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專科分科越分越細,有利有弊
這天,一位七十歲阿婆在女兒陪同下來急診就醫
主訴有痔瘡,解血便三個多月,今天覺得虛弱頭暈。
阿婆的就醫習慣良好,過去曾經主動脈剝離開過刀,
有心臟瓣膜疾病,都在本院門診長期規則追蹤服藥,
她以前就有痔瘡病史,以前偶爾會解血便,
但是這次三個多月以來每天都會解,
量多的時候,會解到馬桶裡的水整攤都染紅的程度,
查電腦紀錄,阿婆前幾天還有去肛門直腸外科就診過,
我問阿婆:直腸外科醫師門診有開痔瘡塞劑,用了症狀有好一點嗎?
阿婆說:我有塞,結果這幾天解更多血。
再進一步仔細問診後才發現,雖然阿婆已經痔瘡解血便「天天解」解三個多月了,這期間阿婆回常規的心臟外科門診兩次,
額外看了直腸外科門診一次,
但是都沒有人告訴她,請她暫停服用門診兩種抗凝血藥物。
(Plavix, Eliquis)
或許是阿婆回心臟外科門診時,覺得痔瘡出血和心臟沒關係,
沒有告訴醫生,
或許是直腸外科醫師門診沒有留意到病患同時服用其他門診開立的抗凝血藥物,
於是阿婆便一邊規則服用抗凝血藥、一邊治療痔瘡、
然後一邊繼續每天解便流血......
成年女性血色素12~14
阿婆幾年前血色素12.6
這天來急診流到只剩5.3,就是流到剩一半不到
難怪阿婆會頭暈虛弱。
厲害的是,
當我告知和衛教阿婆與她女兒要先停抗凝血藥物時,
阿婆說,她其實曾經自己停過一兩天,
她有發現停藥的話,血量有變少一點,
但是她知道抗凝血藥不能隨便停,
所以只敢停一兩天就繼續吃。
阿婆其實很有醫療常識!
最後幫忙阿婆輸血治療,
並且請她先停抗凝血藥物五天
確定沒有再流血後,再吃回去。
*。 *。 *
越來越多時候
在臨床會遇到病患同時有多種疾患
除了醫師本身要留意病患其他科別的用藥
也建議民眾
ㄧ、盡量不要每一科分散各家醫院就診:
即便現在健保卡可以雲端查詢藥歷,
但是數日內資料有可能尚未上傳或更新而查詢不到!
若是剛從其他醫院出院,住院用藥查詢不到!
二、倘若門診科別超過三科,請善用家醫科、老人醫學科等整合門診整合用藥。
外科住院醫師幾年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般外科 #陳建翰醫師
👍登上 International Surgery
⠀⠀
這篇關於 Gallstone ileus 的論文在我上完課後,兩個月的時間內丟出,編輯只問了一個小問題,就接受了!
⠀⠀
⠀⠀
🗣 第一篇後的研究困境
⠀⠀
曾經發表過第一篇文章被接受之後,就開始了屢投履退的日子。前幾年還不以為意,住院醫師的生活雖然辛苦,但研究與家庭的壓力相對來說比較輕。
⠀⠀
升上主治醫師,孩子出生了,寫文章的時間也變少,加上文章開始與自己的薪水產生正相關,這時壓力就來了!
⠀⠀
⠀⠀
🗣 逆轉屢投屢退的投稿人生
⠀⠀
課程中提到的論文寫作方法,猶如當頭棒喝,邊聽邊敲自己的頭。
⠀⠀
以前認為內容最重要,只要個案夠特殊就有人要。沒想到,從編者或審稿者的角度,標題、摘要與結論,都要下功夫:標題沒寫好,就像餐廳門口擺滿廚餘桶,東西再好吃也沒用;摘要與結論,更是整篇文章最精華的部分。這三個地方是得花盡心思去推敲的!
⠀⠀
⠀⠀
🗣課後,真的順利發表!
⠀⠀
🎊恭喜🎊陳建翰醫師團隊之個案報告,獲 International Surgery 接受!
⠀⠀
⠀⠀
#身為一個年輕研究者……
.研究資源稀少,不知如何起步?
.想從臨床中找到賣點並發表文章?
.很害怕統計,規劃圖表都有困難?
.選投期刊有障礙,想提升成功率?
.不需要研究所學歷,就想發表論文?
⠀⠀
⠀⠀
🚩 跟著國際學者走,寫作投稿都上手!
⠀⠀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五成,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年末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外科住院醫師幾年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妞妞終於要轉一般病房了。
從9/4(六)妞妞緊急住院後,我像弦一樣繃緊的神經,總算稍稍放鬆。
9/5(日)下午去病房探病,本來以為胰臟炎嘔吐脫水應該可以在內科治療(輸液、止痛、抗生素)下好轉,沒想到她的意識比前一晚更不清楚了,無論怎麼叫喚眼睛都懶洋洋的張不開,偶爾因為腹部疼痛拱起身子,血檢報告不樂觀,白血球持續低下,表示身體的免疫完全拉不起來,發炎指數CRP高達22,在輸液一整天後尿素氮的下降卻很微幅,當發炎指數如此之高,嗜中性球卻越來越低,讓人想到:敗血症。
回到家後我的心情十分沈重,我覺得我們可能會失去她,上網一口氣買了好幾本,教導孩子關於寵物生命教育的繪本,想著如果最壞的狀況發生,要怎麼跟兩姐弟告知壞消息😔。
在9/5(日)當天晚上19:00左右,邱醫師打電話給我,說妞妞下午又吐了四次,嘔吐沒有緩解,再次確認腸道超音波後,認為有異常的回音,本來在x-光片上懷疑是異物或糞石,但是看血檢極有可能是異物導致阻塞跟發炎,希望討論下一步的處置方向。
要知道到底是什麼塞住,只有開腹手術探查一途,當然麻醉風險絕對是有的,而且在感染中的手術危險性更大,醫師說如果真的要做手術,現在血壓相對有拉上來,還算是可以手術的狀況,若再等幾天,變數很大,看我們要等等看還是今日手術,若決定手術就要馬上到醫院簽立同意書。
我在電話裡說我立刻過去醫院。
我問醫師:「麻醉風險多少?」「30%,有30%的狗狗撐不過麻醉跟手術的過程。」
嗯,如果是急性胰臟炎,死亡率最高到50%,嚴重敗血症高達80%,根本不用考慮,與其坐以待斃,當然要積極給這孩子一個機會。
另外,我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考量,就是如何「降低這孩子的痛苦」,胰臟炎或腸阻塞都很痛很痛,但是超過24小時她都沒有用任何止痛,不要說嗎啡了,連非類固醇消炎藥都不敢用(畢竟正胃出血),怕狀況不好一用止痛,血壓呼吸就沒了,但是我實在不忍心讓她這麼痛,尤其連劇痛都沒哀嚎,只是沈默的小狗狗,更是讓人心疼。
術前的麻醉,至少也是個暫時的解脫,眼下兩種不讓她疼痛的方式:一是形同安樂死,二是積極找出有效治療的希望。
完全不用考慮。我立馬簽字繳費,醫師說看能不能儘快把這台刀在今晚安插進去。
離開醫院前,到病房跟閉著眼睛的妞妞說話:
「妞妞,等等要手術幫妳檢查肚子,很快就不痛痛了,馬麻找了最好的醫師喔!如果妳很想回來跟我們一起生活,請妳勇敢地撐過手術,但如果妳覺得陪那兩個小屁孩玩實在太累了,妳就好好休息吧,不管決定如何,妳知道我們都非常非常愛妳。」
「我看除非奇蹟出現。」我爸悲觀的說著。
「至少手術麻醉是不會痛的。」我說,沒有正面回答,因為我知道奇蹟不會常常發生。回家後一邊忍者想哭的衝動哄小孩洗澡睡覺,一邊忐忑著等通知。
22:05 外科醫師從手術室打來說手術即將開始,我在心中禱告默念所有我能想得到的神佛菩薩或動物靈的守護神,求祂們憐憫庇佑,同時一直把最壞的打算放在心裡,時間默默來到23:00,小U睡著了,我盯著手機心中稍稍安定,想說表示麻醉過程順利,手術有在進行。
到了23:30的時候終於接到醫院來的電話。
手術順利結束,妞妞也已退麻甦醒中,術後的血壓看起來還算穩定。
診斷終於確定了: #異物造成的腸阻塞(Mechanical ileus),食物下不去造成消化液逆流胃出血,而讓她辛苦了那麼久差點敗血症的原因,是一粒卡在空腸跟迴腸之間,直徑1.5cm的 #龍眼籽,龍眼籽以下的腸道已經開始發炎,再稍晚一點就有潰爛壞死的可能,而網膜層層包住著龍眼籽,稍有差池若穿破腸道,引發腹膜炎,那就真的可能回天乏術。
#生死就在這一瞬之間,也在我決策的一念之間。
再遲疑一晚,有可能我們就真的會失去她。
邱醫師提醒術後幾天是重要的觀察期,接下來仍要控制胃出血、腸道發炎與胰臟炎,還有觀察原本腎臟萎縮的她,有無因為手術的壓力造成腎損傷。
我在睡前跪地感謝妞妞的勇敢還有菩薩的慈悲護持,感謝我遇到很好的外科醫師,但也告訴自己,術後變數很多,後面一天都不能鬆懈。
9/6(一)術後的追蹤,血壓血糖都穩定許多,看起來白血球開始上升,表示有正常對抗發炎的能力,下午探視時精神已經好非常多,可能因為開始打止痛針,眼睛會睜亮的看著我搖尾巴,整天沒有再吐,醫師說晚上會開始少量灌流質食物提供營養。
9/7(二)血檢追蹤CRP發炎指數下降到7.2,原本居高不下的尿素氮已完全正常,除了預期性術後微掉的血色素,其他看起來都往好的方向,只是還不能進食。因為有好轉,我答應帶想妞妞想到快哭的小U去探病,看到毛小孩跟小孩見面互蹭鼻子的畫面,再一次感謝妞妞願意勇敢的,以小小的身軀挺過這樣的手術跟磨難。
9/8(三)從術前一天吐4-5次減少為只吐兩次,不再有胃出血的顏色。精神好的看到人會一直抓籠子。
9/9(四)今天血檢CRP下降到幾乎正常,目前只吐一次,因為她還不願自己進食,到目前還沒排便,邱醫師認為可以轉入一般病房,觀察進食情況。有望在週末帶回家照顧,下週二再回診拆線。
這幾天峰迴路轉的心境,面臨生離死別的擦身而過,讓我對生活有種死而復生的全新態度。在緊湊高壓的生活節奏中,我的腳步慢了下來,我花了更多時間在擁抱孩子還有跟她們說話,我對她們多了更多的耐心,對周圍紛至沓來的瑣事也添增一份平常心。
是的,只要至親至愛能夠健康平安的陪伴在身旁,工作家庭或社會給予的壓力都不算什麼,因為愛的信念跟支持,總能讓我們勇敢的跨過所有難關。
今天是9/9 #台灣狗狗節,想到差點因為一顆龍眼籽而失去這孩子,就覺得要再次呼籲所有毛小孩的主人,葡萄乾、水果的果核或籽、小骨頭等等,對毛小孩的來說都太危險,牠們的腸道跟嬰兒一樣窄小,有時候一不注意家中長輩或小孩餵食,或廚餘沒收好,就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毛小孩用牠們有限的生命,豐富我們某一段人生時期,我們給予有限的陪伴,牠們卻回報以無限的溫暖和愛,每一天都要好好珍惜,把這十幾年的時光珍藏在心底。
#願我們的毛小孩健康平安享盡天年
#感謝神把毛小孩賜給人類
#讓我們學會每個生命的課題
外科住院醫師幾年 在 醫師訓練過程、住院醫師幾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1. 住院總醫師資格:任滿一般外科住院醫師四年(其第三、四年固定在本科),依工作表現得晉升為本科總醫師。 2. 目標:學習一般外科各類急症的處理及手術;並學習如何教導 ... ... <看更多>
外科住院醫師幾年 在 醫師訓練過程、住院醫師幾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1. 住院總醫師資格:任滿一般外科住院醫師四年(其第三、四年固定在本科),依工作表現得晉升為本科總醫師。 2. 目標:學習一般外科各類急症的處理及手術;並學習如何教導 ... ... <看更多>
外科住院醫師幾年 在 想當醫生到底有多難?醫學系考試壓力超大?急救現場只是個 ... 的推薦與評價
4.5K views 8 months ago #SARS #ME #整形 外科. 我們普遍都認為「 醫師 」擁有比一般行業還要高的社會地位,但要成為 醫師 可不是件易事,光是追求醫學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