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遊戲嗎?想試著做遊戲設計嗎?
想知道怎麼入門跟其中的小技巧嗎?
這次真的要專題討論遊戲設計了!!!
本週五(7/2) 20:50 到喬蕎的Twitch實況台,
你的疑問就有機會直接被我們看到跟回覆唷!!!
不要錯過~~~~~ 下面是實況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vocaljudy
這週五一樣20:50開台,實況錄遊戲五告站!
這次要由推薦序作者Lucien Chen A.K.A 遊戲設計中藥舖 老闆Luci
為這本在遊戲設計界有著崇高聲量的「遊戲設計的藝術」做介紹
因為這本書我們抓路西恩跟我們一起錄了一個月的
防疫版遊戲五告站Podcast 實況直播XDD
他都快要變成特別固定來賓了 (笑)
這次!終於要讓他講他恩師出的書了XD (他真的是作者學生)
(Lucien Chen/King - Candy Crush系列資深遊戲與關卡設計師、
前PlayStation、Electronic Arts遊戲設計師)
而書籍則是由「 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所出版的
那間出版社也出了我「喬語書香」預計要講的性別議題書籍。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 裡面赤裸地談論了母豬教等等的議題
看了他們出版的書單,讓我覺得這間出版社
是個願意支持理念與冒險、給予各種生活提案、
也願意在浪尖上探討思想與文化衝突的思想支持者,
讓喬蕎覺得是個有如文藝家般的出版社呢!
上週錄音的時候一邊偷逛他們家的書單,
結果就買了快三千塊.....Orz
未來請和我合作讓我分享貴出版社的書吧!(笑)
這篇貼文附圖的甜心真香, 男友根本卡德加(?)。
雖然不能進錄音室音質變差了,
可是這集真的好好笑XDDDDDD
大家快去聽! 這樣明天才接的上
書籍簡介:
每個好遊戲,一定都是好概念配上好體驗
全美頂尖遊戲設計師教你設定主題、打造體驗、善用興趣曲線,
深度了解遊戲運作機制,獲得最完整的遊戲體驗、開發遊戲性絕佳的作品
從紙牌、棋子、桌遊、電玩,到近年來火紅的實境遊戲,遊戲一直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休閒時玩,學習時玩,甚至連工作場所都在談遊戲化,但「遊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人類為何要演化出沉迷於遊戲的天性?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有的遊戲讓我們玩得無法自拔,有的卻讓人興致缺缺?
高明的遊戲設計師都知道,遊戲的目的在於創造體驗,玩家所有感官接收到的外在訊息與心中產生的內在情感和記憶,綜合起來形成的整體體驗,就是遊戲的魔力所在。在程式、立繪、3D建模出爐之前,遊戲設計師是否確立了能讓人共感的主題、是否站在玩家的角度考慮過所有感官刺激與心理機制、是否設定足夠疊代程序與試玩雛型,就已決定了一款遊戲能不能讓玩家頻頻說出「再一場就去睡」,卻總是無法停下手來。
身為玩家,了解開發者使用的機制,就能提升自己與遊戲的同步率,感受最完整的樂趣。身為遊戲開發者,掌握所有能構築體驗的多種元素,才能做出讓人愛不釋手的遊戲。但是翻遍市面上各種攻略和工具書,我們獨缺一本切中遊戲設計原理的指引。《遊戲設計的藝術》自從出版以來,迅速席捲歐美澳各大數位多媒體與遊戲設計學界與產業界,正是因為補上了這個長年缺口。
作者傑西.謝爾是美國電腦科技第一學府卡內基美隆大學的遊戲設計教授,善用心理學、人類學和設計理念分析體驗在遊戲中的關鍵作用。同時,他設計電腦遊戲與為迪士尼樂園打造「加勒比海盜」 (神鬼奇航)等多種實境遊戲的豐富經驗,讓他得以清楚而全方位地擘劃出遊戲設計的6大領域、35項主題、113個檢驗鏡頭,從設定主題、尋找創意、管理開發風險、架構世界觀、說好故事、設定角色、營造玩的動機、平衡機制、連結社群等多元面向,徹底囊括遊戲從無到有的所有思維、創作方法與頂峰哲學。跟著他的挖掘,我們會發現:
◆ 設計師開發遊戲的目的是創造體驗,最好是前所未有的體驗;玩家玩遊戲的目的是享受「為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快感、提升精神韌性
◆ 遊戲設計師最應當善用的三種領域:心理學、人類學、設計思考
◆ 遊戲設計的35個基礎思考,可以統合為「設計師─製作過程─遊戲─介面─玩家─體驗」的巨型架構,再延伸出113個檢測鏡頭
從此,遊戲開發者得以掌握所有能構築體驗的元素,發掘出玩的動機與需求、引導玩家在特定時空發揮心智能力,以及維持遊戲的平衡與創發性。玩家也終於得到了探看遊戲內部的機會,了解自己的感受是如何被解析及操控、注意力是如何被喚起,角色選擇又洩露了哪些內心的投射。
遊戲設計對人類心智挑戰、社交及競合需求思索之深,遊戲開發牽涉領域之廣、風險之高,都讓這份專業成為絕佳的研究對象,其中的工作哲學、風險管理的方法及原則,甚至適用於各行各業。對於工作中必須不斷思考「使用者體驗」的企畫人、策展人、腳本設計者來說,本書也是獨一無二的知識庫。
#牛灣娛樂 #遊戲五告站 #遊戲設計 #遊戲設計中藥鋪 #遊戲設計的藝術 #大家出版社 #書籍分享 #讀書會 #配音員 #王喬蕎 #好書推薦 #好書分享 #遊戲開發 #專業 #分享 #閱讀 #實況 #直播 #podcast
同時也有5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3500公里的相遇:一個女孩的朝聖之路」介紹 訪問作者:鴨寶 內容簡介: 1個女孩、4個月、5個國家, 每天出發朝地圖上那一點走去, 就像即將拜訪一位陌生的朋友。 移動只為了相遇,Buen Camino ! 「這條橫跨5個國家/地區的長途路線,行程超過4000公里...
「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語聲者王喬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Re: [問題] 資訊、資處、多媒體設計科系選擇... - 看板ju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多媒體設計疑問 - 課程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屏榮高中多媒體設計科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討論] 台灣數位媒體科系的出路? - 看板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關於多媒體設計科系,可以請大家給個建議嗎? - Mobile01 的評價
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
當了媽媽之後,妳以為自己在面對孩子,但其實,妳真正在面對的是自己。
並沒有刻意拼命,但我從小就是個學習比較早熟的孩子。有時候老師在上課時教的內容,我聽完大概就知道重點,還有考試會考什麼。就這樣一路從小學到國中、高中,再考上台大醫科,其實很少讓父母操過心。
我父母對於我的課業很少過問,對我的成績更沒有什麼概念。記得我高三正在準備大考,目標放在台大醫學院的時候,我媽跑來問我,要不要去考警校?她說她覺得我個子高大,警校應該滿適合我的,多報考一間才能避免考不上(哈哈,我媽居然擔心我考不上)。
自律、自動、自我要求,一直是我童年到大學時期,面對課業的態度。所以,很少有沒有準備完的考試,很少粗心答錯的題目,也很少拿全校前三名以外的成績。
設定目標、規劃方向,執行並修正路徑,然後努力去達標,也一直都是我畢業後,對待事業和現在創業過程,滿重要的心態。
但,有了孩子之後,我卻常常面對一種,「計畫趕不上變化」,以及「成果不如預期」的焦慮感。
比如,女兒直率、活潑的個性,是我兒時的翻版;但她在課業上卻很少有我學生時代的目標感,對於考試成績,也很難產生像我小時候那樣,精益求精的心態。
可是,在藝術方面,她卻又常常有出人意表的創作能量。老師稍微引導,她就可以創作出一本精緻的繪本書;一枝鉛筆在她手上,畫著畫著,就畫出一張有模有樣的設計圖。
一路從傳統體制中走上來,我太清楚台灣的教學現場的狀況,整個體制喜歡像我小時候那樣的學生。那些懂得抓重點、懂得考試,在考場上表現優異的孩子,更容易在校園裡面獲得肯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即使在現在這個講求多元的環境裡,對成績高度重視,仍是一般家長甚至是整個台灣教育的共識。
我自己是這麼走過來,我很瞭解要怎麼在體制內獲得好成績,所以我對孩子們找不到好的唸書模式感到著急,我也曾經被其他家長和整體教育氛圍的影響,在意那一分、兩分,甚至想讓孩子補更多學科,讓他們快點拿回分數。
然而,期望越高、壓迫越大,孩子的眼神慢慢失去信心,遇到我詢問成績的時候,會支支吾吾、緊張不已。
那時,我突然開始反思:「我到底要給孩子些什麼?」又或者「新的時代,他們到底需要的是什麼?」
成績真的代表一切嗎?即使我自己一路資優,但兒時那些成績不如我的同學們,難道就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嗎?有的同學小時候喜歡上美術課,長大後在廣告公司做多媒體;有的同學國中畢業後停止升學,轉往裝潢公司從學徒做起,後來慢慢精進,成了室內設計師。
「謀生的能力」以及「對生命的熱忱」,都不是從成績裡面可以看到的。甚至,當我們太在意單一的標準時,會很容易忽略孩子其他的長處。
我看過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念好書,除了補習、考試之外,沒讓孩子學其他東西,更不需要做家事。因為太常被困在書桌前面,這些孩子的生活失去了熱情,每天只為了考卷上的成績在競爭。
前陣子看到許多大學出現休學、退學,或是學生自殺的悲傷事件,讓我不禁思考:養出一個除了成績之外缺乏謀生技能,除了競爭之外沒有理想的讀書機器,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看事情的視野。你在意成績,孩子就很容易用分數來定義自己和他人。相反的,你在意生活品質、家人相處,那麼,孩子便會從你身上看到這一切的價值。
想通了這一點,才發現孩子要帶給我的,其實是,讓我看見了我自己。
我的人生真正在意的是什麼?我覺得生命最重要的是什麼?在面對兩個大孩子的過程裡,我發現,兒時的我其實只是剛好對唸書有興趣,但長大後比起成績和事業成就,我更在意的其實是生活的品質,是生命的熱情。也因為這樣,雖然創業忙碌,我還是會安排不少家庭活動,對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的重視,不亞於我在事業上投注的心。
那麼,與其為了成績,讓孩子感覺自己一無是處,不如陪伴女兒去看藝術展,陪兒子運動,陪他們去探索世界,陪他們去找到真正的自己。雖然,走了一條跟自己學生時代不一樣的路,對無法確知的未來,難免會感到不安。但是,看到他們逐漸在生活中綻放笑顏,重新找到學習新事物的樂趣,身為母親的我,是真正感到欣慰。
有人說,孩子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父母的模樣。那麼,你想要在「孩子」這面鏡子上,看見什麼樣的自己?
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也是看法白才知道:報新聞也會被罰,是迫害新聞自由嗎?
新聞自由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基石,在我國的憲法和大法官釋字中,也肯認新聞自由是受到憲法保障的,但如果報導的內容違反法律或是侵害到他人的權益時,仍有許多受到政府機關裁罰的案件,除了滿天飛舞的政治迫害、政府越權的批評外,新聞要受到保障還是處罰的判斷標準到底是什麼呢?
——
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你常聽到的NCC)公布2021年4月份的「廣播電視內容裁處件數及金額統計」,可看到我國各家媒體加起來本月份總共被處罰了17件,而被認定違法的行為種類,總共有下列幾種分類:
妨害兒童或少年身心健康、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違反節目分級處理辦法、節目與廣告未區分、違規使用插播式字幕、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廣告超秒、違反法律強制或禁止規定及其他。
從裁罰的分類中可以看出,其中許多規範,是為了保護民眾而做出的規定,包括避免新聞媒體中的廣告內容誤導民眾、避免報導侵害犯罪被害人的個人隱私、過度報導犯罪事件與嫌疑人的背景導致未審先判的情況,或是為了保護兒少權益不要因鎂光燈的聚焦而有所損害等。
而這些裁罰的法源依據,除了常看到的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和有線廣播電視法外,在許多法規,例如性騷擾防治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精神衛生法和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等也都有相關規定。
——
為了打造更好的媒體新聞環境,以及使產製的新聞報導都符合法律規範,我國的許多媒體都有新聞自律委員會或是新聞倫理委員會的內部組織,來建立媒體自行針對特定類型報導的準則以及自律規範,常見的自律規範包括避免特定族群報導的污名化與刻板印象、災難與意外案件報導應審慎處理畫面、尊重智慧財產權以及事實查核等。
而在看完政府機關、法律與媒體認為的「好新聞」標準後,對你而言,好新聞又是什麼呢?
現在有個機會,讓你自行打造符合你好新聞標準的新聞內容,並且有機會讓更多人看見,
「初聲新聞獎」如火如荼報名中!
——
#初聲介紹
「初聲」希望提供一個管道讓青年初次嘗試為自己發聲,讓世界聽見,為提供學生廣納多元觀點的平台,並鼓勵年輕人勇敢表達自我。
本次第一屆「初聲新聞獎」,是為了鼓勵對新聞製作與優化有熱情、想法及企圖心的新世代,基於真實的基礎上,加重在對象、傳播策略、體驗三方面的規劃,促進優質內容與流量競爭力的結合,推動好新聞的價值轉變。
▍#參賽資格與團隊人數
全球未滿28歲,新聞領域的青年從業人員、#不分科系 的大專院校與研究所學生,對於製作新世代好新聞有興趣者。
團隊可以是1~6人,不分個人、團體組,但非常鼓勵參賽者組成新聞結合行銷、設計等專業,跨領域合作的新聞團隊。
※所有團隊成員年齡皆需於2021/06/30初聲新聞獎收件截止前未滿28歲。
⠀
▍#參賽作品條件和報名方式
1. 需為2020/01/01至2021/06/30完成,且未得過國內外新聞領域獎項之新聞作品。
2. 新聞作品不論是否公開發布、刊載皆可參加。
報名線上連結:https://forms.gle/NzJZ5rGCNjrsZtvo7
依據作品特點,填寫相應的策略單投報獎項。
不需繳交任何報名費與製作費。同一參賽團隊於每一獎項限報名一件,同一作品限報名一項。
▍#獎項種類有三種:
➤「#最佳受眾洞察」
界定精準對象,透過數位工具與調查技巧,
洞察目標族群真正關注的事,具有連結對象與議題的潛力。
➤「#最佳策略創意」
詮釋議題所面挑戰,以突破性思考與創意,
發展出色的切入角度,擁有影響閱聽目標族群的潛力。
➤「#最佳體驗創新」
以目標族群為中心,運用科技乘載創意,
將文本轉化為精彩的體驗,擁有將內容優化的執行潛力
▍#獎勵有兩個:
三個獎項的得獎作品,將一同獲得數位宣傳版位露出,包括:
1. Podcast熱門頻道「#台灣通勤第一品牌」完整節目介紹一集
2. Youtube時事頻道「#志祺七七」60秒宣傳影片一集
對於新聞傳播有熱忱、對媒體現況有不滿,或是單純想要發揮創意和功力,
趕快來報名參加「初聲新聞獎」,快趁著這一個月產製你的好新聞吧!
——
#法律白話文運動 #初聲新聞獎
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3500公里的相遇:一個女孩的朝聖之路」介紹
訪問作者:鴨寶
內容簡介:
1個女孩、4個月、5個國家,
每天出發朝地圖上那一點走去,
就像即將拜訪一位陌生的朋友。
移動只為了相遇,Buen Camino !
「這條橫跨5個國家/地區的長途路線,行程超過4000公里,觸及15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址,黃色箭頭是聖雅各之路象徵性的貝殼符號,朝聖者可從我們這裡獲得GPS路徑,確保自身的安全,我們同時還提供了住宿清單。第一個完成整個旅程獨自行走的是來自台灣的女孩Hazel Chang,我們堅信因為這些國家的多樣性,這將會是一個美妙的經歷。」(引自〈4100公里的歷史漫步─從布達佩斯到菲斯特雷角〉 WALKING THE HISTORY:4100 KM FROM BUDAPEST TO FINISTERRE. )
「2020年三月我在西班牙,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課程改線上,且哪裡都去不了。回想還是去年(2019)四月至八月的長途移動,簡直不可思議,也彷彿上個世紀的故事了。移動,原來這麼珍貴。想念我3500公里的相遇,想好好問候他們一聲:你好嗎?」
一個女孩、4個月、5個國家、3500公里,與其說朝聖,更真實的是「想要用雙腳實際走上這麼長一段距離,了解會是什麼樣的感受」;與其說勇敢,不如說是「為了好奇與陌生的相遇」。
雙腳猶如縫紉機的車針,慢慢的、縝密的在陌生的土地上,縫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細細品味沿途風景;每天出發朝地圖上那一點走去,就像即將拜訪一位陌生的朋友;夜晚投宿一處無法預期的住所,或者以天地為廬⋯⋯未知、未知,未知就是所有全部,也因此開啟各式各樣的驚豔與驚險,足以圖文記錄,傳達給你當時的心情。
作者簡介:鴨寶 Hazel
平面設計師。出生於嘉義。學生時期專注於繪畫、錄像藝術等創作,作品曾於2008年入圍台北美術獎,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研究所畢業後,曾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設計公司等就職研究助理、平面設計師。因熱愛自然風景,有台灣百岳、日本富士山的登山經驗,並於2018年、2019年間前往匈牙利打工度假,朝著斜很多槓的人生邁進。
作者粉絲頁: 鴨寶 Where's Hazel?
出版社粉絲頁: 大塊文化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每經過一塊聳立於道路旁的路牌,不論其顏色是藍、綠、黃色,不論被馬路的沙塵掩蓋、被陽光曬得褪色,抑或光鮮亮麗,對Gary而言,都盛載著不同的故事。他總能夠從路牌的顏色、字體、排位、中英文字元大小、路牌身處的位置等等元素,講出那塊路牌的特色、故事、演變歷程等等。
Gary自小就喜歡發堀埋藏於道路、路牌之中的故事,他更創立民間組織「道路研究社」,集合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為道路發展出一分力。
這份熱誠,出自他多年以來對於香港道路的興趣與專注;這份專注,有一部份卻原來出自一個屬於自閉的症狀——亞氏保加症。
「巴膠」童年
「記得小學三年級時,一位醫生突然跟我說我有亞氏保加症,是輕度自閉症的一種。當時其實不怎麼困擾著我,因為年紀太小,根本不知道是什麼。」Gary憶述起自童年時代就出現的人生轉捩點,說得輕鬆平常,彷彿醫生只是跟他說他患了感冒似的。
據藥物教育資源中心於2019年的文章指,香港約有一到兩萬宗亞氏保加症個案,患者(有時被稱作「A仔」)大多在與人溝通、待人接物方面會有困難;卻同時會擁有高於常人的智力、記憶力等。目前尚未有藥物能夠根治,只能循緩解專注力不足、穩定情緒去紓緩症狀。
「小學時其實問題不大,尚未成長到需要擔憂學業的年紀,頂多只是怕考試考不好,父母會責罵;在社交上,當時也有志趣相投的朋友。」Gary以奇怪來形容他們朋友的圈子:「我們班上有某幾位同學喜觀巴士,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巴膠』,於是我們自成一角,每天聚在一起聊巴士。」對於其他同學朋友,Gary沒有印象,亦滿不在乎。
成績欠佳的青年,到今日的IT男與社長
直到中學時期,因為先前參與社交技巧的工作坊,在與人溝通方面,Gary尚且能夠應付;「A仔」的身份與症狀,卻開始為Gary帶來學業煩惱:「好記得在學校有些科目,無論我多用功,把平常玩耍的時間都用在溫習之上,都仍然無法合格。」學校曾經叫他考慮退學,報讀職訓課程,早日為就業作好準備。然而,在職訓學校找不到喜歡科目的Gary,最後沒有聽從學校意見,輾轉之間到了澳洲升學。
Gary成功在澳洲取得大學學位,現在回流香港,從事資訊科技工作。回想到澳洲學習的經歷,他感覺鬆了一口氣:「當地的教育制度,比起香港更能照顧不同需要的學生,也有著更多比較有趣的科目,讓我也能找到自己的專長。」於是Gary開始放下心中成續久佳的顧慮,一邊修讀感興趣,亦力所能及的科目,一邊開始自己研究起港、英、澳三地不同的道路規劃。直至今日,Gary與道路研究社的伙伴,經常會解答市民大眾的疑難、也會就著設計、擺位欠佳的路牌向路政處、運輸處投訴。他們去年更出版書藉,科普道路標誌及交通設計的基本知識。
可以說,因為遠行澳洲,讓Gary走在一條相對平坦的道路之上,在就業市場、在社會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崗位。
香港融合教育的處境
澳洲的高中課程,有著法學、環境研究、多媒體研究、心理學、工作室藝術、舞蹈、戲劇、訊息系統等三十多個專業且分類仔細的範疇供學生選擇;反觀香港,即使政府為SEN(特殊學習需要)學童推行融合教育逾二十年,當初校方給Gary的建議,卻仍然是「不如退學去讀職訓局」。這不單是學校的問題,畢竟香港大部份中學,學生能夠選讀的科目,不外乎文、理、商、工四個大類別,與上述澳洲教育的豐富及仔細程度相去甚遠。
在今日的社會中,Gary最終尋找到自己立足之處,閒時亦能以路牌、道路研究的興趣與專長、以「道路研究社」創辦人的身份貢獻社會。Gary未曾想像過,要是當初沒有赴澳留學,今日會過著什麼生活。然而,香港SEN學童的處境,在融合教育的大方向下,他們的需要是否真的被照顧到,抑或有更多例子,是他們沒有如Gary一般幸運,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與崗位,而在力不從心的位置上苦苦蹉跎、舉步維艱?
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文字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36491/i-rocks-m33-m35-rgb-gaming-mouse
鍵盤廠 i-rocks 艾芮克科技近期推出了全新 M33 RGB 遊戲滑鼠與 M35 光微動開關遊戲滑鼠,M33 RGB 遊戲滑鼠主打 RGB 發光、可透過搭配軟體達成更多功能設定;M35 光微動開關遊戲滑鼠則採用光微動開關,讓點擊段落更明確且回彈手感絕佳,在按壓左右鍵時帶來有如青軸鍵盤的清脆節奏感。
#GAMING #M33 #滑鼠 #IROCKSM33 #電競產品 #開箱
M33 RGB 遊戲滑鼠採用簡約左右對稱式設計,適用於慣用左手與右手的玩家,光學引擎採用高速偵測模組技術,靈敏度最高提供 5000DPI,可透過 DPI 按鈕做五段切換,每一段數值可由軟體調整,回報率最高提供 1000Hz,提供四段調整,按鍵共提供五顆可程式按鈕,RGB 發光透過軟體調整發光顏色與模式,還可與其他 i-rocks 產品做發光同步。
前側可看到底部導光條設計,並一路向後延伸,滾輪上有凹凸紋路設計,滾輪後方為 DPI 切換開關。
不同於常見的單鍵或雙鍵按壓,M33 RGB 的 DPI 切換按鈕採用指撥式設計較為少見,須採用前推與下撥的方式切換,這樣的設計也相當直覺便利。
M33 RGB 整體外形為中型尺寸,一般男生手掌握起來沒什麼問題,且為左右對稱設計,慣用左手玩家也可使用
M33 RGB 遊戲滑鼠可搭配軟體做按鍵功能調整、背光顏色/模式調整等各種細部調整,按鍵功能可調整為常用的多媒體、DPI 切換、傳輸速率、視窗管理、文字編輯、組合鍵、火力鍵…等,可選擇功能相當豐富,並支援錄製巨集提供玩家最佳的火力支援,此外在新版軟體更新中也一併附帶了 M33 RGB 韌體更新,除了可將滑鼠上的一顆按鍵指定為 "滑鼠 Fn 鍵",透過組合鍵的方式達成更多功能外,亦改善了裝置間燈光同步效能與記憶體使用等。
M35光微動開關遊戲滑鼠 - 壽命更耐久右手專用滑鼠
M35 光微動開關遊戲滑鼠採用不對稱式外型設計,適用於慣用右手的玩家,光學引擎採用 PixArt 3325 感應器,靈敏度最高提供 5000DPI,可透過 DPI 按鈕做五段切換,DPI 段位採用發光方式表示,最大亮點是採用『光磁微動開關』,一般微動開關為金屬接點與彈片做動設計,回彈需要較久的時間且壽命有一定的限制;光磁微動開關利用光線做為觸發訊號,搭配永久磁鐵與鈕簧驅動結構設計,擁有八千萬次點擊壽命,無接點耗損與雙擊問題,使用壽命更耐久外也無需一陣子就更換微動開關!
外型為不對稱式設計,表面同樣採用消光處理,質感相當不錯,鼠腳採用三片式配置。
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多媒體設計疑問 - 課程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軟體需要學很多種嗎?聽說要會寫程式需要很會數學?畫畫, 設計也要好對嗎?你們覺得讀這科出路好嗎?僑光跟嶺東的多媒體比較推薦哪個? ... <看更多>
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屏榮高中多媒體設計科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本次參賽獲獎作品《我是東方美人》,透過善於扮裝的角色,向世界傳達對自己的自豪與認同,並期許每個孩子都能毫無畏懼的成長。 此次曾翌勝同學參加之COPIC… More ... ... <看更多>
多媒體設計科是什麼 在 Re: [問題] 資訊、資處、多媒體設計科系選擇... - 看板ju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原PO你好,我以前是讀高職的過來人,也有兼高職老師的工作~想給原PO一些建議唷
其實這三科學的東西…差很大= =
首先是資處;
我在高一時就是讀資處,資處學的其實跟商業類比較有關
像是「會計」、「經濟學」、「統濟學」等..
而電腦方面,就是「程式語言」、「電腦軟體應用」這一類的
資處最著重的就是會計跟打字啦~~~~~像我以前讀育×高職的資訊,學校就操我們打字
,這很好用,打報告聊msn玩天堂都很不錯~尤其玩線上遊戲ggc多好用呀
提醒原PO,讀資處的話,若你念完高職還想繼續讀科大或技術學院,那麼,你就會學到
「微積分」這玩意~~~~
然後是資訊科;
原PO若是對電腦有興趣,就可以選資訊了~~~資訊主要學的,是電腦軟硬體組裝
這真的很實用欸~~~軟體就是像學一些程式語言、軟體等,而硬體最基本是組裝電腦了
不過對怕數學的原PO而言,有個重點,就是資訊科的數學會比較難唷~~~~~
因為資訊科的數學是學工科的數學(高職數學有分工科與商科)
且畢業後若要繼續升學,大學課程上一定會有數學科目的~~~~
最後是數位多媒體設計;
我在高二時,因為資處念得太爛讀不下去,就轉去讀類似數位多媒體設計的廣告設計科
本來大學有考慮想讀數位多媒體設計~因為是相關的~所以對於這門科系也有相當的了解
數位多媒體設計,著重的是軟體教學,還有要培養學生的設計美感
以後的出路大多從事「修片」、「動畫製作」、「遊戲製作」、「網頁設計」等產業
學校課程會學設計、繪畫、電腦繪圖(2D繪圖、3D繪圖、動畫等)
這比較需要點美感跟創意在裡面,但也會教寫一些語法程式
這門科目的數學是學商科數學,若升學到科技大學,通常都會讀「資傳」、「大傳」
「多媒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商業設計」等科系~~~
這些科系,大學是沒有數學課的~~~~~~~~超爽的!!!
(通常讀到科大或一般大學時,文學院或藝術、設計學院是沒有數學課這種可恨的課程)
忘了說,高職通常分為「共同科目」與「專業科目」
簡單的說,資處專業科目偏商業類,所學約為→程式語言、會計、經濟、商經、國貿
資訊專業科目偏工科類,所學約為→程式語言、電子學、物理、軟硬體裝修
數位多媒體專業科目偏設計類,所學為→電腦繪圖、視覺設計、語法設計
共同科目就是國、英、數,其中數學分為商科數學與工科數學
原P0O你要好好選擇唷~~加油!!要以興趣為優先!!若沒興趣就算讀熱門科也沒有用!
我以前資處時是不了解所以選錯科,結果讀得很痛苦~~後來轉到廣設後,才真正選對科系
就這樣一路讀到大學、研究所~~~
原po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1.128.8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