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電 #電子用品斷捨離
#大腦快超載了嗎 #數位排毒
.
外在的世界紛擾喧鬧,所以,磨礪自身力量的第一步,就是學習有效處理感官超載。我們必須釐清並疏通那些堵住內在指引系統的障礙物,為此,我們要把外在的雜音調小聲,才聽得見內在的心聲。
.
你可以從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始——每週至少有一天,把所有電子用品關掉二十四小時。是的,意思就是關掉電視、手機和電腦,一星期有一天,只接緊急的電話。你可以慢慢增加到一星期兩天,就像斷食一樣,你的身體會開始排毒,排除所有我們不斷「吃進去」的噪音和資訊。如果沒辦法整整一、兩天都完全「不插電」,你也可以發揮創意——或許是每天晚上不插電三小時,或許是一早起床先不插電三小時。試試看對你可行的做法,無論怎麼做,只要能讓你鬆一口氣就好。
.
切記,社群媒體的問題比其他形式的媒體更嚴重,因為它無所不在。透過各種電子用品,我們二十四小時都跟社群媒體保持連線。收到訊息就急著立刻回覆,無形中也變成一種壓力。到處充斥著持續不斷的干擾和令人分心的事物。有些人對智慧型手機著迷到邊開車邊傳簡訊,真的名副其實是在冒生命的危險。我們從早到晚一點一滴將社群媒體上的訊息內化,並時時對或真或假的危機保持高度警覺。這些危機有可能是為了賺點閱率而被誇大了,因為「恐懼」是一種熱銷品!
.
我因此很不喜歡電視上沒完沒了的「新聞快報」。有時只是某個名人或政治人物發的一則推特,也跟地震、校園槍擊案或戰爭等攸關生死的大事占據一樣的播報時間,被賦予一樣的嚴重等級。這種不公正、不平衡的感覺又增加了感官負擔。藥品廣告也一樣,有些廣告聲稱的副作用比那些藥要處理的症狀還嚴重!這些廣告本身就不健康,與它們追求身心健康的本意相違背。
.
喬・迪斯本札醫師在他的著作《你就是安慰劑》中提出:種在我們腦海中的念頭最終會開花結果,尤其如果是一再重複種下的話。所以,如果不斷受到有關疾病的訊息轟炸,而我們本身又是易感體質,我們的身體就更有可能生一場大病。如果不斷受到悲劇與死亡的新聞轟炸,我們的焦慮心理也可能全面大爆發。如果你是生性善感的共感人,受影響的強度則又加重了無數倍。
.
我們也會把憤怒的網路酸民和惡意的留言者放在心上,將他們吐出來的酸言酸語和嗆辣言詞內化。這些酸民唯一的目的就是在網路上吵架、搗亂、帶風向或貼一些煽動性的內容。惡意的留言者則利用網路匿名的特性,得到了為所欲為的力量。身為共感人,我們一定要忠於自己同情共感的天性,不要覺得為了對付酸民就要變得跟他們一樣。
.
我不是說要對抗感官超載就得把頭埋在沙子裡,而是說我們需要的只是少吃一點「媒體大餐」、騰出一個清淨的空間。這是和內在嚮導保持聯絡唯一的辦法,也唯有和內在嚮導保持聯絡,我們才能對人類有更大的貢獻。
.
--
本文摘自《死過一次才學會守護自己:共感人的「小我」練習》,作者為艾妮塔・穆札尼(Anita Moorjani),新加坡出生、香港長大、接受英式教育的印度裔,會講流利的廣東話,曾在企業界服務多年。常受邀赴全球各地演講與受訪,談論如何面對絕症、死亡,以及放下恐懼、重建心靈信仰等主題。
.
📖閱讀本書:https://reurl.cc/83Zy0X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地震 快報 簡訊 在 Uw1225 韓國日本連線代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驚醒.......大家還好嗎?
🗣🗣🗣🗣🗣🗣快報平安!
#發現大搖晃時狼爸爸已秒壓在我們身上抱住我跟孩子
因為u真的非常害怕地震😭
台南震度最大,希望大家都平安沒事🙏🏻
#台南目前東區停電中大家注意安全
還有地震簡訊嗶嗶聲其實也很嚇人
地震 快報 簡訊 在 小布少爺旅遊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剛剛地震,大家還好嗎?
剛開始輕微晃的時候,我還敲訊息給龔少說:地震
然後手機逼逼震動一聲,我喵了一眼看到手機自動傳來「地震快報」,說台北會有四級以上地震,嚇了一跳!
這時候~~~就開始大晃了起來!!!
我馬上抓手機、拿鑰匙開門衝下樓,邊下樓邊打電話給我妹,較她也快點下來~~~~
第一次收到地震簡訊~嚇死我了@@~
我妹說好像不是每個人都會收到國家的地震簡訊,因為她就沒有收到~
(照片是小芋圓10個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