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所愛之人辜負了,一定要怨嗎?九百年前的女詩人李清照的愁與揮別》
九百年前,西元1107年,李清照與她的丈夫趙明誠,因政治案件,遷徙青州。
徙青州時,李清照24歲。此後十年,她與丈夫屏居鄉里,度過一段恩愛歲月。趙明誠撰《金石錄》,李清照筆削其間,二人閒暇賭書潑茶,差一點成為後世所傳之「神仙眷侶」。
趙明誠曾為李清照30歲的畫像題詞,曰:
「清麗其詞,端莊其品。歸去來兮,真堪偕隱。」
九百年前,李清照已掩不住她的才華。當時的作家們對她的印象是「有丈夫氣」。易安詩形容她如《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再如《題八詠樓》:「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易安亦毫無保留地提出了論點,李清照膽識和見識,即使男性作家或恐不及。李清照以自己的創作實踐了「詞別是一家」。
她的詩,情辭慷慨:她的詞,雋永含蓄,兩者風格迥異。
或許愛情終究是女人的一生,除非妳看清了,看破了。
李清照原來對自己的婚姻期待是:「甘心老是鄉矣」,但他們,僅僅是她。
貶居青州十一年後,西元1118年,趙明誠又有了前途機會,復起,即將離開青州,赴萊州上任。兩州皆在山東,雖相去不遠,但趙明誠的計劃中,已沒有了李清照。
從此以後氣慨詩風的李清照,成為鳳凰台上憶吹簫,詞句愁、愁、愁的失戀女子。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鈎。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乾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他們尚未別離,她已被遺棄。
送行的日子到了。現實的冰冷,水落石出,氤氳香氣散盡,金猊與夢俱醒。「被翻紅浪」,床上翻湧的「紅浪」,是她的心中的波動與火焰般的痛苦。
慵自梳頭,心灰意懶,心不在焉。「慵」,沒有心情;「自」,無意識的意識。
既是一條河,總得流下去,站在你的岸,看著他的船。離去。
「寶奩塵滿」,可見情緒懨懨,已有一段日子了。子不我思,誰適為容?「日上簾鈎」,事已至此,她還在乎現在是幾點幾分嗎?
太陽升起,不過又是另一個白夜,兩個黑夜之間夾著的是情感深淵。絕望到底,任絶字隨著時間、隨著江水奔流,流、流、流,任、任、任,去、去、去。
什麼都不必在乎了。
如果鏡子還記得曾經慵自梳頭的女人,就是十七年前新婚時,曾將一朵鮮花「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併看」的女孩。
如今鏡子也冰冷了。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說不得,說了也無益,徒然添離懷別苦。新來瘦,與喝酒無關,沒有悲秋。一切皆因欲說還休的心事所致。
一個人必須隱藏的痛苦,是更大的痛。
根據史料,李清照的隱痛乃在於丈夫離開青州,赴任居官,有意疏遠而不攜她同行。趙明誠或有「天台之遇」(劉晨阮肇天台山遇仙女故事),將攜其妾前往。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大概也輓留了,也哀求了,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可見趙明誠之意已決。
「唯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此句讀了,後人不免淚下。
李清照的痛苦無人可以傾訴,甚至她的終日凝眸,似乎只有樓前流水看得見。
樓前流水像她唯一的知己,唯一的傾聽者。一個女人看著流水,她看到的是自己所有的失去,包括不停消逝的青春。
西元1121年八月初,李清照還是採取了主動,赴萊州。趙明誠對這次團聚,當然不會歡迎,李清照抵達當天,獨坐一破敗冷清之室,比起離別時更覺孤單。
於是即興作《感懷》詩:
*寒窗敗幾無書史,公路可憐合至此。
青州從事孔方兄,終日紛紛喜生事。
作詩謝絕聊閉門,燕寢凝香有佳思。
靜中吾乃得至交,烏有先生子虛子。
寒窗破室,無聊獨坐,令李清照有袁術兵敗後的窮途末路之感。
三四兩句微諷趙明誠終日為了名利忙於應酬:她想,寫詩還是要清淨,閉門謝客,焚香默坐,方有佳思。
最後好似看清了自己的處境,超脫了。
李清照被徹底冷落的絕望心情,詞間漫溢。
然而她沒有一般閨怨的哭哭啼啼,相反在文字上十分克制,堪稱瀟灑大氣。
雖然從此,她的心已不是春天的人。
1127年,靖康之變,北宋亡。趙明誠獨往金陵奔母喪,李清照返回青州整理金石文物準備南運,從此開始在南方顛沛流離的生活。夫婦二人先後輾轉於金陵、姑孰、池陽,直至兩年後,趙明誠卒於建康(即金陵,今南京)。
據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回憶,1129年6月13日,她在船上,趙明誠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爛爛射人,望舟中告別」。
他們原本計劃卜居於贛水而終老,然而中途趙明誠接旨調任湖州,遂改陸路赴建康朝見高宗。臨別,清照心緒甚惡,遙呼曰:「如傳聞城中緩急,奈何?」
趙明誠戟手遙應曰:「從眾。必不得已,先棄輜重,次衣被,次書冊捲軸,次古器;獨所謂宗器者,可自負抱,與身俱存亡,勿忘之!」
遂馳馬去。
這段文字:對於趙明誠來說,他最關心的不是李清照在亂世中一個女人的死活安危,而是他收藏的「宗器」,他要她以生命來保護這些東西;二是「戟手」這個動作,以及最後一句叮嚀「勿忘之」,讓人不寒而慄。
後來她的確竭盡全力用生命捍衛金石文物,也因此頻頻惹禍上身,遭劫、遭盜。
趙明誠赴建康途中冒暑感疾,之後病危。痴情女子李清照還大病一場。
最終寫下:《武陵春》,及《聲聲慢》。
那時她已年過五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
尋尋覓覓,又不知道尋什麼,歷經國破、家亡、夫逝、情傷、孤獨⋯⋯所有的打擊,生活中,已非愁字,可以形容。
如果九百年前一名過於痴情的女子,一個容許三妻四妾的時代,對被拋棄、被負心、被一再辜負,都可以化成絕響詩篇,當代的你我,看待情感,可不可以更逍遙?更愁美?
有時候你以為恨的是他人,但帶著這樣的心態,你改變是自己的容貌、優雅。
你或許被毀了一部分,但別人不能毀了你的全部。
他只是暫時影響了你。
讓怨念、愁悵,隨江水、隨時光,流逝吧。
—圖片:陳文茜在公視接受專訪新書《終於,還是愛了》拍攝者:公視
同時也有4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News金探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0:20 龜山祕境特色玩法:威天宮→405高地→眷村故事館→虎頭山公園→景福宮 02:35 景福宮旁豬腸冬粉 店名...
天台山 故事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功德無量!——南投靈巖山萬人朝山〉
#積極傳賴的願成師姐#
我在台灣平時都做些什麼?我會答⋯學佛!在台灣學佛真的很幸福啊,因緣具足,厚德載物,素食天堂,佛光普照!
因讀書會的緣故,認識了願成師姐,她是南投埔里靈岩山的志工,每逢朝山,她都不遺餘力傳賴邀請我報名參加。我每次都「打發」她說好的好的,我會問問有沒有朋友要去的!
#為了更了解父親的陸生學妹#
偶然跟湖南交換學妹提到,她居然說很想去!這實在出乎我的意料。天知道我已經轉發八百次了,身邊朋友沒有一個想去的!何況要天未亮就起床!
後來得知,學妹的父親學佛,隨著年紀漸長,她和父親溝通逐漸減少,隔閡越來越大,在台灣主動接觸佛法,無論是參加朝山,還是參與學佛讀書會,都是希望借此更瞭解父親一些,希望能緩和父女間關係。啊!太不容易了,學妹這番真心懇切難得,讓我這做學姐的情何以堪。一鼓作氣,我也報名了。
#回山途中豪華大卡座#
#做早課吃素麵包呼呼大睡#
北部有好幾台遊覽車回山,車子固定在站點接人,例如六點開始在台北的新店、中山、三和國中接人,到點發車。我和學妹錯過車子,聯繫願成師姐的溝通,車子居然輾轉退下高速公路接我們。領隊阿姨看到我們好高興:「最喜歡看到年輕人來了!」上了車才發現,都是我該喊阿公阿嬤的長輩們!只有零星幾個年輕人,特別的是,我們這一車還有好多越南的阿姨。
回山的車型是豪華大卡座,座位像足底按摩中心那種,又寬又踏實,還可以充電,十分高級!用師兄的話來說就是「灰常(非常)殊勝!」確切告訴大家,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佛來佛去」的語境之中,從稱呼叔叔阿姨阿公阿嬤變成了統稱師兄師姐,開山祖師是妙蓮老和尚,所有大眾都因此都得了可愛的名字:「蓮友」。
「感恩大眾佈施慈悲歡喜!」「阿彌陀佛!」「功德無量無邊!」,慈悲啊、供養啊、隨喜啊、菩薩啊、消業障啊、蓮花啊好多佛言佛語,這樣的氛圍下,大家慈眉善目,彼此雙手合十,報以微笑,極樂世界我沒去過,但這現世桃源我可算是看到了。身處其中,有種靈魂得到洗滌昇華的,錯覺⋯
車頂上方數個電子屏幕齊刷刷出現蓮花和佛菩薩,音樂起,我們要開始做早課了——誦大悲咒,唱楊枝淨水贊時我還能有模有樣地哼哼,持咒時速度越來越快,咒文用字生僻,注音符號龍飛鳳舞一閃而過,我實在跟不上⋯索性合十閉目養神。
結束早課後,師兄們開始發早餐和水,主食是「卡帛」素食烘焙坊的麵包,「我們今天一整天都會吃素!」「這不是肉鬆麵包嗎?」我告訴學妹這是「素松」,用猴頭菇做的,台灣「素食天堂」的名號可不是亂講的!有師兄「發心」準備零食,是仙貝和威化餅乾。我很快吃完,旁邊一位阿嬤把自己那份遞給我,讓我慢慢吃。
在西湖休息站,學妹把領隊發的吊牌掉了,正要下去找,前面一陣聲響,原來是一位阿姨撿到,按上面寫的車號信息送了回來。
#抵達朝山點#
#此起彼伏的南無觀世音菩薩#
睡一覺就到了。遊覽車從這裡一直排排排到了後面去!數都數不過來,大家在整隊區排隊,四面八方每個隊伍都在「南無觀世音菩薩」,各有各的節奏和音域,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跟誰跑,穿行其間,會聽到此起彼伏的「南無觀世音菩薩」⋯
集合點旁綠綠一大片看似水稻基因突變的,其實是當地人種植的茭白筍,站得筆直,足有一人高。距離朝山起點要走一點五公里,馬路邊穿戴草帽袖套的志工們揮舞小旗攔截過往車輛,護持我們安全抵達。
約莫百米的狹長小路搭起臨時市集,「埔里香菇自產自銷」,當地人販賣自家種的瓜果蔬菜,有筍、橘子,百香果五十元一袋,還有手工diy肥皂和咖啡,另外一旁是穿著橙色僧袍,托著瓦鉢的出家人。
#朝山此刻#
#三步一跪拜冬日一身汗#
佛號一路相隨,遠遠看,寫著「光明燈」字樣祈福小燈籠,冰糖葫蘆般紅通通綿延數公里,喜慶又窩心。到達朝山起點,領隊師兄提醒我們:「不要碰到前面人的後腳跟,齁!」四人一排,綁好鞋帶,拉開間距,一心不二地出發!今日朝「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跟著喇叭傳出的佛號指引,「南無」二字時左腳起邁步,一、二,「觀世」二字左腳再一次,一步兩步,「音」字時,集體跪拜,待到下一聲佛號的「音」時再起身。
陽光恰到好處,正值青春樹齡的榕樹環繞,小鳥靈動,從這裡到那裡,飛來又飛去。微風雖陣陣,沒拜幾下額頭便冒出細密的汗,小石子硌得手掌發麻,腦袋里很平靜,佛號的聲浪團團包裹著我。
不悲不喜,不疾不徐,趴下去時看到正過馬路的黑色大螞蟻,牠停下來,觸鬚合十對我隨喜贊嘆,現在「交通不便」,我請牠速速通行,得小心後面四十二碼大腳丫子。
熱,卻一點也不累,反而愈發精神飽滿,衝勁十足。那種感覺是「消耗了熱量,卻積攢了能量」。當汗珠大到啪嗒一聲砸下來時,居然就到了!靈岩山風光真好啊,鍾靈毓秀,層層疊疊的山巒,明暗朦朧之間,似著濃度參差的青紗,貪婪地大口呼吸,新鮮活氧直直沈到丹田裡。
朝山大前輩徐霞客《游天台山記》中寫「雲散日朗,人意山光,具有喜態。」靈性來自於人性與神性的碰撞,此喜,必定是靈性之法喜。
#徐霞客與靜聞僧人的佳話#
「曉共雲關暮共龕,梵音鐙影對偏安」,徐曾與明末僧人靜聞和尚共朝雞足山,成為知己。次年行至杭州途中不幸遇盜,經文全失。
為弘揚正法,靜聞刺血抄錄《法華經》,抄畢而後病逝,徐俠客悲痛欲絕,從此「故鄉只道登高少,魂斷天涯只獨看。」,他攜血經風餐露宿跋涉百餘日,歷經數不盡艱難險阻,終於抵達迎福寺,完成靜聞遺願。
寺中僧人立下碑文,稱頌二人至誠至真的法緣與友情。「孰驅之來,遷此皮囊;孰負之去,霞客俠腸;志葬名山,骨且不死;千古傳之,佳話臻此。」
#幽默的師父和智慧的女鬼#
志工們在山頂搭好乘涼帳篷,準備數桶大悲水,供朝山師兄使用。帶領我們皈依和回向的師父是我見過頭號風趣幽默的,像周星馳電影里的人物,加之濃厚的口音,渾然天成。另一位法師說「今天天氣很炎熱喔⋯」大家正想抱怨,師父立刻接:「但我們的身心都非常的清涼!」信手拈來,讓人轉而會心一笑。
師父最愛在精彩處停下,「婆啊蝦給它催起來(掌聲響起來)!」我們乖乖劈哩啪啦拍手。本以為會聽睡著的開示,竟因師父妙語連珠的主持風格而津津有味。
師父分享早年親身經歷的故事,從前師父還未出家,帶隊回山,「布達完就關閉了麥克風!啊已經關閉了喔!麥克風怎樣?居然還會說話!」原來當時,麥克風幽幽傳出五個字,「我,想,要,功,德」。
車上的人都聽到了,師父解釋說:「原來是一位女性亡靈,還在受苦,她非常有智慧,跟著我們隨車回山,祈求大家回向給她,讓她早日離開痛苦!」雖然乍聽之下滿驚悚的,但不得不說,這一女亡靈「度化」了不少人。
#妙蓮老和尚淨宗道場#
#從江南到台灣#
1979年妙蓮法師從香港來台,目睹台灣各大專院校佛學社團蓬勃發展,學佛風氣之興盛,發出「佛法在台灣」之慨。法師因而發願在台興建大叢林道場,即埔里靈岩山,培育僧才,使正法傳承。
靈岩山地理位置優越,群山合抱,大雄寶殿如玉璽一般恢弘莊嚴,站在橋上看殿外,碧綠的天與棉花一般的雲朵,胖乎乎的,空中連起來的光明燈像一顆顆糖果。
「初代」靈岩山位於水鄉江南蘇州的木瀆,因塔前「靈芝石」十分有名,得名靈岩山。妙蓮法師祖籍安徽省,九歲出家,二十歲(1941年)至南京隆昌寺受具足戒,於印光祖師的道場蘇州靈岩山寺參學,1949年,法師避難至香江,隨即掩關於大嶼山及青山,專修凡20年。妙蓮法師20年閉關修持多達10次「般舟三昧」。
修持一次「般舟三昧」,歷時90天,其中常行,不坐不臥,24小時皆經行念佛、繞佛或拜佛,無有間斷,每天除一次中餐外,完全將身心投入念佛中,非一般常人所能及。在車上時,領隊師兄告訴我們,老和尚圓寂後,查證其日記,老和尚閉關期間總共修了二十次般舟三昧。
老和尚修行有真功夫,帶弟子自然也嚴格教導,山上出家法師們的作息時間按照老和尚立下的規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刻板生活,每日凌晨二時四十五分即打板起床,三時十五分至五時二十分作早課。
有人質疑老和尚,為什麼大陸靈岩山三點十五分起身,台灣要早半個小時呢?老和尚說,大陸的氣候「一熱起來熱死人不是新聞,凍起來凍死人也不是新聞。尤其冷的時候大雪封門!上殿時那個冷,從膝蓋以上到大腿幾乎完全沒有知覺。台灣氣候這麼好,生在台灣不抓住這個氣候好好用功,太對不起自己了!」
#成為劉德華的同門師妹#
劉德華是老和尚的弟子。他曾問老和尚,怎樣做到大智若愚呢?老和尚說:「有人誹謗你,罵你,甚至打你,都能不作辯解、不和人打罵,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不要在蝸牛角上爭天地、與愚蠢人辯是非,否則自己都愚蠢。」
劉德華摸爬滾打於娛樂圈的聲色犬馬,初聞老和尚開示,明白煩惱即菩提,紅塵中更應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蓮之姿態,「一念相應心,在老和尚接引下,成為佛弟子,法名慧果。」
我皈依於惟覺安公老和尚的道場中台禪寺,法名法珊。如今學妹在此跟善知識妙蓮老和尚結緣,皈依靈岩山,成為劉德華的同門師妹,真好!
#願每個人都能從容不迫面對生死課題#
志工菩薩們給我們準備了大悲水和各色飲料,有奶茶、薄荷茶、酸梅汁、洛神、咖啡⋯裝飲料的阿姨說「你們都一點點就好!這樣可以喝到不同種的飲料!」非常貼心。
在山上停留兩個多小時,和學妹四處走走看看,去五觀堂食用素食湯麵,參觀觀音殿、普賢殿、護法殿、山門、許願亭等。在地下一層看到了最近新建設的富有現代感的「燈光心輪」,啓發我們轉變念頭,使得細胞處在積極正向的狀態,有助於身體健康。
朝山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如果步行,十分鐘就可完成。孫悟空觔斗雲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而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也是十萬八千里,為什麼不直接讓大家坐在雲上呢,一下就到了。對呀,為什麼要做這些「多餘」的事情呢,因為人生就是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嘛。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站在大雄寶殿外望天,我想到自己的爺爺摔了一跤,視訊時他瘦得像一副骨頭,說話不清楚,就像在吃糖。今天朝山的人里,長輩佔了多數,人越老,越臨近死亡,但生死從來不是老了才需要思考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年老的時候,從容不迫地面對生死的課題。
#功德無量為何#
回到台北已是晚上,領隊師兄回程後半段持續不斷「法佈施」,看得出他感慨良多,又熱心於分享。今天聽得最多的四個字便是功德無量,師兄說一拜就能消滅恆河沙劫的罪障,積累無數的福德功德...
其實呢,哪怕不是「消業障」、「積功德」,我也覺得今天的旅程非常難得且值得。一個多小時的朝山路程,在冬天出出汗,呼吸新鮮空氣,俯瞰南投全景,品嘗美味的素面和志工們準備的酸梅汁,還有壽桃包子和粽子作為回程點心,一整天跟面善心佛的長輩們在一起,沒有任何壓力,簡單又幸福。
長輩看到年輕人學佛會非常開心!我給他們期許,他們給我溫暖和感動。能讓長輩們感到「佛門後繼有人」,大概也是「功德無量」吧!
師父說回向非常重要!《佛說四十二章經》里說,「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那麼,我也將朝山功德回向給看到這篇文章的所有菩薩,希望大家有機會都能到南投埔里靈岩山散散心!
2020.01.09
廖小花
天台山 故事 在 賴義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故事 ~ 寒山問拾得曰 - 昔日
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還有甚訣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云,:
你且聽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
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唐代豐干禪師,住在天台山國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傳來小孩啼哭聲音,他尋聲一看,原來是一個稚齡的小孩,衣服雖不整,但相貌奇偉,問了附近村莊人家,沒有人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豐干禪師不得已,只好把這男孩帶回國清寺,等待人家來認領。因他是豐干禪師撿回來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國清寺安住下來,漸漸長大以後,上座就讓他擔任行堂(添飯)的工作。時間久後,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其中一個名叫寒山的貧子,相交最為莫逆,因為寒山貧困,拾得就將齋堂裡吃剩的渣滓用一個竹筒裝起來,給寒山揹回去用。
*有一天,寒山問拾得說:如果世間有人無端的誹謗我、欺負我、侮辱我、恥笑我、輕視我、鄙賤我、惡厭我、欺騙我、我要怎麼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何妨忍著他、謙讓他、任由他、避開他、耐煩他、尊敬他、不要理會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問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處事秘訣,可以躲避別人惡意的糾纏呢?」
*拾得回答道:「彌勒菩薩偈語說: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隨他自乾了,
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
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如果能夠體會偈中的精神,
那就是無上的處事秘訣。」
有謂寒山拾得乃文殊、普賢二大士化身。台州牧閭丘胤問豐干禪師,何方有真身菩薩?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禮拜,二人大笑曰:「豐干饒舌,彌陀不識。」
意指豐干乃彌陀化身,惜世人不識。說後,二人隱身岩中,人不復見。胤遣人錄其二人散題石壁間詩偈,今行於世。
寒山、拾得二大士不為世事纏縛,
灑脫自在,其處世秘訣確實高人一等。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
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世人愛榮華,我卻不待見,
名利總成空,我心無足厭,
堆金積如山,難買無常限。
子貢他能言,周公有神算,
孔明大智謀,樊噲救主難,
韓信功勞大,臨死只一劍,
古今多少人,那個活幾千。
這個逞英雄,那個做好漢,
看看兩鬢白,年年容顏變,
日月穿梭織,光陰如射劍,
不久病來侵,低頭暗嗟嘆,
自想年少時,不把修行辦,
得病想回頭,閻王無轉限,
三寸氣斷了,拿只那個辦。
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辦,
也不爭人我,也不做好漢,
罵著也不言,問著如啞漢,
打著也不理,推著渾身轉,
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臉面,
兒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見,
好個爭名利,須把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談,
勸君即回頭,單把修行幹,
做個大丈夫,一刀截兩斷,
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
悟得長生理,日月為鄰伴。
天台山 故事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0:20 龜山祕境特色玩法:威天宮→405高地→眷村故事館→虎頭山公園→景福宮
02:35 景福宮旁豬腸冬粉 店名:三元豬腸冬粉
04:57 林口質感五星飯店 店名:林口亞昕福朋喜來登酒店
06:58 迷宮祕境-雲林褒忠 馬鳴山鎮安宮
10:03 雲林東勢鄉-鵝肉店 店名:阿秋鵝肉
12:42 口湖「鹽」海地帶玩法:鰻魚工坊(店名:第一鰻波)→成龍溼地→蛤仔主題樂園(店名:馬蹄蛤主題館)
14:59 別有洞天-台北北投 關渡宮
18:06 漫步關渡一日遊路線:關渡宮→靈山公園→關渡古早街坊→關渡水岸公園→關渡大橋→關渡美術館
18:47 關渡美食:雙胞胎(店名:阿對雙胞胎)、鹹鴨蛋(店名:生發號)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廟宇 #金探號提案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1LYQORazCo/hqdefault.jpg)
天台山 故事 在 毛城城 MoCit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寵物樓盤】不少香港人都有飼養寵物,一個寵物友善又交通方便的樓盤十分重要,做到人寵一齊享受就更加理想,今次就等城城推薦一個去年10月才推出的新樓盤啦!
位於跑馬地桂芳街的EIGHT KWAI FONG Happy Valley,樓高28層,總共有139個分層住宅,實用面積由258至428呎不等。
樓盤主打開放式及一房單位,採用開放式廚房,每戶配置落地大玻璃及窗台,望出去景觀開揚,部分單位更可望到東半山。
項目內設有住客會所,住客可享用健身室及宴會廳等休閒設施,樓宇更有佔地約2093呎的天台花園,造就都會中的綠洲,住客可享受尊尚生活體驗。
寵物主人可帶同寵物到樓宇旁邊的山光道公園散步放電,公園環境清幽且寛敞,是人寵休閒好去處。
EIGHT KWAI FONG Happy Valley出的成和道,是跑馬地市中心區內人流最多的大街,街內林立不少寵物用品和寵物美容店,有多間獸醫診所,更有寵物友善餐廳,能輕鬆應付毛孩的日常需要。
地段交通十分方便,由EIGHT KWAI FONG Happy Valley出發,步行5分鐘就到跑馬地電車站,也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輕鬆來往港島多處地方。
= = = = = = = = = =
【⭐MEWE: MoCity 毛城城】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mocityhk】
【YouTube Channel: 毛城城MoCity】
= = = = = = = = = =
一站式 #寵物 資訊平台
✨想分享溫馨動人毛孩故事,或者得意相片影片?
歡迎FB Inbox #毛城城 或者 IG D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XhrKmL9Pyw/hqdefault.jpg)
天台山 故事 在 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 Jorsindo Motor Club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山葉在歷經 FZR 150 和 迎光 150 的失敗後,被貼上「不會做四行程引擎」的標籤,但看到豪邁和迪爵的成功,繼續推出新款四行程125cc速克達 「迅光 125」與光陽三陽一別苗頭。沒想到發表會當天,台下噓聲不斷,直到當時的副總林吉松上台說:「這台車如果再有問題,我就辭職以示負責」(了不起負責!),才讓經銷商接受......
上集:你所不知道的台灣山葉故事part.2 YAMAHA黑歷史 音叉粉慎入!
https://youtu.be/SzNo3m4rt2w
#YAMAHA歷史 #台灣山葉故事
----------------------------------------------------------------------------------------------------------
小老婆IG訂閱訂起來了啦!
https://www.instagram.com/jorsindo/
要看詳細的各項報導請看《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
https://forum.jorsindo.com/
https://www.facebook.com/jorsindo.motor.club/?fref=ts
↑這個是小老婆肥書粉絲專頁(很刷存在感!喜歡被刷就訂起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gEHeSjW5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