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渣男還是風流,於太宰治而言,這是個問題。在蜷川實花《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他的女人》的引子裡,就是太宰治與侍女的一次荒唐自殺。十一年後,太宰治自殺成功,死因卻一直存疑,同為無賴派的作家坂口安吾認為,太宰治從未書寫過與其一同殉情的山崎富榮,這只是個無足輕重的女人,太宰治又怎會為她而死?沐羽卻認為,這個立論是否成立有待考證,我們該討論的,是太宰治以往究竟寫過甚麼女人?而那些女人在太宰的生命裡,舉足輕重嗎?
全文:https://bit.ly/34TuOsc
沐羽 (Page Fung Bak Kui)
◤
想閱讀更新更多「虛詞」內容,歡迎先讚好專頁,再將專頁揀選為「搶先看」!
◤ ◤
《無形》於各獨立書店有售,包括(港島)艺鵠ACO、見山書店、銅鑼灣樂文書店;(九龍)序言書室、油麻地Kubrick、旺角樂文書店、合舍、貳叄書房;(新界)生活書社;(澳門)邊度有書,售價港幣20元正。
歡迎訂閱,敬請私訊查詢。
◤ ◤ ◤
《無形》及「虛詞」歡迎自由題投稿,稿例:http://www.p-articles.com/contribution
坂口安吾死因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60年6月15日,學生包圍國會,反安保條約。
距今六十年前,日本爆發了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社會運動,起因是左翼學生不滿日本共產黨放棄暴力革命的路線,於是這些學生決定與舊左翼(日共)分道揚鑣,形成新左翼,展開一九六零年代大規模的群眾運動。
在日本準備與美國簽訂《美日安保條約》的同時,新左翼認定右翼政府應該要維持永久和平,為什麼還要跟美國聯合起來,走向可能的戰爭之路,這無疑是把全國人民的性命和安全當成一場賭注,當《安保條約》被國會強行通過,引發學生們極大的不滿和反彈,於是學生運動開始分裂成大量不同的派別。
而當時有超過十萬人聚集在國會議事堂外,人群之中有大部分的面孔是年輕的學生,他們站在第一線,隔著圍牆和鐵門和警察對峙著,衝突一觸即發。
突然之間,有人衝破了封鎖線,消息一傳開,所有群眾蜂湧而上,學生們手拿旗幟和木棍,不顧一切的往前衝,而警察則是戴著頭盔,揮舞著警棍,開始對示威群眾一陣亂打,警方還派出兩輛的水炮車,欲阻擋群眾繼續前進。
現場狀況非常混亂,國會議事堂演變成民眾和警方對峙的戰爭,有人向警察扔擲石塊、棍棒齊飛、推倒警車,甚至放火焚燒,場面相當火爆,有學生在推擠的過程中受了傷,有人體力不堪負荷而倒下,有人被警察圍毆,但民眾繼續衝撞,想要突破警察的防線進入國會議事堂。
混亂之中,一名大學三年級的女生從遊行隊伍裡被抬了出來,她的名字叫做樺美智子,當時她身穿淡綠色的開襟衫,裡面是白色的上衣以及一條深藍色的長褲,頭上鮮血直流,當場不治身亡,年僅廿二歲,她是共產黨員,也是這場社會運動第一位犧牲者,死因是顱內出血和胸部壓迫,警方宣稱是她自己不慎跌倒發生的單純意外事件。
但學生方面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他們認為死因應歸咎於機動隊(日本鎮暴警察)使用暴力行為,執法過當而導致她的死亡。透過媒體的直播以及電台放送,當樺美智子的死訊傳到抗爭現場,給予許多人極大的震撼與衝擊。
翌日,樺美智子的朋友在東京大學校園內舉行慰靈祭,悼念她的死,學生們和在野黨一致抨擊,認為樺美智子是被政府和警察虐殺的,並要求政府給個說法。抗議的民眾說,絕不能讓她白白的犧牲,應該要還給死者一個公道。
又過了二天,日本重要的報社和媒體,發表聯合聲明,譴責警方的暴力行為,而實際上,民眾和媒體已經將矛頭指向現任的日本首相岸信介,他們認為安保條約並不是為了維護什麼國民安全,而是權力者藉由這個作為藉口,進一步想擴張警察的權力,加強公共安全與秩序的維護。簡單來說,就是維權。早在兩年以前,岸信介就打算他曾經打算修正「警察職務執行法」大幅提升警察執法的權限,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沒錯,和香港特首引用《緊急法》越過立法機構,由行政會議自行頒定《反蒙面法》幾乎如出一轍。
對於人民來說,岸信介根本不是在為人民的安全著想,而是進一步利用擴張政府的權力來打壓反對者的聲音,所以引發各界極大的反彈,安保鬥爭自此愈演愈烈,甚至文化界人士以及知識分子聯合起來共同來抵制政府通過法案,接連不斷的示威活動和大規模遊行,當中「全日本學生自治會總連合」被譽為是行動最積極、手段最猛烈、思想最激進的團體,全部成員都由學生組成,是當時主張武力鬥爭的勇武派,他們站在第一線,極力反對安保條約。
時間回到1960年的1月15日,當全學連得知首相岸信介要搭機前往美國討論安保條約的修正案,便動員了所有人前往羽田機場示威抗議,大批民眾和學生塞爆了出境大廳,他們手持橫幅布條標語,大聲喊出抗議口號,並拿起機場的椅子設置成路障,意圖阻擋岸信介出國,於是和現場的大量警力爆發肢體衝突,不過後來抗議活動並沒有成功,岸信介還是按照他原訂的行程,成功搭上飛機出訪美國。
隨後,開始有大學教授上街參與示威遊行,反安保的聲浪日益高漲,民眾也逐漸覺醒,認為政府做出了錯誤的決定,街頭不斷有抗議活動,社會各界開始有愈來愈多的人走上街道,要求政府不要簽訂安保條約,直到6月15日爆發流血衝突,樺美智子的死,以及數百名學生重傷送醫,引發了社會廣大的重視,然而這一切的流血和衝突,終究沒有抵擋住美日安保條約,就在6月19日的凌晨,安保條約自動生效,使得所有參與反對運動的人民大失所望。
這一切的導火線日本首相岸信介卻在輿論的反對聲浪中,在1960年的7月14日宣布引咎辭職,為第一波的安保抗爭活動劃下句點。雖然抗爭並沒有成功抵制安保條約,但確實讓首相下台,也提供了往後日本抗爭運動的各種形式和手段的實戰經驗,日後的東大紛爭(東京大學事件)以及全共鬥,都沿襲著此一模式進行街頭抗爭。
而日本的機動隊(日本鎮暴警察)與人民之間,尤其是學生之間的對抗和衝撞,成為時代的一個標誌性的表徵,至今依然在小說、電影、漫畫、動畫、藝術表現、電玩中出現,像是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宮崎吾朗的《來自紅花坂》(編劇是宮崎駿)、押井守的《機動警察PATLABOR》都是代表的例子,在反安保鬥爭中成長的團塊世代(戰後嬰兒潮)如今皆已垂垂老矣,但當年的抗爭運動,確實改變了一整個世代的思想,標誌他們驚濤駭浪的理想主義:希望這個國家是有希望的,希望思想是進步的,希望社會環境能有所改善,希望人民的聲音被聽見。
反觀現在的香港社會不也是醞釀著一場巨大的改變,站在第一線的勇士者,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是學生,他們身穿各種裝備,拋開一切世俗,只為了民主和自由向強權說不,向警察國家說不,他們已經下定決心了,如果要榮光歸香港,必須要有一場革命運動,他們準備好長期抗戰的決心,不惜手足在抗爭運動中犧牲,也要勇往直前,生死無懼,直到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黎明會來到,只是不知道是以怎樣的形式。
如果香港會出現思想改造集中營,那麼全世界都在看。
希望可怕的事情不要發生。
衷心祈願香港人民可以獲得民主的果實。
(圖片來自網路)
坂口安吾死因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857一分鐘閱讀
坂口安吾在《墮落論》中表明:當國家機器運作失靈,你我還是循規蹈矩,不去思考,不去質疑,不去挑戰,鄉愿地想做個「好人」、「善人」,這豈不是相當於默默不抵抗地直接等死?因此:寧為暴民,不做順民。
面對戰後日本社會出現的脫離傳統道德的亂象,坂口安吾反對道德家重回戰前道德秩序的呼籲,指責日本人「不追求變化,不追求進步,總是憧憬讚美過往種種,當進步的精神偶然現身時,卻常會遭受刻苦耐勞的反動精神打壓」,他向國民高呼「日本人以及日本本身都應該墮落」。
他認為日本人要活下去,就要回歸人性本能。「我們不是因為戰敗而墮落。而因為是人所以墮落,因為活著所以墮落,僅此而已。」主張人們要掙脫一切文明假象,活得像動物般單純,唯有「貫徹墮落之路,發現自我,獲得救贖」。坂口以文字掀起的精神暴動,衝撞封建復辟的氛圍。
坂口相信,實踐無賴與墮落的態度,是一種有自覺的、「政治不正確」的不服從抵抗。國家和輿論所謂的民族大義、公共秩序何等虛妄、甚至粗暴,只有回歸 「人」的本體價值,才能讓真正自由民主的精神落實到我們日常生活。《墮落論》所收錄的十篇文章,是穿透所有偽善社會的利器,啟發讀者,追求個性解放。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墮落論》
作者:坂口安吾
由 麥田出版社 出版http://app1.rthk.org.hk/elearning/1minreading/index.php?director=1&page=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