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百大最佳景點
日前,《時代》雜誌公布2021百大最佳景點(THE WORLD’S GREATEST PLACES OF 2021)。其中,台北有四大景點,也被點名非常值得造訪。
「台北市一座文化之都,」《時代》雜誌形容,並特別點名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時代寓所,以及陽明山國家公園,是下次造訪台灣絕不容錯過的景點。
而,高雄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也曾在2019年入選為《時代》雜誌百大最佳景點之一。
1.台北藝術中心:位於台北士林區的北藝中心,預計在明年1月開始試營運、7月正式開幕。其由荷蘭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一同設計。
2.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座落於臺北市中正區的「國家攝影中心台北館」,於今年3月底到4月中,開始試營運,不僅是攝影界引頸期盼的藝文場所外,更是未來保存台灣攝影史重要機構。
3.台北時代寓所
「黑白外觀建築,讓人聯想到電影膠捲。」《時代》雜誌形容,這間去年才在台北中正區開幕的臺北時代寓所。不僅是希爾頓全球酒店集團旗下的一員外,更是亞太地區第一家Tapestry Collection by HiltonTM品牌精選飯店。
4.陽明山國家公園
「想放鬆身心,不妨到陽明山踏青。」《時代》雜誌如此建議想造訪台北的旅客。主要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地理位置特別,不僅鄰近都會區,更擁有天然的珍稀資源。
2020年6月,陽明山國家公園領先全球50個等待認證的潛力點,獲得國際寧靜組織認證,成為世界首座「都會寧靜公園」(URBAN QUIET PARKS)。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台灣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工頭寫城鎮
日本 #地方創生(準確來說應該是「工頭自己認定也可以算是地方創生)的系列,今天要來寫的是 #丹波篠山。
和遙遠的北海道大雪連峰山腳小鎮 #東川町,或東北新潟的鐵工廠市鎮 #燕三条 最大的不同,丹波篠山是位於關西的「近畿」,也是非常有歷史的名城,更具體地說,它鄰近京都、大阪、神戶,這麼優越的地理位置,似乎不太需要「創生」才對。
但是這幾年我在日本各地考察或採訪的過程,最深刻也最佩服的體會,就是無論多麽小的鄉鎮或行政區,幾乎各級政府,都非常努力在發掘地方特色,並且發想各種方式,投入大小不一的預算,吸引國際的注意。
其中一個原因,如果單純從觀光策略的角度來看,是要把集中在幾個大都會區已經過多的旅客,儘量「疏散」到鄰近鄉鎮,或甚至偏鄉。這個時候,日本四通八達的交通建設,就發揮極大的功能。之前寫到東川町是沒有鐵道經過,但它離機場近,也有地方巴士;燕三条本身就是上越新幹線的一站。
丹波篠山雖然位於近畿(兵庫縣)的「內山」,但也有JR西日本「福知山線」可以抵達,在市區範圍內,就設有五個車站,以「篠山口」為主要的大站,從位於大阪與神戶中間的尼崎驛搭電車過來,正好一小時的車程。做為參考,如果從關西空港直接搭電車或開車過來,視路線不同,約需一小時40分至兩小時左右。(可以想成從桃園機場前往宜蘭)
前面提到日本各級政府,都在想辦法「創生」,好比說去年邀請我(以及兩位部落客和媒體朋友)前往參訪的,很奇妙,是「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神戶事務所,以及丹波篠山的「JA(農業協同組合)」。換句話說,這是「地方農會+外貿協會」共同攜手對外推廣的概念。
這麼奇妙的組合,是要推廣什麼呢?其實就是丹波篠山地區的主要農產品「黑豆」,是全日本最優良的品種,被稱為「丹波黑」。
黑豆,是日本傳統的年菜必備食材,當然有其不可或缺性。但或許正由於形象太「傳統」,除了元旦,平常似乎就不會成為年輕都會族群的日常食物(嗯,在公司或和朋友出去,大家都喝咖啡或珍奶之類的,你喝個黑豆茶,感覺好老氣啊),所以丹波篠山的農協,多年來也非常努力開發各種黑豆食品,甚至包括西式甜點(麵包、蛋糕、奶油捲⋯⋯等等),平心而論,黑豆不像紅豆那麼甜,做為甜點食材,是非常適合的,更不用說養生保健的意義。
好,既然是要推廣黑豆,其實只要找到進出口商,把產品外銷出去,不就好了嗎?為什麼還要大費周章,邀請我們到當地去呢?
我的好友井上俊彥先生(和漫畫家井上雄彥並沒有關係),擔任當地 Jetro 的顧問,特別向我們說明:因為,要讓我們親眼見到丹波篠山的環境,用感官(特別是很流行的說法「五感」)去體驗這裡的風土,才會真正理解到為什麼,「丹波黑」的品質會這麼好。
他這麼一說,我就恍然大悟了。好比說,雖然自己一向並不以「美食」知名,但這幾年,偶爾還是有單位邀請我去談美食旅行,或威士忌旅行,在每一次的演講中,我都會特別強調「風土」的重要。什麼樣的風土,出產什麼樣的食材或原料,正是造就美食美酒最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說是它的「靈魂」。喜歡威士忌的人,只要走一趟蘇格蘭,就完全能理解為什麼當地會產出那麼多名酒來,這就可以延伸出各種「食材旅行」的主題。
雖然是為了黑豆之目的而前往丹波篠山,可是到了當地,才知道它不僅擁有一座歷史名城與重要建築(篠山城大書院)、完整而古色古香的城下町(武家屋敷群、青山歷史村、河原町妻入商家群)、紅葉名所(大國寺)、隱身在山中溪谷的私廚(HOVEL Kusayama),甚至,在近郊通往外地的狹長山谷中,還藏著一整區、擁有數座「蛇窯」(日本稱做「登窯」)的陶藝工作坊,也就是以「丹波燒」聞名的立杭陶之鄉。甚至,丹波篠山整個市鎮,還被列為「第一號日本遺產」。
別笑我土。即使來過日本無數次,但每每認識一個新的地方,就驚訝於其觀光資源之豐厚,正如許多人的感想「日本根本玩不完」。這些,都是觀光立國、地方創生的基本,它其實不需要「創」,它只需要被發掘、被整合、被詮釋,被說故事,人們來了,自然就會願意留下來,甚至一訪再訪。
而這就是最後一部分,我必須要介紹的一家當地公司(或組織)了。
在丹波篠山市,這個人口僅有40,000出頭(大約跟宜蘭縣蘇澳鎮差不多,比冬山鄉還少)的縣級市,有一個社團法人,叫做 ”Note”,後來也成立了株式會社。如果用在台灣大家熟悉的說法,可以說他們就是一群有理想的「社區文史工作者」,而他們在做的事,簡單來說,就叫「老房子再生」。
聽起來很熟悉,不是嗎?至少我認識的,在台南,就有好幾組朋友,都在做類似的事。
但 Note 的成功,在於他們「說故事的能力」,他們提出一個「城下町旅宿」(城下町HOTEL)的概念,也就是說,「整座城下町都是我的飯店」,老房子只是睡覺的空間而已。如此一來,就把丹波篠山所有的歷史與資源,都納為己有,成為特色。他們又找來一家原本在神戶,專做婚禮規劃的公司合作,成立了 “Nipponia” 這個旅宿品牌,從丹波篠山起步,目前在日本各地已有許多的案例(正確數字仍待確認)。
在 Nipponia 品牌下,老房子(以及老鎮)的類型,包括宿場町、山村集落、商家町、城下町、近代建築、舊酒造場⋯⋯等等,已經成為日本各地競相邀請來當顧問或協助規劃的公司。我曾經和 Note 主要的推手星野新治先生在丹波篠山長談,他也曾被邀請來台灣演講,我們還聊到把他們的經驗輸出到台灣,成立 “Taiwania” 品牌的可能性⋯⋯
有時候,我總不禁會想:其實在台灣也有許多在各地努力的人,論熱情,論品味,都不輸給 Note 這樣一家小公司。但為什麼人家的案例看起來總是如此成功而耀眼,可是在台灣的這些單位,似乎都過得好苦,除了少數朋友,例如在台南的謝小五,在竹山的何培鈞⋯⋯等。
是人的能力問題?是地方政府的決策問題?還是,地方人士的思想問題?
再談下去,可能就太沈重了。丹波筱山案例,就先到這裡為止吧。
(後記:寫完忽然想到,丹波篠山的古稱「丹波國」,和一位歷史武將有關,就是明智光秀。明年的 NHK 大河劇,正是光秀為主角,所以地方人士又非常期待能帶來觀光效益。關於歷史人物如何協助創生,就放在另外的案例來談吧)
JA 丹波篠山
https://www.ja-tanbasasayama.or.jp/
社團法人 NOTE
https://www.facebook.com/plus.note/
Nipponia(超美的網站)
https://team.nipponia.or.jp/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台灣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工頭寫城鎮
日本 #地方創生(準確來說應該是「工頭自己認定也可以算是地方創生)的系列,今天要來寫的是 #丹波篠山。
和遙遠的北海道大雪連峰山腳小鎮 #東川町,或東北新潟的鐵工廠市鎮 #燕三条 最大的不同,丹波篠山是位於關西的「近畿」,也是非常有歷史的名城,更具體地說,它鄰近京都、大阪、神戶,這麼優越的地理位置,似乎不太需要「創生」才對。
但是這幾年我在日本各地考察或採訪的過程,最深刻也最佩服的體會,就是無論多麽小的鄉鎮或行政區,幾乎各級政府,都非常努力在發掘地方特色,並且發想各種方式,投入大小不一的預算,吸引國際的注意。
其中一個原因,如果單純從觀光策略的角度來看,是要把集中在幾個大都會區已經過多的旅客,儘量「疏散」到鄰近鄉鎮,或甚至偏鄉。這個時候,日本四通八達的交通建設,就發揮極大的功能。之前寫到東川町是沒有鐵道經過,但它離機場近,也有地方巴士;燕三条本身就是上越新幹線的一站。
丹波篠山雖然位於近畿(兵庫縣)的「內山」,但也有JR西日本「福知山線」可以抵達,在市區範圍內,就設有五個車站,以「篠山口」為主要的大站,從位於大阪與神戶中間的尼崎驛搭電車過來,正好一小時的車程。做為參考,如果從關西空港直接搭電車或開車過來,視路線不同,約需一小時40分至兩小時左右。(可以想成從桃園機場前往宜蘭)
前面提到日本各級政府,都在想辦法「創生」,好比說去年邀請我(以及兩位部落客和媒體朋友)前往參訪的,很奇妙,是「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神戶事務所,以及丹波篠山的「JA(農業協同組合)」。換句話說,這是「地方農會+外貿協會」共同攜手對外推廣的概念。
這麼奇妙的組合,是要推廣什麼呢?其實就是丹波篠山地區的主要農產品「黑豆」,是全日本最優良的品種,被稱為「丹波黑」。
黑豆,是日本傳統的年菜必備食材,當然有其不可或缺性。但或許正由於形象太「傳統」,除了元旦,平常似乎就不會成為年輕都會族群的日常食物(嗯,在公司或和朋友出去,大家都喝咖啡或珍奶之類的,你喝個黑豆茶,感覺好老氣啊),所以丹波篠山的農協,多年來也非常努力開發各種黑豆食品,甚至包括西式甜點(麵包、蛋糕、奶油捲⋯⋯等等),平心而論,黑豆不像紅豆那麼甜,做為甜點食材,是非常適合的,更不用說養生保健的意義。
好,既然是要推廣黑豆,其實只要找到進出口商,把產品外銷出去,不就好了嗎?為什麼還要大費周章,邀請我們到當地去呢?
我的好友井上俊彥先生(和漫畫家井上雄彥並沒有關係),擔任當地 Jetro 的顧問,特別向我們說明:因為,要讓我們親眼見到丹波篠山的環境,用感官(特別是很流行的說法「五感」)去體驗這裡的風土,才會真正理解到為什麼,「丹波黑」的品質會這麼好。
他這麼一說,我就恍然大悟了。好比說,雖然自己一向並不以「美食」知名,但這幾年,偶爾還是有單位邀請我去談美食旅行,或威士忌旅行,在每一次的演講中,我都會特別強調「風土」的重要。什麼樣的風土,出產什麼樣的食材或原料,正是造就美食美酒最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說是它的「靈魂」。喜歡威士忌的人,只要走一趟蘇格蘭,就完全能理解為什麼當地會產出那麼多名酒來,這就可以延伸出各種「食材旅行」的主題。
雖然是為了黑豆之目的而前往丹波篠山,可是到了當地,才知道它不僅擁有一座歷史名城與重要建築(篠山城大書院)、完整而古色古香的城下町(武家屋敷群、青山歷史村、河原町妻入商家群)、紅葉名所(大國寺)、隱身在山中溪谷的私廚(HOVEL Kusayama),甚至,在近郊通往外地的狹長山谷中,還藏著一整區、擁有數座「蛇窯」(日本稱做「登窯」)的陶藝工作坊,也就是以「丹波燒」聞名的立杭陶之鄉。甚至,丹波篠山整個市鎮,還被列為「第一號日本遺產」。
別笑我土。即使來過日本無數次,但每每認識一個新的地方,就驚訝於其觀光資源之豐厚,正如許多人的感想「日本根本玩不完」。這些,都是觀光立國、地方創生的基本,它其實不需要「創」,它只需要被發掘、被整合、被詮釋,被說故事,人們來了,自然就會願意留下來,甚至一訪再訪。
而這就是最後一部分,我必須要介紹的一家當地公司(或組織)了。
在丹波篠山市,這個人口僅有40,000出頭(大約跟宜蘭縣蘇澳鎮差不多,比冬山鄉還少)的縣級市,有一個社團法人,叫做 ”Note”,後來也成立了株式會社。如果用在台灣大家熟悉的說法,可以說他們就是一群有理想的「社區文史工作者」,而他們在做的事,簡單來說,就叫「老房子再生」。
聽起來很熟悉,不是嗎?至少我認識的,在台南,就有好幾組朋友,都在做類似的事。
但 Note 的成功,在於他們「說故事的能力」,他們提出一個「城下町旅宿」(城下町HOTEL)的概念,也就是說,「整座城下町都是我的飯店」,老房子只是睡覺的空間而已。如此一來,就把丹波篠山所有的歷史與資源,都納為己有,成為特色。他們又找來一家原本在神戶,專做婚禮規劃的公司合作,成立了 “Nipponia” 這個旅宿品牌,從丹波篠山起步,目前在日本各地已有許多的案例(正確數字仍待確認)。
在 Nipponia 品牌下,老房子(以及老鎮)的類型,包括宿場町、山村集落、商家町、城下町、近代建築、舊酒造場⋯⋯等等,已經成為日本各地競相邀請來當顧問或協助規劃的公司。我曾經和 Note 主要的推手星野新治先生在丹波篠山長談,他也曾被邀請來台灣演講,我們還聊到把他們的經驗輸出到台灣,成立 “Taiwania” 品牌的可能性⋯⋯
有時候,我總不禁會想:其實在台灣也有許多在各地努力的人,論熱情,論品味,都不輸給 Note 這樣一家小公司。但為什麼人家的案例看起來總是如此成功而耀眼,可是在台灣的這些單位,似乎都過得好苦,除了少數朋友,例如在台南的謝小五,在竹山的何培鈞⋯⋯等。
是人的能力問題?是地方政府的決策問題?還是,地方人士的思想問題?
再談下去,可能就太沈重了。丹波筱山案例,就先到這裡為止吧。
(後記:寫完忽然想到,丹波篠山的古稱「丹波國」,和一位歷史武將有關,就是明智光秀。明年的 NHK 大河劇,正是光秀為主角,所以地方人士又非常期待能帶來觀光效益。關於歷史人物如何協助創生,就放在另外的案例來談吧)
JA 丹波篠山
https://www.ja-tanbasasayama.or.jp/
社團法人 NOTE
https://www.facebook.com/plus.note/
Nipponia(超美的網站)
https://team.nipponia.or.jp/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台灣 在 設計團隊- 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的合夥人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夏天,WAT(台灣女建築家學會)邀請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設計團隊- 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的合夥人Rem Koolhaas與David Gianotten(現場),以及 ... ... <看更多>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台灣 在 2023-3th-IRACDC 紙上住宅建築國際競圖 10 Winners Works 的推薦與評價
希艾萊特/OMA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 管理合夥人-建築師. ... 若想瞭解競圖或關於疫情後住宅建築的發展資訊,還請持續關注「 台灣 住宅建築獎暨紙上住宅建築 ... ... <看更多>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台灣 在 [新聞] 她棄建築師工作考上後醫系:想陪伴病患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網址: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2DPNlNX
她棄建築師工作 考上後醫系:想陪伴病患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清華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第2屆新生今(31)日開學,24位新生中,有2位畢業自美加名校,懷著對投身第一線醫療的嚮往,加入清大後醫系行列,還有建築師無法忘懷擔任醫院志工帶給她的感動,毅然決然重回校園學習,也有新生大學主修電機、音樂、建築、織品,呈現後醫系多元選才的特性。
清大指出,後醫系今年迎來了第2屆的24位新生,他們在大學階段都各有專長,包括生物、化學、心理,其中一位甚至已取得中醫師資格,還有2位畢業自美加名校,懷著對投身第一線醫療的嚮往,加入清大後醫系的行列。
清大表示,羅丞佑去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取得生物學士學位後,在美國麻州史密斯學院擔任研究助理,主要研究皮膚與肝臟等周圍組織的生理時鐘,並協助教授設計實驗方案。
羅丞佑在過去這段求學及工作歷程中,更明白自己除了基礎醫學研究,更渴望參與到第一線的臨床治療中,因此決定返台學醫,朝更貼近幫助病患的夢想前進。
28歲的新生蔡雙璘畢業自成大建築系,之後任職於日本京都的建築師事務所、台灣的建築師事務所、室內設計公司等,工作了4年,但她始終無法忘懷於高中時曾參加醫院營、擔任醫院志工帶給她的感動。
她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說,高中時參加的醫院營、醫院志工,讓她認識醫院裡各種不同角色與工作,算是對醫生職業的啟發,隨後在建築領域工作幾年,發現自己很喜歡關注人的生活與行為,但僅能對應到硬體、室內空間的設計,沒辦法更理解人類與生命科學。
談到為何決定重回校園學習?蔡雙璘說,畢業後曾到歐洲東南部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學語言,看到身邊友人有躁鬱傾向,但開發中國家的心理衛生資源不足,醫院無法提供諮商相關協助,讓她想到台灣的偏鄉可能也有類似問題,剛巧清大後醫系培育公費生,會走進偏鄉關懷病患,讓她更篤定醫師這條路,她希望未來能成為精神科醫師,若受限於公費醫師選科以內、外、婦、兒、急診5大科為主,她想選擇內科,「能長時間與人交談、陪病患比較久」。
清大校長高為元說,很開心看到醫學系第2屆新生入學,就如同美國的預醫制度,清大的後醫系學生也是來自四面八方,各擁專才,希望他們能在清大豐富的人文環境及學術土壤得到滋養,成為未來的仁醫。
另外,清華大學今天也宣布,生命科學院8月1日將正式更名為「生命科學暨醫學院」,原來的生科院學士班也將同步更名為「生醫學院學士班」。
生醫學院院長高瑞和表示,這將是國內大學中第一所「生命科學暨醫學院」,是清大的創舉,也是台灣的創舉,生醫學院將善用清華目前的理工、電資等優勢,將AI人工智慧、資通科技、甚至人文教育等創新研發與醫學跨域結合,開創生醫研究的新方向。清大生醫學院目前正規畫籌設公共衛生、護理、資訊醫學等新系所,並與校內許多系所加強跨領域合作,擴大生醫學院的研究版圖。
心得:
身為超級菜鳥難免會對醫師人數的增加感到些微焦慮
但既然木已成舟,也就好好祝福他們,看看能帶給醫界什麼
其中建築跟紡織的是最讓我驚艷的xD 真的超級特別,畢竟後醫還是有筆試
翻了第二期公費生簡章,是以內外婦兒急為主沒錯,但可能會視需求彈性調整科別,所以文中的精神公費生不是不可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145.1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690987000.A.CD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