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劉孟捷「李斯特巡禮」》
* 我的天空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我也不怕失去。
——東野圭吾《白夜行》
* 我的驕傲不允許我把這段崩潰的日子告訴別人,只有我自己知道。僅一夜之間,我的心已判若兩人。——太宰治
* 生命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它會停止。——卡夫卡
* 風可以吹起一大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隻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 馮驥才
* 有多少顆心,就有多少種愛情。—-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 一個有缺角的圓,第一次找到合適的一角時錯失了機會,第二次又因用力過猛而摧毀了那一角,最後終於得以完整:卻發現完美的圓,因為滾得太快而失去了沿途風景和原來的快樂。最後,他幡然醒悟:成熟,是時光的雕刻。
原來不完美才是最大的完美。—-謝爾·希爾弗斯坦《失落的一角》
* 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盡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楊絳《我們仨》
* 陪你走完了這一段路 ,我也變成你路過的路 :從此人山人海,不再歸來。—-青慕
* 眼淚是人類所能製造的最小的海。—-寺山修司
* 死亡是一面鏡子,反射出生命在它面前各種徒勞無益的做作姿態。—-馬奎茲
* 我感覺這個宇宙曾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天賦,新冠病毒此時,我也接收到了一些可怕的消息─關於我逐漸惡化的大主動脈剝離,以及可能的腎癌。我的職業生涯在此時劃上休止符似乎是一個巧妙的時機,這讓我能安頓自己進入到一個修士般的生活形式裡,就像在深山裡閉關,純粹的練琴以及試圖恢復健康。
我看到許多音樂家們渴望再能舉辦音樂會,也有許多音樂家步入新的領域─線上演奏。許多人花時間開發成為新「播客」,以及為他們的藝術寫些新題材。不幸的,也有許多音樂家因為沒有了音樂會的收入因此陷入經濟困境在努力掙扎著。總言之,音樂產業面臨極大的危機,許多人也開始擔心音樂以及音樂家們如何繼續生存下去。
然而,我有自己的求生方式。我的生命中已經經歷過太多困難,我知道這也許是最困難的一次。我的醫生曾經說我的心臟血管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我的情況是一旦我的血壓高到失控,便隨時可能致命。因此,當其他人在與他們的音樂產業搏鬥時,我需要做的是面對自己的命運和有限的生命。
「彈音樂會」對不同人有著不同的意義,在我生命中不同的時期,我感覺我需要表達自己不同的觀念和感受。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想要賦予浪漫主義些許精神,我彈了很多蕭邦和舒曼。曾經我想要挑戰自己來演奏炫技的作品,曾經我也陷入拉赫曼尼諾夫病痛的憂思,之後我感覺我需要回歸到舒伯特的純淨以及布拉姆斯的高貴。在疫情期間,我原想演奏巴哈,透過巴哈的音樂,我徬彿找到了一處靈魂上的聖所。
在思考這場音樂會曲目之時,我再次認為勢必要彈奏一些能反映我當下的感受、心境的音樂。此場音樂會的標題─《巡禮之年》似乎就是正能符合我正經歷的一切。
李斯特寫了幾冊《巡禮之年》,他將自己生命中旅遊的所見所聞,以音樂反映(反省)出來,他將山水風景的啟發與他的哲學思維連結一起。
《泉水旁》描述當他站在象徵生命活力泉源清淨水泉旁時,感受到了青春復返的奇妙感受,這似乎陳述著:『既然泉水可以這麼的純淨清澈,生命本來可以充滿歡欣喜樂』。
艾斯特莊園的噴泉,那泉水有著神奇與不可思議的能量,如同李斯特自己寫的題詞:『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4章14節)
李斯特曾經凝望歐伯曼山谷,問著自己生命的意義為何?對我而言,與李斯特最密切的連結莫過於此。
在我生命的此刻,我也常常將看過的、讀過的、所見所聞的帶入哲學式的反思,也許很多人到了某個生命中的某一刻也會如此。
一切的一切我都覺得感激─這些愛情故事以及十四行詩,讓人恣意沈迷浪漫其中,以及那些暴風雨般的激烈足以毀滅一個人的靈魂,甚至那地獄般的旅程燃起了對生命本身的疑問。
在這趟旅程中,我並不惶恐,我反而感到充實以及真實的活著!回首過去,我真的感到萬分感激,無論高興或悲傷的事,生命之中的種種,悲與歡,愛與痛,奔跑與倒下,疾病與死亡,都對我產生了影響,也成為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劉孟捷
5/2衛武營-劉孟捷鋼琴獨奏會《李斯特巡禮之年》購票連結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384752689074294784
「地獄修士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地獄修士故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地獄修士故事 在 響琴-張雅晴的小提琴世界 Ya-ching's violin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地獄修士故事 在 海獅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地獄修士故事 在 Fw: [閒聊] 柏德之門3的惡魔妖魔魔人魔裔魔鬼- 看板Steam 的評價
- 關於地獄修士故事 在 2022地獄修士技能-遊戲直撥體驗攻略影片,精選在Youtube上 ... 的評價
- 關於地獄修士故事 在 地獄修士故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地獄修士故事 在 地獄修士故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地獄修士故事 在 地獄修士故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地獄修士故事 在 一貫道白陽天使的使命 的評價
地獄修士故事 在 響琴-張雅晴的小提琴世界 Ya-ching's violin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劉孟捷,才華洋溢到老天嫉妒的鋼琴家,用音樂支撐生命的心,讓我們進音樂廳支持他!
下面是他5/2高雄音樂會演出的話:
[生命的鬥士鋼琴家劉孟捷]
『過去這一年全球經歷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變化,許多生命殞落也有許多生命被迫改寫,而當這個世界在改變的同時,人們也勇敢地迎接難以預料的未來。
對大部分的音樂家而言,生活形態與生計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數個月以來,我們只能以線上授課的方式來指導個別課學生們,絕大部分的音樂會都被迫暫停或者以線上分享的方式進行,除了教學和練習之外,音樂家們似乎必須花上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如何增進線上教學的經驗,一般人應該無法想像這樣的音樂家生活。
去年三月新型冠狀病毒開始成為全美人民恐慌,當時我正與寇蒂斯音樂院的駐校弦樂四重奏團─維拉弦樂四重奏的音樂家們巡迴演出中,然而,我們的音樂會就此被取消,所有的事情成為了突然休止。
我感覺這個宇宙曾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天賦,此時,我也接收到了一些可怕的消息─關於我逐漸惡化的大主動脈弓,以及腎癌的確診。我的職業生涯在此時劃上休止符似乎是一個巧妙的時機,這讓我能安頓自己進入到一個修士般的生活形式裡,就像在深山裡閉關,純粹的練琴以及試圖恢復健康。
我看到許多音樂家們渴望再能舉辦音樂會,也有許多音樂家步入新的領域─線上演奏。許多人花時間開發成為新「播客」,以及為他們的藝術寫些新題材。不幸的,也有許多音樂家因為沒有了音樂會的收入因此陷入經濟困境在努力掙扎著。總言之,音樂產業面臨極大的危機,許多人也開始擔心音樂以及音樂家們如何繼續生存下去。
然而,我有自己的求生方式。我的生命中已經經歷過太多困難,我知道這也許是最困難的一次。我的醫生曾經說我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我的情況是一旦我的血壓高到失控便隨時有致命的風險。因此,當其他人在與他們的音樂產業搏鬥時,我需要做的是面對自己的命運和有限的生命。
「彈音樂會」對不同人有著不同的意義,在我生命中不同的時期,我感覺我需要表達自己不同的觀念和感受。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想要賦予浪漫主義些許精神,我彈了很多蕭邦和舒曼。曾經我想要挑戰自己來演奏炫技的作品,曾經我也陷入拉赫曼尼諾夫病痛的憂思,之後我感覺我需要回歸到舒伯特的純淨以及布拉姆斯的高貴。在疫情期間,我原想演奏巴哈,透過巴哈的音樂,我彷彿找到了一處靈魂上的聖所。
在思考這場音樂會曲目之時,我再次認為勢必要彈奏一些能反映我現下感受以及心境的音樂。此場音樂會的標題─《巡禮之年》似乎就是正能符合當下我正在經歷的一切。
李斯特寫了幾冊《巡禮之年》,是他將自己生命中旅遊的所見所聞,透過音樂反映(反省)出來,他將他受到所見山水風景的啟發與他的哲學思維連結在一起。《泉水旁》描述的是當他站在象徵生命活力泉源的清淨水泉旁時,似乎感受到了返老還童、青春復返的奇妙感受,似乎陳述著:『既然泉水可以這麼的純淨清澈,生命便可以充滿歡欣喜樂』。
艾斯特莊園的噴泉,那泉水有著神奇與不可思議的能量,如同李斯特自己寫的題詞:『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4章14節)
李斯特曾經凝望歐伯曼山谷,問著自己生命的意義為何,對我而言,與李斯特最密切的連結莫過於此。在我生命的此刻,我也常常將看過的、讀過的所見所聞帶入哲學式的反思,也許很多人到了某個生命中的某一刻也會如此。
一切的一切我都覺得感激─這些愛情故事以及十四行詩,讓人恣意沉迷這浪漫的其中,以及那些暴風雨般的激烈足以毀滅一個人的靈魂,甚至那地獄般的旅程燃起了對生命意義的疑問。
在這趟旅程中,我覺得充實以及真實的活著,回首過去,我真的感到萬分感激,無論高興或悲傷的事,種種都對我產生了影響,也成為了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
這不尋常的疫情期間卻造就了我生命中的轉捩點,我回家來了!這是我在過去35年間第一次在家鄉高雄待上這麼長的時間,得以讓我能慢慢回憶與細細尋根,在經歷生命奇妙的同時,發覺所有的事情似乎成了一個微妙的循環,些許重複的部分卻帶有不同的心情。今天節目中呈現的這些曲目都是令我感觸良多的,其中大部分更是在我早年的音樂學習生涯中有著某些意義:《歐伯曼之谷》是我國一時第一次參加少年組比賽彈奏的曲目,當年因為贏了全國省賽第一名取得出國的資格,也開啟了我留學的路途,這更意味著我即將邁向一個能讓我圓夢成為一個音樂家的路途。再下一年我13歲的時候,我贏了第一屆亞太青少年鋼琴大賽,當時彈奏的曲子就是《但丁奏鳴曲》,一瞬間,我引起了全國的注意,我的新聞出現在媒體的頭條,甚至在家鄉高雄,我被當作是個英雄。也就是在這個機緣,我認識了生命中重要的導師─Gary Graffman教授,接下來我在寇蒂斯音樂院的生涯,Graffmann教授不僅在學業學習上照顧我,也在我生病期間以及試著回復鋼琴家康復之路中給我許多鼓勵和幫助。在我出發前往費城讀書之前,我彈奏了生命中第一場獨奏會,並巡迴台灣多處,其中我彈奏了《但丁奏鳴曲》以及這三首十四行詩。
此刻回到高雄,我覺得非常幸運能出生在這個城市,以及遇到我的第一個恩師─李金里老師,她引導我往成為音樂家這條路前進。在台北師大附中就讀的兩年間,遇見了當時才剛回國的宋允鵬教授,他鼓舞了我想成為藝術家的夢想,我也非常感激他對我才能的信任,在當年選擇給我這個才12歲小孩這麼富有哲理的曲子來演奏。人生的這一刻走到此、回到家鄉,許多我年輕時的回憶都湧入腦海,感謝許多人的協助在短時間促成這場在高雄的音樂會,而我之所以選擇李斯特的《巡禮之年》做為音樂會的標題,其中有許多巧妙的關連性:首先,我的生命至今經過風風雨雨以及生死交關,這些曲目恰似能呈現我生命的旅程經歷;其次,在我生長的這個家鄉裡,我曾有的學習、我所成長歷經過的一些重要曲目,讓我希望能以這一系列的音樂會曲目來作為感謝父母、家鄉、和所有恩師的呈現。
如今在家鄉已經停留了數個月,處在這個曾經給我許多啟發的泉源之地,我覺得對我而言這裡正是最佳的療癒之所。我曾在地獄邊緣來回數次、與生命搏鬥數回,然而面對一切,我感悟到生命一切自有因果,生命必須面對的就是無數的、各種的挑戰,宇宙自有他的道理,我也深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1年四月於高雄
劉孟捷』
****************************************
地獄修士故事 在 海獅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想上班嗎?小心中古基督教的怠惰惡魔找上你]
然後他會變成年輕美女、給你很多錢,讓你變得更怠惰......
#什麼都別說了
#我願意犧牲屑屑
#上班第一天一定要來點惡魔故事
.
是的!這個坐在馬桶上的惡魔
就是基督教七宗罪「怠惰」的代表惡魔貝爾芬格(Belphegor)
在1863年法國《地獄辭典》上的樣子。
典型特徵就是山羊角、山羊耳朵和山羊尾巴,因為在中世紀山羊就是懶惰的代表(為什麼???)
至於為什麼他是怠惰惡魔?又為什麼坐在馬桶上呢?這就有一長串的故事了.....
.
故事要從西元375年開始講起......
這個時候的基督教已經合法,而且還快成為羅馬的國教
欣欣向榮的教會便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人要做什麼事情才算是墮落?墮落的人又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呢?
就在這一年,一個位於希臘的修士龐帝古斯參考聖經製作出一份清單
上面洋洋灑灑列舉出造成人類墮落的八項罪名,目的就是幫助人們自我檢驗好克服誘惑。
.
後來教廷把這個希臘修士判為異端,但這份清單還是蠻不錯的,
就把這份清單收了。
西元6世紀末教宗格列高里一世刪了一些、又加了一些
正式宣告了基督教不可違背的「七宗罪」:
.
「傲慢、嫉妒、憤怒、怠惰、貪婪、暴食及色慾」
.
不過仔細想想,怠惰在中古歐洲在宣判為有罪也是很正常的
根據基督教義的解釋,一個人怠惰不工作,其他人就得被迫幫你工作;
代表的動物是山羊、代表色是淡藍色(這我就不懂了,有請神學家解釋)
到了13世紀,犯了怠惰之罪的人們
還得被扔到煉獄裡洗滌自己的罪孽。他們會被扔到一個巨大的蛇坑裡
不斷地追趕跑跳蹦直到你夠格登上天堂的階梯
.
不過一直到這個時候,七宗罪跟惡魔還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一直到女巫獵殺的時代,地獄才終於形成一個如宮廷般的官僚體系
1589年,德國特里爾的女巫獵人和教士彼得・史賓菲爾德
終於將七種惡德都冠上一個代表惡魔,還給他們取了一個在當時可能很帥
現在看起來卻一整個中二到家的名字----
.
「地獄王子」(the Princes of Hell)
.
「貝爾芬格」就是怠惰的代表惡魔(順帶一提,路西法是傲慢)
貝爾芬格的前身是一個叫Baal Peor的異教神,據說在進行Baal Peor的崇拜儀式時會露出屁股及私處,
可能就因為這原因,猶太教有些拉比便有「貝爾芬格喜歡便桶和排泄物」的說法
在地獄七王子(天阿這名字真的好俗)裡,據說貝爾芬格的法術是最高的
但因為實在太懶了,所以就乾脆把地獄之王的寶座讓給路西法
不過也因為實在太懶了,所以連路西法也很難命令他。
.
因為是著名惡魔,所以關於他的軼事也不少
最有名的就是在七個惡魔當中,他是唯一一個娶人類當老婆的。
文藝復興時代,馬基維利(是的就是寫君王論的那個)寫了一個小故事〈大惡魔貝爾芬格〉
故事大意是有一天,冥王跑來跟貝爾芬格抱怨,說最近冥界湧入很多男性靈魂
開始責怪自己的妻子和婚姻制度,因此各大惡魔開始爭論:到底有沒有幸福的婚姻?
「你去幫我實驗看看吧?」冥王問。
「好啊。」貝爾芬格很乾脆的說。
.
於是他就化成人形,然後帶了十萬枚金幣跑到佛羅倫斯
在路上隨便抓了個女生:「請和我結婚。」
女生:「好。」
然後從此以後,兩個人就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
總之到最後,貝爾芬格的十萬枚金幣不但全部報銷,還欠了一屁股債
開始被債主各種追著跑(當惡魔當成這樣也真是夠窩囊了)
到最後逃到一個農民家中,對農民說:「請讓我躲一下感恩。」
農民想了想:「讓你躲是可以,但總得給我點什麼吧?」
惡魔當場就想撞牆:錢都花完了,要給農民什麼啊??
最後只好說:「我是惡魔。如果你收留我,我就賜與你驅趕惡魔的權利!」
農民這才一口答應,惡魔才終於度過這次的劫難
回去後,惡魔從此憤恨的宣稱:
「這世界上才不可能會有幸福的婚姻呢!(哼)@@」
.
不過在所有作品裡,也只有馬基維利這篇的貝爾芬格比較勤勞
剩下幾乎都是一副動也不動的死樣子。他被認為是一個會幫助人們發現事物的惡魔,會藉由提供人們各種能讓他們變得更富有的靈巧發明來誘使人們墮落。
根據一些十六世紀的惡魔學家之說法,他的力量在四月的時候會變得比較強。所以人在四月的時候
通常都會比較懶。
根據1818年《地獄辭典》第一版的敘述,他會變成年輕貌美的女性、
然後帶著很多錢來誘使人變得懶惰。不過在40年後的第六版
就從一個美女變成一個坐在馬桶上的山羊角中年大叔,從此貝爾芬格的形象也就此確立了~~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惡魔學的中文書真的好少
#看到日本網站深深覺得什麼都無法阻止日本人了
地獄修士故事 在 2022地獄修士技能-遊戲直撥體驗攻略影片,精選在Youtube上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地獄修士技能-手遊實況精華,精選在Youtube的直播影片,找地獄修士技能,dbd地獄修士配件,地獄修士故事,地獄修士技能在Youtube破關精華就來遊戲手 ... ... <看更多>
地獄修士故事 在 地獄修士故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地獄修士故事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涵碧寫的 吳姐姐講聖經故事(6)聖經中的愛情 和多瑪斯.牟敦的七重山:當代最具影響力的靈性 ... ... <看更多>
地獄修士故事 在 Fw: [閒聊] 柏德之門3的惡魔妖魔魔人魔裔魔鬼- 看板Steam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C_Chat 看板 #1azPi8nw ]
作者: Satoman (沙陀曼) 看板: C_Chat
標題: [閒聊] 柏德之門3的 惡魔 妖魔 魔人 魔裔 魔鬼
時間: Mon Sep 4 16:53:26 2023
雖然柏德之門3的繁體中文翻譯有點爛,
只不過有玩過EA的應該會知道,拉瑞安其實有特別幫台灣玩家做在地化,
一些專有名詞都有改過。
最明顯的地方在創角選種族時就會出現了,像是:
原文 簡體 繁體
Tiefling 提夫林 魔人
Gnome 侏儒 地侏
後者的繁體DnD專有名詞翻譯應該是依照當年台灣奇幻修士會翻譯的版本,
和我手上的3版規則書相同。
只是這就衍伸了一個問題,這版的翻譯年代距今很久遠。
要當年接觸過第三波代理的遊戲,
或是像我一樣手上剛好有台灣三版DND規則書可能才會比較熟悉。
所以有些已經習慣簡體翻譯的玩家,反而會對這些譯名感到陌生。
甚至我之前在其他論壇看到有人在罵繁體中文翻譯連「惡魔和魔鬼」都翻譯錯誤。
這其實頗冤的,
實際上這也是當年的台灣三版翻譯和簡體翻譯的衝突產生的誤會。
剛好前陣子看HOLOLIVE EN跑柏德之門3,
第一次碰到大惡魔拉斐爾時就有一些觀眾不太懂DND的「惡魔」要怎麼區分。
這個疑惑和ACG界常見問題「TypeMoon的魔法和魔術」類似,
都是一般人覺得意思差不多,但在作品設定上卻天差地遠的概念。
為什麼會這樣講?
因為你去問一個老外「Devil、Demon有什麼差別?」
他們大概會摸摸腦袋想一下,然後跟你講「差不多,意思相同。」
但事實上,在DnD裡Devil、Demon是不同的生物。
兩者現今都被歸類為Fiend(以下稱之為煉獄生物),他們同樣都是下層位面的居民,
但卻是勢如水火的宿敵。
先從遊戲中比較常見的Devil講起。
這個名詞的翻譯狀態如下:
原文 簡體 繁體
Devil 魔鬼 惡魔
惡魔居住於九層地獄,陣營為守序邪惡。
正如他們的陣營,惡魔有著嚴謹的階級制度,並且相當看重契約。
他們會與凡人簽訂各種契約,藉此換取靈魂汲取力量。
惡魔基本上不會違反契約,但是邪惡的他們經常在契約中暗藏陷阱、漏洞,
以便讓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
關於惡魔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最主要的一說源自於太古時代的秩序與混亂之爭,
這也是大多惡魔所自述的版本。
太古時代,代表秩序的諸神降臨於世,
但他們卻發現世間充斥著來自深淵魔域的混沌存在。
這些混亂的存在滿心只有破壞與滅亡,此舉為諸神所不容,因此雙方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代表秩序的諸神無比強大,他們摧枯拉朽般的不斷消滅混亂勢力,
但來自深淵的混亂卻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世間繼續存在,混亂之力便無法徹底根除。
於是諸神厭倦了爭鬥,他們轉而將精力用於創造之上,
居住於上層位面的天界生物 Celestial就此誕生。
天界生物通常有著一雙羽翼,美麗且高潔、正直且勇敢。
他們乃是世間生物完美的典範,我們可以暫時稱呼他們為天使。
之後,一批無畏的天使接替了與混亂爭鬥的職責,
他們終日對抗著如同潮水般不斷湧現的渾沌。
這群天使的首領名為阿斯蒙蒂斯,乃是諸神最得意的造物之一,
其力量世間無雙,勇氣萬夫莫敵,智略更是無人能及。
在阿斯蒙蒂斯的領導下,儘管天使們的數量始終處於劣勢,
但卻抵擋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混沌狂潮,阻止混亂世界染指地表與天界的美好。
可是隨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其他天界生物卻發現阿斯蒙蒂斯與他的部下們的外表變得越來越駭人。
為了殺戮敵手,他們口中冒出了尖牙,手上長出了利爪,
為了抵禦敵襲,他們長出了猙獰的鱗片與尖角,原先光耀的羽翼也變成不祥的蝠翼。
為了對抗混沌,阿斯蒙蒂斯與他的天使大軍竟然轉變成和混沌相似的外貌。
諸神感到畏懼,
他們轉而在世上建立起綿延的高山、遼闊的大海、酷寒的冰河嘗試阻隔混亂的入侵。
但他們的造物卻對諸神的善意視若無睹,
凡人的步履與工具不斷向外開拓,混亂也隨之滲入。
諸神只能妥協,他們仍需要阿斯蒙蒂斯與他的黑暗天使們,
而阿斯蒙蒂斯趁機與諸神簽訂了契約。
那份契約之後被稱為「原始契約」,
阿斯蒙蒂斯與部下們被逐出天界,來到了荒涼的地獄之中。
在阿斯蒙蒂斯的領導下,這個共有九層的地獄被建構成罪惡凡人死後的受罰之所。
罪惡的靈魂在此被無盡的折磨並汲取力量。
生活於九獄的魔族「惡魔」就此誕生。
阿斯蒙蒂斯將所獲的力量用來繼續對抗混亂,
在地獄第一層阿弗納斯中,無盡戰爭血戰就此爆發。
只是與過去不同,以往的單純的秩序與混亂之爭已變成了守序邪惡與混亂邪惡的爭鬥。
阿斯蒙蒂斯利用了「原始契約」之中漏洞,他不僅單純的接受罪惡靈魂,
還開始誘導凡人墮落,走向罪惡之路。
至此,世間的真理不再只有秩序與混亂,還多了邪惡與善良。
玩家在柏德之門3中所碰到的惡魔均為守序邪惡的代表。
他們有自己的行事原則,注重契約但卻也透過漏洞讓自己得利與誘導凡人墮落。
也有如同血甲魔尤格那樣的戰爭惡魔。
他一心一意只想回地獄繼續參與那永無休止的血戰,
甚至會為了與強敵爭鬥的慾望主動幫助主角。
那惡魔的仇敵,混沌的代表又是什麼呢?
是的,你沒猜錯,就是Demon,通常是這麼翻譯的:
原文 簡體 繁體
Demon 惡魔 妖魔
如同前述,妖魔是來自深淵魔域的另一支魔族。
他們的數量無窮無盡,型態也是千奇百怪。
卡菈克曾親身參與血戰,與妖魔在最前線廝殺,正如同她的說法,
妖魔的本身就是混亂的代表,所以每隻妖魔的外表都是獨一無二的。
與注重契約精神與秩序的惡魔不同,
妖魔的所作所為只是順從自己的慾望,將暴力、恐懼與苦痛帶給周遭的萬物。
雖然妖魔也會與他人簽訂契約,但他們會隨時撕毀契約內容反咬任何人。
現今最為昌盛的妖魔為塔那魔族,和原初誕生於深淵的原始妖魔不同,
塔那魔族誕生於墮落於深淵的凡人靈魂,本身就是諸神造物的褻瀆與嘲弄。
相較起不可名狀的原始妖魔,塔那魔族的造型較為定型。
其中最著名的炎魔是手持巨劍與火焰長鞭的強大存在,也是血戰妖魔方的將帥。
柏德之門3比較少直接接觸到妖魔,玩家除了從卡菈克等曾去過地獄之人知曉情報外,
少數會直接接觸的妖魔則是一個叫小趴鏟的夸塞魔。
夸塞魔是一種低等但狡猾的小型妖魔,經常被邪惡的施法者作為魔寵驅使。
這個水汪汪大眼讓他看起來很可愛。
至於魔人 Tiefling,他們則是擁有煉獄血統的凡人,
又或者先祖曾過於濫用煉獄契約,導致後代沾惹了煉獄的血脈。
魔人外表看起來為人型,但身體卻遺傳了一些煉獄的特徵,
像犄角、尾巴、腳蹄等等。
這算是一個設定經常被修修補補吃吃書書的種族。
最初魔人作為背景生物,他們被設定上大多為本性邪惡的存在。
但是隨著4版規則將魔人納入可選種族,魔人邪惡天性方面的設定也已經被移除。
另外,由於阿斯蒙蒂斯在百年前搞了一個儀式,
強行將所有的魔人都標註為九獄之主的後裔,
導致現今的魔人的外觀與惡魔更為相近,膚色更是與其他種族格格不入。
現今玩家會遭遇的魔人就和其他種族一樣擁有自由意志,
但他們搶眼的外表與不祥的身世卻讓他們經常遭受其他種族的排擠。
左為舊版魔人,右為新版阿斯蒙蒂斯搞事後的新魔人外貌。
最後是Cambion 魔裔。
如果說魔人是先祖沾染了煉獄的血脈,
那魔裔就是父親為煉獄生物,母親為凡人而誕生的直系混血兒,又可翻譯成魔胎。
他們通常有著雙方父母的身體特徵,外表則是比魔人更像惡魔與妖魔。
魔裔的凡人母親通常在分娩後便死去,
魔裔也因此成為不管在煉獄還是凡人社會都深受排擠的存在。
這也讓大多魔裔比他們的魔族表親更加努力且憤恨,
有著強烈證明自我且出人頭地的慾望。
柏德之門3中,與玩家關係最深的兩名惡魔拉斐爾和米佐菈在設定上其實都是魔裔。
特別是拉斐爾,雖然他與玩家互動時總是想呈現游刃有餘,將你玩弄於股掌之中的餘裕,
但卻會不時透露出魔裔天生的憤世嫉俗。
大概就醬,如果我沒理解錯誤的話。
先不講惡魔妖魔本身很難區分的問題,
簡體翻譯把Demon翻譯成惡魔,Devil翻譯成魔鬼更是讓狀況從糟糕變成難以理解。
給按到END到結尾的懶人包就是:
惡魔:守序邪惡
妖魔:混亂邪惡
魔人:祖先曾經上過惡魔或妖魔,或者被惡魔妖魔上
魔裔:老爸是惡魔或妖魔
--
(と・てノ) 翼龍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201.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93817608.A.C7A.html
※ 編輯: Satoman (1.163.201.53 臺灣), 09/04/2023 22:32:19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atoman (1.163.201.53 臺灣), 09/04/2023 22:35:04
※ 編輯: Satoman (1.163.201.53 臺灣), 09/04/2023 22:35:35
Tiefling原文其實就帶有歧視了,Tief是德文的深、低下,
代表他們是血統原屬於下層位面。
當時的那本怪物圖鑑裡planetouched(帶有其他位面生物混血的後裔)就兩種,
Tiefling和Aasimar(天界生物的混血後裔),分別對應邪惡和善良。
所以就剛好一個翻譯成魔人,一個翻譯成神人,planetouched就翻譯成神魔裔。
後來第二本怪物手冊又出現史拉蟾族的後裔Chaond和某種秩序異界生物的後裔Zenythri,
分別代表混亂與秩序,前者翻譯成法外民,後者則是堅理眾。
※ 編輯: Satoman (1.163.201.53 臺灣), 09/05/2023 01:18:14
牽扯到聖經那就更複雜了,因為新教和合本和天主教思高本翻譯出來又不一樣。
兩者都是惡魔都魔鬼都有用,後者惡魔出現的頻率比較多。
然後思高本多俾亞傳翻譯稱阿總為惡魔,但是這個惡魔原文又是demon。
以前可能是把他教的偶像神稱為demon,然後把devil當作撒旦的代稱,
現在則是混在一起用分不開了。
簡體翻譯的思路應該是聖經比較常用魔鬼,所以devil稱為魔鬼,惡魔就丟給demon用。
台灣這邊大概想要讓兩者從文意上就能區分開來,所以把demon稱為妖魔。
翻譯習慣問題。
中國那邊習慣是原文直接音譯,
台灣那版則是會看圖看設定做意譯。
但是一些生物他們其實也是用這個台版的翻譯。
※ 編輯: Satoman (1.163.201.53 臺灣), 09/05/2023 11:32: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