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快到 畢業季 了~這也是最近應屆畢業生煩惱..
不知道大家的第一份工作是 選大還是選小公司?
大有大的制度管理
小有小的彈性可以接觸較多事務..
老師最近也是遇到了一位學 印刷 應屆博士生
真的為他捏吧冷汗..真不知道去哪找工作
看來唯有提升 自己的職能競爭力 才是真的💪
*原報導:
調查|小公司成徵才主力!
平均薪資比大企業少 1.2 萬,人才卻傾向「從小開始」?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2809
「從小開始」的台成清交畢業生,常見以下 7 種型態:
🏃投入顧問公司:如環境工程、土木結構、土地開發、工商服務、數位行銷、生技、投信投顧、建築事務所、以及律師事務所等。
🏃投入本土企業(大集團)之下的關係企業、或跨國外商在台分公司。
🏃投入 IC 設計公司、AI 人工智能、上市櫃公司旗下金雞母。
🏃非電機資工本科系,例如:人類系、財稅金融系、社會系、文史哲等相關科系,靠自學或輔修,想擔任工程師,先在小公司待 1~2 年,有實戰經驗再跳槽大企業。
🏃興趣斜槓。核工、社會系、農經系、地質系、區域研究、財金系等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公關公司、旅遊業、報關行、文創公司、戲劇舞蹈文化業等。
🏃立委或議員辦公室(法案)助理。
🏃教育服務業。如補習班老師、學校機構研究員/助理、博士後研究員。
👉樓上揪樓下、厝邊拉隔壁..
如果習慣面對面參加 老師課程
想要獲得日本購物網批價的朋友,邀請參加
批發網說明會+新貨運資訊(2小時):
(費用每人1200元 / 先前已參加過批發網只要300元)
🔥5/01台中(六)13:30~15:30 (台中火車站附近)
🔥5/02台北(日)13:30~15:30 (台北火車站附近)
https://www.facebook.com/woeiluenjp/posts/142880370748061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5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SmFdim7ynS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外商在台分公司 在 艾蜜莉會計師的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聞第一句話寫的有點問題!分公司對應的,應該是「總」公司,而不是「母」公司。
不過,無論如何,外商在台分公司想去分攤國外總公司的管理費用,可不是自己宣稱列報費用就可以的喔!
外商在台分公司 在 經理人月刊MANAGERtoda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他曾是外商在台分公司的經理,幫公司拿到許多大訂單,可是他心裡很不平衡,因為覺得:「業績都是我做的,憑什麼老闆的薪水是我的5倍?」
自恃是公司的重要人才,有一天他以別家公司挖角為由,請外籍老闆為他調整待遇,否則就要離職......
外商在台分公司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5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SmFdim7ynS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自反修例運動去年中爆發之後,香港經歷過暴力社會抗爭、頒布《緊急法》,再到今年的《港區國安法》立法,到底對外資在香港的投資信心有沒有影響,一直言人人殊。到上周五投資推廣署與政府統計處公布一項甚具規模的調查,大家終可以有較全面的了解。翌日的新聞報道多集中講外資在港的分公司11年來首次下跌,其實下跌的幅度甚小,亦不知是否因為疫情令全球經濟萎縮所致。這個調查同時訪問了數千家外資企業分公司,他們對香港營商環境的評價明顯較去年差,當局實在不能輕忽,特別是外商已很清楚地表達他們對香港法治及政治前景的關注。
蘋果頭條
BNO港人留英簽證將於下月31日正式接受申請,英國駐港澳總領事賀恩德指,英國政府估計首年將有12萬至15萬人赴英,數字會不斷攀升,預計未來5年會多達25萬人至32萬人赴英,最終數字還要視乎香港、英國的實際情況,以及疫情的最新發展。快將離任的賀恩德接受港台英文台節目The Pulse訪問時指出,英國早已表示對「港版國安法」有保留,加上港府推出時亦沒有作有意義的諮詢,部份條文衝擊了部份在《中英聯合聲明》中所保障的自由。他又提到「港版國安法」下,中央駐港國安公署能在港運作、特首揀選負責國家安全的法官,高度自治實在難以維持。
東方正論
上帝要你滅亡,必先要你瘋狂。壹傳媒黎智英涉欺詐遭「鎖孖葉」還押收押所,折墮模樣令人記憶猶新,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背後勢力疑再次發功操弄壹傳媒股價,昨日復牌即異動再現,成交股數較停牌前瘋狂暴增逾35倍,是否有人欲趁最後機會渾水摸魚牟取暴利,不由人不懷疑。證監會作為市場監管機構,至今依然默不作聲,到底有甚麼難言之隱,耐人尋味。壹傳媒在黎智英上庭當日停牌,昨日復牌即大演神奇戲法,全日成交股數4.77億股,較停牌前交易日的成交股數1,306萬股急增逾35倍;成交額達1.7億元,相等於公司市值7.38億元的23%。
星島社論
本港昨日錄得一百一十二宗確診個案,源頭不明個案再創今波疫情新高,佔三十六宗。而本港亦首現演唱會觀眾確診個案,四名確診患者早前分別到過歌手張敬軒的紅館演唱會,其中三人均在黃閘座位。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兩名患者的家人較他們更早發病並確診,屬有源頭個案,另外兩人感染源頭不明,暫不認為紅館內有傳播,會要求表演者及工作人員先做檢測,若觀眾有病徵及憂慮亦可做檢測。原定月底在紅館舉行的楊千嬅跨年演唱會亦會取消。昨日的一百一十二宗確診,源頭不明有三十六宗,佔確診個案三成二。
經濟社評
疫情持續惡化,歌舞群組仍未受控,恐又增添多一個演唱會群組,再凸顯港府精準防疫甩漏多。港府除盡快堵塞防疫漏洞,更應將限聚措施做得更精準徹底,務求達到最嚴謹社交距離,才能盡快控制住疫情,免經濟被拖垮。昨天再新增112宗確診,在100宗本地感染個案中有36宗屬源頭不明,而歌舞群組確診人數累計增至607人。惟輿論焦點不再是歌舞群組,而是有4名市民聽完張敬軒演唱會後確診,擔心出現新感染群組。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強調,兩名確診者的家人較早前發病,相信染疫是與家人有關,另兩人源頭不明,不肯定演唱會有傳播風險,暫未列演唱會感染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