幾乎沒有艱深令人難以理解的語句,也不難猜想這也是為什麼這首詩會出現在1980年代的國文課本中。詩的前兩個段落描述的是媽媽妊 娠陣痛全家協力送媽媽到醫院產子的過程,其中也不無反映上世代的台北地景,如原來自北方飲食但現在已經在地化的豆漿油條店。接著到了媽媽坐月子的場景,詩人以父親口吻介紹來自英美的嬰兒用具後說:「尿布:中國的,/妳的哭聲也是中國的,/乖乖的妳睡在搖籃裡。」,在告別現代主義和西方精神後,當然嬰兒的哭聲也必然是中國的。
在東方/中國意識抬頭下,本土的源流必也來自於對岸大陸:「妳誕生在臺北市,/戶籍登記仍跟著爸爸,/臺灣省彰化縣鹿港鎮洛津里。/但爸爸必須告訴妳,/我們的祖籍遠遠的,/在福建的晉江。」同時,這段也顯現了1960、1970臺灣大規模工業化、都市化後臺北迎接了為數眾多的中南部移民的景況,多移居至中和永和、板橋新莊、三重蘆洲等地。同時,在國語運動如火如荼的進行的時間,「受中文的中國教育」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和來自「中國各地的小朋友」溝通,即使是講閩南語來自彰化鹿港的人為了要和「不同省份的同胞」溝通,都必須學習「國語」,「在無論那裡,/要記牢我們是堂堂正正,/脊樑挺直不亢不卑的,/中國人。」,或許我們可以將其影射至1970那個孤立無援的「中(華民)國」喊出「漢賊不兩立」後,詩人再一次的政治表態。
到了最後一段,詩全然得脫離了寫實的脈絡成為了一種召喚古老中國在此降臨的咒語,在此時此地吃、穿、睡、住、走的東西在現實上絕對不可能來自對岸,但詩不斷地利用排比寫著「那裡來」。唱搖著閩南語的囝仔歌,就能「讓古老的中國伴妳入睡」,詩人在寫實語境上加入了超現實的綱目,中國國族主義班師回朝,詩人在「中(華民)國」又一次面臨危急存亡之際的1970年代,讓梁啟超為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前傾頹的中國所寫的《少年中國說》再次搬屍回巢,即再現了:「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彊!」的乎吿,退出聯合國的中華民國在詩裡接榫了鴉片戰爭後的大清國的隱喻,此時回向寫實、中國/東方的詩作呼應了官方的意識形態,也不難想像為何後來這首詩能夠收入國文課本裡。
然而,此時其他作家的寫作,如鄉土文學論戰的「鄉土」時常回溯的是更遠大的古老中國,但那關於臺灣的寫作主題同時開始在1970萌芽,到了國文課本收錄這首詩的年代,那是在美麗島大審之後、黨外運動不斷衝撞威權體制、台灣意識論戰正在進行的解嚴前夕的1980,國文課本承載的意識形態也與當時的社會氛圍形成了一股強烈的對比。或許從今日來看這首詩並不真的有如此高超的詩的技藝,但這首詩確實也代表了在某個年代生在這座島嶼上的人,被國家所形塑的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
--
美編:佳郁
圖片:自繪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1/20210107.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國語課本詩選 #國立編譯館 #施善繼 #小耘週歲 #鄉土文學 #大中國主義
國語小調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和吉他的淵源》之十二
有一些後來用這些自己蒐藏的吉他,的錄音,可以在某幾首歌裡面聽到:
比如,我有一首歌叫做「網路」,是一首非常冷門的龐克式的歌,從頭到尾的那個十六分音符的吉他的上下快速的刷音和弦,用的就是那一把 1954年的 Telecaster 彈的;歌曲間奏處的「拉米嗽拉梯拉,拉米嗽拉梯拉..........」的簡單但是乾脆有如保齡球瓶 倒地的音程聲,也是這一把 Tele 加上微微的破音彈出來的。
另外,有一首歌叫做「美麗島」,它的前奏的 D 小調 分解和弦,爬著琴衍上下來回,並偶爾低到 A 小調繼續同一種格式忙碌的運轉(這部分因為電子樂器的加入而被掩蓋掉了);這首歌的主幹架是由木吉他加上電子節奏來構成的;而這一把 1887年製的 Martin的 二又二分之一的小型木吉他是我在 1996年底在 斯坦頓島的 Mandolin Brothers 購買的。這把琴由於攜帶方便,而且琴聲紮實,在十年前我在它的音孔處加裝了一個 Fishman 的拾音器,並且把吉他的輸出接頭 裝在背帶固定銷處,這樣,它在演出時就不需要用麥克風來收音,直接以四分一吋接頭插入進擴音器來發聲即可。
另一首歌,比較個人的,叫做「傾城之雨」。1997年五月我正在紐約的 Quad Studio 錄音,有關 林春生、陳進興、高天民這三個人的犯案情事,還有他們綁架白曉燕的事情,不斷的透過北美的報紙雜誌,不斷傳來。令人最難過而不能不動容的,當然就是這個年僅十六歲的女學生白曉燕,那段難以置信的遭遇與案件恐怖的發展。 人在大蘋果,似乎有一種與現實幾乎隔絕的禪定狀態;我用兩天的時間,連詞帶曲的寫了那一首「傾城之雨」,在 Quad 錄音室內把歌錄了下來。 整首歌只用了一把電吉他伴奏;而那一把伴奏的電吉他,就是已經用的越來越上手,跟我同年紀的那把 1954年的 Stratocaster。
畢竟,我在音樂上的主修並非吉他,也不能算是專業錄音室吉他手~~彈吉他彈的好不好,還算是有自知之明。自我出道到目前,幫我在演出或是錄音室彈過的吉他手,包括:A-Lip、翁孝良、瑪莎、倪芳來、苦瓜、劉屏生、馬尚仁、小熊、魯世傑、蘇德華、Joey、Fabio Carli、Eugene Pao、阿匡、屠衡、小畢、A-Ji、阿翔、黃欽聖、盧家宏、喬沙宏、梁恩傑、黃宣銘、黃冠豪、王治平、Barry 鍾慶鴻、李冠樞、Peter Ng、門田英司、裵明煥、安田裕美......等,他們之間,開始的早的比如 翁孝良,1970年代已經是電星合唱團的主吉他手,後來國語歌曲興起開始擔任錄音室吉他手;後來更出名的瑪莎,七零年代出自台中,其時在因為美軍駐守而興起的音樂酒吧裡組合唱團彈吉他,八零年代成為錄音室和演唱會最搶手的吉他手;蘇德華和 Joey 是在香港合作的;但是,和我合作的最多而且遠遠最深的莫過於 Fabio,膩名花比傲,義大利人。
花比傲在香港我組「音樂工廠」時,是我們公司的音樂、製作總監;我和 Fabio合作過無數的歌曲,行至八零末期,正好是音樂數位化,MIDI開始當道的時候,我負責鍵盤(我說過的),Fabio 彈吉他,一起一首歌、一首歌的把曲子編出來。
Fabio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編曲家,舉凡「皇后大道東」、「東方之珠」、「似是故人來」、「赤子」、「火車」、「來自你、來自我、來自他」(這首歌 Fabio 也是作曲者)、「滾滾紅塵」,「女人心」、「追夢人」.....等等,都是他(也有和我一起)編出來的。 八零晚期後,正好 MIDI 方興未艾;我也在九零年初在灣仔投資開了一間「唐樓」錄音室,數位加碼,變本帶利。
加上,我們兩個都用 他所習慣的 Performer 軟體編曲,在討論到細節要如何處理時,就在 Mac 的電腦螢幕上把音符全部攤開,一個音、一個音的,一小節、一小節的,把所有的音符修正到我們兩個都同意、滿意為止。
Fabio 自義大利帶來香港的,就是一把 Gibson 的 Les Paul Custom,三個拾音器版本。那一把黑色的「黑美人」Black Beauty 我認為是 吉他創作與設計以來,做得最好看的一把吉他:渾黑色的琴頭琴頸琴身,配以金色的拾音器等金屬硬體在身,包以淡黃色的邊條在全支吉他的通周身,傲然挺立:像極了一位美女身著筆挺的燕尾服,口袋帽件飾以金條邊,儀態端莊有禮的伺立在你的周邊,等候諮詢服務。 以上所有的這些歌曲,全部都有 Fabio 的 這把 LPC 的聲音錄製在層次裡面。
我曾經好幾次向 Fabio 提及,他肯不肯出讓這一把 Les Paul Custom 給我,的意向,他只說:「No, No ,No, Noway. 」 你說,是不是這樣?好朋友再好,要出讓最貼身最上手的吉他?
免談。
Fabio 於 2013年在紐約因為膀胱癌 過世。他走了以後,我們到一百三十多街的哈林拜訪他太太 Janet;Janet 仍然在房地產公司做事,做得非常出色;聊天到後來,我問及了 Fabio 的那一把 黑美人吉他,Janet說,「喔! Fabio 臨終前把它送給了 Bryan(Janet的兒子) , 而且告訴他要好好保管這吉他,因為市面上已經很難找得到了。」
還是慢了一步。
這七、八年來,我陸續已經蒐藏了四把 Les Paul Custom了,一把 72年的,兩把 69年的,一把改了色的 68年 的,但它們都是雙拾音器的。 去年年底,有機會在網路上看到一把 三個拾音器的 LPC:
「我的天!那不是 Fabio的那一把 黑美人嗎?」。就馬上致電去了那一家樂器行,把那一把 LPC 訂了下來。
拿到手後,果然,那一把黑美人幾乎跟 Fabio的那一把黑美人一模一樣,黝黑色的琴身散放著一些些美麗的細微皺紋。不一樣的,只是我這一把是 77年的,而 Fabio告訴我說,他是1976 在 義大利 Verona 購買的那一把琴;是 76年製的。
吉他、木頭、旋律、朋友,還有大家在某一個時代為自己與事業理想奮鬥的那個年紀,還有香港。
也許很重要的,是我們真的一起創作,編曲,錄音,而且真的,藉著吉他,把音樂留下來了呢!
——
#You編
回憶不僅僅在大佑哥的腦海中,也在那一把黑美人的琴上,美好的過去也同時記錄在音樂之中⋯⋯愛琴故事的連載來到第12篇,越來越多的回憶故事湧上大佑哥的心頭,這些故事依然未完待續⋯⋯
國語小調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看更多【滿天星音樂小學堂】►►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P04RyZtFTK5EoS9XVVPuz
哥哥姐姐:太陽哥哥 KIWI姐姐 橘子姐姐 酪梨姐姐
滿天星音樂小學堂:小星星
樂器:電子琴 烏克麗麗
#滿天星音樂小學堂 #兒歌 #小星星 #一閃一閃亮晶晶 #莫札特 #小星星變奏曲 #幼兒律動 #童謠 #兒童音樂 #大調 #小調 #跟我一起 #宅在家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畫畫魔法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5fwbDo7yqoIrQdtkONAg1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wKcH5xqC3XnpugGR6mDLI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YOYO好好玩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HkrHSOO7lqbqag3ecmaXh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lSIa6t_UU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