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議會第十九屆第五次定期會
市長施政總質詢
因受此次新冠疫情三級警戒所影響,深怕群聚會議影響疫情擴散,經大會決議確認此次市長施政總質詢,改由書面質詢。其有關市民最關心的疫情問題面對病毒的人侵因應作為、政府紓困4.0的補助市府的相關作為為何?耿輝此次共提五大項,另外,對民生市政賡續追蹤案件,共提十五項,建請市長及各局處長,針對貿詢議題,具體可行回覆,其書面資料全文如下:
【疫情部份】
1.請問市長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至今,全台第三級警戒再度延長至7月 12日,許多行業都因此大受影響,新北政府將補貼新北市企業停業之業者,每位全職員工各一萬元,另外補貼員工一次性薪資三萬元、就業安定基金加發一萬元,針對本市紓困補貼措施,請基隆市林市長提出,除了中央補助外,針對各種娛樂行業及其他具防疫風險營業場所(KTV、夾娃娃機店、桌遊棋藝店、小說漫畫店等),有何具體補貼的方式? 請市長具體答覆。
2.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防疫補償金申請恐暴增 社會處有何因應措施?據本席所知基隆市民申請防疫補償金-去年到現在共申請3738件發放4371萬元,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基隆也出現確診案例,需要隔離或是檢疫的民眾人數恐怕也將跟著增加,因此,本席擔心萬一疫情擴大,我們基隆市的防疫補償金有因應措施嗎?防疫補償金不夠用時,市政府需要自籌經費嗎?請市長具體的答覆。
3.自2/21本土第1例COVID-19確診後,明顯凸顯中央所說的超前部署有問題,全國都面臨疫苗嚴重不足,大家都在搶疫苗,請問林市長目前基隆分配到的疫苗數量是多少?明顯不足對吧!我們北北基桃是共同生活圈,基隆很多確診個案都和雙北有關,不能分開來對待。請林市長務必向中央呼籲,未來疫苗的分配要北北基桃一起來考量分配,區域聯防的觀念來分配才公平,請市長具體的答覆。
4.最近收到喪家擔憂與陳情,近期Covid-19 Delta 變種病毒入侵,而猛烈傳染力更是令人擔憂,每天殯葬業接送大體,人員進出各地方接送大體遍及醫院、喪家、殯儀館,聚集在密閉空間,第一線接觸大體提高染疫風險,而公文下來回覆疫苗不足? 這讓第一線人員情何以堪 , 官員不用接觸大體且自己已經打好打滿沒顧及每天第一線接觸大體人員,難不成你們要去接觸第一時間的大體? 萬一第一線接觸大體人員染疫,返家過程是否成為防疫破口?
因此,本席深切希望,既然先前指揮中心認為高風險工作者納入公費疫苗接種優先順序,那麼對於殯葬業接大體人員,是否也比照辦理 ?
此外,更應提供免費的PCR檢測,杜絕因接大體而衍生染疫風險。最後,我也要感謝立陶宛贈與我國兩萬劑AZ疫苗,對於當前疫苗仍極其短缺的台灣人民來說,確實是雪中送炭。立陶宛人均GDP(人均國內生產毛額)約1.96萬美元,都尚有餘力贈與我國疫苗,甚至都已經採購目前最新、最強的美國Novavax疫苗。反觀我國在民進黨內再三強調的經濟創新高,去年人均GDP接近2.84萬美元,主計處更預估今年超過3.22萬美元,至今都還未能籌足國際認可的Covid-19疫苗。進一步了解,立陶宛能夠自救救人的前提是,他們採購了超過人口數倍的疫苗,並且不單壓特定單一廠商,世界銀行統計立陶宛在2019年人口為279萬4137人,根據相關新聞報導,於今年6月中旬,立陶宛已經批准採購總計達1620萬的疫苗劑量,等於是人口數將近6倍。此外,直到近日已經收到超過254萬劑疫苗,成效就是超過122.6萬人至少接種過1劑疫苗,佔總人口近44%,97.4萬人已經完整接種疫苗,佔比為34.8%。相較他們落實真正的超前部屬,令人恐慌的是,近期新聞指出全球瘋搶美國Novavax疫苗之際,美國Novavax疫苗公司卻證實「目前沒有跟台灣政府有任何聯繫」,如果涉及中國大陸代理的BNT還有藉口可以推拖,但連美國研發生產的疫苗,都尚未接洽,顯然蔡政府不是沒錢,不是外國阻擋,而是出現了某些不能說問題。請市長具體的答覆。
5. 本席最近接獲部分選民的詢問想詢問市長:
有關「紓困4.0」, 這次新增個人現金紓困330萬人次(上次個人紓困400萬人次,這次730萬人次)。去年無雇主的自營業者,勞保額度24000以下領三萬元,這次新增超過24000以上一萬元。農漁民排富後都可領一萬元。加入勞保的漁民(甲類漁民),投保額度24000以下領三萬元,這次新增超過24000者也可領一萬元。孩童家庭防疫補貼每位孩童1萬元。無勞保農漁保的自營業者,攤商、臨時工、接案工作等,年收入低於基本生活費者,領1-3萬元。
藝文工作者領一到三萬元。
中低收入戶領4500元。
三級警戒後被政府命令停業的大部分業種(健身中心、電影院、補習班)分兩種類型:
停業期間,如果他有給員工至少基本薪資,我們一個員工補給他四萬元(雇主領)。如果他沒有給員工基本薪資以上的薪水,我們一個員工補給他一萬元(雇主領),而員工可領四萬元(員工領)。那對於部分有些沒辦法領紓困金的人,市長是否可以向中央建議,站在公正、轉行正義立場上再做詳加補助發放的對象,以昭公信!希望市長可以給予具體的答覆!
【市政部分】
1. 市長任內2屆,再過1年多的時間將屆滿2屆8年,對於七堵區過去與未來,有何具體落實的地方與展望?
2. 本席在第四次定期會市長施政總質詢,曾建議:林市長邀請蔡立委能夠積極爭取中央有關財劃法分配對商港建設補助,因廢除受損港口所在地縣市能予以立法保障。請問市長現爭取狀況有無具體成效?
3. 社區闔家歡增加篩檢名額,請問市長您上任至今一直沒有增加過,是否為市民健康保健著想,在明年預算編列,是否考慮增加,以利市民保健?請市長答覆(第四次定期會市長市政總質詢答覆本席會與衛生局長研討對策是否增加編列預算、增加篩檢名額)?
4. 基隆河沿岸步道串聯與優質化及整治親水休閒遊憩區,工程總經費5.2億,現尚缺3.4億,市長、蔡立委有無繼續向中央賡續爭取(何時行文或書面有無紀錄佐證,並何時經費全數到位?
5. 有關市民家中患有重大疾病雇請外勞看護或送安養專業機構治療者,予以酌請補助經費或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現市府向中央爭取狀況如何? 還有市府的作法為何?
6. 全民增加幼兒公托班次,以減輕市民經濟負擔,現市府執行狀況如何?預定何年可以免抽籤全部可以就讀公托班了?
7. 有關「北五堵新市鎮」計畫,現執行狀況及進度為何?
8. 七堵區崇智橋之崇義街至富民里河濱公園一帶綠地提供市民休憩的大空間,市長上任近7年,本席認為市長魄力不夠,到現在均無進展?對不起市民
9. 七堵區百福公園重新規劃設計,打造大型戶外親子共遊基地,有關本案也拖延太久了吧!本席18屆提了案到現在19屆也將屆滿了,到底現在執行狀況為何?
10. 七堵區泰安公園重新改造提供市民健康活動場域,本席認為經費不多也是本會第18屆的提案三讀通過在案且讓我們七堵區市民等待多年,尚未見曙光,市長團隊要深入檢討,何時能完成!還是要等到下任市長來完成?!
11. 有關老舊社區改建,提高容積獎勵加速都市更新,現執行狀況如何?尤其七個區市容30、40年均沒有什麼改變老舊房屋依然存在,請問市長上任至今七個區市容觀瞻改變了多少?
12. 有關本市各弱勢團體身心障礙者福利爭取:如青少年將畢業後步入社會有關就業問題,還有以工代賑之場所,在市長任內有無增加?
13. 市府全面再次檢討山坡地管制措施,以利本市觀光休閒,產業之發展,林市長上任至今推動多少,具體成效如何?
14. 有關七堵區七期重劃區國產署土地聯合開發暨儘速興建客運轉運站,以利地方發展,在前張市長任內以做可行性報告結果也向本會說明,要建設實施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結果林市長上任後暫緩實施,請問市長,全台哪一縣市鐵路大站,附近沒有客運轉運站?又何時能夠賡續推動七堵區興建客運轉運站,以利地方發展。
15. 打造優質人行空間,提升生活品質,現今全市各區執行狀況,請市府相關單位答覆。
基隆轉運站進度 在 張耿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基隆市議會
#第19屆第5次定期會
#業務報告及詢答(含捷運進度報告)
#公共汽車管理處
有關公車處及交旅處本席有幾點報告:
1️⃣有關於我們輕軌捷運這些當初蔡總統包含市長,在2017年的時候複合式的現在變中運量,看了市政報告現在又要回歸民生汐止線,現在那條又要從新檢討,你們這樣騙騙騙騙到現在,騙到百姓一頭霧水包含我們本會同仁,我們基隆市民期待那麼久了,這個捷運到底有沒有可能?我的師兄28年了7屆了,他為什麼不想講了?因為講了你們都不當成一回事,所以處長將心比心,如果你是在我們民意這個位置你也可以感同身受一下嗎?2011年還記得嗎?跳票事件我退黨,現在要2022年了 你們都不負責嗎?
❇️答覆
捷運的部分大概有簡單說明過了
2️⃣當初我講的18標延伸案,這一次總質詢再次聽清楚,我已經問過了汐止收費站不是以經拆除了嗎,我們當初要去內湖、要去南港、林口,那些直接從18標上去,我們這邊去接18標不要再走底下了,跟人家在那邊擠,你們應該去爭取這些,每天都在塞車,希望這個案子可以繼續追,還有提到快捷公車我們同仁說的,我們七堵最大站包含七堵、六堵、百福社區,尤其我們友一里,現在多了好幾個大社區,包含友一里有綠景、綠葉、優泉小鎮、原美館等社區。這些多少社區距離汐止又近,我是建議處長是不是跟汐止其他連線的透過監理單位來給他們爭取,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看到執政單位為他們設想,可以跳躍式來研討一下沒有快速公車也要來好好規劃一下,至少我們轄區內議長也在這面子上也要給他做一下吧,記得答覆一下。
❇️答覆
針對十八標的延伸案過去在談的這個課題,該目前高速公路局,他還是有持續在辦理這個高速公路改善的一個研究。他們去年開始辦理所謂的汐止交流道到大華交流道的這個拓寬案裡面,拓寬裡面它有再重新的檢視了,就是拓寬的一個效益以及如何來改善我們目前這一段的這個瓶頸。然後上次在其中審查會的時候,我們有提出類似的問題,也就是單單假設只拓寬大華系統到汐止收費站汐止系統這一段的部分,似乎沒辦法解決實際的瓶頸的問題。其實瓶頸的問題會是在這個汐止系統交流道這個部分,那所以它在上一次期中報告並沒有通過,所以後來又請顧問公司重新去檢討了一下,提出期中報告的一個修正版,修正版的部分,他們就把過去曾經檢討過的,是不是由具有高架的一個可能性,一併納到這個報告裡面。那我看到的他們基本的提出的方案就是大概就其中的一段高架的部分去跨越嘗試,在那個系統交流道的縫隙中去嘗試跨越通過系統交流道,然後銜接到這個高架的附近喔,不見得是完全銜接,但是他們有這樣一個路線的方案;然後另外還有一個方案的高架方案,不知道是哪一股的方向然後去銜接到這個二高的這個部分,然後想假設未來它這個具有可行性那我們也會來持續的追蹤,來促成他的一個有效的一個改善。
所謂的快捷公車或者是跳躍式公車,七堵地區的來講的話,它主要公車系統大概是以除了我們市公車以外,大概是以公路客運為主,那公路客運目前有1813、1032、1031等等的公路客運。其實,基本上公路客運的服務,往台北可能大部分都走省道啦,是比較缺乏快捷的。但是以目前來講這個假設說有那個跳蛙的這個需求的話,我想民眾可以在跳蛙的那個App上面去登錄,那假如登錄到20個以上的額度的話,會讓新北市政府會通知我們,或是轉知業者有沒有業者有興趣來闢駛這樣的一個跳蛙路線,目前是還沒有收到這個的訊息。不過針對七堵或百福地區的這個就是公車服務的這一塊的話,我們也會持續來關注,例如說以1032之前,議長也有提過1032在離峰的時段,有些民眾的需求,但他現在車班不密集不夠不夠密集在離峰時段太稀疏了,那這個部分我們也回來跟客運業者來再來檢討,先解決目前民眾對於公車需求的這一塊。
3️⃣北五堵國際研發新市鎮在未來,建議我們交旅處還是公車處在交通規劃的時候可以詳細的超前部屬,把他一併規劃好,不要像現在一等站的轉運站要做了,被你們的市府搞一個城市轉運站沒有一個大站,請問有哪一個台灣省哪一個縣市,沒有一個城市轉運站?
❇️答覆
北五堵新市鎮在交通規劃部分是應該要有超前佈署的一個可能性,那這個部分因為它是屬於整個新開發的一個區塊,那所以這一塊的部分,除了捷運的站點以外,我想在道路系統跟未來的,可能是轉乘系統的部分,都可以在這邊去做討論,那我們也會來做注意。
基隆轉運站進度 在 醒之暖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公僕工作報告【謎之音】開這些會真的有用嗎?
-----------------------------------------------------------
表定的臨時會算是在星期五開完了!這個十天的會期進行了以下這些議題:
.
三個市府報告事項討論,都很重要:(1)城際轉運站與國門廣場工程進度(2)新冠肺炎疫苗施打期程(3)基隆河自行車道串聯
.
五個市政考察與討論,五種複雜一次滿足:(1)六堵工業區疑似空氣汙染問題(2)富貴市場封閉疑義(3)外木山海埔新生地貨櫃市集(4)太平國小太平山城發展方向(5)基隆嶼碼頭設施工程
.
這些內容我放在這裡給大家參考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LjcGeE8X9-jkogL_bC8egRxGGEp-qJ3L?usp=sharing
.
另外另外,還有110個一般議案討論。
我則是提了八個提案與一個臨時動議。
涉及建築管理、交通運輸、停車難題、教育、動保、原住民、市場拆遷爭議……等類別。提案內容我做個相簿給大家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glddjbsd&set=a.3835773543211555
.
坦白說,就算知道看的人肯定很少,也還是要整理一下對大家報告。這是政治倫理的要求,無關乎選票。(藏一句話在這裡看有誰會看到 市議員工作報告其實就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悲劇)
.
----------------------------------------------
.
隨著任期的過半,光是在市議會開會都可以感覺得到人心浮動。整個市政府為了今年秋天「#城市博覽會」的籌辦,工作重心、行政資源、人事布局明顯地挪移,整個節奏讓人有個朦朧的錯覺:「#後林右昌時代」要提早到來了嗎?
.
這無關於任何地方政治分析。其實,你只要來市議會旁聽幾天,都會有這種感受。無所謂好或不好,就是知道那是一種主流政治與權力運作的韻律,只能靜靜地面對。我們都是在連續性的過程中進入霧霾裡,然後等它散去,任你怎麼吹都沒用。
.
重點是,所有的局處無一不在各自的本位中賣命工作。
.
如果是這樣,哪有什麼好抱怨的?
.
但是,我必須要說,在「#後林右昌時代」的施政過程中,有重心,自然就會有偏心、重蛋黃區,自然就會輕蛋白區。任期最後,抓大放小的法則,最容易被挑戰的就是誰是大?誰是小?什麼是大?什麼是小?
.
所以,會看到我要求市府提出的「基隆捷運TOD」案的報告(此案攸關七堵區、暖暖區、部分仁愛區三坑的發展!),竟然會在議場中被技術性拖延而不用報告;
.
所以,會看到當「富貴市場封閉案」隨著討論的進行,面對著不完整的資訊,發現有更多的疑點是必須要釐清的(如攤商或居民居住權與市府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但是竟然還要十九個議員提案連署,才能得到市府到議會專案報告的決議。
.
凡此種種,恐怕都會是接下來不到兩年的任期裡需要一直面對的局面。
.
謹以為記。
.
(我好為人師,多麼想開設一個政治小學堂,邀大家聽聽這個主題:「#三權分立的政治設計在政黨政治的掏空下如何透過民主機制合理合法蠶食公民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