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安姐的聯絡簿貼了一張便條紙,老師要她去參加校外作文比賽,雖然沒說清楚為何選她,只告知時間,不過孩子看起來有些意願,我說既然有機會那去試試也好!
結果今天放學,加妹的老師也突然跟我說,她也選了加妹去比賽,說這個比賽,報名的幾乎都是4-6年級的孩子,但他覺得加妹在班上,目前寫文的完整度還不錯,可以去試試,感覺加妹的新老師蠻鼓勵孩子嘗試,所以也答應老師,姐妹倆一起去比。
回到家,認識的媽媽突然跟我說恭喜,想說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安姐暑假寫的閱讀心得獲得優勝。
他們那班老師有傳給家長看,可能知道我們班資訊獲得不容易,所以順便把訊息跟我說…(結果我每次資訊都來自別班🤣)。
暑假期間為了這份作業,花了不少時間和孩子討論,終於有收穫。早上也幫安姐之前寫的一篇故事,投稿國語日報,希望孩子能獲得更多的自信,勇於嘗試每一次的挑戰!
#安加奶油的貓頭鷹養成
國語日報聯絡簿 在 依比鴨鴨兩三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米嘛碎碎唸】有夢最美
文/小米嘛
生日前一天,收到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簡短,卻是我最好的生日禮物。
從小我就是個愛看書的孩子,雖然課業成績沒多好,倒是很愛看些在大人眼中是“有的沒的”的課外讀物,當然說不上是博覽群書,看的種類卻很雜,心理哲學天文科幻武俠推理愛情散文長篇……,而在那個青春期的少女時代,少女情懷總是詩的女孩兒,最愛讀的當然就是當年紅極一時的言情小說了。書看得多了,不知不覺間對於用字遣辭就執著了起來。
還記得國小五六年級時遇到了一個嚴格的好老師,每天要我們在聯絡簿上抄一句格言,最常出的作業是用指定的成語寫作文。
現在想想,老師根本就是自討苦吃,改作文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更何況還是改小學生們辭不達意狗屁不通的作文。同學們當然叫苦連天,奇怪的是,對當時還是小女孩的我來說,寫作文交作文然後等作文被改好發下來,是一件既有趣又期待的事情。偶爾看到國語日報上的小朋友作文刊在上頭,總是偷偷地羨慕,幻想有一天也能在上頭看到我的名字。
高中時,在柔弱纖細永遠穿著輕飄飄的長裙、看起來就像個仙女的國文老師的鼓勵下,生平第一次投了稿。
永遠記得當第一次看到自己一字一句寫在六百格綠色稿子上的文章被印成鉛字、刊登在校刊上時的感動,那是一個電腦還不普及、連打字都不容易,校刊還需要一字一句慢慢排版的年代,是報社雜誌出版社還只收手稿的年代,看到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
於是,開啟了我開始黑白寫的人生。從此,文章一篇接一篇,沒什麼深度內容,廢話倒是無極限。
早些年寫的是風花雪月,在「第一次的輕密接觸」紅遍半天邊時,也曾試圖寫過小說,可惜最後還是無疾而終。雖然如此,在那個網路還不像現在普及的時代,竟也默默累積了一些不認識的讀者網友。偶爾也會有雜誌來請求授權,但在著作權還不被注重的年代,文章多半是被莫名的複製轉貼然後不知作者是誰。
最值得拿來說嘴的,一是當時還在當兵的弟弟偶爾會拿我的文章去投莒光雜誌,只要有被刊登,就會賺到好幾天的榮譽假。再來就是到日本唸書時,參加了學校的作文比賽,竟然得到第一名優勝獎,賺了五萬日幣的獎學金。
寫這麼多不是要炫耀,只是想說明寫東西似乎像個癮頭,不寫不暢快。
這幾年寫的方向變了,當生活不再充滿粉紅泡泡,寫出來的文章也就不再轟轟烈烈。寫的內容轉為無趣又瑣碎的家事與育兒,寫下來的是心情,也是抒發;是興趣,也是紀錄。
最常有人問我:「你到底怎麼有時間寫這麼長的文?」沒什麼,純粹是我話多而已,只是這些話說不出口,只好付諸於文字。
當然,如果你喜歡我寫的東西,歡迎給我一點鼓勵或分享…………放心,我只是個網白,不賺點閱率也拿不到半分好處;我不是名人專家,我只是一個愛寫愛分享育兒生活的平凡媽媽而已。
最後,謝謝《媽媽經》的肯定,成為駐站作者的一員,這是我今年最棒的生日禮物。
#前同事達比胖說我還需要9點5K以上的點閱率
#有夢最美
國語日報聯絡簿 在 葉明修&葉家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別廢了孩子的武功】
練習做家事,其實就是練習做事的方法。
一天下午,一群同事來我家找我,大家一聊,我提起了經歷過的一件往事。
有一年,我擔任一年級導師,給孩子出了一項功課——每天回家做一件家事,項目不限,同時,我也請家長配合註記在聯絡簿上。兩週後,有個家長到校找我,不悅的問:「做家事有什麼用呢?」我一聽不禁為這質詢笑了出來。我說:「你總不希望孩子長大離家念書,還把髒衣服打包寄給你洗吧?孩子長大後不會照顧自己,好嗎?」那個家長聽了啞口無言,才心平氣和的離去。
當我分享這個實例給公公聽,公公說:「教孩子做家事是父母的責任,怎麼會是你這個當老師的人來管?教不教、做不做是他家的事吧!」是啊!公公教育孩子的觀念非常正確,所以他教出來的小孩(我的老公)才如此賢能,樣樣家事都難不倒他。譬如我在美國生老二時,他幫我做月子,三餐點心外加補品,不輸生老大時,老媽為我準備的營養品呢!
同事一聽,紛紛抱怨家中的老公或兒女都不幫忙家事。有一位還自我解嘲的說:「唉!這要怪只怪我這個老媽自以為武功高強,事事攬來自己做,讓孩子、老公都沒機會練功,多年下來,把他們的武功全都給廢了。你們這些年輕媽媽,還是早早讓小孩練功,把十八般武藝都學起來,以便將來行走江湖。」
這席話令我們心有同感,更堅定我鼓勵學生做家事的理念。練習做家事,其實就是練習做事的方法。我的兩個兒子,天天都會幫我做家事。我想,未來他們組織家庭後,一定也能體貼的分攤家事,讓心愛的另一半有超幸福的感受吧!
文章來源/國語日報/李月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