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敏感性肌膚,就是當皮膚受到外界的刺激後,容易產生不舒服的感覺,而敏感性肌膚的表現如下:
1.皮膚表皮很薄、吹彈可破,可以明顯的看到微血管擴張。
2.兩頰很薄常泛紅甚至脫皮。
3.對季節更替及溫濕度變化或紫外線照射下臉部易發紅,洗臉、按摩的時皮膚容易變紅。
4.更換保養品或香水時常出現皮膚過敏的情形。
5.生理期中還有生理期前後皮膚的狀況容易改變。
一般可以分為非疾病性與疾病性,前者是皮膚本身沒有疾病純粹是表皮功能障礙引起(過度去角質、做臉、打雷射、PM 2.5刺激,或是擦了不適合的保養品和化妝品),不僅是乾性肌膚的人有,油性的肌膚的人也有;疾病性就是皮膚疾患所引發,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與敏感肌相關常見的皮膚病
1.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
皮膚位於身體之最外層,當皮膚接觸到某些物質而引發身體細胞性免疫反應,就是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只是對有特異性體質的人會如此,所謂據特異性體質的人是指對某些常接觸到的物質產生過敏反應,比如皮膚保養化妝品、鎳(耳環、項鍊、鏡框)、橡膠用品(手套)、染髮劑(PPD)、鉻酸鹽(皮革、火柴、顏料、消毒劑、漂白劑及膠類、水泥成分)、甲醛(結合劑、防腐劑、感光紙、化妝品、清潔用品、甲醛樹脂處理的抗皺衣物)、香料(香精)、蜂膠、中草藥。
2.異位性皮膚炎—
通常起始於嬰兒期,男性教女性稍多,大多數病人在嬰兒期到12歲發病,成人才發病非常罕見,病人常伴隨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是一種會發疹的癢。持續性的搔抓會導致癢→抓→發疹→癢的惡性循環。
3.脂漏性皮膚炎—
在皮質線活性最高的區域如臉、頭皮、胸骨前及身體皺摺處,特徵是發紅及脫屑。男性較常見,發病年齡大多是20到50歲,與遺傳性的脂漏性體質有關,情緒壓力也是被認為引發疾病的因素之一,紫外線照射對多數患者有益,所以病況常在夏季改善到秋季又復發
4.乾燥性皮膚炎—
乾燥性皮膚炎又稱缺脂性皮膚炎或冬季濕疹,此病因寒冷使血管收縮,且皮脂腺與汗腺機能降低和皮膚老化有關。所以老年性皮膚或乾性皮膚在冬天會失去正常之角質含水量,粗糙,無彈性,易生裂紋及落屑,引起急性皮膚炎而導致奇癢。這是冬季最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與更年期婦女身上。患者常會渾身發癢,尤其是小腿前側最為嚴重。如果搔抓過度,很容易產生濕疹樣病變。此外, 洗澡次數過多、因為怕冷而喜歡去泡溫泉、在很燙的水中泡澡、或是在冷氣房或暖氣房的室內也是此病原因。
5.酒糟性皮膚炎—
酒糟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多與體質有關,是屬於皮膚血管神經性的過敏反應,當受到外界刺激時(天氣熱發病的人數會增加兩成)血管容易過度擴張而發炎發紅。酒糟性皮膚炎的問題集中在臉部。初期的症狀為臉部泛紅,在兩頰和鼻子間就像曬傷似的起斑,感覺也像喝了酒一樣發紅,而且帶有熱熱或刺刺的感覺,過一陣子暫時消退,但是還會反覆出現,若發炎持續嚴重下去,皮膚組織可能會因為腫脹,擠壓到皮脂腺妨礙代謝,皮脂阻塞毛孔,進而引發紅疹、痘痘、膿皰等。可分為四型:
紅斑血管擴張型:臉部持續泛紅數小時到數天,並可能出現血絲。
丘疹膿皰型:除了臉部持續性泛紅之外,尚合併有類似痘痘症狀的紅色丘疹及膿皰,易被誤認為長青春痘;差異處在於,酒糟性皮膚炎的膿皰沒有粉刺,青春痘有粉刺。
鼻瘤型:皮膚與皮脂腺增厚而形成局部腫瘤,例如酒糟鼻。
眼部型:酒糟性皮膚炎的患者過半數還伴隨了眼睛乾澀、流淚、刺激灼熱感、眼皮紅腫發炎等過敏症狀。進而引發紅疹、痘痘、膿皰等。
6.光敏感性皮膚炎—
所謂光敏感,必須具備兩大元素方可造成,一是感光物質的存在,一是紫外線的照射。光敏感可細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光毒性以及光過敏,這兩者對光的反應有很大不同。簡單來說,光毒性比較像嚴重的曬傷,患者的皮膚會出現紅、腫、痛等反應。至於光過敏,為人體日曬後產生過敏的症狀,則是曬後會產生搔癢感,甚至有人會起一顆一顆的小疹子,這些在門診中都不算罕見,也有人稱這種症狀為「日光性皮膚炎」。
造成光敏感的可能性有很多,但其中以本身特有的疾病、或某些藥物的使用為兩大主因。這些疾病,常見的例如紅斑性狼瘡、青春痘、酒糟鼻、異位性皮膚炎、單純疱疹、日光性蕁麻疹、多形日光疹等。這些患者經常在曬了太陽之後,容易出現原本皮膚疾病的疹子惡化、灼傷、甚而起水泡的情況。而藥物所引起的光敏感症,常見的像是某些抗生素、消炎藥、精神科藥物、利尿劑、高血壓藥物,疹子容易出現在陽光照射部位,隨著醫學發達之後,藥物使用越來越頻繁,藥物引起的光敏感症也隨之增多。此外,果酸換膚、沙龍做臉去角質、塗抹一些藥物如A酸、果酸、抗生素藥膏,也可能會造成光敏感症的產生,因此使用時需要嚴格地做好防曬。
外因性的光敏感,如植物性光敏感性皮膚炎,像用檸檬敷臉美白,小心越敷越黑!檸檬不僅富含維生素C,也含有光敏感物質,會提高太陽中紫外線照射能量,因敷臉後沒洗乾淨而照射陽光,很容易造成色素沉澱、變黑的反效果。除了檸檬之外,下列植物也可能造成光敏感。柑橘類、胡蘿蔔、佛手柑、無花果、防風草、芹菜以及香菜等。另外,檸檬、佛手柑等,常被拿來作為精油或香水的原料,因此在挑選這類產品時,注意其中的光敏感物質,是否已在製作工程裡加以剔除。以免引起發炎後色素沉著的「香水皮膚炎」。
7.蕁麻疹—
蕁麻疹的典型特徵是發癢的紅色皮膚斑塊,可能單獨或整片出現在皮膚的任何部位。症狀也可能出現在嘴唇、眼瞼和喉嚨內部。慢性蕁麻疹患者的可能會有症狀加劇和症狀緩解持續數年的時期。由於過敏患者常有多重致敏反應,高達百分之80 的患者對超過一種過敏原有致敏反應。先前可耐受的物質也可能引發過敏反應,而季節性及全年性過敏原通常要累積到一定程度才會誘發症狀。
1.接觸或吸入性過敏原 (例如乳膠、動物唾液、灰塵、花粉、黴菌、皮屑)
2.攝入性過敏原 (例如花生、木本核果、貝類、魚類、小麥、雞蛋、牛奶、黃豆)
3.昆蟲叮咬 (如膜翅目昆蟲的毒液皮膚)
以上這些常見皮膚疾病都跟敏感肌有關,一旦發現自己有上述的症狀,不要自己去買類固醇來擦,類固醇短期內雖然會有效果但是長期使用會讓血管擴張,皮膚變得更薄,反而皮膚會更敏感,然後要選擇對的保養品和化妝品(避免香料和防腐劑)生活作息正常,再來給醫生看診做出正確的診斷及治療,持之以恆,就能改善敏感肌的症狀。
天皰瘡罕見疾病 在 健康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年快樂 #牛年行大運
嘴破長期不癒可別以為只是火氣太大!
天皰瘡罕見疾病 在 許峻睿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懷孕時的皮膚變化
哈囉~~這星期睿睿醫師被小孩傳染重感冒感覺累到快往生
但有朋友跟我說小孩把感冒傳給你後他就好了所以我也能欣然接受(是這樣嗎)
好啦不廢話了
今天睿睿醫師又要來當翻譯小編囉
以下資訊來自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 June 2014的臨床問答指引喔
https://www.acog.org/…/FAQs/Skin-Conditions-During-Pregnancy
大家來念書囉~~~
----------------
Q1. 懷孕時常見的皮膚變化有哪些呢?
A:1. 乳房、乳頭、大腿內側的暗色斑點
2. 黃褐斑(Melasma):臉頰、鼻子額頭附近的褐色斑塊
3. 妊娠線(Linea nigra):就是俗稱的黑線,或妊娠中線。
4. 妊娠紋
5. 青春痘
6. 蜘蛛網狀靜脈曲張
7. 下肢靜脈曲張
8. 毛髮及指甲快速生長
Q2. 是甚麼原因造成這些改變呢?
A:主要都還是因為懷孕荷爾蒙變化造成的,但詳細的原因其實也都不清楚。
Q3. 為什麼懷孕的時候身體比較容易出現這些深色或褐色的斑點呢?
A:主要的原因是女生懷孕後體內的黑色素(Melanin)增加造成,一般情況生完小孩後這些斑點都會慢慢消失,但也是有少部分人斑點會存在數年之久。所以一般建議,如果不想要這些斑點惡化,建議孕婦出門的時候記得要做好防曬措施喔。
Q4. 甚麼是妊娠紋呢?
A:妊娠紋就是懷孕中後期,因為肚子快速變大撐開的關係,會在孕婦的肚皮甚至大腿產生的紅色紋路,使用保濕的產品或妊娠霜對肚子或是大腿進行按摩,讓肚皮盡量保持彈性,可以減少妊娠紋的產生,通常妊娠紋在生完產後會慢慢變淡,但無法完全消失。
Q5. 懷孕的時候長痘痘正常嗎?
A: 很多女生懷孕的時候都會有長痘痘的問題,有些人是本來就有長痘痘懷孕後變嚴重,有些人是本來皮膚不錯但懷孕後開始會長痘痘。
Q6. 懷孕時長痘痘有甚麼處理方法?
A: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使用比較溫和的洗面乳和溫水,一天洗兩次臉
*如果你的頭髮很容易油,每天洗頭,並且避免頭髮覆蓋到臉部
*不要擠痘痘,避免增加留下疤痕的機會
*避免使用油性的化妝品
Q7. 我可以去藥局自己買藥膏來擦嗎?
A:含有下面幾種成分的藥品可以使用
*Topical benzoyl peroxide(過氧化苯)
*Azelaic acid(杜鵑花酸)
*Topical salicylic acid(水楊酸)
*Glycolic acid(乙醇酸)
Q8. 有哪些青春痘處方藥物懷孕時不建議使用?
A:懷孕時使用以下藥物都有導致畸胎的可能,不建議使用
1. 避孕藥等荷爾蒙類藥物
2. Isotretinoin:A酸
3. Oral tetracyclines:口服四環黴素
4. Topical retinoids:外用A酸
Q9. 為什麼懷孕會導致蜘蛛網狀靜脈曲張呢?
A:賀爾蒙的變化、懷孕總血量的增加,都會讓你的臉上、脖子、手臂上,浮出一些小小的紅色靜脈血管,我們稱它為蜘蛛網狀靜脈曲張(spider veins),通常會在產後慢慢消失。
Q10. 那下肢靜脈曲張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A:懷孕中後期,巨大的子宮會壓迫下肢的大血管,影響血液回流,造成小腿靜脈腫脹、痠痛、變藍色。另外,除了小腿外,靜脈曲張也可能出現在外陰、陰道跟直腸(這個就是所謂的痔瘡啦)。而大部分發生靜脈曲張的人,生產完後都會恢復。
Q11. 靜脈曲張有辦法預防嗎?
A:通常他是無法預防的,但是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減輕它造成的腫脹、痠痛,而且可以減緩它變嚴重的速度:
1. 不要久坐或久站,記得起來走一走
2. 坐著的時候不要翹二郎腿太長的時間
3. 可以的話,坐著的時候可以把腳翹到另一張椅子上
4. 保持運動習慣(散步、游泳、踩腳踏車)
5. 穿彈性襪
6. 避免便秘
Q12. 懷孕的時候我的頭髮生長會有甚麼變化嗎?
A:通常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孕婦會發現頭髮或體毛的生長會變茂密,甚至長在一些平常沒有毛髮的地方,像是臉、胸口、肚子跟手臂。通常這些變化在產後半年內就會回復正常。
Q13. 生完小孩後我的頭髮生長又會有甚麼變化呢?
A:通常產後3個月內,因為產後賀爾蒙下降回產前狀態的關係,產婦就會開始掉髮,但通常可以在3-6個月內回復正常。
Q14. 懷孕時指甲生長會有甚麼變化?
A: 有些孕婦會覺得指甲長得比較快,但有些人是會覺得指甲比較容易斷裂跟分岔,但通常也是生完小孩後就好了。
Q15. 有甚麼是懷孕時比較少見的皮膚變化呢?
A:可能會發生皮膚嚴重搔癢症狀,或是產生一些皮膚腫塊,以下為大家做一些介紹。
Q16. 甚麼是妊娠蕁麻疹?(PUPPP)
A:就是在懷孕的中後期,皮膚上會產生小紅疹甚至會是整片的疹子,通常會造成搔癢症狀,一開始從肚子開始,可能蔓延到大腿、屁股跟乳房。目前造成原因不明,但產後也都會復原。
Q17. 什麼是皮膚癢症?(prurigo of pregnancy)
A:顧名思義,就是全身上下,可能會產生如同蚊蟲咬傷的搔癢小紅疹,可能在懷孕的任何時期發生,一開始可能是小範圍,但會一天天變大。成因目前認為是懷孕時免疫系統發生變化所致,症狀會維持好幾個月,有些人甚至到產後都還有症狀。
Q18. 什麼是妊娠天皰瘡?
A:是一種會在第二、三孕期或甚至一生完小孩就發生的罕見皮膚疾病。症狀通常是在肚皮上會出現水泡,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大範圍的侵犯。原因目前被認為跟自體免疫失調有關。目前認為,這個疾病會輕微增加早產跟胎兒過小的風險。
Q17. 什麼是孕期肝內膽汁淤積?(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
A:ICP是懷孕時肝臟最常發生的情況。主要的症狀,就是皮膚會有嚴重搔癢的情形,但卻沒有紅疹產生。搔癢通常發生在手掌和腳掌,但也可能會一路延伸到身體的軀幹。症狀大多發生在第三孕期,但通常產後幾天內就會消失。ICP也可能增加早產的風險,甚至在很罕見的情況下,造成胎死腹中。
耶~能看到這裡~代表你真是個好學生!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