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伯是車禍脊椎損傷的個案,收案之初因為張力過強的問題四肢關節超僵硬,找了神內醫師討論用藥,找了居家復健師幫忙,教伯母手做不同重量與內容物的沙包給阿伯練習(各種大小不同的豆子、米粒、小石頭),三不五時透過line追蹤執行狀況,這二三年來進步很多,僵硬無力的肢體可以拿著助行器移動,或操作輪椅自己活動。因為改變從我的介入開始,阿伯超級信任我。(我跟各地阿伯都很有緣份啦😁)
每次訪視換管都會聊些生活上的事情,要追媽祖的計畫阿伯也知道。上個月我就有預告:請假日期別找我,我會帶祝福回來給您。
今天一早訪視,我送給阿伯平安符。
阿伯很「臭屁」的說:妳星期日就去媽祖那裡對不對?我都知道捏!
我覺得奇怪,為什麼阿伯這麼斬釘截鐵的確認 是「星期日」?
阿伯說:平常我很難入睡,從星期日那天開始,我不但好睡還睡到打呼,太太說我好像很久沒睡這麼熟,我猜應該是妳幫我去求媽祖了齁!我就知道妳星期日去拜拜了………。
我是星期日中午就到白沙屯,到底是不是因為媽祖婆……我真的不知道。也許是神內醫師調整睡前Baclofen 劑量🙄🙄🙄🙄🙄
阿伯 哩嘛好啊!有拜有保庇,毋拜毋代誌🙏
這位阿伯是這幾天分送平安符沒有眼淚只有歡笑的一家。
Baclofen
為常用之中樞性肌肉鬆弛劑,可作用於大腦或脊髓部位,使脊柱病變所導致緊張或痙攣的肌肉 能夠得到鬆弛。 其主要用於治療痙攣性運動障礙,尤其是脊髓損傷、腦性癱瘓、多發性硬化症等。
多發性硬化症復健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思惟研究課專為入門者量身設計
#最新梯次即將額滿囉
#新思惟學員天天有發表
林孟緯校友,是在臺灣碩士畢業後,前往美國就讀博士,並特別抽空飛回臺灣,陸續上完新思惟三堂研究課程,帶著各種技術與知識,回到美國加速論文產出。
#文章介紹
對於多發性硬化症的患者來說,跌倒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可能導致骨折、重傷甚至死亡。過去的研究指出,動態步態穩定度,是跌倒的主要危險因子。
如果想要知道怎麼預防跌倒,就必須了解多發性硬化症究竟是在那些細節上,影響動態步態穩定度的。於是林孟緯物理治療師參與的團隊,預計就這個主題做深入研究與分析。
結果發現,與健康人相比,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兩側的步態,不管是離地或著地的穩定度,都比較差。而穩定度較差的原因,主要與多發性硬化患者的步態速度較慢有關。
#期刊介紹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創刊於 1968 年,是以生物力學為主題的期刊,同時是許多先進國家生物力學學會的官方期刊。
2018 年 impact factor 為 2.576,在 Biophysics 領域排名為 Q2(32/72),在 Engineering, Biomedical 領域排名為 Q2(30/80)。
🔔 2020 / 10 / 1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名額僅剩 10 幾席|立即報名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新思惟校友(月)論文發表再創新高 💖
🎉 登上 NEJM!🎉
太驚人了!太驚人了!
2020 年 8 月 PubMed (SCI) 追蹤_共有 68 位 (72 篇)。
以下是 2020 年 8 月這 72 篇的組成:
Original article x 46(Clinical 30, Basic 5, NHIRD 8, Meta-analysis 3)
Letter x 8
Review x4
Case report x 12
Image x 1
Editorial x1
🔔 2020 / 10 / 1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名額僅剩 10 幾席|立即報名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前前後後跟著老師寫論文、跑統計、投稿,但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嗎?
覺得實際上缺乏扎實的寫作方法論嗎?
對於投稿策略也沒有想太多,投稿常常被拒絕,寫論文越來越失去熱情,但又想成為一位獨立研究者,到底該怎麼做比較有效率?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內科 #陳一銘醫師,復健科 #吳爵宏醫師,放射科 #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近期校友傑出榮耀 #每天都有學員發表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greatachievements/
[快訊] 張譽耀醫師團隊,以糞便測試預測潰瘍性大腸炎黏膜癒合狀況之研究,獲 PeerJ 刊登!
[快訊] 陳建翰醫師團隊,關於減重手術後,以評分系統預測半年後體重下降幅度之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快訊] 梁宗榮醫師團隊,關於胃造口管在更換時錯位之個案報告,獲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刊登!
[快訊] 劉文智醫師團隊,報告兩例嚴重膝蓋外傷併發感染並重建成功之個案,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Hong Kong) 刊登!
[快訊] 李紹榕醫師團隊,關於混合式手術醫師作為微創時代的心臟手術主力之致編者信,獲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刊登!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論文苦手必上。
名額僅剩 10 幾席|立即報名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多發性硬化症復健 在 自然醫學博士 王永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雁出版,有我掛名推薦的好書分享給大家:「逆轉自體免疫疾病:整合六大照護關鍵,幫你戰勝過敏、濕疹、乾癬、甲狀腺、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慢性發炎疾病」
.
作者:Palmer Kippola
.
FIGHT!
過敏、濕疹、乾癬、狼瘡、乳糜瀉、多發硬化症、第一型糖尿病、
甲狀腺問題、發炎性腸道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慢性發炎疾病
.
再會,永別了!自體免疫疑難雜症!
.
自體免疫疾病是可以治癒的
本書將運用「自體免疫等式」,帶你告別惱人病症
基因+環境觸發因素+腸漏=自體免疫狀況
發現並去除環境觸發因素+治療腸道=解除自體免疫表現!
.
六大照護關鍵:
[F]調整飲食、[I]3清除感染、[G]治癒腸道、[H]平衡荷爾蒙、[T]減少毒素、[S]解決壓力
.
亞馬遜書店暢銷排行榜No. 1
引言推薦:美國功能醫學研究院院長 馬克‧海曼(Mark Hyman)醫學博士
.
本書作者不僅治癒了自己的多發性硬化症,如今更成為協助自體免疫患者的功能醫學健康教練,她集結了自己恢復健康的經驗、相關科學研究,以及十幾位功能醫學專家的療癒故事,提供對抗自身免疫疾病的工具,一步步帶領讀者重返健康與活力。
.
深受自體免疫症狀困擾的你,請一定要知道:你並非無能為力、這些症狀不是你想出來的、你不必一輩子吃藥、飲食跟這件事很有關係。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0774
多發性硬化症復健 在 腦中風復健教育團隊- 【多發性硬化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多發性硬化症 在臨床上是常見的退化性疾病,主要是不正常的免疫反應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每位患者症狀各不相同,會依據去髓鞘的範圍而定,退化的速度也依照患者屬於哪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