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為時不晚》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你從學校畢業、即將踏入職場的時候,曾經期許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一個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的人嗎?我相信,一定沒有人這麼期許過。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這些我們最不想成為的樣貌,卻總是悄悄地爬到我們身上。我們該怎麼辦?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dnt-see-i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時不晚》的作者是加拿大牧師暨思想領袖凱瑞.紐霍夫(Carey Nieuwhof),他也主持「Leadership Podcast」訪談各界成功人士,持續分享活出更好人生的秘訣。他曾經是個執業律師,但是在三十歲那年內心受到召喚,轉行當起了全職牧師,引導人們邁向心中嚮往的人生。
在他經營教會和傳道的經驗當中,他發現人們總是會面對到七種「內在危機」,分別是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這些狀態就如同英文書名「Didn’t See It Coming」,我們根本「沒有預料到它們會發生」,但是每個人都一定會遭遇到這些經驗。
幸好,這些內在危機都是「有跡可循」的,也可以提早「防範於未然」。作者在這本書教我們透過「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的方式,去發現潛在的危機訊號,並且透過具體的行動指引,讓我們能夠提早修正、避免自己身陷這些危機當中無法自拔。
這本書在 Goodreads 書評網站獲得了 4.46 顆星的高分好評,書中沒有老掉牙的故事,多的是作者多年傳道授業的真人真事,以及他本人非常露骨的真心表白。以下分享三個對我最具啟發的內在危機的察覺方法和處理方式。
.
1.#憤世嫉俗
.
有時候我會納悶,為什麼社會上(尤其在網路上)充滿許多憤世嫉俗的人,這種情緒有時候也會悄悄地影響我們自己。作者認為,憤世嫉俗其實是一種「選擇」,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生活不會讓人變得憤世嫉俗,是你讓自己變成了那樣。他用自己的切身經驗進一步說明。
在他仍是新手牧師的時候,在地方的小鎮認真經營教會,而且總是親力親為每天都拜訪教友。其中有一對教友夫婦,他們的生活並不寬裕,在財務和家庭關係上面充滿危機。因此作者特別撥心力照顧他們,幾乎對他們的各種需求有求必應。但隨著教會人數持續成長,這對夫婦的需求卻越來越像個無底洞。
在某一次的教會主日因為子女不守規矩地吵鬧,夫婦倆跟作者起了衝突,丈夫吼道:「這地方已經不適合我們,你不再關心我們了,我們要離開!」
作者滿頭疑惑地追問:「我當牧師以來從未花這麼多時間一對一關心一個家庭,整個教會也為了服務你們而一再犧牲。我到底哪裡做得不夠?」這個問題無濟於事,那對夫婦從此離開了教會。
一股憤世嫉俗的怨氣湧上作者的心頭,他感到浪費時間、不想再關懷別人、不要再為人付出了。這麼憤怒的原就是因為掏心掏肺卻幾乎沒有獲得回報,或者得到的回報與預期相反。事後他反省這件事情時說:「憤世嫉俗的形成,不是因為你有一顆封閉的心,而是因為你的心胸曾經敞開。」
這種痛苦的經驗,會讓我們面臨抉擇。我們很可能將過去的失敗經驗投射到未來的情境,我們也可能從此停止信任和盼望,結果會怎樣?如果我們任憑這種想法自由發展的話,最終我們會封閉自我,憤世嫉俗終將接管了我們。我們能有什麼解藥?
首先是再次「盼望」。我們必須體認到,各種創傷和背叛都是敞開心胸的人必然會遭遇的狀態,唯有擁抱相信的力量,對未來再度敞開心胸。不要讓過去的苦痛傷害了未來的璀璨。其次是運用「好奇心」,保留思考時間想像更多可能,多問「為什麼」和「為什麼不」,讓自己嘗試新做法,讓開放式的問題引領自己前進。在好奇心的面前,憤世嫉俗沒有立足之地。
.
2.#道德妥協
.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曾經在《與成功有約》書中鼓勵每個人去想像自己的「喪禮」,在你人生的最後被蓋棺論定時,別人會怎麼評論你?作者說他擔任牧師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在哪個喪禮見過為人子女的展示自己父親的履歷。也從來沒有聽過子女站在棺木前討論著父母的身價淨值。跟你最親近的人,不會在你的人生歡送會上,朗誦你最近一季的業績數字。
作者用了一個很趣味的方法描述這個概念。當你過世之後,你認識的人在餐桌上聊到你時會說:「喔,凱瑞啊,他是一個______的人。你可以把莎莎醬遞給我嗎?」雖然聽起來很難接受,但是「人的一生,終究會被活著的人簡化成一個句子。」這個空格裡面填寫的,通常就是一個人「品格」的濃縮,一個正直或友善的人;一個虛偽或易怒的人。
在作者年輕時的律師生涯中,他見到許多同儕曾經面臨道德危機的訊號,包含在人前人後差距越來越大、掩蓋事實、無法說到做到、合理化自己的不良行為和決定、眼中只關注自己。如果不加以調整,就會漸漸走上道德妥協的不歸路。具體的方法是每天付出微小的努力刻意培養,例如承擔責任、言行一致、挪出時間保留給自我反省和成長。
我在讀這段的時候,也思考著作者為什麼選擇牧師當「志業」Calling)的這條路,因此我在自己的子彈筆記上面塗塗改改,最後寫下這段想法:「一個志業的召喚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它指的是把微小的信念好好地實踐出來。它就是每天履行正直、體面、誠信。偏離這些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只是偽裝之下的慾望罷了。」品格的養成不是一夕之間的壯舉,而是每天微不足道的累積。
.
3.#身心俱疲
.
「疲勞過度」(Burn-out)是現代人常見的內在危機之一,無論是受雇於人的上班族,或者是看似自由自在的自雇者,都很有可能面臨這個狀態。作者在他四十歲一場空前盛大的演講之後,體驗到了猶如自由落體般的倦怠感。他描述那是一種「沒有期待,沒有喜樂,雖然還活著,但實在不覺得自己完全活著」的感覺。
然而,我們該如何自我察覺到自己即將陷入倦怠?明顯的警訊有:熱情消退、不再感到情緒起伏、因為小事情抓狂、活力流失、憤世嫉俗、無法滿足、無法正確思考、生產力下降、再也不笑、睡眠也無法使你重振活力。如果我們面臨上述的狀況越多,就越接近疲勞過度的懸崖。作者提供了幾個方法幫我們調整自己的步調遠離倦怠。
首先是不要試著去否認倦怠,因為這麼做只會加速情況惡化。比較好的做法是「告訴別人」自己當下的感受,找個懂得聆聽的親友聊聊,善用人際關係的力量,因為當你不再相信自己的時候,你需要有人相信你。
其次是「調整步調」通常比「調整負重」更容易帶來緩解,因為步調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請一天假、關掉手機、取消會議,在狀態不好的時候讓自己退後一步、休息一下。放慢步調去回想這一切忙碌背後的意義,釐清思緒後再重新出發。
最後是「接受自己的破碎」,人生的境遇就如同潮水有高有低,我們總會遇到狀況差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時時刻刻堅持「完美」的姿態,而且要放下自以為可以處理完所有事情的「驕傲」。作者認為,要體認到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適時尋求親友、信仰和諮商,是修補身心疲勞的良方。勇於接受「破碎」的人才有機會意識到自己能力的盡頭,找到超越和改善的力量。
作者也引用神學家兼作家達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談提升心靈健康的方法:「你必須痛下決心,除去生活中的匆忙。」面對疲勞的前兆,必須主動採取放慢步調和尋求人際協助的策略,不要著急,也不要拖延,容許它該多久、就多久。放慢腳步和調整步伐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
#後記:危機就是轉機
.
《為時不晚》的作者雖然是一位牧師,但是上帝和聖經的文字內容不至於喧賓奪主,反而在一些重要的章節扮演了畫龍點睛的效果。透過這本書可以提醒我們自己,憤世嫉俗、道德妥協、身心耗竭、無足輕重,這些都不該是我們人生的結局,而是可以預見的必經狀態,而且我們有能力提前做出準備。
在書中,作者一再提醒了「自我察覺」的重要性,要先能察覺這些內在危機的跡象,才有機會防範於未然。如果你本身不是基督徒沒有禱告的習慣,我很推薦參考另外兩本書《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或《靜下來工作》來培養「正念」的習慣,正念能夠幫你關閉漫不經心的自動導航模式,透過有意識的自我覺察、感知情緒,對世界做出正確且善意的回應。
最後,我想引用擅長教人克服恐懼的專家克莉絲汀.烏梅爾(Kristen Ulmer)的這段話:「別浪費任何一個危機。那是宇宙在考驗你學習一件新的事物,讓自己的潛能更上一層樓。」當你遇到任何一種內在危機的警訊,不要害怕它的到來,要知道,那或許是成就美好人生的重要轉機。
.
感謝 格子外面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水深之處,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這裡你沒有其他的親人,那苦真的是無法形容...」 「我甚至買了機票,落跑了!直接逃回家去了,放棄了!」 「在教會生活裡我享受了大家的愛,在這裡我們看見他們完全的接納,真的很溫暖」 羅姐自幼於單親家庭長大,因緣際會下來到了台灣,嫁給了台灣丈夫。原以為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哪知文化的衝擊、個性的...
基督徒人生意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移居英國的潘霍華〉 作者:陳韋安
二戰殉道的德國神學家潘霍華其實在生命中有一段時間離開德國。1933年10月,潘霍華乘船移居倫敦——恍如今天不少牧者的境況。
潘霍華離開德國的原因非常複雜。一方面,潘霍華不願意被強迫徵召服兵役。潘霍華稱自己的良心實在不容讓自己投入戰爭,拿起武器嚴重違反潘霍華自己的基督徒信念。另一方面,潘霍華認為當時成立了不久的認信教會(Bekennende Kirche)還未真正成形,還未表達任何明確立場,似乎也不可能表達任何立場。
第三個原因,也是潘霍華到步倫敦一星期後寫信給巴特交代的原因(寫於 1933 年 10 月 24 日):潘霍華覺得自己在德國感覺越來越被孤立,也擔心自己的思想過於激進及教條主義,故此想在無人煙之處安靜一段時間。潘霍華如此寫道:「我暫時也不知道自己將會在此留多久。當我知道對岸(德國)真的需要我的時候...... 我們應該作甚麼,實在是一件極難知曉的事......」然後,潘霍華引用歷代志下20:12 的經文:
「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 」
一個多月後,1933年11月20日,作為潘霍華老師的巴特,寫信回覆移居了倫敦的潘霍華,毫不客氣地告訴潘霍華,他「應該做甚麼」:
「儘快回到你柏林的崗位!」
Schleunigst zurück auf Ihren Berliner Posten!
「你和我都明明清楚知道,柏林以及德國教會的狀況岌岌可危!」
... dass die Berliner Opposition und die kirchliche Opposition in Deutschland überhaupt innerlich auf so schwachen Füßen steht!)
巴特在寫信強烈痛斥潘霍華,告訴他人不在德國做甚麼也沒有用,隔着一個海岸説甚麼也沒有意義......之類的話。簡單的説:德國需要你!
或者,以上的對話告訴我們,尤其是被呼召的傳道人,去或留,不能基於個人的恐懼。離開,是基於召命,不是基於對前景的恐懼。當然,恐懼是自然的。人產生恐懼的感覺——對別人、對強權、對未來。「恐懼」的感覺不能隱藏,也不需要掩飾。不過,人類雖不能隱藏,但人卻不可被恐懼的情緒徹底征服。「我不是被上帝呼召的嗎?」「這個呼召會被恐懼動搖的嗎?」「哪個地方的教會需要我呢?」
1939 年 7 月 7 日的傍晚時份,潘霍華離開乘船啟程返回德國——這六年來,潘霍華移居英國,後來又輾轉移居到美國。對於這次回歸,潘霍華這樣寫道:「我最終得出一個結論:我發現遠赴美國是一個錯誤。我必需在這艱難的時間與德國的基督徒生活在一起。假如我沒有在這艱難時期與我牧養的羊在一起,戰後我就沒有權利參與德國基督徒生活的重建工作。」
潘霍華終於知道自己「應該做甚麼」——繼續在德國存在。
今天,我們或許也問同樣的問題。我憑甚麼繼續存在下去?我想,「繼續存在」就是我們存在的理由。假如教會不繼續存在,教會就不是教會。然而,教會如何存在呢?教會的存在,就是一班仍然有使命的基督徒。其實,昔日德國認信教會有甚麼了不起?它能成功對抗德國嗎?不。他能扭轉局勢嗎?不。德國認信教會只是做了一件簡單卻勇敢的事——繼續存在。甚麼是認信教會?很簡單,就是繼續存在的教會。
千萬別誤會,我仍然尊重上帝對牧者的人生帶領。不過,我認為,我有責任呼籲更多牧者留在香港,繼續存在下去,因為香港人需要你們。
很有趣,上文潘霍華所引用的經文「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的下一句是這樣:「我們的眼目單仰望祢。」(歷代志下20:12)潘霍華回到德國後,用自己的餘生實踐了這半句話。
更多文章:www.patreon.com/John_Chan
基督徒人生意義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尋求舒適本身不是人活在地上的目的。跟隨主要付代價,但這代價其實不是無緣無故的犧牲、禁慾或苦待己身。關鍵在於你是否看見其價值,如果你看見了價值,“沒有枕頭的地方”也不算得什麼。很多人就因為放不下“枕頭的地方”,或尋求一個更舒適的“枕頭的地方”而錯失了人生的精彩、滿足和意義。那些也是代價!
基督徒人生意義 在 水深之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這裡你沒有其他的親人,那苦真的是無法形容...」
「我甚至買了機票,落跑了!直接逃回家去了,放棄了!」
「在教會生活裡我享受了大家的愛,在這裡我們看見他們完全的接納,真的很溫暖」
羅姐自幼於單親家庭長大,因緣際會下來到了台灣,嫁給了台灣丈夫。原以為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哪知文化的衝擊、個性的差異、環境的不同,加上原有的餐飲經營專業,在家裡的祖傳老店裡毫無用武之地。
跟朋友訴苦會被笑,「嫁到台灣不是很好的嗎?」跟母親傾吐會讓她擔心。這種無法訴說的孤寂生活核心竟,究竟該如何翻轉?
這一集帶你來認識牛肉麵店老闆娘,如何因著得救,接受神的生命改變了自己;認識了弟兄姊妹而在異地他鄉找到了「親人」,找到開店和人生真正的意義。
【二胡談心】「每隔週五」更新!歡迎按讚、訂閱、分享!
——
註:本集所有影片(含片尾曲)於2021年3月18日至4月29日間拍攝。疫情期間,提醒大家仍要做好防疫措施,勤洗手、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水深之處關心您!
——
水深之處官方網站:http://www.luke54.org
水深之處Facebook:https://reurl.cc/oLQ2Ql
水深之處Instagram:https://reurl.cc/AqOmOZ
水深之處telegram:https://t.me/Luke54Taiwan
水深之處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2010gospel0123
基督徒人生意義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爸爸離開世界讓我重新思考人生的過程。我爸爸活到80 歲經過了許多的困難但是一直都沒有抱怨。從最早到現在人類一直很怕死但是一邊也覺得很好奇。到底死亡是一個怎麼樣的感覺?痛嗎?可怕嗎?還是真的是一個新的開始?這個影片中我討論死亡這個過程跟人生的意義。
#鳳開眼界 #懷念爸爸 #人生的意義
FOLLOW 吳鳳 Rifa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fatkarlov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
Website: www.rıfatkarlova.com
基督徒人生意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騎在天使安排的道路上」介紹
專訪:張永威
內容簡介:
他是張永威,兩年內接連失去了母親和姊姊,決心將自己放逐美國。
一位單車新手,一百零八天,七千四百五十公里,單騎橫越美洲東西岸。
靠著雙腳,越過高山、沙漠、酷暑和冰雹,
遭遇最困難的處境、目睹最壯麗的風景、遇見最美好的人。
在路上,拾回遺忘的自己。
「我開始以這段旅程紀念著我的母親和姊姊,
每走過一段路,我都會在路旁留下紀念她們的標語,
我找到了出發的理由。
也找到了繼續完成旅行的動力,
我不再感到疲累,也不再感到寂寞。」————張永威
29歲的張永威,原本滿懷抱負踏入職場,為著終於可以回饋家人而感到欣慰,卻在短短兩年內遭逢變故,頓失人生方向與動力,這讓他有了「流浪」的念頭。
這是他第一次踏上美國這片土地,而且完全沒有單車旅行經驗,只因姊姊愛騎單車,一直夢想要回家鄉旁的鐵馬道開一間出租腳踏車店,他也因此選擇用單車自助的方式來旅行。
起初,只是漫無目的的在流浪,並不知道為什麼要出發,也不知道意義何在,獨自忍受著重重險阻與孤單,甚至常常邊騎邊哭。
慢慢地,永威才瞭解到,這趟旅程彷彿是母親和姊姊留給他最後的禮物,也是陪著他成長的最後一段路了。於是,他開始以這段旅程紀念母親和姊姊,每走一段路,每到一個定點,他就會在路旁寫下紀念她們的標語「Bike Across the U.S, In Memory of My Mom and Sister,婷&琪」。透過和母親、姊姊一起前進,他找到了繼續完成旅行的動力,不再感到疲累,也不再感到寂寞。
書中詳實記錄了這108天的回憶,經歷在89號公路脫水高燒、在34號公路被冰雹襲擊、躲過暴風雨的襲擊、意外穿越死亡率最高的莫哈維沙漠、騎上全美最壯闊的熊牙公路、黃石大峽谷;同時,也遇見了美好的人們,從基督徒家庭中學到分享和珍惜、從印第安人身上體會到人性的善良、經歷在他鄉遇見同胞的喜悅......。
旅程結束,永威體會了所有困難的背後都有天使美麗的安排,也放下了失去母親與姊姊的不捨與傷痛,因為永威知道,母親和姊姊對他的愛,一直在他身旁守護著。
作者簡介:張永威
1984年出生於台北萬華。B型天蠍座,性格開朗、喜歡發呆,幻想著到處去旅行。國立中興化學研究所畢業。一歲時隨父母親搬到桃園龜山,並在當地念書,從國中開始,一直到2008年靜宜大學畢業前,都留著一顆閃亮發光的小光頭,被大家稱呼為「小光」。
抱持著可以開始回饋家人的期許進入職場,卻遭逢家中巨變。2011年,患有小腦萎縮症的母親在家中過世。隔年,姊姊在上班路上因遇車禍不治,也相繼離世。短短兩年內失去了最照顧他、最愛護他的母親和姊姊,面臨了人生最大的挫折和失落感,於是決心放下手中的一切出發,開啟一趟認識自我的單車旅行。
基督徒人生意義 在 就沒有意義。 基督要作人的生命: 耶穌說 的推薦與評價
【感謝主,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乃是基督: 在基督以外,…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弗2:12) 耶穌站着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入我的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