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跨能致勝》x2本
📚這是一本我2020年至今最喜歡的書,它有故事、有理論、有溫度,用廣闊的視角和獨到的觀點,帶人們領略「在這個越來越需要超級專業化的世界中,如何獲取和培養跨界能力、體驗多樣化、探索跨學科的領域?」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range-book/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我對《跨能致勝》這本書產生興趣,是因為艾爾文在這本書還沒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就在這支YouTube影片裡向大家推薦。當時我馬上去Audible有聲書找了英文版來聽,當下就已經很喜歡這本書。最近采實文化推出了它的中文版,讓我更毫不猶豫地收藏下來。
我之所以這麼喜歡這本書,是因為作者用許多精彩的案例故事,破解人們對「傳統成功方式」的迷思,強調另一種發展路線「跨領域、廣泛接觸、水平思考」,是這個時代裡更有競爭優勢的方法。這種能顛覆舊觀點,又帶來思考衝擊的書,最讓我為之著迷。
【這本書在說什麼?】
在讀這本書之前,如果你知道作者的背景和經歷,你可能會對書中的故事更有感覺。這本書的作者是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他曾在知名雜誌《運動畫刊》擔任資深作家,曾經研究無數頂尖的運動員,試著理解為什麼有些運動員就是生來比別人優秀。
他在前一本書《運動基因:非凡競技能力背後的科學》,探討「基因」如何影響這些運動員的能力、動機、和持久力。他歸納成三個因素:「適合運動類型的體態」、「高耐受度和持久力的心理與生理條件」、「生活在特殊地理環境的優勢」。
最讓人玩味的是,在他研究這些「先天」基因帶來的影響的同時,也逐漸發現了原來還存在其他「後天」的因素,對人們的發展和成就,同樣會帶來決定性的影響。除了原本的運動領域之外,他延伸探討了音樂、文學、商業、科技等領域,歸納出一個嶄新的思維。
這就是他的新書《跨能致勝》要傳達的觀念:比起傳統認知的「盡早鎖定單一興趣、刻意練習、鑽研專業深度」,退一步來看,「廣泛經驗、多元涉獵、觸類旁通」也是另一種後天成功的關鍵要素。
【刻意練習不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作者從兩個體壇的故事,替這本書揭開序幕。
第一個男孩在七月大的時候,父親就給他一支推桿,十月大的時候就開始模仿高爾夫球揮桿姿勢。三歲時學會了沙坑救球的方法,八歲首次贏過父親。他長大後成為了高爾夫球界的傳奇,是「盡早開始刻意練習」的標準典範。
第二個男孩則大不相同。他在兒時跟父親打壁球,還學了滑雪,拳擊、游泳和滑板。他漸漸地愛上球類運動,籃球、手球、網球和桌球,只要有球都行。他最後在足球和網球之間選擇了網球,在十四歲時進入瑞士國家網球中心接受訓練。他成了網球界的傳奇,也是「跨能致勝」的典範。
第一個男孩的故事,符合我們認識的常理,盡早開始栽培孩子,讓他贏在起跑點,透過高強度的刻意練習,成為領先眾人的專業好手。第二個故事則不太容易歸納,看似走了許多曲折的彎路,在各方面都涉獵過後,才在較晚的時候選擇自己的天命。
作者認為:某些專業領域的確需要第一個男孩這樣及早起步、專心致志的人,但是我們也需要更多向第二個男孩一樣,廣泛涉略、經驗多元、觀點多樣的跨領域人才。
不知道你猜到了沒有?第一個男孩名叫老虎.伍茲。第二個男孩名叫羅傑.費德勒。
【1.創造力和三分鐘熱度的關係】
這本書的主題和內容乍看之下,是在和《刻意練習》跟《恆毅力》唱反調,但其實並不是這樣。作者給我們一個更宏觀的視野,人生應該是多元且豐富的,他鼓勵我們「先接觸各種方法,之後再鎖定目標,系統性學習,大量投入練習」。最具有創造力的跨能人才,往往是先廣泛、再深入。
人生的前期階段,尤其是學齡前到上學後,這段時間應該開放孩子探索,鼓勵多方嘗試,從廣泛的學習中尋找自己真正的興趣。尤其現在數位科技當道的年代,所有的資訊流通非常快,讓這種學習的方法有了飛躍式的成長。
以前強調一個人要在某個領域非常專精,那是因為資訊和知識或許流通度不夠高,跨出了自己領域之外,要吸收到優質跟精煉過的知識,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知識唾手可得,諸如紙本和電子書、線上課程、優質媒體,資訊越來越流通。
我很喜歡的《心流》這本書的作者米哈里曾經說過:「最具創造力的人,能看到各領域之間被其他人所忽視的連結。」因此,掌握到箇中學習訣竅的人,就能像海綿一樣快速吸取各種知識,刺激腦內思考,建構出跨領域的思維。
如果你的興趣很廣泛,就利用這種三分鐘熱度的動力「多推自己一把」。對學日文有興趣?與其隨便學學,不如設定目標考過N5初級檢定。不要只停留在蜻蜓點水式的涉略,這不足以讓你體會各項興趣是否適合自己,也無法培養出足夠的洞見。行動才是關鍵,創造力是透過行動而催發。
人是透過實際行動發覺可行性,例如不斷嘗試新鮮事物、建立嶄新網絡、尋覓全新典範。
【2.別擔心晚起步,該擔心的是停滯不前】
如果你在求學階段或職場環境中,總是感覺到一股「落後別人的焦慮」,你可以讀這本書瞭解如何化解這股焦躁。作者提到一句《大器可以晚成》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你要跟昨天的自己比,而不是比你年輕的那些、跟你人生軌跡完全不同的人比。」
作者舉網球傳奇費德勒和印象派畫家梵谷的故事為例,說明起步晚並非劣勢,反而造就他們最後的成功。他們從經驗中,變得更懂這一條路是否符合自己。你該關注的是「當下」的自己,是否在選擇的路上盡了全力?關鍵不是避免落後,而是避免自己停滯不前。
此外,作者引用《黑馬思維》書中的看法,探討跨能人才善於「關注短期計畫,放棄長期計畫」的討論,也讓我有所衝擊。在我讀過的經典商管書《與成功有約》裡面,我始終無法忘懷「以終為始」這個以終點計畫為起跑點的概念。
然而,作者卻鼓勵我們放棄長期計畫?我仔細思考這兩種觀點的矛盾之後,有了不同的體悟。的確,在這個越趨快速的年代,現在連十年後的工作和生活型態都難以想像,我們更無法準確預測、也無法完美規劃自己的人生終點。
因此,我認為這裡的「終」,指的是一種「價值觀」的終點,例如誠信、正直、助人,這種不會隨時間而改變的特質。關於短期計畫,則是在依循自己價值觀的前提下,努力把握當下「最好」的機會做出最大的努力。別擔心晚起步,待擔心的是走在偏離終點的路。
你該比較的是今日與昨日的自己,而非那些與你截然不同的年輕人。
【3.這個世界不缺專才,更有價值的是…】
你從書中會讀到許多跨領域、多元涉略的好處,但是具體而言,套用到我們自己身上的「好處」是什麼?在我自己反芻這本書的過程中,想起一個作者沒有特別著墨,我卻認為非常值得一提的關鍵字:「稀缺性」。跨領域的具體好處,就是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舉個例子:一個化學老師除了鑽研自己的專業之外,如果還具備高超的演說技巧,就成了化學名嘴。若具備寫作技巧,就成了化學名嘴兼作家。如果還具備一些網路數位技能,就成了網紅型化學名嘴作家。隨著不同領域的拓展,他會成為非常稀少的人才。
也就是說,當你在某一個領域超越50%的人並沒什麼了不起,但是當你在兩個領域都超越了50%的人,你就成了綜合這兩個領域前25%的人。以此類推,當你在五個領域都超越一半人的成就,你就能成為前1.6%的領頭羊(50%^5=1.6%)。
對一般人而言,最困難的地方是「動手開始」和「堅持達到初步成果」。但當你瞭解到在不同領域「勝過一半的人」與「稀缺性」帶來的具體優勢時,這股克服挑戰的動力就會越顯強大。只要投入適當的心力,再踏出舒適圈一些,要勝過50%的人並非難事。
因此,若你很掙扎於成為前1%的專家,不如換個角度想想,運用跨領域的思維方式,去達成另一種類型的前1%。「跨能」帶來的是無比強大的「乘法效應」,具體表現就是你在這個社會上的「稀缺性」,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獨特的「價值」。
重點是明白「放棄」到底屬是於失敗的半途而廢,還是成功的另闢蹊徑。
【後記:跨能致勝的最佳武器——閱讀】
在整本書中,作者討論了許多跨能人才的精彩經歷,那麼,回到我們本身,又該如何改變自己呢?你或許會想,我明天就換工作好了?我明天就開始學別的東西好了?這當然是一種方式,但我認為廣泛地「閱讀」,是很常被忽略的重點之一。
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以多元思維模型聞名的查理.蒙格,曾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書中說過,當你開始學習三個以上跨學科的領域,就能進一步刺激思緒、建構多元的思維。蒙格先生學習跨學科領域的方法?就是廣泛地閱讀。
在公共衛生領域富有盛名的卡薩瓦德博士曾說:「每天都要讀一點自己專業領域之外的書。而大多入數人會說:『我沒有時間讀那些書。』我說:『不,你有時間,而且這件事重要多了。』你的世界會變得更遼闊,或許在某個時機點,你就能將這些看似不相關的事情連結起來。」
閱讀可以讓你短時間吸收別人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歷練精華,培養不同角度的視野。我們沒辦法活過一百遍,但你可以讀過一百本書。如同作者所說:「最成功的策略是能把乍看不同的各種情況連結起來,看見深層結構的相似之處。」
閱讀,是你最好的跨能起點。
【抽獎辦法】感謝 采實文化
1、抽出「2本」《跨能致勝》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是認為通才和專才,何者具有優勢?為什麼?例如:「我認為通才具有優勢,因為懂得整合不同領域的資源」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11(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13(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多元思維模型英文 在 謝文憲的極憲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下一球會更好 - 鍛鍊投入賽局前的強大心智
有時候就是這樣,會在你最困頓的時候,看到一本自己超級需要的書,這一本就是。
自己在投入近三十年的職業生涯後,今年做出一個重大決定:「籌拍一部棒球電影!」
這三十年分成前面十五年的職場階段,後十五年則是職業講師與創業的人生階段,而我這三十年跟作者的人生雷同,精采無比。
試想,一位職業籃球運動員結束九年球員生涯後,他可以做什麼?
尤其在還年輕、體力好,只是無法對抗強大的職業運動賽事張力,在這樣的年紀退下來之後,他還可以做什麼?
作者的人生歷程,讓我瞠目結舌、讚嘆不已。
我仔細閱讀他的人生哲學,他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可以幫助我度過籌拍電影的難關?
「紀律的第三天」,是很有意思的思維,跟我當時戒菸的狀況很像。
第一天的興致勃勃,第二天的再撐一下,到了第三天,你還剩下什麼?戒菸、運動、減重、學英文……失敗與成功的道理都雷同,作者從籃球與多種運動的角度切入,深得我心。
然而,「紀律、自信、心理堅強、積極主動」這四大原則模型,也是我度過第二個十五年的講師與創業階段,最重要的心理素質。
我從大公司的頂尖業務退下來,開始自己籌組小公司,展開沒人認識我的講師階段,若非這四項心理素質與投入賽局的心理戰力,我很難撐到現在。
我跟作者的異同點,是他從籃球切入,我從棒球切入,雖然運動類型不同,而且是中西方兩個不同世界的人,但對於人性的心理戰力提升,與追求卓越的態度,卻放諸四海皆準。
而在寫此篇推薦序的同時,我剛結束兩場電影的募款演講,宣布籌拍電影已有五個月。
此時,我看到了下面這個篇章:「十二道心理錯誤」
拍電影,需要很多錢?你又不懂?團隊成員多元,很難整合?市場有估算過嗎?投資人會贊助你嗎?開口跟別人要錢,可行嗎?
在此之前,為了開口跟企業募款,我已經吃盡苦頭,好似重回我年輕做業務時,陌生拜訪與cold-call的窘境;面對拒絕時,自己心理的調適,與跨出舒適圈,來到全新環境,自己以及團隊適應力的調整;更遑論我在籌拍電影前,才被醫師宣佈罹癌。
種種的藉口與磨難,好似找到不少可以停下來的理由,卻又走到現在,那是因為我看到了這一篇。
作者整理出人生投入賽局時的十二道心理錯誤,我對以下八點特別有感,幾乎字字打中我:
一、重播爛電影
二、覺得自己夠聰明,不用基本功
三、努力的方向錯誤
四、樹立隱形障礙
五、浪費時間與注意力在恐懼上頭
六、當好人,比當個重要的人更重要?
七、發牢騷
八、成為職業資訊蒐集師?
我是一面笑,一面看完這一篇的,我笑自己為何被作者都猜中,我笑自己為何這麼蠢,我笑自己為何不早點看到這本書。
若把我的籌拍電影,換成你的人生賽局,其實你也會笑得出來,你心裡面想的狀況,其實都跟我一樣。
這不是一本籃球書籍,更不是籃球指南,它是你投入人生下一場賽局前,鍛鍊自己強大心智的最佳工具書,有方法、有案例,更有許多成功與失敗的故事隨時借鏡,我不敢說照做就會成功,我可以確定它比算命、論命更能夠看清你自己的盲點。
而且你會一直笑,笑說作者為什麼這麼懂你?哈哈哈!
真文化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607
多元思維模型英文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工智慧時代,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中)
上回我們講到現在的人工智慧,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越來越能提供廉價且準確的「預測」。在《AI經濟的策略思維》一書中,作者強調:預測就是情報,是以已經掌握的資訊,來創造還未掌握的資訊,填補缺失的環節,而這就是人類智慧的關鍵。
想像一下,你現在回到幾十萬年前,成為智人的老祖宗,你一個人直立行走在草叢中,突然看見不遠處有一叢草枝擺的幅度比較大,在這一瞬間,你馬上判斷這搖擺的方式不是風吹,而是動物在動,甚至還判斷出動物的大小跟可能是什麼動物,於是要嘛你拔腿就跑,要嘛找尋周遭有無石頭好防身,代表你已經藉由察覺環境中出現的模式,推斷出草叢後可能的危險。
但要是你這位老祖宗看到這樣的情形,卻待在原地思考要用什麼科學方法來調查草叢搖擺的原因,甚至滿懷好奇心地撥開草叢,想直接目睹,你極有可能成了猛獸的餐點,沒機會把你那充滿好奇的基因跟思維方式傳下來。
雖然這樣的預測其實就是腦補,而且我們都知道到了現在,我們這種腦補的 #捷思 已經成了一個大問題,讓我們很容易被有心人刻意產出、安排的資訊陷阱(例如假新聞)給矇騙,但我們還是得感謝我們的老祖宗愛腦補,不然也輪不到我們現在擔心這些問題,早就被淘汰了。
在機器學習出現之前,我們主要是用統計方法中的多變數迴歸分析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來有效率地降低預測錯誤。這種方式可以在數據比較少,而且可以判斷 #大概是哪些條件對預測有幫助 的時候。
什麼是迴歸分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B4%E6%AD%B8%E5%88%86%E6%9E%90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預測法
https://wiki.mbalib.com/zh-tw/%E5%A4%9A%E5%85%83%E7%BA%BF%E6%80%A7%E5%9B%9E%E5%BD%92%E5%88%86%E6%9E%90%E9%A2%84%E6%B5%8B%E6%B3%95
例如,假設我們要預測一家電信公司的 #顧客流失率,你覺得要注意哪些條件呢?一個最主要的觀察重點,就是用戶用 #手機上網的時間跟消耗的流量,畢竟如果他們都沒在用,就可能會把帳戶停了。
但機器學習就不是這樣子,不需要跟迴歸分析一樣,先確定條件,而是讓機器自己從大量資料中辨識出特徵或模式,例如同樣要預估電信公司的顧客流失率,你就可以建立模型,然後把每分鐘的通話、簡訊或上網紀錄、帳單金額、準時付款與否、甚至每天數百萬使用者的地點等各種資料都交給人工智慧去學習、並找出模式。變數可能有好幾千個。
例如你可能會發現,在每個月前幾天就花很多時間講電話的顧客,比起帳單金額高,但都在每個月最後幾天講電話的人,比較不會流失。或是在每天 9-17 點常用電話的人,比起少用電話的人,更容易流失。這些都很難一開始就預測到,但機器學習可以透過 #資料探勘 (Data mining),找到從我們眼角溜過的那些蛛絲馬跡。
有了好的預測,會大大的影響決策。就像上篇中的一張圖表示的。舉例來說,棒球教練會根據對方打者的擊球模式、過往的打擊數據(也就是 #輸入)判斷這個打者可能會打出安打,或是內野滾地球被接殺,這就是 #預測。
接著教練得做出怎麼安排野手的守備位置比較好的 #判斷。
如果往外野退,但打者打出內野犧牲打、讓隊友盜壘怎麼辦,如果往內野縮,那就可能會讓外野安打失分更多,又該怎麼辦?權衡之後,教練就得發出指令,這就是 #行動。
接著就是看打者到底會被三振、還是擊出安打、還是被接殺...最後的結果也將以 #數據化的形式,成為訓練預測跟判斷的 #資料。
同樣的,醫生會根據我們的症狀找出模式,來對症下藥。股市交易員會針對指數的升降,找出模式,然後加以預判,看是要買進或賣出。
我們也會根據走路姿態,甚至腳步聲,認出從走廊走過來的是誰,決定要不要跳出來嚇她(誤)或跟咬著吐司與她互撞來交換靈魂(無誤)。
我們人類所做的事情都跟預測有關,但也都不只是預測,因此各位可以想想,如何「拆解」一件事情,變成很多個細節小任務,然後去想:這許多小任務中,有哪些其實就是在「預測」?那麼,如果要讓人工智慧來代替這個預測的環節,我們需要哪些資料來訓練呢?
相較於人類的預測,機器的預測可以規模化,每次預測的單位成本會越來越低,而且速度將漸漸比人類更快、更好。這是很有競爭力的一點。但有兩個挑戰:
第一:就目前以及可預見的近未來來看,人類的認知模式還是比人工智慧更能了解真實世界的運作,我們的感官跟大腦讓我們能夠用很少量的數據就做出預測。所以,在非典型事件、資料量較少的情況下,人類預測的正確率還是遠超過機器預測的。
第二:雖然預測的成本低了,但判斷跟行動的代價還是很高,這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結合人類跟機器。並且讓機器去學習「#人類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做?」
舉例來說,現在 Google 等公司提供的翻譯就是一種預測,他們透過深度學習,對一篇英文文章提出機器所能得出的中文版本,通常會提出好幾個版本讓我們去挑選,我們可以省下一個字一個字自己去全文翻譯,或是請人翻譯。
如果機器預測的品質,也就是翻譯的結果太差,我們就會放棄。但如果品質不錯,我們挑了一個版本之後,可以自己簡單調整修飾,看是要改成口語一點還是嚴謹一點,就可以省下不少時間。透過人與機器的搭配,決策跟行動都可以更有效率。
自駕車也是一樣。除了讓電腦不斷提升辨識路況、號誌、各種物件、各類訊號的精準度以外,先當個副駕駛,學會人到底是怎麼開車的、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怎麼做,其實更是關鍵。
在我想好下篇該寫什麼之前,大家不妨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看法:你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感受到哪些「預測平價化」帶來的改變呢?
上集請見:
Medium https://medium.com/%E9%84%AD%E9%BE%9C%E7%85%AE%E7%A2%97%E9%BA%B5/%E4%BA%BA%E5%B7%A5%E6%99%BA%E6%85%A7%E6%99%82%E4%BB%A3-%E4%B8%80%E5%80%8B%E8%87%AA%E6%88%91%E5%AF%A6%E7%8F%BE%E7%9A%84%E9%A0%90%E8%A8%80-%E4%B8%8A-f7f344e8be0
FB:
https://www.facebook.com/noodleswithturtle/posts/570211210140916
再推薦一次好書:
《AI經濟的策略思維》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3316
想上我跟洪智傑老師開的的 AI 入門課,請到這裡:
https://panschool.asia/product/人工智慧必修課
多元思維模型英文 在 學會「OODA法則」洞悉問題本質透過深度思考提升自我價值 的推薦與評價
... 英文單字「觀察(Observe)、調整(Orient)、決策(Decide)以及行動(Action)」的字 ... 人的肩膀上思考和解決問題。 在這種思考模式下,高品質的思維模型具有關鍵性的作 ... <看更多>
多元思維模型英文 在 多元思維模型- 查理曼格、巴菲特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多元思維模型 | 一個讓大佬能在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思考模型| 查理曼格、巴菲特、貝佐斯、馬斯克和其他的大佬都在使用的思維框架究竟有多厲害. ... <看更多>
多元思維模型英文 在 [心得]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
推薦指數:★★★★☆
網誌:https://bit.ly/2MdnPT7
購買連結:https://bit.ly/2OirRMH
當電視上出現有錢人的臉
發表他們的感想
你心裡想的是
真是幸運的精子!
還是 天啊!我也想要有跟他有一樣的思維模式!
如果是後者,那我認為這本書非常非常的適合你
這本書主要介紹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
若沒有查理,波克夏並不會有今日如此成功
這本書會從蒙格主義以及其過去的演講,帶你了解
現今最頂端的投資人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蒙格主義
其主要由三個部份組成
第一個是多元的思維模型
有句諺語如此說道:
「手裡拿著鐵鎚,你看甚麼都會像釘子」
因此蒙格的投資方法就是利用不同領域的學科去全面分析
第二個則是能力圈理論
如果你確實有能力,就會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裡;
當你有疑問時,就代表已經在圈子外面了
而蒙格只會去投資他理解的東西
第三個是檢查清單
檢查清單幫助你注意你可能遺漏的部分
並且使你不斷的變好
接下來肥宅我從書中的十一講中提幾個點出來
蒙格的演講常以人生處事態度或是實務經驗為出發點
像是其曾提到四項能讓你的人生極度悲慘的作為
-反覆無常
-不從他人經驗汲取教訓
-遭遇挫折後就一蹶不振
-忽略那樸素的智慧
第四點在我看來 又特別有趣、幽默
他常提到一句鄉下的諺語:
「我只想知道我將來會死在哪裡,這樣我就永遠不去那裡」
雖然乍看之下很無厘頭,但其實帶出了他的一個特色思維
-反過來想,往往人生中的大智慧就來自於
這些老一輩從日常生活中傳承下來的小諺語之中
蒙格也常提到多元思維模型內的基礎學科重要性
像是數學、會計學、統計學、工程學與心理學這般
還有基本的微觀經濟學模型與
這些相互理論的侷限性與適當的使用時機
而書中的第四講-論關於實用思維的實務思考
另我覺得特別受用
蒙格先提出五個實用觀念,
再拋出一個實務問題並提供他自己的想法
1.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是,先解決顯而易見的問題
2.具備基礎的數學運算能力
3.反向思考
4.透過跨領域的方式去思考
5.大效應通常在幾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會產生
:比方說肺結核之所以能夠治癒,是因為一次用了三種藥物
現在想想,該如何在一八八四年用兩百萬美元來投資
成立一間生產非酒精的飲料公司,
並且希望在一百五十年後達到一兆美金
以及每年要拿出大量的盈餘給股東分紅
蒙格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先從經濟學的需求開始
根據合理的推測,
到二零三四年全世界有八十億的飲料消費者
每人每天需要喝下六十四盎司的水,
也就是八瓶八盎司的飲料
如果公司的新飲料和市面上的競爭者,
可以迎合消費者口味
只要佔到全世界水量消耗的百分之二十五,
且全球一半市占率
假設每瓶飲料有四美分的淨利,
那公司能賺一千一百七十億美元
達到目標非常簡單
因此我們必須要設計一個設計吸引消費者的飲料,
並運用心理學創造條件反射,讓消費者不斷地購買我們的飲料
於是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確定我們要賣出
適合冷藏飲用的飲料並加入一些刺激品
例如:糖或咖啡因,運用巴夫洛夫效應
聰明的做法應該是選擇可口可樂這個聽起來神秘又高貴的名字
總比某某牌子的咖啡因糖水好多了
並讓我們的飲料看起來很像紅酒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我們很容易就能達到上面說的大效應。
第四講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
跨領域的思考如何幫助我們清楚的描繪創新的商業思考
而這本書最讓我驚豔的地方是
我知道可以如何從不同的領域去分析一件事情
並將其排列組合成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故事與架構
在商場上也是十分實用的思維模式
滿推薦大家透過這本書學習蒙格的思維方式
希望我們最終能離成為有錢人更近一點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7.198.19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70192606.A.A6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