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幫忙做家事時,我們可不可以給錢獎勵?當孩子考試考100分時,我們可不可以發獎金?
剛剛在社團看到某位媽媽分享說,自從他兒子向她提出只要考超過80分就可以獲得80元的提議後,原本考試都紙考50幾分的兒子,突然突飛猛進到每天可以拿到三個90分。
(這位媽媽表示損失慘重🤣🤣🤣)
這讓我想到上週日去聽自閉症兒童學習動機策略的講座時,李宏鎰教授提到的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內在動機指的是因為個人的好奇心,而願意努力或者挑戰困難,進而產生成就感、愉悅感、毅力、創造力和自尊心等;而外在動機指的則是因為某項獎勵或懲罰,才去做某個行為。
教授在課程當中談到他國中時發生的故事。
國中時,教授的成績是萬年老二,有次在上台領完獎狀回到教室後,萬年老一做了一個讓教授大吃一驚的舉動——
那位萬年老一把獎狀一分為四,分給他們,讓他們把獎狀拿來墊水煎包,避免油漬沾到手上。
(教授嚇到吃手手😂)
為什麼萬年老一可以這麼不以為意地撕了他的獎狀呢?
因為他的內心素質已經從外在動機(獲得獎狀)昇華到內在動機,從國小就一直當第一名的萬年老一知道肯定是自己給自己的,所以獎狀對他來說只是附屬品,他已經藉由學習本身獲得成就感。
教授說:「#當一個人的外在動機被滿足後,#會逐漸朝向內在動機的層次發展,#所以我們不需要過度二分法, #過於害怕給孩子獎勵。內在動機跟外在動機,是可以同時並存的。就像我們大人也是,薪水越多,是不是會越更認真打拼?」
每個人被滿足的時間不一定,萬年老一是在國中就知道成就感是自己給自己的,教授自己則是在高中後才轉變。
話說有次教授考了好成績,他的爸爸馬上從皮夾裡抽出2000元給他,他委婉地拒絕他的爸爸說不用了!
結果教授爸爸以為教授覺得錢太少,於是再從皮夾裡抽出2000元,並且告訴教授:「我就剩這些了......」
(台下哄堂大笑)
故事聽到這裡,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大腦裡閃過子蘭老師說的那句萬年金句:「#愛夠,#良知就夠。」
有愛的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而且還會長得很好!
#有愛一切都是對的!
#連續發文100天Day93
外在動機 轉變 為 內在動機 在 中醫師 李嘉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人的興趣是如何被毀掉的?】
這裡,有一個熱愛畫畫的男孩。
我們要毀掉他的興趣。
湯姆,今年三歲,非常喜歡畫畫
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放下書包,拿起彩色筆,開始畫畫
常常一畫,就是3個小時。
湯姆常常跟他的母親說:
「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了不起的畫家」
而現在,我們有一個艱鉅的任務
#如何不打也不罵,#在5週內
#徹底毀掉湯姆熱愛畫畫的興趣?
如何讓湯姆之後一想到畫畫,就想到痛苦
不僅放棄成為畫家的夢想
更讓他一輩子看到畫筆,連碰都不想碰
我們,可以怎麼做到呢?
為了完成這個艱鉅的目標
請跟大家介紹一個充滿智慧的,必然有效的作法
#開始向湯姆買畫,#然後再慢慢減少金額
這個作法,會分成三個階段慢慢開始奏效
#階段一 #讓內在動機轉變成外在動機
起初,湯姆畫畫是沒有目的性的
純只是因為畫畫的體驗很好玩
可以讓湯姆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展現創造力
也就是說,驅動湯姆畫畫的動力是
「#內在動機」
但是,當我們開始付錢給湯姆時
湯姆畫畫開始有了目的
因為他可以拿錢去買他喜歡的玩具、零食
湯姆開始不再只是為了單純快樂的體驗
開始,會為了他想得到的東西而畫畫
湯姆畫畫的動力中,開始有了
「#外在動機」
#階段二、#為得到成果而行動
再來,我們會開始拿幫湯姆的每一張畫
定立「成果表現」的不同標準
來換算出支付給湯姆的「錢的金額」
這會造成什麼結果?
很自然的,湯姆會開始為「成果」而畫
而不是像之前一樣,為「過程」而畫
為了達到「最佳成果」,湯姆會開始思考
如何以最好的品質、最快的速度
來優化完成每一幅畫的方式
但,發現了嗎?
此時的湯姆
已經不再純粹地享受過程了
#階段三、#目標壓力造成表現受阻
最後,為了成果而畫的湯姆
過程中會開始感受到,追逐成果帶來的「壓力」
這個壓力會讓他很驚訝的發現
原來畫畫是會帶來痛苦的
這個發現,本身就會開始帶來壓力
進而會讓湯姆畫畫的靈感
以及畫畫的靈活度開始受到限制
最終,造成湯姆畫畫的表現變得越來越差
而這樣的表現劣化
也讓他只能拿到越來越少的錢
比起快樂的感覺
懊悔、痛苦會開始佔據湯姆對畫畫的感受
到了這一步,就大功告成了
我們成功的毀掉了湯姆的興趣了
湯姆只要想到畫畫,就想到成果
壓力、痛苦,就會讓覺得自己表現不好
湯姆已經逐漸忘記一開始時
熱愛畫畫所帶給他的自在感受
換句話說,湯姆對於畫畫的內在動機
已經完全被外在動機給取代了
現在,湯姆畫畫的興趣,已經被消滅了
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中
有名的 #過度辯證效應
當人從自己喜愛的活動中得到外在酬賞時
反而會開始失去最初的熱情與興趣
#內在動機被外在動機消滅的現象
但是,這樣的情況,不是你我都曾遇過嗎?
這不是每一個開始「出於興趣而工作」的人
最終都會遇到的困境嗎?
很多設計師,當初之所以選擇設計工作
是因為喜歡設計
很多歌手,之所以選擇表演工作
是因為喜歡唱歌
可是到了最後
能持續在工作中感到快樂的人
卻變成了少數人
而這些少數人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因此,現在的問題是
#為何湯姆的興趣會被市場吞噬
#有些人則不會?
這樣的差別不只在於
「湯姆是孩子,我們是大人」
最大的差別是,這些保有快樂繼續工作的人
他們學會如何「刻意保養」自己的內在動機
簡單來說
#他們會把自身的內在動機當成底層
#並在上面附加外在動機作為增強
首先,你必須要時時刻刻的學習自我覺察
發現當自己的內在動機還不夠穩定時
先不要給予自己太多外在的獎賞當作動機
而是開始慢慢培養讓你快樂的興趣與行動
等到覺得自己的內在動機穩定時
他們才開始追求外在的獎賞
製造給自己的外在動機
第一步
#學會在心中預留內在動機的空間
替自己在生活中,除了追逐成果
也開始為自己留下一部分的時間
第二步
#讓自己的興趣可以在工作以外的場景展現
專注在過程,而非成果
不為別人,只為自己
從中回歸初心,得到最初的快樂
然後
#把以上兩件事當成責任進行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一個人,能對一件事情感到興趣
是非常非常珍貴的,是你一輩子的禮物
因此,自己的興趣,必須由你自己來守護
一起來保養自己的興趣吧!
保養你的動機,是你人生的責任
畢竟,人生又有幾個興趣,可以這樣糟蹋呢?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過度辯證效應
#你的興趣現在還活著嗎?
#保養動機是每個人的責任
#TagToWriteIn24Hours
外在動機 轉變 為 內在動機 在 聽施姐的話-施菲亞Feiy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人的興趣是如何被毀掉的?】
這裡,有一個熱愛畫畫的男孩。
我們要毀掉他的興趣。
湯姆,今年三歲,非常喜歡畫畫
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放下書包,拿起彩色筆,開始畫畫
常常一畫,就是3個小時。
湯姆常常跟他的母親說:
「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了不起的畫家」
而現在,我們有一個艱鉅的任務
#如何不打也不罵,#在5週內
#徹底毀掉湯姆熱愛畫畫的興趣?
如何讓湯姆之後一想到畫畫,就想到痛苦
不僅放棄成為畫家的夢想
更讓他一輩子看到畫筆,連碰都不想碰
我們,可以怎麼做到呢?
為了完成這個艱鉅的目標
請跟大家介紹一個充滿智慧的,必然有效的作法
#開始向湯姆買畫,#然後再慢慢減少金額
這個作法,會分成三個階段慢慢開始奏效
#階段一 #讓內在動機轉變成外在動機
起初,湯姆畫畫是沒有目的性的
純只是因為畫畫的體驗很好玩
可以讓湯姆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展現創造力
也就是說,驅動湯姆畫畫的動力是
「#內在動機」
但是,當我們開始付錢給湯姆時
湯姆畫畫開始有了目的
因為他可以拿錢去買他喜歡的玩具、零食
湯姆開始不再只是為了單純快樂的體驗
開始,會為了他想得到的東西而畫畫
湯姆畫畫的動力中,開始有了
「#外在動機」
#階段二、#為得到成果而行動
再來,我們會開始拿幫湯姆的每一張畫
定立「成果表現」的不同標準
來換算出支付給湯姆的「錢的金額」
這會造成什麼結果?
很自然的,湯姆會開始為「成果」而畫
而不是像之前一樣,為「過程」而畫
為了達到「最佳成果」,湯姆會開始思考
如何以最好的品質、最快的速度
來優化完成每一幅畫的方式
但,發現了嗎?
此時的湯姆
已經不再純粹地享受過程了
#階段三、#目標壓力造成表現受阻
最後,為了成果而畫的湯姆
過程中會開始感受到,追逐成果帶來的「壓力」
這個壓力會讓他很驚訝的發現
原來畫畫是會帶來痛苦的
這個發現,本身就會開始帶來壓力
進而會讓湯姆畫畫的靈感
以及畫畫的靈活度開始受到限制
最終,造成湯姆畫畫的表現變得越來越差
而這樣的表現劣化
也讓他只能拿到越來越少的錢
比起快樂的感覺
懊悔、痛苦會開始佔據湯姆對畫畫的感受
到了這一步,就大功告成了
我們成功的毀掉了湯姆的興趣了
湯姆只要想到畫畫,就想到成果
壓力、痛苦,就會讓覺得自己表現不好
湯姆已經逐漸忘記一開始時
熱愛畫畫所帶給他的自在感受
換句話說,湯姆對於畫畫的內在動機
已經完全被外在動機給取代了
現在,湯姆畫畫的興趣,已經被消滅了
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中
有名的 #過度辯證效應
當人從自己喜愛的活動中得到外在酬賞時
反而會開始失去最初的熱情與興趣
#內在動機被外在動機消滅的現象
但是,這樣的情況,不是你我都曾遇過嗎?
這不是每一個開始「出於興趣而工作」的人
最終都會遇到的困境嗎?
很多設計師,當初之所以選擇設計工作
是因為喜歡設計
很多歌手,之所以選擇表演工作
是因為喜歡唱歌
可是到了最後
能持續在工作中感到快樂的人
卻變成了少數人
而這些少數人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因此,現在的問題是
#為何湯姆的興趣會被市場吞噬
#有些人則不會?
這樣的差別不只在於
「湯姆是孩子,我們是大人」
最大的差別是,這些保有快樂繼續工作的人
他們學會如何「刻意保養」自己的內在動機
簡單來說
#他們會把自身的內在動機當成底層
#並在上面附加外在動機作為增強
首先,你必須要時時刻刻的學習自我覺察
發現當自己的內在動機還不夠穩定時
先不要給予自己太多外在的獎賞當作動機
而是開始慢慢培養讓你快樂的興趣與行動
等到覺得自己的內在動機穩定時
他們才開始追求外在的獎賞
製造給自己的外在動機
第一步
#學會在心中預留內在動機的空間
替自己在生活中,除了追逐成果
也開始為自己留下一部分的時間
第二步
#讓自己的興趣可以在工作以外的場景展現
專注在過程,而非成果
不為別人,只為自己
從中回歸初心,得到最初的快樂
然後
#把以上兩件事當成責任進行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一個人,能對一件事情感到興趣
是非常非常珍貴的,是你一輩子的禮物
因此,自己的興趣,必須由你自己來守護
一起來保養自己的興趣吧!
保養你的動機,是你人生的責任
畢竟,人生又有幾個興趣,可以這樣糟蹋呢?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過度辯證效應
#你的興趣現在還活著嗎?
#保養動機是每個人的責任
#TagToWriteIn24Hours
外在動機 轉變 為 內在動機 在 驅動湯姆畫畫的動力是「#內在動機」 但是,當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階段一 讓內在動機轉變成外在動機 起初,湯姆畫畫是沒有目的性的純只是因為畫畫的體驗很好玩 可以讓湯姆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展現創造力也就是說,驅動湯姆畫畫的動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