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Delta疫情反撲全歐 歐盟出手搶購疫苗》
{內文}
如果八月的歐洲是一條曲線,那就是一條上升曲線。Delta病毒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在上升,感染新冠的年輕重症病患人數在上升,各國接種疫苗的人數在上升,但是走上街頭抗議健康通行證,與疫苗的人數也在上升。巴黎 柏林 倫敦 羅馬。
德國之聲新聞主播:Delta變種正在歐洲掀起一波新的疫情,在幾個月相對的平靜之後,新的確診病例正在增加。塞浦路斯新增的感染人數最多,上週平均每10萬人中有800人感染。其次是英國
,發病率是每10萬人中有500人感染,荷蘭正在經歷疫情的飆升,發病率為每10萬人接近400人感染,西班牙正在面臨他的第五波疫情。
但是八月初最引起關注的上升曲線,是疫苗不約而同漲價的曲線。根據英國《金融時報》8月1日的報導,輝瑞和莫德納已經提高了,向歐盟出售的疫苗價格。
新聞片段: 輝瑞疫苗從15.5歐元 漲為19.5歐元,莫德納則是從19歐元 漲為 21.5歐元。
輝瑞疫苗的價格漲幅為了25%,莫德納疫苗的漲幅超過十分之一。而這是在mRNA疫苗第三階段試驗,數據顯示出比AZ疫苗與嬌生疫苗,具有更高效率之後達成的訂購交易。今年5月份,歐盟一共訂購了21億劑疫苗,其中輝瑞疫苗多達18億劑,書面上預計在2023年之前交貨。
法國RFI 廣播電台主播:輝瑞疫苗每劑漲了4歐元,莫德納漲了2.5歐元,這是好幾千萬劑的疫苗,難道歐盟以及間接而言的歐洲人,沒有被這些製藥巨頭愚弄嗎?
2021/8/2 法國歐洲事務部長 Clément Beaune:我所能告訴您的是,歐盟還在與輝瑞和其他疫苗廠商,協商所要訂購的疫苗,並不是第一代的疫苗。我們要求依照變種病毒進行調整,這是明文寫在目前還在交涉的合約中,我們也要求主要的生產地,包括高達300種不同組件的生產線,必須要在歐洲領土境內。
被歐洲各國媒體追問的歐盟執委會,則以還在進行談判以及合約的機密性,迴避了所有評論。只有法國衛生部長接受媒體訪問時,確認了疫苗漲價。
2021/8/2 法國歐洲事務部長 Clément Beaune:之前人們說你們很笨,你們買的比以色列和英國便宜,他們付了高價所以最先得到疫苗,而現在人們又會說你們要求那麼多,買的那麼貴這很不合理等等。這需要理性對待,我們當然不能被愚弄,而應該要有更為嚴謹的合約,和可以回應變種病毒的疫苗。是的,疫苗的價格可能會比較貴,而且這不僅是對歐盟而言比較貴,而是對所有疫苗的購買者都比較貴。
Delta變種病毒,被認為是導致疫苗漲價的首要原因。即使7月初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歐盟已實現在7月底前,有足夠疫苗接種全歐70%的成年人口,相當於3.36億人。但是2020年因為聯合27國團購殺價,而造成落後於英美採購推遲的教訓,使得這次歐盟寧可接受漲價不敢怠慢。
在Delta變種疫情反撲的威脅下,英國和德國都已經確認將從9月份開始,向高危險人群提供第三劑的疫苗注射。
德國巴伐利亞邦衛生部長 Klaus Holetschek:我們現在有了足夠的疫苗,有兩個不同的疫苗都被核准,可以對這個年齡層(12+)施打,BNT輝瑞和莫德納,有鑑於此 我們對於下一步很有信心。
德國社民黨醫療政策發言人&科隆大學流行病學教授 Karl Lauterback:疫情的危險,是如此強烈地支持讓兒童免疫的說法,因為如果Delta變種病毒一旦進入教室,這將會是一個絕對的悲劇。
萬一讓Delta病毒疫苗進入教室,「會是一個絕對的悲劇」,不過這個悲劇也許不會發生。而另一個確定會發生的悲劇,是同樣面對肆虐的Delta變種病毒,但是在歐盟富有國家超前部署,重金加碼大量搶購第三劑,以及開始降低施打年齡層,擴大疫苗覆蓋率的背後,是將有更多買不到第一劑,遑論第二劑第三劑的國家。
2021/8/2 法國歐洲事務部長 Clément Beaune:歐盟不但要求疫苗要在歐洲境內生產,並且要有更精確的交貨時間表,若有交貨延誤將處以罰款。
輝瑞CEO Albert Bourla:好消息是我們對於第三劑加強針,非常非常有信心,它們可以增強免疫反應達到足夠水平,來抵抗Delta變種病毒,我們將在兩星期內八月中旬,將數據資料呈交給FDA。
如果第三劑加強針對抗Delta有效,是一個好消息,那也只限於對那些有辦法,買到第三劑的歐美國家。馮德萊恩表示「隨著病毒變種在歐洲傳播」,「簽訂的新合同是我們的額外保障」。在對於歐洲所有上升曲線中,持續上升的拒絕疫苗接種的抗議人數,他們對於個人自由華麗奢侈的捍衛,是那些沒有疫苗,只能被鎖在疫情升溫恐懼中的人們,所無法理解的荒謬。是那些有錢也買不到疫苗的國家,和那些沒有錢,也等不到COVAX平台支援的國家,除了病毒之外還必須要面對的,疫苗既患寡也患不均,赤裸裸的不平等。
https://youtu.be/inAMyEImaN0
塞浦路斯人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氣候難民
我在2008年出版冰天凍地,全球升溫的結果竟然是全球急涷的新冰河時期。書中內容包括電影明日之後的情節,灣流斷流。灣流是北太平洋環流的一部份。灣流停下來,地球失去調節氣溫的海洋環流,地球氣候變得極端,世界各地會有嚴重水災、強力風暴和熱浪。很快,地球會進入冰河時期。糧食失收,人口大量死亡。
書中有以下一句,「我們還未知道海洋環流停下來之後會有甚麼後果,但是新仙女木事件明顯地給我們嚴重的警告,肆意排放二氧化碳無異於跟死神玩捉迷藏。」
2021年8月5日,傳媒報導科學家證實灣流有停止跡象,灣流流量是1,600年來最低。可是,科學家不知道令灣流完全停止的大氣二氧化碳含量是多少。唯今之計是盡量減少排碳。我們每燒一克二氧化碳出來,灣流就會相應地減弱。地球會因為灣流減弱或者斷流而突然進入冰河時期。情況就像電影明日之後那樣恐怖。
即使灣流未完全停下來,2018年5月,大埔錄得攝氏38.1度的破記錄高溫。2020年氣候十分極端,2021年就更差。半個中國和歐洲泡在水中,七月熱浪加飛雪。中國鄭州水災傷亡慘重,河南省各地災情比荷里活恐怖片更加可怕。很多地區狂風暴雨,有些地區卻極度乾旱。寫這篇貼文時,加州Dixie市被山火燒成焦土。被燒成焦土的市鎮不是只有Dixie。山火燒了Paradise兩次,幾乎將整個Paradise燒成焦土。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地表溫度再度升破攝氏50度。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1/aug/05/climate-crisis-scientists-spot-warning-signs-of-gulf-stream-collapse
再這樣下去,地球上一半人口會在10年之內變成氣候難民。這是灣流即將斷流給人類的最後警告。每次我談論全球升溫都被人嘲笑。2021年,我反過來嘲笑那些曾經嘲笑過我的人。這些人笨到以為炒樓發達就是人生目標,心中只有名車豪宅和醇酒美女。地球進入冰河時期,無論如何富有,結果都是人肉冰條。
以下內容節錄自冰天凍地:
北太平洋環流North Atlantic Gyre 分為4部份:
i. 北赤道海流North Equatorial Current t- 北緯10度至20度之間由東向西的水流。
ii. 灣流Gulf Stream– 由墨西哥灣開始沿著美國東岸海線向北流動,一直去到紐芬蘭。灣流減弱的話,美國東岸北部地區,例如紐約,和西歐地區,例如英國,會受到寒流襲擊。這也是電影明日之後的主要故事題材。
iii. 北大西洋海流North Atlantic Current –灣流的延續海流,向東北流動,直達愛爾蘭及歐洲大陸西北海岸線。
iv. 康拉尼水流 Canary Current – 向西南流動,去到非洲的賽內加爾Senegal。
影響海洋環流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球的轉動、風向和風速、海水的溫度及鹽度差、月球引力、海床地貌、海岸線和其他海流的強度及方向。深海水流的推動力主要來自海水的密度差別和地心引力。密度差是海水溫度與鹽度的函數。
在北方氣候寒冷的地方,例如北海,上層海水因為受到低溫空氣的影響而結冰,擠出鹽份,增加海水的密度,於是向下沉降。這是整個環流的主要動力來源。
海水的鹽度下降,海水密度亦下降,寒冷海洋的海水沉降就會失去部份動力,整個環流有機會慢下來,甚至停下來。
英國在缺乏來自赤道地帶的溫暖海水,很快就會回到冰河時期。這並非杞人憂天。英國財經時報於2005年12月1日報導謂令到英倫三島及北歐溫暖的北大西洋環流正在減弱。位於英國修咸頓的英國國立海洋學中心(UK National Oceanography Centre)進行的綜合水流研究結果顯示自1992年至2004年,由熱帶流向北面的暖水減少30%,以體積計算。在1992年之前的40年,由熱帶流向北面的水量保持穩定。這項研究結果同日刊登在國際著名的《自然》雜誌(Nature)。(詳情請參閱Nature 2005, 438, 655)
獲得諾貝爾獎的聯合國氣候轉變小組的科學家估計到本世紀末,北極地區的氣溫全上升攝氏6度(華氏10.8度),比地球上任何地區的升溫都要急速。
第5節歐洲危在旦夕
1.5.1. 灣流停下來
科學家發現驅使高溫海水從低緯度地區,即是熱帶,流向高緯地區,即是寒帶的灣流減弱了超過75%。由於灣流減弱,失去調節氣溫的功能,歐洲隨時都會進入冰河時期或者經歷極度嚴寒的冬季。
灣流的推動力量來自格陵蘭海的海水結冰令到水中的鹽度和密度增加而急速沉降。情況就像將汽水放入雪櫃中,汽水內的水份子結晶,即是結冰,將糖份擠到沒有結冰的液體中去。當汽水只是一半結冰時,留下來的液體濃度高過原本的汽水。
當海水的鹽度減低,即是能夠在結冰過程中擠出的鹽份減少,未結冰的海水沒有足夠密度沉降下去。北極冰架和海冰溶解能夠對氣候構成重大影響。不要以為冰架和海冰溶解不會令海平面升高就可以忽視。對全球氣候來說,這才是關鍵所在。
2005年,英國劍橋大學的海洋物理學教授彼德韋咸斯(Peter Wadhams)乘坐英國皇家海軍的核動力潛艇在北極冰冠下面走過,以潛艇的精密聲納系統研究北極冰冠在過去20年薄了46%的原因。
過往,北極有巨大的向下水流將密度高的冷水送到水面以下9,000呎(3000公尺)的海床。可是,韋咸斯教授發現那股向下水流幾乎完全消失。那就是說,北大西洋環流停止,熱帶的海水不會流到英國和北歐去。整個歐洲地區將會失去大自然的暖氣和暖水供應。
英國的夏季非常炎熱,很少人知道英國的緯度和西伯利亞相同。單是灣流的影響,英倫三島就升溫攝氏5至8度。
塞浦路斯人口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事求世 26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土耳其咖啡文化與傳統(2013)
Coffee?Tea?Or me?相信各位看官絕對選擇前兩種,不會選擇我,其實前兩種是全世界飲用最多的兩種天然飲料,不要跟我說是可樂,那不天然,雖然它可能排名第一。
在台灣喝咖啡的人口愈來愈多,品味也愈來愈講究,不單是飲料,而是一種文化。咖啡原產地在非洲衣索比亞,最早傳入阿拉伯半島,Coffee這個詞,就是來源於阿拉伯語Qahwa,意思是「植物飲料」,後來在 1555 年,兩名敘利亞商人將「咖啡」帶到土耳其,受到帝國蘇丹貴族的喜愛,1683年的鄂圖曼由盛轉衰的轉捩點:維也納之戰,鄂圖曼軍隊圍攻哈布斯堡王朝,在大敗後倉皇離開,一個曾在土耳其生活過的波蘭人從鄂圖曼軍隊的營房拿走一袋咖啡,後來在維也納開了第一家咖啡店,自此咖啡正式傳入歐洲。
因此非物質遺產中,土耳其咖啡文化與維也納咖啡文化紛紛列名其中,土耳其和維也納都不產咖啡豆,卻都有咖啡品項以它為名。奧地利作家彼得.艾頓柏格(Peter Altenberg)「如果我不在咖啡館, 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句。
想煮一杯好的土耳其咖啡,要將咖啡粉放在名為cezve的專用銅製長柄咖啡壺內煮,傳統的煮法是把銅壺埋在熱沙裡面,開始冒泡時,便可把咖啡壺從火上移開,在表面充滿一層泡沫,表示主人對於賓客的歡迎,再咖啡倒入瓷杯內來慢慢品嘗,千萬不要急著一口喝下,因為土耳其咖啡通常不濾咖啡渣,要等咖啡渣沉澱後再喝,免得有吃土的感覺,不濾咖啡渣是因為喝完將杯倒扣在盤中,以咖啡渣呈現的圖形還可以用來占卜。
如果想喝甜的,糖在煮的時候就加入咖啡壺一起煮,喝土耳其咖啡時也可以搭配小型甜食來享用,土耳其軟糖(Lokum)是最普遍與土耳其和咖啡一同食用的點心,口感有點像新港飴,會放入玫瑰水、番紅花調味調色,對我們來說吃上一顆就甜得發膩,但土耳其人卻愛不釋口。土耳其咖啡都是以小杯飲用,搭配一杯水,我覺得並不好喝,但人們喝的並不只是一杯咖啡,人們會以咖啡會面交談、分享消息、看書,延伸出好客、友誼、優雅及休閒的象徵,不只土耳其有土耳其咖啡,曾受鄂圖曼帝國統治的國家,都飲用土耳其咖啡。
希臘15世紀就被鄂圖曼帝國統治,也是最早脫離鄂圖曼統治的國家,歷史的糾結加上1974年土耳其入侵以希臘裔為主的塞浦路斯,雙方關係更為緊張,在民族主義與反土耳其的情緒下,土耳其咖啡因為政治問題而被改稱為「希臘咖啡」,企圖抹去名稱背後的土耳其歷史,其實換湯不換藥,一杯咖啡,是苦是甜,喝下去的人才心知肚明。
塞浦路斯人口 在 Winter in Cyprus ! 我们带你发现不一样的塞浦路斯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Winter in Cyprus ! 我们带你发现不一样的 塞浦路斯 ... 葡萄牙经济低迷,阶级固化, 人口 外流,城市破败,波尔图游览有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