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香港的東方海外航運公司今天推出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鐵路-海運服務,連接中國和美國東海岸。在一片殺聲隆隆的亞洲/美東貨運市場中另闢一條藍海航線, 時間只需1/2, 運費是空運的1/3,一口氣避開了亞洲港口的疫情,巴拿馬運河之過河費及擁堵,太平洋颱風及貨櫃落海的威脅.
由於Delta變種毒株在世界範圍內多個地區加速傳播,令全球供應鏈壓力加大,疊加美國聖誕購物旺季前零售商訂單增加,全球貨櫃周轉速度進一步惡化,這使得本就居高不下的中美航線的運費,再次沖刺——據8月5日最新數據,從中國到美國的40英尺集裝箱運費,已經漲到20,000美元以上,創歷史記錄新高。
東方海外物流與東方海外宣布推出全新的從中國到美國東海岸的多式聯運貨櫃服務,以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提供新的路線作為可靠和穩定的運輸選擇來幫助滿足客戶的需求
該創新產品結合了從西安到俄羅斯加里寧格勒的“長安”中歐班列服務,再到不來梅港的支線,再與不來梅港至美國東海岸各個港口的東方海外海運服務相結合。通過利用東方海外自身設備車隊的優勢及其在跨大西洋貿易中的競爭力,以及東方海外物流的端到端能力,這一產品創新是東方海外與東方海外物流協同效應的絕佳體現。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hket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多式聯運 在 優分析UAnalyz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菲行(5609)驚嚇一季,一季贏全年》
👨🦰基本面:
今日說到”中菲行”小編認為應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又或是見面問候的第一句話”你今天中菲行了嗎 ? ”這話題為什這麼夯,不只是今日股價衝上漲停板,更驚人的是中菲行第二季EPS 3.74元,已經超越去年全年度EPS,驚人二字已經不足以說明雀躍的心情,可以說是”驚嚇”了,以下聽小編說道。
-
👩⚖️公司簡介 :
中菲行(5609)主要經營航空及海運承攬業務,並提供相關周邊服務,在台灣市佔率約2.7%,其中航空貨運承攬業務目前在台灣為規模最大的龍頭公司。主要承攬電子產品貨運,在全球自有148個據點,並擁有300多個合作據點,能夠提供客戶全球貨運承攬服務。
-
💂♀️近況焦點 :
疫情使然,上半年航空公司大舉停航停班使貨運能力大幅下降,也因此空運價格飆升。中菲行說明,儘管航空運能銳減,但集團透過超過 160 個實體通路,引用多式聯運、客貨包機等危機應變措施,依各國各地不同的封城、封省、封州甚至封國模式,提供個別客戶國際物流的解決方案,有效克服各種挑戰,並取得優於過去的營收和獲利。
-
展望下半年,雖疫情依舊嚴峻,中菲行表示仍將致力創建具競爭力的國際運輸與物流服務,且樂看未來獲利可持續成長。相較去年全年EPS3.2,今年第2季就有EPS3.74的表現,可以說是傳奇一季,一季贏全年。
-
🎅亮點分析
A、 最近一個年度獲利來到22年新高
B、 最新ROE為20.16%,屬於高獲利型公司
C、 自由現金流量穩定,近7年有6年現金流入
D、 黃金交叉(月線>季線),股價處於多頭走勢
#你今天中菲行了嗎
#驚嚇一季贏全年
#請謹慎小心樂觀看待
多式聯運 在 總編當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傳產也有漲價概念股
漲價概念股一向是投資最迷人的,常常一波到底股價都是兩三番,電子股有今年被動元件、石英元件,傳產股也有抗疫的口罩概念股,都是今年標準的漲價概念股,但是還有一個被大家所忽略的產業,就是航空運輸,很多人一定很納悶,飛機不都不飛了嗎?但那是人運,但是貨運卻還是不能缺少,但是由於航班的減少,但航運的供需嚴重失衡,因此航空運輸的報價不斷上漲。
而國內航空雙雄華航(2610)因為貨機多受惠運價高漲,營收下跌幅度還沒那麼大,長榮航空(2618)由於貨機僅有五架,除了將既有客機拿來載貨,更直接拆掉客艙內的座椅,放大載貨空間,盼爭取更多貨源搶空運飆漲商機。影響所及就連過去完全沒有貨運的台灣虎航,都開始執飛首班客艙載貨航班,航運的熱度可見一班。
中菲行是最大受益者
所以重點來了誰是最大的受益者,航空貨物承攬業就成為受益股,國內最大的貨運承攬業首推中菲行(5609)莫屬,公司過去的航空運輸比重大概六成,航運三成,中國的內陸運輸大概一成,過去更榮登天貓商城購物節的優秀配合產商,更榮獲中國馳名商標企業的殊榮。公司第一季就獲利0.78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三成,公司表示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航空公司貨運受限運能航班的大幅減量,但公司運用移動智慧物流平台,引用多式聯運、客貨包機等措施,完成客戶國際運輸物流的需求。第二季業績更更為暢旺,四月大幅創了新高,月增三成年增58.1%,去年加上業外就賺了3.2元,今年在業績大幅成長下,有機為光本業就超過去年的3.2元,本益比目前仍遠低於十倍,是最大的受惠者。
捷迅獲利有望續創高
上週開法說的捷迅(2643)表現也不含糊,繼去年整年營收突破30億後,今年在傳統淡季第一季營收達7.8億,相比去年同期成長23.77%,EPS達1.1元,相比去年同期成長100%。第二季營收也持續暢旺,四月營收幾乎接近歷史新高,今年不斷有機會高過去年,如果用增資後的營收來計算,去年只有4.1元,今年有機會賺4.6元,本益比也不高,只是成交量較小,是投資人要注意的地方。
三家中比較落後的是台驊(2636),因為它是航運起家,後來才併了台空,所以剛好與中菲行相反,航運大概佔六成。航空占三成,內陸運輸一成。主要市場又是以中國運輸為主,所以第一季業績受到很大的影響,只有賺0.19元,第二季開始全力衝刺航空運輸。加上中國開始復工,四月營收也創了歷史新高,有望徹底擺脫第一季的谷底,在第二季急起直追,投資人可以多加留意貨物承攬三雄的未來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