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網路流傳一篇名為「史上最後悔的手術」,作者自述從小因腿粗短自卑,為追求細腿,接受了「小腿肌切除手術」的血淚史。手術將相對較肥大、俗稱「蘿蔔腿」的腓腸肌切除,過程雖順利,但術後半年切除的地方發生凹陷、迫使要改變走路姿勢。這些情形到了孕期更持續加劇,令她後悔不已。
許多網友看了紛紛表示「這也太驚悚!可怕!」也有人好奇:想瘦小腿,難道不能用溫和的方法,非得採取侵入性又不可逆的方式嗎?
先說結論,溫和的方式確實很難,因為以醫學角度來說,小腿粗細是天生基因決定,後天極難改變。
**小腿看起來「粗」跟天生的身體結構有關
小腿跟大腿、腹部相比,皮下脂肪相對很少,視覺上凸出的部位幾乎都是肌肉。但肌肉組織不像多餘的脂肪,不是少吃就會消除,再者,小腿肌肉的形狀阿基里斯腱和小腿骨長度間的比例有關,後天根本不可能改變。
因此很多人常抱怨,都已經減脂減到每天在餓肚子了,小腿怎麼還是那麼粗!而對天生腿部肌肉較多的人,市面上所謂美腿按摩、伸展操或美腿神器也往往無效,因為那些方式是藉由促進靜脈回流改善因水腫造成的「腿粗」。
所以有些說法指出小時候參加田徑隊跑太多、運動後沒拉筋才造成蘿蔔腿其實也不正確,好比許多肯亞長跑選手從小練跑,但因人種因素,他們的肌腱通常很長,比例上看起來就會覺得小腿偏細。
綜合以上,如果天生小腿粗的人如果一心想要瘦腿,就可能會在苦無對策下,最終鋌而走險使用破壞肌肉的方式。
**為了「美」的手術,應講清楚評估程序跟風險
就我看來,醫師只是為了滿足病人對美的追求,就把身體有用的器官組織切除,有嚴重的道德瑕疵,到底合不合醫學倫理也有極大的爭議。或許會有人說,這就是自由市場供需法則,但我不禁疑惑,到底是真有需求,還是為了行銷而製造出來的需求?
仔細研究該醫師的網站發現,雖然他強調只幫因不滿意外表產生心理障礙的女性做手術,健康最重要,但網站上關於術前、術後的心理精神評估卻隻字未提,內容也仍以審美角度出發、強調小腿和身高有黃金比例,如果已經有修長「美」腿的人他才不做,根本前後矛盾,自打嘴巴。網站中,也看不到關於手術風險的內容。好比感染 、血腫、結痂留疤可能影響靜脈回流,造成下肢更容易水腫等。而切除小腿的肌肉後,可能跑不快、跳不高,甚至影響到走路姿勢,日後若想積極投入運動,更難追求好的表現。更不用說,個案若懷孕,隨著重心改變、重量增加,副作用還可能變得明顯。更離譜的是,網站中唯一提到「風險」兩字的內容,竟然是強調「其他方式瘦小腿,恐有復發的風險」根本就是避重就輕,顧左右而言他。
**腹肌就美、小腿肌就醜?「美」到底誰說了算?
也有網友留表示他歡喜做、甘願受:「自找的!」但我還是要多嘴說一下,有時人的選擇未必完全出於自由意志,而和社會氛圍有關。當周遭的人都說妳的腿很醜,取笑妳怎麼有勇氣穿短褲、短裙,打開網路都是「全宇宙都羨慕的逆天美腿、動漫腿怎麼養成」、「男人最先看的部位就是腿」的標題,IG都是身高一百七以上名模的照片,心裡不夠堅定的人就可能會越看越討厭自己,覺得非做點什麼來讓腿變細。
美醜往往也是社會文化所形塑,同樣是肌肉,腹肌就是好的肌肉,代表自律、會健身。小腿肌肥大就是粗、醜、做錯運動。文章下方的留言,也有很多人批評個案不努力,甚至有人說小腿變細沒用,大腿一樣很粗。這樣的說法讓人看了不免擔心,當事人看了會不會下次又要把大腿切掉!結果我看了網站才發現,那位醫師還真有在切大腿肌肉,真是令人啞口無言!
當然更多人留言批評醫師沒醫德,利用資訊不對等賺錢,也有人嘲笑當事人愛美不要命,這些說法當然都有幾分道理。只不過我認為,要求別人不如提醒自己,盡量不要批評別人的身材、外貌,因為你不知道你的話語是否是壓死駱駝最後一根稻草,最終讓當事人做出傷害自己身體的決定。
天生我材必有用誰說的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不少Podcast與看我們文章的朋友常問我們:「要如何才有源源不絕的靈感?」
其實,#靈感匱乏 幾乎是所有創作者都經歷過的困境,而這些年中,我們歷經了許多次沒有題材、沒有靈感的困境。為此,我們整理了一份表單,裡面條列了許多在靈感匱乏時,呼叫「謬思女神」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就收錄在【知識型商品的文案寫作課】。
>>https://bit.ly/3mw7gFG
做這些事情,其實就像是調整無線電的頻率,有時候調著調著,在電光火石的一刻,頻率對了,靈感就源源而來!
這邊分享三個方法:
1. 隨手紀錄
靈感總是來自於生活之中。但人的記憶相當不可靠,平常想法很多,但等真正要動筆的時候,往往腦袋一片空白。因此,隨手記下當下的想法是很重要的。
此外,我自己是個很喜歡寫字的人,在紙上寫字,或是在電腦裡輸入,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療癒,我猜想,人在寫字的時候,大腦也會同步運轉,開始整理平常蒐集到的資訊,這時候常常就會突然出現靈感!
為了方便隨手紀錄,我習慣在很多地方都準備筆跟記事本,隨時捕捉稍縱即逝的靈感火苗。像是床頭櫃、沙發旁、大門玄關我都有準備。甚至連淋浴間,我都放了特製的防水便條紙跟鉛筆。至於辦公桌跟公事包更不用說了。
我許多創作靈感,就是從這些片段的文字中得來的。至於手機裡的Evernote APP也幫助我不少,尤其是在通勤的時候。
2. 增加限制
記得小時候上作文課,很怕老師讓大家「自由命題」。一堂課50分鐘,有時候光想要寫什麼題目,就花了一半的時間。我還寧願老師給定一個題目,我反倒比較容易完成文章。
另外我還記得,有種作文叫做「引導式寫作」,針對一個作文題目,老師會循序漸進提出幾個問題,我們根據問題逐步寫出看法,最後稍加潤飾,很容易就連成一篇文章。
由此可見,在創作的領域中,「限制條件」未必是壞事,像是先定好的題目,或引導式的問題,其實都是限制條件,但反而能幫助我們聚焦,更容易寫出作品。
例如我在寫課程文案時,若遇到沒有靈感,我就會先條列所有的關鍵問題,例如:銷售對象是誰?產品打算解決什麼痛點?帶來什麼實質效益?跟其他課程差異在哪裡?等等。一邊自問自答,有時候靈感就出現了。
另外一種給自己限制的方式,就是「照樣造句」。我會選一句網路的流行語,或是名人金句當作基礎,把我對這句話的觀點寫成一篇文章。例如我曾經看到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實在不必那麼謙虛,因為你沒那麼優秀!」除了哈哈大笑,也創作了一篇文章與 Podcast 談談我的看法。
有次看到網友轉貼李小龍的金句:「我不怕練了一萬種踢法的人,我只怕把一種踢法練了一萬次的人!」也非常有感,就用這個概念寫了一篇朋友課程的推薦文,對方覺得非常高興。其實,這就是小學時候「照樣造句」的概念。
3. 多元創作
依據「傳播媒介」與「受眾特性」,網路平台可區分為多種類型。所謂「傳播媒介」,就是文字、圖片、語音、與影片。文字又可細分為長文字,例如部落格。或是短文字,例如 Facebook 或 Twitetr。影片也有長短之分,例如長影片就是Youtube,短影片則是抖音或是IG,只有短短數秒。
建議你都可以去嘗試看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媒介。例如,Podcast 上名列前茅的節目《股癌》,作者原本寫過文章,也做過Youtuber,卻都沒怎麼受到關注,但改成 Podcast 的型式卻一砲而紅!
另外,平台的「受眾特性」也務必考慮。每個平台的受眾都會有些的不同。例如知識性的內容,或許放在Facebook 或是 Medium 上比較容易接觸到受眾,但時尚類的內容或許放在 Instagram 會比較容易受到關注。很多時候不是你的內容不好,而是放錯了平台,不妨多方嘗試看看。
以「大人學」來說,我們是跨多個平台,經過許多嘗試之後得到的結果,目前集中在三個地方,分別是自建的部落格、Podcast、以及Facebook。我們會挑出適合的 Podcast 內容轉成文章,先在部落格上架,接著在Facebook 上露出。
有些過往寫過的文章主題,若適合深度探討的,就可能錄製成一集新的 Podcast。至於讀者在 Facebook 粉絲頁提出的各類問題,也可能錄製成一集 Podcast 節目,或者寫成一篇文章。總之,多個平台可以交相搭配,產生綜效,提供給你參考。
我們都會羨慕那種靈感源源不絕的人,甚至覺得他們天賦異稟,天生適合當創作者。
但靈感就算是天生的,也會有用盡的一天,如果要成為長期的創作者,讓自己隨著年齡,擁有更多面向的創作靈感,計畫性地去執行這五個建議,才是最實際有效的方法。
當然,課程中不只這三個方法,如果想知道更多,歡迎參考這堂【知識型商品的文案寫作課】,裡面有Bryan十幾年來寫作文案的經驗彙整,相信對於想打響品牌知名度的你,是一堂不容錯過的好課!
>>https://bit.ly/3mw7gFG
天生我材必有用誰說的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皮很鬆,覺得沒自信怎麼辦?】
#最知易行難的事
是什麼事呢?當然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但是對我而言,曾經是「喜歡自己」。
「愛自己」常常像是口號而已,當真正遇到低潮時,誰愛的起來?!
失戀了,責怪自己是不是哪兒不夠好;
變胖了,開始不喜歡照鏡子;
變瘦了,又覺得身體不夠緊實;
生小孩了,看到走山皮囊很難自嗨;
工作瓶頸了,覺得自己一定是水逆;
我們很少心情開始走下滑曲線時,還能由衷喜歡自己。
那怎麼辦呢?練習就好了,任何事情都可以透過練習駕輕就熟,從實體到心靈都是。
\
粉絲來信說:
「我是從小就胖胖的人,高中曾胖到一百多,這幾年開始運動和飲控後才開始瘦下來,人生最胖到最瘦大約是差四十公斤。但是我有個非常大的困惱,就是我身上都是皮,尤其手臂跟肚子 然後胸型也扁⋯所以 即使瘦了,外型不像一般女生那樣正常。但是,我沒有那麼多錢做醫美的拉皮,所以其實還是超沒自信的😭......
我覺得 現在很多本來身材就不錯(不胖/瘦)的女生,只要認真努力練會很有線條、很美!但是,我覺得從胖瘦下來的我,因為有皮(曾經撐開)外型狀態真的很難跟一般人一樣,就是一種.....覺得已經努力飲控和運動,但身體外型的狀況,有些還是努力也無法改變的😩。」
\
粉絲的心情,似曾相識。
想要追求更美好的自己,也付出時間與努力了,卻覺得成果不如預期而低落;接著拿別人與自己比較,即使無意識自己在比較,確越來越沒自信,只好寄望於其他目標可能可以幫自己更美好(拉皮),卻因為現實當中還無法做到,而讓失望的對比感越來越強。
很典型的.....
第一:用社會定義的美框架自己,所以無法接受自己不完美
第二:忍不住喜歡別人的樣子、比較,想要跟大家一樣,喜歡很多人,唯獨不喜歡自己
第三:現在很努力的成果卻不滿意,寄望必須做出一件更高難度的事情才會有自信
第四:沒有走出過去不愉快的陰影,簡單來說沒有正面迎擊創傷
這樣的心情我們其實都有過或者正在經歷,而怎麼做才可能幫助自己呢?
要知道,自信是愛自己的基石、快樂隨著愛自己而產生;
並且自信不該源於必須符合社會規範期待的型態,真正的自信叫做「接受自己不夠美好」。
於是我回他:
「幹嘛要跟大家一樣?皮的部分,就像懷孕後肚子皮一定會比較鬆,當然好好運動與按摩,會適度恢復部分,但是要跟沒生孩子前比,是不可能一樣的~我也頂著鬆肚皮,照樣打比賽啊~~我覺得,你要學會愛你自己的身體,無論它有沒有完美,或者是有過傷疤還是痕跡。」
「雖然你說了現在因為醫美很貴、拉皮很貴,因此無法取改變;但就像我很矮我改變不了、頭很大也改變不了,天生腿的阿基里斯腱短改不了、腰粗改不了.....那我就學會去不厭惡,進而喜歡,讓自己在“能夠有能力改變”的狀態下做到最好就好了。每個人都該有特色啊~~所以我肩膀背部練起來、臀部練起來,然後就感覺腰細了、頭小了、腿長了。」
「你要誰疼你呢?自己才是最能疼愛自己的!
如果自己都不能疼自己,你會很辛苦,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中。
而快樂與自信的建構,要包含去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我相信即使你瘦下來後皮會有部分垮,都不會減損你的美麗~~」
「我認識一個女生,也是KOL,曾經非常胖,也破百。瘦下來後美到不行,開朗又有自信,看他的手臂就能知道他以前胖過,因為會感覺比較澎鬆、沒有辦法十分緊實~~但是他還是很美,他也不去害怕露出手臂,他會告訴別人自己減重成功、恢復更健康的勵志故事~~他的美不是只有外表,而是散發出一種溫暖、開朗、自信的感受,所以即使他不夠緊實,我依舊會覺得她的氣勢就是”美翻天”」
「在你能努力的範圍內,接納自己,喜歡自己!知道嗎?減重40公斤爆炸強的,畢竟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才會減重40公斤啊~你曾經以為胖是黑歷史,我反而覺得你的胖歷史,是特色、是立志、是代表你是多有決心的女孩!所以未來每一天你一定會更美,每一天都美一點下去,只要學會接納自己。」
「如果真的很想拉皮,不要想說做不到,把它變成動力,那你就會想要更努力賺錢、理財,同時在這樣的過程中,能力提升會帶來自信,當然資產變多也會(雖然很現實);而為了賺到更多錢,你一定必須得投資自己像是進修、更努力....這些過程都會幫你分散掉不喜歡自己的注意力,同時建構出內在自信;反觀,想要去醫美,一直想著錢好貴喔我沒錢好慘....就會減損自信,那還不如別去想這件事。」
\
如果要歸納我給他的建議,或是給所有覺得不喜歡自己的女性的建議,會是~~
➡️如果:還在用社會定義的美定義自己,無法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樣貌….
🙆你可以:學會與流行脫鉤、不用偶像的美來框架自己、甚至退掉所有影響你害你覺得沒自信的網紅和社群….學習看些過往覺得不夠美的人,了解他們的故事,練習欣賞的眼光建立在整體,而不是區區的外表與造型。從別人身上,去練習理解美的定義在於自己有特色、有故事。
➡️如果:忍不住一直喜歡別人的樣子、比較,導致更不喜歡自己
🙆你可以:把所有會批判你外表不好的人都放到界線外、與之保持距離;你不需要讓自己跟一群只會以世俗眼光框架自己與他人的人相處,近墨者黑嘛~~
➡️如果:現在很努力的成果卻不滿意,寄望必須做出一件更高難度的事情才會有自信~
🙆你可以:設定目標是好事,但目標過高過難,反而會因為很艱辛令人想放棄,導致自信更低迷!目標設定必須循序漸進。同時不要心態永遠在寄望未來~~沒有活在當下的人,是永遠不可能有幸福感的。
➡️如果:沒有走出過去不愉快的陰影,簡單來說沒有正面迎擊創傷
🙆你可以:學習去面對那些令自己難堪的回憶。去想、去說、去寫出來~~~創傷療傷沒有別的,躲沒有用,忽視也不會痊癒;面對他,才是讓自己好起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