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情感 #情緒的科學 😄😠😢😆
#情緒也可以用科學研究嗎 #當然可以
我們在生活之中,總是日復一日地經歷著快樂、悲傷等情感。另外,當回想起過去的記憶時,情感通常都會伴隨那些回憶而來。直觀來看,情感應是決定行為的重要關鍵。除此之外,如同我們必須避開某些事件,又有某些事件則是不惜努力也想獲得,可見情感也和事件的價值有所關聯。正因為任誰都擁有情感,或許有許多人從未思索過情感究竟是如何在腦中創造出來的。
但是與此同時,近年來與日俱增的情感障礙患者開始受到矚目,使創造情感的機制與失去健全情感所代表的意義,變成了值得思考的重要議題。
本書將面對這些疑問,用科學的角度來探索情感。首先,讓我們來思考,我們所經歷的各式情感,究竟能用什麼樣的特徵來呈現。通常,心理學所用的方法,便是先決定出情感的種類,並從中挑出成對的情感,測量彼此間的相似程度(距離有多近)、相異程度(距離有多遠)。用這項方法測量所有配對,並調查能用多少維度來記述彼此間的距離即可。研究者依照情感種類的不同,分別提出了三維與二維的模型,而下述的基礎研究,多是使用後者的二維模型。
#人類共同具備的情感
第一張圖是由普拉奇克提出的情感三維模型。該圖是右方圓錐形的展開圖,描繪出各式各樣的情感(Plutchik, 2001)。比方說,只要朝驚恐的外圍望去,就會依序看到恐懼、擔憂,情感的強度會隨之下降。其他的「驚愕、驚訝、動搖」或「悲痛、悲傷、感傷」亦是同理。而順著同心圓圈移動時,情感的強度則幾乎一致,其中描繪的是不同種類的情感。這就相當於描述色彩時所使用的色相環。
普拉奇克將基本情感分為生氣、厭惡、悲傷、驚訝、恐懼、信任、快樂、預期這八項種類。而就像相反色一般,反方向的情感分別由快樂與悲傷、預期與驚訝、厭惡與信任、生氣與恐懼所組成,兩兩成對。
在心理學之中,我們認為「🥰幸福、😮驚訝、😱恐懼、🤢厭惡、😤生氣、😭悲傷」,是人類共同的特徵,並稱這六項情感為基本情感。
在早期的情感研究之中,就連是否能稱得上情感或情緒的界線都模糊不清。說得極端一點,當時幾乎任何事物都能稱作情感與情緒。但是,這樣的情況也讓科學研究難以有所進展。
不過,我們早已將腦內的顏色處理機制理解透徹。色彩的真面目就是經過處理的光譜,而光譜(色彩)則像彩虹一般具有連續性的變化。我們則是將它們分別歸類,取名為紅色、藍色、黃色等等。原本這種界線並不存在,然而光譜會在腦內受到轉換,呈現出明度、彩度與色相這三種屬性。也就是說,色彩是分布於由這三種屬性所構成的三維空間,而這個空間之中並沒有顏色種類的界線。
相反地,我們不認為情感會在腦中以個別種類的形式呈現,亦不認為不同情感會以任何形式分別與實質腦區具相對應的關聯。情感也是沒有種類的區別,是透過數種屬性而呈現出來,讓我們得以進行主觀性的類別化。
羅素與巴瑞特的想法,便是情感應能透過如明度或色相等共同的屬性來呈現(Russell & Barrett, 1999;見第二張圖)。他們認為情感是透過情感效價(emotional valence)與喚醒程度(arousal level)這兩項屬性來呈現,也就是這兩者的組合能夠創造出一種情感的概念,並將其稱作核心情感(core affect)。
核心情感能用快樂—不快(情感效價)、活性—非活性(喚醒程度)的兩軸來呈現。圖中情感之間的距離,代表感受到的情感有多接近。此外,圓周所顯示的,則是各情感與六種基本情感之間的關係。
#情感與情緒的差異
本書所敘述的情感與情緒,分別具有不同的意義。所謂的情緒,是指個體在接受外界刺激或回想內在記憶時伴隨而來的生理反應。因此,這是能被他人觀察或觀測的。相對的,情感是隨著情緒的產生引起的主觀意識體驗。因此,一般認為這基本上是只有本人才知道的經驗。上述這些用語,是依照達馬西奧的觀點作出的定義(Damasio, 1999)。
本書最大的目的,就是要釐清創造出情感這項主觀意識體驗的機制,並同時思考情感障礙的機制。接下來本書將要講解,身體的生理反應,便是孕育出情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當我們無法依據上述生理反應維持正常的情感時,就代表我們無法順利掌握自身的身體狀態。我們會在後續的內容中詳細討論這點。
--
更多趣味且實用的情緒科學知識,歡迎大家參考日本認知科學會院士、京都大學榮譽教授 #乾敏郎 所撰寫的《情感究竟是什麼?從現代科學來解開情感機制與障礙的謎底》一書,本書由 遠流粉絲團 於2020/3出版上市。
📖 https://tinyurl.com/ugxpkw3
圓錐展開圖 在 Software 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rossing the Caucasus Journey (Azerbaijan, Georgia, Armenia, Artsakh) note (15 Jul – 5 Aug 2019)
橫越高加索之旅(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爾札赫) 遊記
Day 2
第二天正式展開我橫越高加索的旅程,首站這裡是阿塞拜疆(Azerbaijan)的首都巴庫(Baku),今天選擇了一些比較重要的景點,上午我先參觀建於巴庫古城最高處的希爾萬沙宮(Palace of the Shirvanshahs)。這座建於15世紀希爾萬沙宮連同巴庫古城在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買了門票看看宮殿地圖,宮殿劃分為三個分區。第一個是宮殿的室內部份,現在都用作博物館,展出精美的文物和王宮的用品。另一個是清真寺部份,一座八角型的建築,頂部構成一個圓錐形的拱頂,建築四周還建了一條美麗的回廊。最後就是室外和圍牆,宮殿圍牆用了不同大小的石塊建成,工匠非常細緻地對石頭進行打磨,高超的技術以至於看不出石頭壘砌的縫隙。
離開希爾萬沙宮已近中午,穿越舊城預算乘坐纜車到高地公園(Highland Park)近距離觀看火焰塔(Flame Towers),因為早餐在酒店吃得很飽,想在途中找一些輕便午餐如三文治之類的食品,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小吃,來到纜車站差不多下時一時,但上午最後一班纜車竟然已開出,要兩小時後才繼續行駛,所以大家來的時候也要注意,下午一時至三時纜車是停駛。這麼只好穿過隧道到阿塞拜疆地毯博物館(Azerbaijan Carpet Museum)附近找地方午餐,到達後發覺選擇不多,只有兩間餐廳,還好價錢也算合理。地毯博物館位於巴庫濱海長廊(Baku Boulevard)之上,外形獨特的博物館內擁有超過14,000件展品,包括稀有地毯,珠寶,服裝,刺繡等等。博物館附近建設了人工水道有小威尼斯之稱(Little Venice),遊人可以乘貢多拉(Gondola)在水道上遊玩,只是在夏季炎熱的天氣下遊人也不多,但到晚上就是另一個景象。隨後我回到纜車站登山,車費AZN 1,可用交通咭或現金,車程只需數分鐘就到達高地公園。
高地公園有一個非常大的觀景廣場,可以在高處把巴庫海灣一覽無遺,在蘇聯時代這裡稱為謝爾蓋基洛夫公園,一直以來也是巴庫居民休閒和欣賞海景的好地方。廣場除了可以觀賞美景外鄰近就是烈士小徑(Martyrs' Alley),小徑的盡頭建了一座永恆之火紀念碑(Eternal Flame Monument)。除了這些景點外纜車站還有一座Martyrs清真寺,但這裡最觸目還是巴庫的地標火焰塔(Flame Towers)。火焰塔是由三座大廈組成,形成一個代表火焰的三角形,它的靈感來自阿塞拜疆崇拜火的歷史,而且阿塞拜疆一直有火之國的稱號。三坐大廈的玻璃幕牆每到晚上就會變成巨型LED顯示屏,顯示屏會投影出不同的圖案,但最壯觀的畫面是三個彷彿燃燒著的紅色火焰。參觀完可選擇乘纜車離開,步行下山或在火焰塔附近乘坐18號巴士回到舊城附近。
巴庫夏季日落時間在約晚上8:30左右,因為我想到巴庫濱海長廊觀賞和拍攝夜景,離開高地公園時間還早,所以我選擇乘纜車再轉地鐵參觀巴庫最美的Nizami站,這個車站譽為世界五大最美的地鐵站之一,以偉大的阿塞拜疆詩人和哲學家Nizami Ganjavi命名。像一座地下宮殿的車站裝飾著Nizami的肖像和他詩歌主題的馬賽克壁畫。晚餐後從地鐵Sahil站走出巴庫濱海長廊,晚上看到不少當地居民在休閒地散步,除了能觀賞到火焰塔美麗的色彩變化外,也可以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經常感覺到他們投以善意和好奇的目光,可能亞洲面貌在這裡出現不多的關係。在巴庫濱海長廊行了差不多兩小時,到達巴庫木偶劇院(Baku Puppet Theatre)附近有隧道可以返回古城外圍,這樣也是結束了今天我在巴庫的行程。
圓錐展開圖 在 Software Surf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rossing the Caucasus Journey (Azerbaijan, Georgia, Armenia, Artsakh) note (15 Jul – 5 Aug 2019)
橫越高加索之旅(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爾札赫) 遊記
Day 2
第二天正式展開我橫越高加索的旅程,首站這裡是阿塞拜疆(Azerbaijan)的首都巴庫(Baku),今天選擇了一些比較重要的景點,上午我先參觀建於巴庫古城最高處的希爾萬沙宮(Palace of the Shirvanshahs)。這座建於15世紀希爾萬沙宮連同巴庫古城在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買了門票看看宮殿地圖,宮殿劃分為三個分區。第一個是宮殿的室內部份,現在都用作博物館,展出精美的文物和王宮的用品。另一個是清真寺部份,一座八角型的建築,頂部構成一個圓錐形的拱頂,建築四周還建了一條美麗的回廊。最後就是室外和圍牆,宮殿圍牆用了不同大小的石塊建成,工匠非常細緻地對石頭進行打磨,高超的技術以至於看不出石頭壘砌的縫隙。
離開希爾萬沙宮已近中午,穿越舊城預算乘坐纜車到高地公園(Highland Park)近距離觀看火焰塔(Flame Towers),因為早餐在酒店吃得很飽,想在途中找一些輕便午餐如三文治之類的食品,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小吃,來到纜車站差不多下時一時,但上午最後一班纜車竟然已開出,要兩小時後才繼續行駛,所以大家來的時候也要注意,下午一時至三時纜車是停駛。這麼只好穿過隧道到阿塞拜疆地毯博物館(Azerbaijan Carpet Museum)附近找地方午餐,到達後發覺選擇不多,只有兩間餐廳,還好價錢也算合理。地毯博物館位於巴庫濱海長廊(Baku Boulevard)之上,外形獨特的博物館內擁有超過14,000件展品,包括稀有地毯,珠寶,服裝,刺繡等等。博物館附近建設了人工水道有小威尼斯之稱(Little Venice),遊人可以乘貢多拉(Gondola)在水道上遊玩,只是在夏季炎熱的天氣下遊人也不多,但到晚上就是另一個景象。隨後我回到纜車站登山,車費AZN 1,可用交通咭或現金,車程只需數分鐘就到達高地公園。
高地公園有一個非常大的觀景廣場,可以在高處把巴庫海灣一覽無遺,在蘇聯時代這裡稱為謝爾蓋基洛夫公園,一直以來也是巴庫居民休閒和欣賞海景的好地方。廣場除了可以觀賞美景外鄰近就是烈士小徑(Martyrs' Alley),小徑的盡頭建了一座永恆之火紀念碑(Eternal Flame Monument)。除了這些景點外纜車站還有一座Martyrs清真寺,但這裡最觸目還是巴庫的地標火焰塔(Flame Towers)。火焰塔是由三座大廈組成,形成一個代表火焰的三角形,它的靈感來自阿塞拜疆崇拜火的歷史,而且阿塞拜疆一直有火之國的稱號。三坐大廈的玻璃幕牆每到晚上就會變成巨型LED顯示屏,顯示屏會投影出不同的圖案,但最壯觀的畫面是三個彷彿燃燒著的紅色火焰。參觀完可選擇乘纜車離開,步行下山或在火焰塔附近乘坐18號巴士回到舊城附近。
巴庫夏季日落時間在約晚上8:30左右,因為我想到巴庫濱海長廊觀賞和拍攝夜景,離開高地公園時間還早,所以我選擇乘纜車再轉地鐵參觀巴庫最美的Nizami站,這個車站譽為世界五大最美的地鐵站之一,以偉大的阿塞拜疆詩人和哲學家Nizami Ganjavi命名。像一座地下宮殿的車站裝飾著Nizami的肖像和他詩歌主題的馬賽克壁畫。晚餐後從地鐵Sahil站走出巴庫濱海長廊,晚上看到不少當地居民在休閒地散步,除了能觀賞到火焰塔美麗的色彩變化外,也可以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經常感覺到他們投以善意和好奇的目光,可能亞洲面貌在這裡出現不多的關係。在巴庫濱海長廊行了差不多兩小時,到達巴庫木偶劇院(Baku Puppet Theatre)附近有隧道可以返回古城外圍,這樣也是結束了今天我在巴庫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