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不能熔,水不能淹,雷不能殛,電不能毀
沒錯,他就是你媽的為什麼
-
#中國超人 #來自香港的超級英雄 #最完美ㄉ特攝電影
-
有關中國的影視網站前陣子鬧出把我最愛的《超人力霸王》系列下架的風波,雖然目前恢復了部分劇集,不過有些集數還是一樣突然不見了。
不過我賭他們絕對無法忽視在1975年,由李修賢主演的《中國超人(The Super Inframan)》的頂尖魅力。
-
1970年代,此刻日本正經歷第二次怪獸節目復興,當相關劇集引入香港時則引發熱潮的迴響,也令此刻處於黃金時期的片商開始策劃屬於自己的「特攝節目」,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關公大戰外星人》。
因此雖然網上宣傳稱《中國超人》為「中國第一部超人特攝片」,但實際上仍是屬英屬香港邵氏公司的經典作品。
至於整體的故事背景中,並不是以解放「中華」的愛國英雄概念進行
導演華山和編劇倪匡則設定成有著魔幻武俠風格的SF科幻世界觀,還加入各種造型鬼畜、兇悍異常的各種敵役角色,其中最棒的還是美艷卑鄙的冰河魔主,她還能夠變身龍化BOSS型態,接連讓主角不獸控制。
其中,主角雷馬自願接收實驗,因而變身的中國超人造型也借鑑了假面騎士,不僅皮套邀請日本的皮套工作室エキスプロ所製作,也擁有超越物理定律的武器,在進行「閃電拳、噴火彈、追魂腿」等攻擊時所擺出的姿勢,也捏他其他的人氣特攝。
此外,此部作品也融入相當戲劇化的超展開,包含了電擊觸手Play、研究所員們使用功夫武打與怪人戰鬥、只要是中國超人碰到的東西都會爆炸的成分(畢竟Made in China)
-
不過可惜的是,當年《中國超人》於香港上映時並沒有很賣座,不過在美國以「超越仿生學的人」的宣傳,以《Infra man》的名稱上映,就連日本當地也相當火紅,在2004年發行了DVD,隨著日後在特攝界與邪典電影的知名度,也隨之成為相當經典的香港特攝作品。
而近年來在邵氏的協助下,《中國超人》也有在香港進行復映的計畫。
不過,雖然內心期待有天會有《中國超人2.0》的誕生,可是以目前過度中資化的港片電影圈來說,恐怕內容也帶有滿滿宣傳成分吧。(無奈)
-
#而且冰河魔主的金髮黑奶罩造型真的有夠辣屌打手遊角色
#題外話劇中登場的劉博士是王傑他爸演的
#留言收預告和本次相關資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偉倫預科畢業便投考邵氏與無綫合辦的第一期訓練班,與林建明、傅聲、米雪、李修賢及許冠英同期畢業,「僥倖會考及格,我升上預科,當年中文中學預科只需讀一年,家中有五兄弟姊妹,我排行第二,入行前有幫爸爸做中藥出口生意,其實很清閒,一個月落兩次貨,每次忙兩、三天而已,落完貨就等買貨,或者有散貨回來包裝,就算...
天 映 邵 氏 電影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0913)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從流行文化中,可以看到1967年香港人社會意識大轉變。
1949年中共建政後,五十年代大批大陸人來港,其中由江浙人帶來工商業,和上海的流行文化,對社會影響最大。當時不是叫流行曲,而是叫國語時代曲,流行歌星是周璇、姚莉、白光、李香蘭和吳鶯音;到六十年代,就是台灣的流行歌星佔領香港市場,姚蘇蓉、湯蘭花、蘇芮、歐陽菲菲、翁倩玉以及一直紅到九十年代的鄧麗君。粵語流行曲不是市場主流。電影方面,五六十年代從永華,到長城、邵氏、電懋、國泰,這些拍國語片的電影公司佔領了大影院市場,與西片互領風騷;粵語片的製作很多,但多在街坊流連的小影院放映。
1967年11月,暴動剛退潮,香港第一家無線電視TVB 誕生。TVB 的新聞報導,和電視劇、處境劇的製作,覆蓋了香港相當大比率的人口。
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許氏兄弟的電影、特別是許冠傑的粵語流行曲冒起,風行全港,由此而帶入香港粵語流行曲、電視劇、粵語電影的新時代。香港流行文化爆發式的興旺,不但覆蓋全港,更風靡東南亞、台灣、歐美等地華人社區,以至文革後的大陸。香港歌星、影星、導演、作曲作詞者,出現好多超級奇葩,可說歷史僅見。
這就是香港的黃金時代。從1967年末開始,只有這二三十年。短短時間,在良好管治和充分自由的空氣下,就創造出許多奇蹟,產生許多傳奇人物。在戴麟趾、麥理浩開始的大刀闊斧建設市政與革新中,最值得稱道、當時我也認為是最難得一件事,就是創立了廉政公署。廉政公署的成功,將香港締造成一個公平社會。
本土流行文化的崛起,反映了香港人對這個英治下的地方,產生越來越強的認同感。在所有的華人地區仍然處於不同程度的不自由的狀態下,香港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在香港可以看到所有在海峽兩岸被禁閉的消息和評論。香港人在公平的法律制度下,可以自由做任何不違法的事。香港公共事務、交通、稅制、醫療,提供的服務比任何地方都方便。七十年代之後到香港生活的人,無論從大陸、台灣還是世界其他地方來,大都認為香港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沒有之一。
2017年,羅恩惠導演拍了六七暴動的記錄片《消失的檔案》,引起關注。她原想將記錄片的內容出書,並邀我寫序。我的序寫了,書卻沒有出成。
我在序中,引用法國印象派大師高更(Paul Gauguin)在1897年的一幅畫作中的三句問話:「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香港人從哪裡來?不用說,絕大多數香港人來自中華大地。我們是什麼人?我想在1967年前絕大多數的香港華人市民都會說「我是中國人」,至於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當時社會輿論的主要左右派之分。我們往何處去?那就各有選擇了,除了在香港土生土長、有些家族生意繼承的本地人之外,1949年後從大陸來的人,大概那時候都不會認為香港是他們永久的家。鄰近的強權使許多人不安,他們想把香港當作跳板,藉此跳出海外,遠離中國。
英國維持在香港的管治,是為了觀察和接觸中國;中國讓英國繼續管治香港,是以香港作為通向西方世界的窗口。中英雙方都沒有把香港市民當一回事。如果中英都沒有把香港當一回事、而許多香港人又把這裡視為「跳板」的話,這個「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就不是香港人的永久的福氣。
當中國在極左狂潮下,用語講到要「粉碎港英統治」而結果卻是「香港還是那樣子」,就意味著這裡可以作人生的長期規劃了。儘管英國那時候已經知道1997年會有條約到期的問題,但在中共不干預下,全力建設一個輝煌的香港,可以使英國在國際社會的關顧下,提高與中國議價的能力。
儘管中英雙方都各有打算,但香港人就在這個歷史時空,享受到最大的自由,最方便最發達的經濟文化,最文明最公平的社會秩序。香港流行文化的奇蹟般崛起,意味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已經從「我是中國人」轉為「我是香港人」,至少是「不一樣的中國人」了。這之後,身份認同的民調雖有起落,但倘若沒有先驗的政治觀念,整體趨勢就沒有什麼懸念了。以0至100分的「身份認同指數」計算,2018年民調顯示,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指數破紀錄高達83分。
「我們往何處去」?儘管九七問題泛起,和近年政治環境大轉變,使香港人在六四後、九七前和現在,都掀移民潮,但留下來的和離去的,心中仍然追求著憧憬著那黃金時代的香港。(62)
圖1,香港流行文化的先驅者——許氏兄弟和父母(網上照片);
圖2,香港新聞業輝煌時期的傳媒人,前左起,毛孟靜,黃應士(TVB新聞總監),張敏儀,包雲龍(亞視新聞總監),黃志強(港台新聞部);後左起,林旭華(商台),邵廬善(港台),吳明林(港台),李怡,蘇狄嘉(港台),戴天,李錦洪。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天 映 邵 氏 電影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獻身電影的引路人】 #李行
有「臺灣電影教父」之稱的導演李行,19日因病逝世,消息一出,兩岸三地許多電影人同聲哀悼,為失去這麼一位前輩導師深深感慨。
李行出生於1930年的上海,大學時期於蘇州修讀戲劇,受費穆的《小城之春》影響,對電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隨即因國共內戰被迫中斷學業,並輾轉遷徙至臺灣。
就讀師範學院期間,李行相當熱衷於表演,時常參與話劇社演出並擔任導演,即便退伍工作後,仍不改其志,總是主動尋求各種出演電影或加入製作的機會。
1958年,已出任多部電影副導的李行,終於迎來第一次執導的機會,處女作《王哥柳哥遊臺灣》不僅相當賣座,同時也掀起了臺語喜劇片的風潮,而他也陸續拍攝了《豬八戒與孫悟空》、《豬八戒救美》、《凸哥凹哥》、《王哥柳哥好過年》、《金鳳銀鵝》等電影,均取得不錯迴響。
1963年,李行改拍國語片《街頭巷尾》,這部電影不僅成了健康寫實路線的濫觴,也令他在被拒多次後終於成功進入中影。甫加入中影的他,即與李嘉合導了第一部彩色劇情長片《蚵女》,並獲得1964年亞洲影展最佳影片,隔年又再以《養鴨人家》拿下金馬獎最佳導演及最佳劇情片。
在寫實電影上獲得肯定,李行拍起文藝愛情片也毫不含糊,與瓊瑤合作拍出的《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彩雲飛》、《心有千千結》、《浪花》等電影,賣座之餘更捧紅了唐寶雲、柯俊雄、甄珍、鄧光榮、秦漢、秦祥林、林鳳嬌、張艾嘉一眾巨星。
1995年,李行獲金馬獎頒予第32屆終身成就特別獎,而這之前他已用《養鴨人家》、《路》、《秋決》、《吾土吾民》、《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臺北》在金馬累積了三座最佳導演和七部最佳劇情片,其中更於1978-1980年創下三連霸紀錄。
90年代開始,李行從專注個人職業生涯轉而為推展電影事業服務,不僅在金馬影展由民間主辦後接過主席之位,更積極推動兩岸電影文化交流,其執掌的十三年內,將金馬自原本的地區性獎項擴大格局,重新定位成全球華語電影的國際競賽,為後來金馬的輝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李行曾自述電影就是他的天命,他始終滿懷熱忱且樂於提攜後進,為臺灣電影留下難以抹滅的貢獻,回望近七十年的電影生涯,想來應是無愧於心,祝福他,一路安好。
#你對李導的哪部作品印象最深呢
#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吧
#報時光UDNtime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79/2/15
攝影:張福興
圖說:導演李行在電影回顧展中表示他從事電影工作前後已廿個年頭。
歷史新聞
【1979-02-05/聯合報/07版/】
李行一心為國片前途而努力
電影圖書館為他舉辦回顧展
【本報記者黃寤蘭特稿】電影圖書館成立後舉辦的第一個活動,是為期一個半月的「李行作品回願展」。館方選擇了李行導演的十八部作品,從早期的台語片到最近的「小城故事」,放映給五百多位具有會員資格的人觀賞。
館方選擇李行的作品有很好的理由。李行的導演生涯前後二十二年,始終堅持著文藝片路線,從他的四十部作品裡,可以看出從民國四十六年到現在台灣文藝片轉變的趨勢,其中不乏影響風氣的作品。
四十部作品中,前九部是台語黑白片,第十部「兩相好」採國台語雙聲帶發音,是李行進入國語影壇的里程碑。第一部作品「王哥柳哥遊台灣」上下集即為製片人賺了大錢,李行就繼續走這種古裝滑稽喜鬧路線,又拍了「豬八戒與孫悟空」、「豬八戒救美」、「凸哥凹哥」、「王哥柳哥好過年」,「白賊七」及續集,「金鳳銀鵝」、「新妻鏡」等。矮仔財和李冠章是這個時期最受歡迎的明星。
那時歌仔戲盛行,「金鳳銀鵝」就是請戲班子來拍的電影,影棚搭在戲院裡,日夜兼拍,十天內要趕完,因為戲班子生意太好,超出十天就要算二十天計。日本片對台語片的影響也很深,「新妻鏡」就改編自日片,「兩相好」則模仿香港「南北和」、「南北兩家親」式的電影。
「街頭巷尾」是李行生命歷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點,這是他第一部國語片,最後一部黑白片,小銀幕,同步錄音。這部電影為國片影壇「健康寫實路線」的濫觴也使李行順利進入中影公司,成為彩色國語片的導演。這以前他屢次申請加盟中影都遭婉拒,「街」片上映時,當時的中影總經理龔弘才發現他的才華,而羅致旗下,簽了三年約。 進入中影,李行細膩而富鄉土色彩的風格得以發揮,連連導出「蚵女」、「養鴨人家」、「婉君表妹」、「啞女情深」等片,及與李嘉、白景瑞合導的「還我河山」,和一部非中影出品的「日出日落」。「蚵女」與李嘉合導,號稱台灣第一部獨立自製彩色寬銀幕電影,因為前此的數部彩色片「吳鳳」、「秦始皇」、「金門灣風雲」為中日技術合作,「梁紅玉」是小銀幕。不過「蚵女」底片仍是送到日本沖印的。這部片子打破國片在亞洲影展中抱鴨蛋或拿個童星獎的紀錄,奪得最佳影片獎。
細數前塵銀幕上 始終執著藝文片
「養鴨人家」是李行第一部獨立導演的彩色電影。那時黃梅調影片風行一時,「梁祝」在「蚵女」前造成空前轟動的紀錄,李翰祥來台創辦國聯公司,連連導出「七仙女」、「狀元及第」等賣座片,刺激台灣影業急起直追。「養鴨人家」再次得到亞洲影展最高榮譽,也是第一部進入香港市場的國片,以後黃梅調就漸趨式微了。
民國五十五年邵氏父子公司在香港闢雙麗(麗都、麗華)院線,專映國片,「還我河山」是開幕首映影片。這條院線持續了十餘年之久,最後終因國片失去了香港觀眾而為嘉禾合併。
「貞節牌坊」、「路」和「玉觀音」是李行摒棄市場因素純粹就電影藝術觀點而拍的作品,但這種嘗試卻使他因票房失敗而走入低潮,轉而朝「情人的眼淚」、「喜怒哀樂」、「羣星會」、「母與女」、「愛情一二三」等故事片發展。不過李行始終不曾放棄理想的創作慾望,「秋決」又使國語片壇產生一次震盪。
這以後李行走入都市型態浮華的文藝片階段,連連出品「風從那裏來」、「大三元」、「彩雲飛」、「心有千千結」、「婚姻大事」、「海鷗飛處」、「海韻」、「碧雲天」、「浪花」、「風鈴風鈴」、「白花飄雪花飄」等片,主角在甄珍、鄧光榮、秦祥林、林鳳嬌、秦漢等人身上打轉,和他前期風格迥異;其中只有一部「吾土吾民」特殊些。
近兩年,李行又企圖回到從前溫厚的鄉土風格,而拍出「汪洋中的一條船」及「小城故事」。他認為二十二年的導演生涯能為影壇證明兩件事,其一是電影事業需要按部就班由琢磨中成長,不是一夕可以成名的,其二是正統文藝片不會因潮流改變就倒下去,他還要繼續為國片前途奮鬥。
天 映 邵 氏 電影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關偉倫預科畢業便投考邵氏與無綫合辦的第一期訓練班,與林建明、傅聲、米雪、李修賢及許冠英同期畢業,「僥倖會考及格,我升上預科,當年中文中學預科只需讀一年,家中有五兄弟姊妹,我排行第二,入行前有幫爸爸做中藥出口生意,其實很清閒,一個月落兩次貨,每次忙兩、三天而已,落完貨就等買貨,或者有散貨回來包裝,就算入了電視台,下午開廠,我上午仍可回公司幫手,我已經忘記了為什麼會考訓練班,可能當時已經有點興趣,我是讀電影班的,早期出來就拍吳思遠的戲。」全文:https://bit.ly/2SFNEhv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Mings Fashion & Beauty: https://www.ming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