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小心了,以後的苦日终於要來了躲也躲不掉了.
《大陸窮台元年》-吳建國
2021年1月3日 04:10
最近大陸一些涉台事務經濟學者,正在熱烈討論是否要對台灣發動類似美國對中增加巨額關稅做法的貿易戰。因為根據大陸國台辦網站公布的數據,過去30年(1989~2019),大陸出口到台灣商品總額為5922餘億美元,大陸進口台灣商品總額為2兆2549餘億美元,兩相抵扣結果,台灣從大陸淨賺了1兆6627餘億美元,尤其過去民進黨執政的4年,每年台灣都從兩岸貿易中賺足1000億美元以上,台灣成為最會賺大陸錢的地區,但是台灣也是在政治上處處與大陸作對為敵表現最強烈的地區。甚至還運用從大陸賺的大筆美元,大買美國的軍火武器,用來對付大陸。
因此在面對如此尷尬的數據前面,這些學者認為若不能有積極作為,不等同大陸當局實質在經濟上放縱支持台獨嗎?加上為期10年的ECFA亦已到期,大陸已無義務還要給台灣免關稅的優惠,兩岸貿易戰自然蓄勢待發,2021年對台灣會是一個極為嚴峻,注定成為「經濟窮台」元年的新時代,台灣政府與人民能無惕厲乎,的確令人憂慮。
事實上,大陸當局已在梳理發展了33年的兩岸關係,對那些只知賺大陸錢,還公開支持台獨的台灣政府官員與人民,決定施以最嚴厲的制裁。
尤其,台灣有些投機分子,在眼看中美貿易戰將持續多年的情形下,抱著幸災樂禍的心理,大聲叫囂台灣未來會有30年的經濟好景,認為兩岸關係就算不好,台灣的經濟仍然會好。如此親痛仇快的心態,表露無遺,更是讓大陸當局感到十分難過與難堪,不採取任何制裁行動,實在無法向眾多兩岸愛國之士交代。
在這樣的態勢之下,從經濟下手,不惜將兩岸貿易歸零,至少不能容忍台灣當局每年還從兩岸貿易中獲取暴利,並以此暴利去購買美國軍火與大陸為敵,是大陸當局所設的底線,也是合情合理的做法。
回顧當年國民政府在大陸的失敗,就是金融崩潰與經濟破產所導致,最後一敗塗地,不得不退居台灣一隅。所以,如何以經濟貿易手段,對付台獨分子,應是大陸當局除了武力統一之外的另一選項,而且已事不容遲,有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總之,大陸當局採取中美貿易戰美國用的加稅方法,打響兩岸貿易戰的第一槍,極有可能。美國是中美貿易戰的始作俑者,大陸有樣學樣,以其矛對其盾,美國自是難以置喙,也很難插手干預,指責大陸當局的不是,台灣必須單獨應對。看來台灣經濟的冬天才要開始,能不慎乎?也能無感乎?
(作者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前校長)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5%A4%A7%E9%99%B8%E7%AA%AE%E5%8F%B0%E5%85%83%E5%B9%B4-201000235.html
大陸3月暫停進口台灣鳳梨 國台辦: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 | TVBS | LINE TODAY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GPVDL5?utm_source=lineshare
「大陸進口 到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陸進口 到台灣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陸進口 到台灣 在 侯漢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陸進口 到台灣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陸進口 到台灣 在 Re: [問題] 請問大陸進口到台灣的問題- 看板intltrade 的評價
- 關於大陸進口 到台灣 在 請問大陸批貨怎進貨到台灣? (第2頁) 的評價
- 關於大陸進口 到台灣 在 大陸海運進口到台灣專線流程《鑫祥順大陸海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大陸進口 到台灣 在 大陸到台灣海運流程是如何呢?有哪些注意事項? - Facebook 的評價
大陸進口 到台灣 在 侯漢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析長文請耐心閱讀
#民進黨唬爛不能救台灣
如果唬爛可以救台灣,
台灣早就成為全球GDP之冠。
國民黨執政時代台灣出口大陸39%,
民進黨痛批是
台灣依賴大陸、鎖進中國、出賣台灣。
民進黨執政時代,兩岸貿易依存不減反增,
台灣出口大陸升到43%,
去年連續三個月份最高達到46%。
結果民進黨發言人竟然忝不知恥稱:
「證明中國需要台灣,
而不是台灣對中國的依賴加深。」
「對中國的出口增加,
反映蔡政府任內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轉型」
#這個髮夾彎是吃了萊豬嗎?
#民進黨把依賴大陸當成蔡英文的政績!
實際來看,出口大宗十餘年一直都是
積體電路等機械產品,賣相同的東西:
國民黨時期賣給大陸是
「台灣依賴大陸」,無能賣台,
民進黨時期賣給大陸是
「大陸依賴台灣」,政績保台。
唬爛比賽,民進黨說第二,
只有蔡英文拿第一。
民進黨扯,許多廠商從大陸移到台灣,
證明兩岸「脫鉤」
真是對經濟產業和實際運作徹底的無知!
無知的人占據高位是台灣的悲哀!
假設廠商從大陸移到台灣,完全無瓜葛了,
那麼出口大陸反增不減是為什麼?
真相只有一個
因為回來台灣的,仍然屬於中國供應鏈的一環
為了避免被美國課稅,
一部分的產線在台灣生產,
然而所有的零組件材料原件,
仍然要和中國大陸保持貿易關係,
因此,不是從中國大陸
「轉移」「回流」或「脫鉤」到台灣,
#而只是中國供應鏈的 「 #溢出」。
本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一環,移到台灣生產
但產品完成後還是要回到「環中」,
和中國大陸的廠商做生意。
全球貿易產業鏈、#兩岸產業貿易依存,
是 #世界產業分工的結果、
是市場力量商業發展的結果,
#不隨政黨執政而轉移。
民進黨在野時批判,毫無腦袋;
執政無法逆轉改口稱為政績,殊為可笑!
這兩年確實因為中美貿易戰,
而使得全球供應鏈面臨重組,
中美部分脫鉤,
中國大陸會要求更多
原先依賴外貿的產業本地化,
換言之,本來大陸可以透過「貿易」取得的、
越是被「外人」卡脖子的,越是要自己做。
台灣固然在不少產業領域維持優勢地位,
然而,大陸若把台灣認為「外人」,
「不買」這個優勢產品、自己做了;
民進黨還能囂張說「大陸依賴台灣」嗎?
當前,已經有少數國際大廠,
本來是和中國做「卡脖子」生意的,
最後選擇憑藉自己的優勢專業加入到中國供應鏈,
一起「本地化」、賺取未來這一波紅利。
這是兩岸在未來發展貿易要注意的,
但民進黨一昧抗中、抗不了又吃豆腐,
又沒能力幫助台灣人找新的貿易夥伴,
(新南向衰退、產業鏈不對)
對台灣人毫無助益。
台灣出口大陸佔整體出口約43%;
大陸進口台灣產品僅占整體進口約9%,
貿易關係,說白了是「相互依存」,
民進黨固然可以自吹自擂「大陸需要台灣」;
然而,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
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大陸科技雖然有不夠尖端的,但是沒有缺環。
一旦當中國大陸鐵了心,
「絕對不進口台灣產品」,
或者展開大陸對澳洲的制裁,
或者如同美國對大陸的產品發動關稅戰;
如果台灣把大陸當「敵國」,
大陸對台灣喪失善意,動個關稅戰或貿易戰,
#到底是大陸會需要台灣的產品多一點
#還是台灣會需要賺大陸的錢多一點
民進黨執政, #台灣一年賺大陸約1000億美金
如果是前者,台灣可以囂張,
但又能囂張多久?
如果是後者,民進黨又有什麼本事,
可以一邊罵大陸、一邊賺大陸錢、
還得意說是大陸需要台灣?
兩岸關係一旦搞壞,
當前出口到大陸的產業,更可能外移到第三地
再和中國大陸貿易,
RCEP成立後,台灣受衝擊的傳產可能外移
屆時恐怕民進黨要吹噓的「依賴」都不存在。
這就是有識之士希望兩岸和平、
承認九二共識的主要原因;
闡述的內容不是吹捧中國大陸,而是現狀。
大陸進口 到台灣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維特齊訪台引發中共抗議,一家大陸進口商取消向捷克公司購買鋼琴的訂單,但據報導,這家知名製造商出口大陸的生意已恢復,還另外接到台灣訂單👍🇹🇼。
大陸進口 到台灣 在 請問大陸批貨怎進貨到台灣? (第2頁) 的推薦與評價
你都不懂的話,跟對方溝通看看可否C&F(Cost and Freight從他公司運送到台灣港口), 甚至包含台灣內陸運輸(相當於Door 2 Door了) 如果對方嫌麻煩,只願意FOB ... <看更多>
大陸進口 到台灣 在 大陸海運進口到台灣專線流程《鑫祥順大陸海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大陸 海運# 大陸 海運包稅# 大陸 快遞官方Line @帳號:https://lin.ee/eK3vQyx 鑫祥順國際物流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MITUOFOO 鑫祥 ... ... <看更多>
大陸進口 到台灣 在 Re: [問題] 請問大陸進口到台灣的問題- 看板intltrade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a29025376 (L.B.J)》之銘言:
: 最近要從大陸進口原物料
: 大概是20頓 一個貨櫃
: 對方報價到基隆港價格
: 跟到我們公司價格 (我們公司在桃園)
: 報價到我們基隆港價格一頓 3638RMB/1頓
: 報到我們公司價格(包含送或上門全部費用)=4341RMB/1頓
: 這樣合理嗎??
簡單來說
3638RMB 交易條件是 C&F 含海運費
4341RMB TO DOOR 交易條件是 DDP 含進口稅
: 小弟第一次接觸這一塊有很多問題..
: 1.報價到我們基隆港價格 3638RMB/1頓
: 代表他們把大陸船運到台灣的價格也包含在裡面了嗎?
只有付到基隆港的海運費
船一靠岸之後第一筆把櫃子從船上吊下來的吊櫃費就要算你們的
: 我們之後還有什麼費用要自負? 營業稅 關稅 拖櫃費??
: 那第二點送貨上門 他是會自己連絡我們台灣的報關行嗎??
: 我們自己找報關行會不會比較便宜
: 因為他都要跟我用寄信的 無法及時線上問他
: 麻煩大家指教一下這些相關流程的問題 謝謝^^
簡單分析一下所有費用的明細大概是這樣
出口地 : 當地碼頭及出口費用 吊櫃費 海運費
進口地 : 吊櫃費 進口報關費用(報關行收) 進口稅(營業稅+關稅或其它稅費)
基隆港至桃園拖車費用(來回)
C&F 你所需要付的是
吊櫃費 進口報關費用(報關行收) 進口稅(營業稅+關稅或其它稅費)
基隆港至桃園拖車費用
DDP 所有到你們公司倉庫卸櫃還櫃的費用都不用付
所以價差的RMB703 就是以下這三項費用
吊櫃費 進口報關費用(報關行收) 進口稅(營業稅+關稅或其它稅費)
基隆港至桃園拖車費用
吊櫃費有固定價格
20呎的話 我很久沒做進口 記得之前好像是一櫃NTD5600
拖車費用也是有固定價格
報關費也差不多有固定的項目和費用
所以要能衡量價格合不合理的部份就是進口稅
雖然DDP看似很划算 不過其實如果你知道CIF的成本是多少
可以算出來營業稅和關稅大約多少
如果廠商做DDP 這些是他們要出 多收還是少收 算一算便知
一噸差了RMB703 一櫃20頓就差了RMB14060 約NTD66000
如果產品是低關稅的 貨價也沒很高 NTD66000的差額 不一定划算
C&F的話 你們需要自行找報關行報關以及安排拖車
DDP的話 報關行是賣方要負責 應該是台灣的forwarder配合的報關行
報關的話都需要附上蓋公司大小章和發票章的委任書還有貨櫃落地追蹤的切結書
所以合不合理還是要靠你自己算才清楚
另外如果之前沒進口過原物料
請先跟報關行確認這種原物料有沒有進口的法規限制
要不要先報還是有要向政府主管機關報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8.179.8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