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登山之前,我曾因公出差到美國加州舊金山南方的聖荷西(San Jose),任務是跨時區和亞洲同事合作維護機房的設備。
深夜時分,我一如往常推開休息室的門,卻意外碰上一位中年老外。由於深夜的休息室通常都是空空如也(除了我之外),我們兩個帶著詫異的目光互望了幾秒鐘。
.
寒暄一陣子後,他得知我來自太平洋彼端的台灣,我得知他來自東岸的北卡羅萊納州,但令我意外的是他對北卡大學沒什麼興趣(籃球之神喬丹肄業於此),反倒是因為曾在Google上搜到台灣群山林立,覺得我一定喜歡登山,竟聊起他小時候常去的大煙山國家公園(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和搬來西岸之後帶孩子去的優勝美地(Yosemite)和紅木國家公園(The Redwood National and State Parks)。
聽他如數家珍地說爬了什麼山、風景如何、紅木最大的有多高、優勝美地前陣子摔死了某位攀岩高手云云,我卻絲毫接不上話,一來英文口說不是非常流利,二來我當時的登山經驗也僅限於小時候父親帶我去的陽明山,基本上只是走到觀景台然後回家,沒有太深的印象。所以當他問我台灣是不是有很多「3000ers」(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山)、山上有什麼有趣的東西、風景優不優美,我只能說我都沒去過。
對於沒去爬山這檔子事,我倒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個人興趣罷了。但令我記憶猶新的一點是:從他的語氣之中,能感受到他很喜愛這些地方的自然風光和生態,甚至是引以為傲到了忍不住向陌生人推銷的地步。這不禁使我開始思考,台灣山這麼多,我是不是認識得太少了?
(摘自專欄文章開頭處)
#登一座人文的山
同時也有328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Discovery頻道 完整影片可以到這看~ https://www.youtube.com/c/TheDiscoveryTaiwan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
大煙山 在 SUPERMOTO8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說到美國騎士,應該很多人腦中都會浮現騎著Harley-Davidson、Indian的鬍子大叔,但其實Mini Bike、Fun Bike在美國也是有不少死忠玩家的!
————————————————
SUPERMOTO8 LINE群啟動募集中!!!
https://line.me/R/ti/p/%40fkq0732s
大煙山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Discovery頻道
完整影片可以到這看~ https://www.youtube.com/c/TheDiscoveryTaiwan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大煙山 在 予樂 Ler4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予樂限定周邊:https://reurl.cc/83ddRy
發摟我的推特:https://twitter.com/yuler4u
歡迎使用綠界斗內:https://p.ecpay.com.tw/236E1
【聊天室守則】
謝謝大家來收看直播,請遵守以下規則唷!
1. 友善聊天,共創美好環境!
2. 請尊重予樂和其他的觀眾,請勿自己聊起來,可以多跟予樂互動聊天唷!
3. 除非我提起,請不要提到的其它頻道,也請不要在其它頻道主動提起我。
4. 如有人洗頻或發言不當,請使用檢舉功能,或等我們扳手協助禁言,不要理會壞壞份子。
----
¡Hola!我是予樂,喜歡分享遊戲,分享快樂🌟
如果是初來乍到的小樂們歡迎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予樂的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er4u
💟追蹤我的IG,會有日常的予樂(?👉yuler4u
💗歡迎加入頻道會員,成為我的小樂⭐
https://ler4u.pros.si/JOIN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或直播,歡迎贊助糧食(?
Donation⭐https://p.ecpay.com.tw/236E1
BGM音樂製作 羽天 ‣ https://pse.is/3jkz6e
圖素:twitter@Mr_pokati
==================
業務工商相關請聯絡我的Buddy
email➡ ler4u@capsuleinc.cc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徳路3段34號15樓
==================
#動森 #動物森友會

大煙山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苗博雅 #台北市 #質詢
2020年,北市府以「推動數位轉型」的名義,耗資1.69億,推出「三倍券綁定敬老悠遊卡,加碼1000元」的活動
當時我同意市府提出的預算,更親自協助不熟悉數位支付的民眾操作綁定,希望幫忙提升政策成效。
市府對1.69億加碼的成果感到相當滿意。柯文哲市長將「台北市老人綁定悠遊卡,比例高於全國其他縣市」當成自豪的政績,多次宣傳。
但很遺憾,市民的1.69億,只換來一時燦爛的煙火。
大數據顯示,在加碼1000元回饋的激勵下,敬老卡一般消費人數確實激增,8月時最高衝到單月15萬人。
但在回饋使用完畢後,大多數的長者就停止使用敬老卡消費。
從9月開始,使用敬老卡每月一般消費人數逐月遞減。到今年4月,僅剩4萬7千人。
加碼活動前,有2萬1千人使用敬老卡消費,到今年4月的4萬7千人,因為加碼活動而增加的持續用戶,僅約2萬6千人。
1.69億加碼活動後新增的用戶,至今已有超過63%流失,並沒有真正養成數位支付習慣。
市府推動數位轉型,獨厚悠遊卡,市民當悠遊卡的富爸爸,但悠遊卡卻留不住人。
從鼓勵數位支付廣告行銷的觀點,市民花1.69億幫悠遊卡打廣告,僅為悠遊卡增加2萬6千名用戶,每位忠實用戶的轉換成本竟超過6千元。柯文哲沒發現問題所在,還經常洋洋得意地宣傳政績。
這個政策最大的問題在於,只想到用優惠進行短暫的刺激,沒有思考如何建構目標群眾日常使用數位支付的誘因。
柯市府把數位轉型的目標群眾鎖定在「65歲以上長者」。但悠遊卡支付對於多數長者而言,用途相當有限,在長者的生活情境中,並沒有特殊的優勢與便利性,自然難以形成使用悠遊卡支付的習慣,「數位轉型」當然轉不過來。
若數位支付對長者而言沒有比較便利,發生「優惠用光,用戶跑光」的結果,是意料中事。
去年1.69億的數位轉型,成效還沒檢討,市府今年又要追加4.59億,推出「普發1500,每張敬老卡加值1500元」的活動,名目同樣是「推動數位轉型」
這樣的政策,除了送錢給市民花之外,真的有養成數位支付使用習慣的效益嗎?
優惠用完後,用戶會留下嗎?還是一開始數據亮眼,過半年後現出原形?
4.59億的血汗錢,是數位支付的推進燃料,還是錢燒完就沒有的煙火政策?
我認為,市府必須記取1.69億「優惠用光,用戶跑光」的教訓,對這筆4.59億的預算,提出更周全的計劃,以說服議會支持。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