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EVE後 vs 吃EVE前(笑)
你們旅行/日常的隨身藥有哪些?下面留言跟我分享❤(其實是我想參考xD)
由於工作需求,我經常需要出差,時間因案件的不同從三天到一週不等,為了應付出差經常遇到的水土不服,舟車勞頓,日無暇晷的行程還有維持最佳的工作狀態,我出差時都會戴上我的個人隨身醫藥包!裡面放著用來應付各種狀況的藥品💊 以前我都是去藥妝店購買,但是現在我哥哥就在藥妝店,我就直接跟他拿藥(不找他找誰,超級方便haha)
👇給大家參考一下,我的個人隨身醫藥包內容👇
- EVE:女生經痛的好朋友👬很多女生月經時都會吃,我自己是吃白色的EVE A錠。我是經痛以前超級嚴重(有在海外被送醫過)現在比較好了,但是即便不是痛到不行的那種,一整天肚子怪怪的,真的無法做事情的話我就會吃。藥效比較強的EVE QUICK DX我哥在打疫苗時也有吃,聽說打第二劑副作用會更大,我哥已經準備好兩盒備戰了XD。EVE除了經痛,頭痛發燒時也可以吃~
- 千壽製藥 New my tear CL眼藥水藍色眼藥水:眼睛疲勞時就來幾滴,這個千壽製藥 New my tear CL眼藥水藍色 清涼感7度,清涼感很強(我喜歡超級涼的!它家也有溫和款)而且不同於其他的眼藥水,長條狀比較好收放~配戴隱形眼鏡時可以直接使用,是我現在的愛用款❤️
- 小白兔胃藥🐰:我吃東西後容易脹氣,尤其是工作在外,為了宣傳觀光,大家都會推出當地有名的特色料理,好吃之下很容易不小心吃太多(其實平時也是),不然就是我太愛吃酸辣也會吃到自己脹氣肚子痛.. 是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種胃藥超級讚!現在飯後不舒服都會吃這個小白兔胃藥來緩和,我會選擇小白兔胃藥是因為他味道不像太田胃散這麼苦; (T_T); 吃完就會狂放屁,很爽!!然後肚子就不痛了xD
- 小白兔暈車藥:我喜歡旅行,但是大弱點就是我很容易暈車!暈船/暈電車/暈船各種暈orz 只要空氣不太好or我聞到那種機油味(舊式公車的味道你們懂得~)or我在看手機電腦都會讓我感到暈眩想吐QQ 所以我後來都會放一些暈車藥在身上,避免暈車。藥我就是以備不時之需,平常就是盡量不要看手機。如果真的是那種很山路or我有預感會暈的路or需要在車上使用手機或電腦工作的時候我就一定會吃xD
惠比壽日藥直送 👉 https://buyebisu.jp/
(在這裏買讓我哥為您服務xD)
旅行/日常常備藥分享*後篇*待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廖人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廖人帥導演 *影像工作邀約來信請至 (Outerspace studio) Any work invitations please mail us: [email protected] --------------------------------- *關於 / 第54屆金鐘獎視覺設計 / ...
地平式日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到底是什麼閃閃發亮?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在豔陽照射下,彷彿鑽石光芒般閃爍的唭哩岸石!🤩
若不是跟著總裁(國鈞哥)的腳步探索(熟識的朋友都叫他總裁,因為他與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有明星臉😆),還不知道離淡水不遠的唭哩岸,曾經是淡水河向北突出的一處海灣,船隻往來頻繁的繁盛之地,當地以唭哩岸石聞名,因為屬於沈積而成的石英砂岩,含有矽結晶,在陽光照射下會閃閃發亮,可承受2000度高溫,適合做為燒窯建材,而抗強酸、耐腐蝕的特性,也適合用來建造北投的青磺溫泉浴池,除此之外,唭哩岸石含有矽元素,可做為玻璃業的熔爐內層,還具有清淨功能,讓燃燒後產生的雜質變得容易清理,這麼多用途的唭哩岸石,從清朝開始,一直到日治時代、民國時期,創造了無數的就業機會,當時的打石業非常興盛,在地人在農忙結束後,就加入打石的行列,直到1975年陽明大學設立,政府明令禁採唭哩岸石,這項傳統工業逐漸走入歷史,如今我們還能透過健行的方式,了解唭哩岸發展的脈絡與軌跡!
我們從捷運唭哩岸站出發,開始這趟秘境探索之旅,健行路線約6公里,導覽解說加上步行時間,大約3個半小時!詳細路線:👉唭哩岸捷運站~唭哩岸打石文物展示~東華公園~(日晷公園)~東華山~奇岩山西峰~奇岩山~1654荷蘭#30圖根點~1654荷蘭#34圖根點~唭哩岸西峰~(陽明大學山頂操場)~唭哩岸山稜脊線~唭哩岸山~(攀岩場)~(大學亭)~18世紀道光古墓~軍艦岩~260公尺峰(烏尖連山)~丹鳳山電視轉播站(鐵椅)~湯守岩~弘法大師岩~法船石~(大願寺)~熱海飯店(後門下山)~北投市場(喝高記紅茶🥤清涼一下)
鄰近唭哩岸捷運站2號出口,旁邊有一小塊的打石文物展示,總裁在此先幫我們上了一課,被列為三級古蹟的臺大校門,建材竟然是2400萬年前沉積而成的唭哩岸石,不只如此,台大醫院、台北監獄、台大醫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圍牆也是以唭哩岸石興建而成,而我們今天的健行路線,有別於一般的泥土、石礫或木棧步道,沿途幾乎都是踩著這些在陽光下會閃閃發亮的唭哩岸石拾級而上,非常特別的體驗!
這條健行路線滿平易近人的!從捷運唭哩岸站出發,進入東華公園,再穿越幾段小山徑,慢慢走、拍照、加上停下來休息,不到三小時,就可走完東華山、奇岩山西峰、奇岩山、唭哩岸山、軍艦岩、烏尖連山、丹鳳山的稜線地形,還可俯瞰視野超廣闊的大台北盆地,超美啊!
從漫步東華公園開始,找到了唭哩岸曾經是小海灣的痕跡,那就是海邊常見的林投樹,竟然在這裡可以看到!沿途的林相生態非常豐富,簡直就是植物園啊!植物通的總裁開始介紹沿途所見的花花草草,有常見的居家植栽(黃金葛)、可做為乾燥花材料的(小花紫微)、像一串迷你葡萄的(紫珠)、可作為古早味粉粿的天然染料(槴子花果實)、原住民常用的天然調味料(羅氏鹽膚木)、花果可入藥的(野牡丹)、可編織成籃子或手工藝品的蕨類(芒萁),沿途還有很多植物,例如:刺竹、香椿⋯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總裁淺顯易懂的導覽解說,實在越聽越有趣!
除了植物之外,沿途經過的三角點,就像打卡蒐集一樣,也列入拍照重點,其中有兩個圖根點,編號分別是#30與#34,有一說是1654年荷蘭人在台時期設立的,還有另一說是唭哩岸石的開採分區編號,#30 和#34的位置介於奇岩山和唭哩岸西峰之間,如果沒有特別留意,很容易錯過喔!
此行造訪的景點非常多,一篇根本寫不完啊!(寫到眼花花👀要吃葉黃素😆),因此小猴將分成三篇心得文,這篇先介紹「唭哩岸捷運站」到「唭哩岸西峰」的健行路線,下一篇將介紹有別於一般視角的北投軍艦岩,敬請期待!
去哪兒
#健行
#北投
#唭哩岸
#探索秘境
#唭哩岸石
#台北小旅行
地平式日晷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尋常風景】一寸光陰一寸金,光陰的流逝,真能準確量度?
沙漏、時鐘出現之前,古人用 #日晷 來測量時間。「晷」指影子,日晷儀的原理,為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劃分時刻。此種儀器,一般由晷針(錶)與晷面(帶刻度錶座)組成。
日晷有多種樣式,大埔八號花園遊樂場內的日晷,屬地平日晷,遺憾記載資料不多。科技發達,只要抬手就能知悉時間,這座大型日晷,早轉為孩子的遊玩場所。記得小時候,我們會跳上晷面,或像樹熊一樣攀爬晷針,希望觸及最尖端。近處綠意盎然,還適合玩躲迷藏和踩單車。
沒有大廈或樹蔭遮擋,八號花園的日晷幾乎毫無限制,能在月昇日落前,緊追陽光。由於種種複雜因素,日晷所示「視太陽時」與鐘錶時間略有差異。但看着晷針影兒一寸寸此消彼長,只覺毋須計較,歲月靜好便好。
攝影:阮家欣
---
延伸閱讀:
收藏香港風景的人 畫家黃進曦:以畫作為我城留下印證
https://youtu.be/jUoI8x4_568
鳳凰木盛夏怒放 艷火隨處可見
https://bit.ly/2QbVRgw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https://bit.ly/3oCfmuo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日晷儀 #太陽 #光影 #時間 #鐘錶 #計時 #日晷原理 #日晷香港 #日晷大埔 #大埔 #八號花園 #遊樂場 #遊玩 #社區 #地標 #香港遊 #香港攝影 #香港風景 #一寸光陰一寸金 #我就是我
地平式日晷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廖人帥導演 *影像工作邀約來信請至 (Outerspace studio) Any work invitations please mail us: fxxkleo@hotmail.com
---------------------------------
*關於 / 第54屆金鐘獎視覺設計 /
[ 已知範圍的全球首創 ]
最酷的是,典禮當天播放四十多個看似互相無關的入圍影片,集結起來,竟然能拼湊組合成一部完整的”微電影”。
可想像劇本編寫是極度燒腦的過程,因為必須讓入圍影片一個個獨立存在,且切題,同時又必須讓它們組合在一起時劇情通順,而這應該是全球典禮首創的全新模式,至少在我們的已知範圍啦(笑) 。完整微電影內容講述: 電視人誓死挺身對抗反派(大環境)的故事。
我們相信不斷創新,才是創作人應該做的事。
[ 平面設計概念 ]
這是金鐘獎存在54年來,首次改變”金色巨鐘”造型外觀,科幻風格重新定義詮釋金鐘,巨大且莊嚴營造信仰感,它的形象既古老卻也前衛科技,也許正因它的包容個性。它像精神堡壘,它更像艘太空船,牽動觀眾的喜怒哀樂,讓我們想像力天馬行空。
[ 數字不是重點! ]
長期關心典禮的朋友會發現,不管是金曲.金馬.金鐘,歷屆視覺大多都會將重點擺在第幾屆.第幾屆”大大的數字”設計上,但在我看來,數字不應該是設計的第一重點,因為歷久不衰的經典,重點不會擺在它幾年了,而是它(金鐘)存在的意義;不然每個都大大數字設計,你遮住LOGO,搞不好你會以為金曲是金馬,金馬是金鐘…..這次視覺上的改變,希望我們能更加聚焦在金鐘獎本身的精神。
[ 電視人&廣播人 ]
碩大金鐘下,圍繞的守護者,正是各位電視人、廣播人,我們將” 電視人、廣播人”這樣的身份具象化,一起對抗險峻環境,一起追求電視與廣播製作的最高榮譽,金鐘54!金鐘我是!
[ 54標準字 ]
如果電視.廣播是為了傳播資訊,那麼傳播最常見卻最小的獨立單位那可能是LED了,這次54屆的”54”字體就是由一顆顆LED構成,象徵電視.廣播工作者,團結合作才能發光發熱,組合創造出有趣有價值的內容。也因為團結,我們擁有54年的歡笑與感動,我們一起走過54年…未來呢,一起走吧!
[ GBA-54 微電影完整劇本 ]
時空:未來,晴空萬里的美好城市,早晨的傳統菜市場 (*人文紀實節目獎_1)(自然科學及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_2),公園,男子愜意地餵食鴿子 (*生活風格節目獎_3),突然整座城市震動著,反派巨型外星飛船從厚厚的雲層飛出,
P.S : 反派設定: 反派其實就是”大環境”,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從反派首領的服裝到巨型飛船上都有著”大環境”的相關文字圖騰,例如: 預算.收視率.酸民.嗜血…等等,而電視人一直在對抗的就是糟糕險惡的大環境。
反派的巨型飛船壟罩在城市之上 (*電視電影獎_4) ,兒童堆著的積木也因隨之而來的震動倒塌(*兒童少年節目獎_5) (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_6),巨大影子吞噬著”日晷紀念碑廣場”(*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_7),路人驚訝抬頭看…
某客廳電視也因反派飛船受到嚴重外星雜訊干擾(*綜藝節目獎_8) ,反派首領在巨型飛船艙內帥氣行走著(*戲劇節目男配角獎_9) ,反派首領走到控制台前
按下紅色攻擊紐(*戲劇節目獎_10)(*非戲劇類節目導播獎_11) (*戲劇節目男主角獎_12) (*戲劇節目導演獎_13)(動畫節目獎_14)(迷你劇集_電視電影_導演獎_15),巨型飛船發射出眾多光束,光束散落城市各地(*動畫節目獎_16),西門町6號出口廣場戶外螢幕,紛紛出現雜訊後斷訊,人群之中,女孩驚恐表情(*戲劇節目女主角獎_17),從巨型飛船飛出眾多小型無人戰機(*迷你劇集獎_18) ,準備發動第二波地毯式攻擊;
霓虹的黑暗巷弄(*美術設計獎_19),三個”電視人”害怕藏匿著,電視人打開地圖,地圖標示”金鐘廣場”(*益智及實境節目獎_20)(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_21),一個手勢,他們快速跑到下個藏匿點(*非戲劇類節目攝影獎_22)(*戲劇類節目攝影獎_23),就在此時,其中一位電視人被無人戰機發現(*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_24),鎖定,無人戰機機器手臂拿著電視遙控器,無人戰機冷酷無情地按下電視遙控器,遙控光束射出,電視人被關機,應聲倒地;
P.S : 隱喻: 電視遙控器按下關機鍵,就像扣下板機,當人們不看電視,對電視人來說就是冰冷的死亡。
無人戰機發射”關機光束”瘋狂掃射,倖存的電視人們奮力狂奔(*綜藝節目主持人獎_25),他們終於來到了“金鐘廣場”,奮力一跳!!將關鍵金鑰匙插入(*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新進演員獎_26),巨大金鐘被啟動,一個個光點有氣勢地亮起(*燈光獎_27) ,發出閃耀光芒,招喚了整個城市的電視,電視從家家戶戶飛出(*非戲劇類節目剪輯獎_28,一個個電視團結組合成超巨大電視人(*戲劇類節目剪輯獎_29),如變形金剛般,超巨大電視人拿著槌子(也是由電視組成的) ,奮力一揮,敲響巨大金鐘,發射出排山倒海的衝擊波,巨大的聲響與光明(*音效獎_30) ,將反派艦艇們吞噬粉碎,城市回歸原有的光明。
----------------------------
[ 沒有他們,沒有這次的創造 ]
視覺總監 Art Director: 廖人帥OUTERSPACE Leo 、吳建龍 FKWU
導演 Director :廖人帥 Outerspace Leo
劇本 Script:廖人帥 Outerspace Leo
影像統籌 Art Coordinator: 提摩西影像TimothyMotion
平面設計 Printed Literature Design:建龍吳 FKWU
3D 視覺設計 3D Visual Design: 蔡弘翊Jonni
文宣設計 Graphic Design:吳建龍 FKWU
專刊設計Special Issue Design:黃端亭 Tuan Ting Huang、廖一豪 I-Mor Liao
影像製作團隊:提摩西影像 Timothy Motion
動畫導演 Animation Director:提摩西 Timothy Chang
副動畫導演 Co- Animation Director:@沈家緯 Parker Shen
專案經理 Product Manager:劉穎仁 Ryan Liu
視覺設計 Visual Design:提摩西影像 Timothy Motion
場景設計 Scene Design:
沈家緯 Parker Shen、黃靖傑 Ian Huang、吳嘉進 Ka Chon Ng、提摩西 Timothy Chang、朱智顯
Osborne Zhu、游家廳 Tommy Yu
角色設計 Character Design:
林志鴻 Chih Hung Ling、黃靖傑 Ian Huang、梁若嘉 Ruo Jia Liang、提摩西 Timothy Chang、黃海恩 Gloria Woñg
船艦概念 / 設計 Spaceship & Drones concept / Design:
提摩西 Timothy Chang、黃俊安 Kabi Vong
道具設計 Prop Design:
朱智顯 Osborne Zhu、黃靖傑 Ian Huang、陳立偉 Henry Chen、盧長禧 Bonnie Lu
打光 Lighting:
提摩西 Timothy Chang、沈家緯 Parker Shen、蔡弘翊 Jonni、林志鴻 Chih Hung Ling、梁若嘉 Ruo Jia Liang、陳仲威 Chen Jhong Wei、吳修維 Hsiu Wei Wu、吳佳叡 Chia Jui Wu、吳嘉進 Ka Chon Ng、朱智顯 Osborne Zhu、賴俊傑 LOiSUP、陳立偉 Henry Chen、黃靖傑 Ian Huang、黃俊安 Kabi Vong、劉奕宏 Solar Liu、游家廳 Tommy Yu、黃海恩 Gloria Woñg
城市規劃 City Planning:
吳修維 Hsiu Wei Wu、吳佳叡 Chia Jui Wu、賴俊傑 LOiSUP、梁若嘉 Ruo Jia Liang
招牌設計 Signboard Design:陳立偉 Henry Chen、朱智顯 Osborne Zhu、賴俊傑 LOiSUP
字體 / UI設計 Type / UI Design:吳建龍 FKWU、提摩西 Timothy Chang、陳立偉 Henry Chen
合成 Compositing:
沈家緯 Parker Shen、提摩西 Timothy Chang、林志鴻 Chih Hung Ling、梁若嘉 Ruo Jia Liang
特效 Special FX:提摩西 Timothy Chang、黃靖傑 Ian Huang、林志鴻 Chih Hung Ling
獎項統整 Awards Consolidate:盧長禧 Bonnie Lu、提摩西 Timothy Chang
標準字動態製作 Logotype Motion Design: 紀昀 Asking Gee
循環動畫製作 Loop Animation Design:
紀昀 Asking Gee, 黃鈺嵐 Beryl Huang、梁若嘉 Ruo Jia Liang、陳立偉 Henry Chen
獎項模板製作 Awards Template Design:
紀昀 Asking Gee, 黃鈺嵐 Beryl Huang、盧長禧 Bonnie Lu
音樂製作 Producer:崔欽翔 A-Flight Tsui
混音 Mixing:菲立普 Felipe Cheng、洪祥修 Hung Hsiang Hsiu
音效 SFX:蔡友彬 Ban Tsai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陳曉婷 Hsiao Ting Chen、王致妮 Julie Wang、賴宣羽 ShuanYu Lai、柯瑋倫 Allen Ko
地平式日晷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新版) 珍寶王國(Jumbo Kingdom)是香港一座歷史悠久、停泊在香港島南區香港仔深灣的兩艘著名的海上畫舫,由珍寶海鮮舫及太白海鮮舫組成(昔日還包括海角皇宮),是香港南區的著名地標。很多人一般以「珍寶海鮮舫」之名概括整個珍寶王國。珍寶王國中以太白海鮮舫歷史最悠久,建於1950年。太白海鮮舫的設立,是因應當時在香港仔避風塘的「歌堂躉」熱潮。「歌堂躉」從1920年代起出現,原為水上人開設的酒樓,只接預約酒席,後來受到經營南北行的商賈的歡迎,使海鮮舫這門生意得以發揚光大。1950年代全盛時期,一度有十多艘海鮮舫停泊在香港仔避風塘,當中就以太白海鮮舫規模最大,由原於中環威靈頓街經營大景象酒樓(鏞記現址)的商人袁容投資,後被商人王老吉收購。太白海鮮舫於開業時原本只是一艘木製的登陸艇,於1952年建造了一艘長105呎的畫舫,到1960年再更換成一艘長達150呎的新畫舫,能容納800多人。當時太白海鮮舫更贈送象牙筷子給客人,藉此吸引遊客。到了1960年代末,擁有太白海鮮舫的王老吉有意發展一艘規模更大的海鮮舫,便集資籌建珍寶海鮮舫,但不幸在1971年開業一個月前,珍寶海鮮舫因發生四級大火而整艘焚毀,並釀成34死42傷。由於王老吉無力重新投資,結果由何鴻燊和鄭裕彤合資買下珍寶海鮮舫的業權。珍寶海鮮舫於1976年10月正式落成,使用4年時間建設,耗資超過港幣3000萬。海鮮舫仿照中國宮廷設計,單是中國傳統手工藝飾物及壁畫已花費了600萬港元,皇帝龍椅更須時兩年才完工。同年,另一艘海鮮舫海角皇宮落成,使香港仔的海鮮舫進入三國鼎立的情況。海角皇宮可容納1,500人,成為珍寶海鮮舫的有力對手。直到1980年,珍寶海鮮舫成功收購海角皇宮和太白海鮮舫,結束了互相競爭的局面。1991年,海角皇宮以珍寶皇宮之名重新投入服務,後於1997年金融風暴後以8百萬美元售往菲律賓。2003年下旬,珍寶海鮮舫和太白海鮮舫花費數千萬港元重新裝修,銳意改變古舊形象,並合稱為珍寶王國。珍寶海鮮舫長76米、闊22米、高28米(樓高三層),排水量達3,300噸,面積達45,000平方呎,可容納超過2,300名賓客,因此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食府」之稱。成為外國遊客必到之地。不少旅遊書籍都推介遊客到這個景點,品嚐海鮮,至今累積遊客人次超過3000萬。其巨型海鮮池養了60多種海產,並設有香港最大的紫外線海水消毒系統。除了海鮮,海鮮舫也提供如點心等粵菜及中國菜。其廚房設於一艘獨立的躉船上,以架空式跳板橋連接海鮮舫各層。1996年,珍寶海鮮舫耗資1,800萬港元建造污水處理船停泊於廚房船旁邊,為東南亞最大的一艘污水處理船。珍寶海鮮舫吸引了不少中外名人親臨光顧,當中包括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國際巨星尊榮、尤伯連納、威廉•荷頓、湯告魯斯等。而很多著名電影都在珍寶海鮮舫取景,例如好萊塢電影《生死戀》、李小龍主演的《龍爭虎鬥》、日本怪獸電影《哥吉拉完結篇之世紀必殺陣哥吉拉vs戴斯特洛伊亞》(1995年電影)電影《無間道2》(2003年電影)和周星馳主演的《食神》等。著名電子遊戲《生化危機6》的「阿二海鮮」場景亦取自珍寶海鮮舫。
鴨脷洲因地形似鴨舌而命名,不過鴨脷洲還有兩顆鴨蛋嗎——原來從前在洪聖古廟附近有一大一小的山丘,被海水包圍(小山丘於潮退時步行可達),形如鴨蛋,加上居民認為在鴨脷洲居住旺丁,故又名「風水蛋」,附近的洪聖古廟建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為香港仔及鴨脷洲一帶歷史最悠久的廟宇,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洪聖為南海之神,有說洪聖原名洪熙,乃是一名清廉的唐代刺史,上曉天文,下懂地理,漁民商旅皆因為他預測天氣而受惠。因此,鴨脷洲村民立廟供奉洪聖,祈求舟楫安全。在廟內參觀時,亦可觀賞不少珍貴文物,例如廟內設置的鐵鐘便是建廟同年鑄造,已有240多年歷史。鴨脷洲風之塔公園Ap Lei Chau Wind Tower Park簡稱風之塔公園,位於香港島鴨脷洲北岸海旁,海濱長廊以西,前身為城巴車廠,佔地2.62公頃,耗資1億港元興建,於2009年9月28日開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展覽廊:介紹香港漁業與香港造船業,以及香港漁民的生活及風俗。在19世紀未期,香港仔黃埔船塢落成後,令到該區面向香港仔一帶的海邊,發展成船廠群,直至1985年鴨脷洲北岸,大規模填海計劃進行,造船廠才遷往鴨脷洲海旁道及深灣一帶繼續營業。公園的展覽廳陳列了造船的工具及製造漁船的照片場內裝有風之塔,是仿昔日漁船外型的暸望台,裝有電子顯示燈及太陽能發電版,顯示燈可因應風速而改變顏色。場內裝有風之塔,是仿昔日漁船外型的暸望台,裝有電子顯示燈及太陽能發電版,顯示燈可因應風速而改變顏色。公園安裝了日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