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第一個集村農舍@姜子寮山
說真的,這像農舍嗎?
就算這件事情已經/或許沒有法律問題,總有政治道德與土地倫理的問題。我可以少說一點,#就讓資料自己說話。
#20210211除夕一早,開發單位送到辦公室的資料。除了一封統一格式的說明信外,另外還有原生植物導覽地圖摺頁、生態農場計畫。看得出來是想要為生態環境進行些[補償]。
#20210215初四下午,我直接去工地現場從旁看看,隨手所拍的照片。
我只想說,農發條例當年修法對於集村農舍的設計固然有避免優良農地零碎化的良善用意,但卻開了某些後門,讓山坡農地被當成別墅建地使用。反而對生態造成更大的衝擊。
中央政府沒考慮後果修法、開發單位循法規定申請、地方政府循行政程序裁量,如果嚴謹些怎麼有會違法違規?但就算監察院糾正了又如何?最揪心的就是這點,整件事情就算合法,卻不見得合理。
我只想問,說明信中所提及的單位或專業人員,已經準備好要跟開發單位共負政治道德與生態倫理了責任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鄭文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知道基隆市第一個集村農舍在哪裏嗎?什麼叫集村農舍?我跟大家一樣也不了解,直到基隆市議會市政考察來到七堵草濫山上姜子寮山區才發現原來要在山上蓋一片農舍,這樣的概念就叫做集村農舍。 議會市政考察後的討論認為必須舉辦專案報告,在專案報告結論做出前必須勒令停工,昨天早上議會就召開專案報告會議,基隆市政...
基隆市第一個集村農舍 在 基隆好議員 鄭文婷律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集村農舍在這次定期會引起相當多的討論,固然這個案子是在前朝就已經核准發照,林右昌UChange市長上任後,難道就真的完全沒有任何置喙餘地嗎?
📣我個人認為集村農舍是一件好事,但我們必須真正落實農業發展條例的規範精神,才能夠讓這件好事真正實現。否則農地變建地、割稻機變成豪華轎車的變態事實就會在這個案子上呈現。
📣集村農舍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方便農民農作需求,而准許農民可以用一部分的農地興建自住,而且能夠放置農具等設施的場所,在這樣的概念下才能真正落實農地農用的基本精神。
📣因為要在農地上興建農舍,所以勢必會破壞部分的農地原有的景觀生態,因此在興建過程中加入生態環境檢核的機制是勢在必行,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山林可以在最小破壞的情況下被利用。
📣其次,農民身分的實質審查,以及持續稽核也是必要的機制,我們常看到外縣市失敗的農舍案例中,就是具有自耕農身分的假農民申請興建農舍,蓋好之後就用高價把農舍轉賣給他人藉此套利,因此如何有效防制基隆市第一個集村農舍淪為此種情況,恐怕事先預防更是刻不容緩。
📣這些問題我在總質詢時提出,也在一週後的議案審查再次提出質詢,我們期待基隆市政府能夠更積極監管這個案子,畢竟對於農地的破壞是無法逆轉的,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我們沒辦法重來一次,因此我們必須更加小心翼翼。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喜歡我的影片的話請 #按讚 、 #訂閱 加 #分享
完整質詢內容請看:
鄭文婷的YouTube 頻道
https://youtu.be/vr41COdOoEM
鄭文婷的IG
https://instagram.com/stories/annie066.tw
基隆市第一個集村農舍 在 基隆好議員 鄭文婷律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知道基隆市第一個集村農舍在哪裏嗎?#什麼叫集村農舍?我跟大家一樣也不了解,直到基隆市議會市政考察來到七堵草濫山上姜子寮山區才發現原來要在山上蓋一片農舍,這樣的概念就叫做集村農舍。
議會市政考察後的討論認為必須舉辦專案報告,在專案報告結論做出前必須勒令停工,昨天早上議會就召開專案報告會議,基隆市政府提出的報告指出因為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部分要求起造人提高等級,並再減緩30%污染量,因議會要求勒令停工於法無據,市政府只能消極不受理申報施工勘驗,以達暫緩施工的目標。
我個人對於這個專案報告認為徒具形式,因此要求市政府承辦單位必須落實農業發展條例規定的精神,也就是農地必須農用,起造人有責任說服大家基地內90%供農業生產用地部分的農業經營用地到底有什麼生產計畫?以及要做怎樣的農業經營?還有現階段起造人已經從事的農業生產活動為何?否則起造人即便具有農民身分,但很難讓人相信蓋這片集村農舍是為了農業經營使用,我們珍惜寶貴的農業土地資源,不希望法律的立法本旨遭到誤解。
此外市政考察當天我們一路開車上山,所見都是翠綠的山林,直到農舍前便出現一排的水泥牆,據說這是擋土牆,到底是擋土牆還是圍牆,我要求市政府必須弄清楚,如果是圍牆的話,按照 #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第九條第二項第一款規定,農舍興建圍牆,以不超過農舍用地面積範圍為限。
為何圍牆可以蓋到馬路邊?
一整排的水泥叢林實在與整座翠綠山林格格不入,有無可能要求業主融入環境共生的理念,讓這座山林仍能保留它最自然的面貌?
農地正在逐漸減少當中,我們希望農地真正被農用,而非假藉農舍之名蓋豪宅別墅🏡,農民的生活必須被照顧,但必須是他真正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經營,否則不僅排擠農民的生活,更對土地造成無法彌補的浩劫。
基隆市第一個集村農舍 在 鄭文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知道基隆市第一個集村農舍在哪裏嗎?什麼叫集村農舍?我跟大家一樣也不了解,直到基隆市議會市政考察來到七堵草濫山上姜子寮山區才發現原來要在山上蓋一片農舍,這樣的概念就叫做集村農舍。
議會市政考察後的討論認為必須舉辦專案報告,在專案報告結論做出前必須勒令停工,昨天早上議會就召開專案報告會議,基隆市政府提出的報告指出因為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部分要求起造人提高等級,並再減緩30%污染量,因議會要求勒令停工於法無據,市政府只能消極不受理申報施工勘驗,以達暫緩施工的目標。
我個人對於這個專案報告認為徒具形式,因此要求市政府承辦單位必須落實農業發展條例規定的精神,也就是農地必須農用,起造人有責任說服大家基地內90%供農業生產用地部分的農業經營用地到底有什麼生產計畫?以及要做怎樣的農業經營?還有現階段起造人已經從事的農業生產活動為何?否則起造人即便具有農民身分,但很難讓人相信蓋這片集村農舍是為了農業經營使用,我們珍惜寶貴的農業土地資源,不希望法律的立法本旨遭到誤解。
此外市政考察當天我們一路開車上山,所見都是翠綠的山林,直到農舍前便出現一排的水泥牆,據說這是擋土牆,到底是擋土牆還是圍牆,我要求市政府必須弄清楚,如果是圍牆的話,按照 #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第九條第二項第一款規定,農舍興建圍牆,以不超過農舍用地面積範圍為限。
為何圍牆可以蓋到馬路邊?
一整排的水泥叢林實在與整座翠綠山林格格不入,有無可能要求業主融入環境共生的理念,讓這座山林仍能保留它最自然的面貌?
農地正在逐漸減少當中,我們希望農地真正被農用,而非假藉農舍之名蓋豪宅別墅🏡,農民的生活必須被照顧,但必須是他真正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經營,否則不僅排擠農民的生活,更對土地造成無法彌補的浩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Y_QiS6sgS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