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十周年 - 你真的學到教訓了嗎?】
#台灣未來四年核電超安全 #台日友好
311的議題太多太廣泛,對於台灣政府或部分政黨以及團體特地將福島事故十週年與核四公投連結,並將311教訓窄化為核四是否重啟或核能存廢之爭,藉此散播恐懼鞏固自己的意識型態,本粉專感到不齒,呼籲唾棄這些行為。
當然,核能或輻射議題的討論在紀念日中無法避免。遺憾的是,我政府似乎忘記島上仍有四部運轉中的機組,距離他的2025非核家園至少還有四年之久,既然你不敢即刻停下核電機組,那能否清楚告訴國人,若我國發生了大地震,大海嘯,以致核電廠爐心熔毀時,我們應該有何做為?
❓核電廠周圍是否可能發生大地震
❓該大地震是否有辦法引起巨大海嘯
❓海嘯是否會讓我核電廠防護全面失靈
❓原能會與政府能否確保災時溝通順暢
❓民眾疏散時能否避免多餘傷亡
❓當前政府或台電能否善後賠償與咎責
❓我國農業如何應對風評被害
我偉大英明蔡英文總統大概無法回答上述問題,無法的原因並非台電或我國核電廠從未準備,而是一討論或回答了,大概也就不知道為何廢除核電廠… 很不巧的,過去幾年代替政府回答或討論上述問題的人,大概都是擁核人士吧。就算台灣核電廠都關了,但中國沿海核電廠與台灣中部最近更不到200公里,依當今政府提防中國的態度,過去幾年下來,當局又何曾討論對岸核安危機時我國的因應作為?
上面的問題就交由大家去找答案或下面討論了,一起來思考咩,部分題目也可以找找本粉專過去發文或下述期刊文字。
而這邊要帶出幾個國際科學期刊/媒體對於福島事故十週年的討論。
▊Science
簡介福島第一核電廠除役狀況尚須30年完結,目前仍在熔毀燃料移除階段,而循環處理水的棄置空間也將滿,需排放處理。
https://reurl.cc/qmGQxD
以內科醫坪倉正治深入社區進行輻射危害溝通故事出發,帶出福島縣民撤離家鄉的行為遠高於在地輻射劑量所帶來的危害(已經有許多建議核災不需撤離的研究與政策),並提醒我們當地醫療社區中心資源的匱乏... 還有有個女人本來很不相信他的研究,最後嫁給了她,一待在福島就是十年。
https://reurl.cc/NXYz7Q
▊Nature
核事故風險與市場機制,使核電比例逐漸縮減,靠其達成減碳目標諸多挑戰待克服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615-w
因為1960年代的風險概念與今日不同,使核電廠在規劃建置時選擇說服或教育民眾,而非帶領民眾一同參與。若核電要在碳中和的世界有所貢獻,更多元化的民眾參與及溝通勢在必行。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580-4
▊哈佛甘迺迪學院- 原子管制計畫
共計十多篇文章 https://reurl.cc/R6YKzZ ,內容涵蓋東電體系檢討、國際核能互助、災時資訊傳播以及核安文化探索等等。共提出四點主要想法:
1.首先,核事故的影響不應只是量化如每度電的死亡人數或輻射劑量多寡,也須更細緻討論人們生活境遇和家園改變等質變(當然這兩者要取得平衡)。
2.核能安全有許多無形和無法量化的層面。包含組織文化,領導力,學習力(以便我們可以記住過去的失敗)與前瞻性(以便我們可以預期意外的情況)。我們不僅要考慮技術故障,還要考慮組織,機構和人為的故障,並研究它們之間如何相互影響。
3.資訊共享與統一指令的傳遞速度需取得平衡,同時還要開發和維護針對特定國家的核安保障模式。
4.全球的核電體系是命運共同體,任何一處的核事故就是他處的事故。我們除了斷言,由於技術或機構設計的差異,事故不會再發生外,更須互相學習教訓並為未來的災難做好準備。(這也是為何所有核電廠都須針對他處核電廠事故提繳改善報告的原因)
核能的使用確實有它的問題在,但本期經濟學人的標題我很喜歡,核電必須得到良好的監管,而不是放棄,它是抗擊氣候變遷的重要武器( Nuclear power must be well regulated, not ditched
It is an essential weapon in the fight against climate change)。
福島事故十周年對於當地人或日本或台灣的啟示應該比窄化成核四公投還要多更多。而最近很紅的台日友好方面,我國在2013年亦與日本簽屬了《臺日核能管制資訊交流備忘錄》,日本亦來台灣龍門電廠取經斷然處置措施,提升該國核能防護,當我2019年福島行中,日本核工界其實對台灣讚譽有加的,未來我們也應該在原子能的合作上有更多交流才是,台灣可以輸出我國驕傲的核安文化,日本目前多部機組封存中的經驗可以供我學習,而也可以從他們的福島經驗學到更多除役或核能輻射溝通的技巧。
最後,還是要說福島的食品是很不錯的,唯一的風險就是會不小心吃太多讓你發胖,但我國政府若持續煽動民眾對核能(輻射)的恐懼,最後也只會在開放五縣市食品議題上吃鱉而已(有種就再搞一次偷襲阿)。但願福島以及東北越來越好,春天的櫻花能燦爛盛開,月底聖火傳遞也將在福島開始。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0710中天 住所大PK 巨富郭台銘一坪358萬 庶民韓國瑜一坪20萬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Zw9arh_Tg28 素雅乾淨的走廊與簡單的書架,餐桌旁擺放著電風扇,平常不過的小家庭,ㄟ~~這竟然是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家。 記者/張禹宣、謝耀徵 採訪報導……↓ 韓國瑜與私...
太不巧了英文 在 塔羅牌老師艾菲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收藏!讓8歲孩子愛上哈利波特原文書,你也可以這樣做(內含進程規劃與書單推薦)】
老師的弟弟,是一位很注重小孩發展的好爸爸,台灣的清華大學畢業,前後在兩家頂尖的半導體公司工作,而就在最近,他熱衷於分享小孩的學習經驗與身為父母的心路歷程。上次的「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分享文,艾粉讀完的比例很高,也有不少的回應,老師的弟弟透過這些無私的分享,主要傳達的是無論孩子的閱讀的起步是快或慢,適時適性的陪伴與引導,真的對孩子很有幫助…….在文末,特別附上了他推薦的書單與學習進程建議,適合身邊有小孩正在開始學習英文的朋友查看。如果有打賞的話,老師會轉交給弟弟。
小兒閱讀!燃起英文閱讀核反應堆的連鎖反應
#原本想寫140000字,結果變成3500字的過程
#哈利波特目前讀到第二集
#文長慎入
#學習成長紀錄
【四歲起浸潤英語環境】
或許,是我自己的求學過程中,曾經受到過「英文學習」的荼毒吧,我家阿肥(是的,還是這位,有著與錯號全然相反體型的故事主角)打從出生那天起,就被他爸爸決定了必須上全美語幼兒園的命運。也不知道是對是錯,但他老爸始終相信,如果把英文當作是一個科目來學習,就必然會是一個痛苦的起始。所以,就因為他老爸抱有這樣的想法,阿肥的中班大班,就在全美語幼兒園度過。
【全部管與全不管拔河】
雖然,我也想過在阿肥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全部管」,但礙於發音不標準,索性就實施了「全不管」的策略。我們挑的幼兒園,是一間以歡樂口碑著稱的全美語幼兒園。20個學生一班,搭配兩位外師,一個黑臉丶一白臉(注:不是膚色),基本上就是沒有功課,類似在玩樂中學習語言。跟一般雙語幼兒園比起來,只學美語對阿肥來說自然是輕鬆很多。至於中文的部分,正如你所知的,又是秉持著捨我其誰丶越挫越勇的父母一手攬下,施以中文繪本攻堅的方式,畢盡,繪本以中文發音,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中英文分流的好與壞】
正是因為全美語丶中文母語分層負責的概念,所以我們在家裡時,基本上都沒有聽美語CD丶沒有外文兒歌,全部交給幼兒園,但時間久了,我們慢慢發現,雖然在同年齡的小朋友中,阿肥的美語能力是比較強的,可是跟美語同班的小朋友比起來,阿肥的學習速度其實還是偏慢;而中文方面,在兩位捨我其誰的父母,雜亂無章丶有一搭沒一搭的安排之下,自然也是收穫了一個成果不豐的狀態,但至少還算是有緩慢的向前進步著。父母兩人也在各種的自我安慰下,說服了自己持續這種「歡樂打底」的學習方式。
【素養培育考父母耐心】
小一開始,這種「只打底」的學習方式馬上就原形畢露了,當潮水退去,馬上看清楚是誰在裸泳。歡樂的幼兒園生活一結束,緊接著就是進入那總是被罵翻的義務教育體系,雖然阿肥讀的是一所新的公立學校(真的很新,全新第一屆,入學當下的校舍也只完成了20%的區域),校長也是一位擁有好評不斷的實驗體制小學創辦者,當然也配合著如燙手山芋一般,全新熱騰騰的108課綱,標榜著不重視成績丶培育「素養」的指導方針,班上不排名藉以淡化考試成績的比重。但是,經過我一學期的明察秋毫之下,阿肥確實在國語丶數學上的表現,很是普通,似乎每每都拿下全班最末的前五名(60~70分)。
【持續引發中英讀書趣】
世上沒有後悔藥這句話是對的,這樣的成績表現,儘管爸媽在阿肥面前沒有多說什麽,但他還是因此自信全無,一入小一就面對了學習路程上的第一個坎,可以說是一個父母精心為他安排而成的坎。生米煮成熟飯,這樣的既定事實,再說什麽也沒用,眼下只能持續引發他的讀書樂趣,期待他未來可以藉由興趣閱讀丶喜愛閱讀丶大量閱讀,而翻轉往後的學習狀況。
【適齡適性或許都重要】
切確開始的時間我已經不記得了,約略是在某個艷陽高照的2018午後(升小一前),我們幫阿肥找了一位大學生英文家教,數學系丶小學階段待過美國數年丶喜歡哈利波特,他的教學方式:不背單字丶不練句型,就只是念英文故事書,他一句丶肥一句,就這麽你一句丶他一句的,一念就是兩年,其實這樣的方式也是阿肥他老爸我的建議,從「讀書樂趣」出發,期望的就是有朝一日,阿肥可以燃起自主的英文閱讀之火。這段期間,我們也曾為了找到阿肥喜歡的讀本而困擾了許久,也當然誤買了些許的英文故事書,這些深刻的血淚體驗,在在都述說著小孩的圖書要「適齡適性」的重要。
【聽說讀寫真愛力量大】
Tr. Jeffrey—阿肥的數學系高材生英語家教老師(真是好長的頭銜,讓我想到權力遊戲冰與火之歌里的角色),曾經透露過,他好像是小六回到台灣學習中文,早前因家人工作派遣跟著到美國時,在台灣只學了些許的中文字與注音,所以在小六回到台灣讀小學時,他的中文程度可真算得上是戰況慘烈,還好遇上了一位認真負責的小學班導師,特別為他指派了一個品學兼優的學霸女同學,犧牲午休,天天加強中文認字與注音。其實平心而論,這樣被中斷兩次的求學背景之下,有很大的機率會造成他的中文丶英文程度,雙雙中箭落馬的災難,但是,或許是上天眷顧,他當時剛好愛上了…不是他小六的學霸女同學,而是哈利波特的原文書,所以就開始發憤圖強,幸運的持續維持了良好的英文接觸,又在愛情的滋潤下,補足了過往在中文程度上的虛空。
【最好的方式語音共讀】
眼看2020 Tr. Jeffrey 畢業的大日子即將到來,我們在最後所剩不多的14堂星期二的課中,改變了方式,這次讓阿肥自己讀,而Tr. Jeffery 後面跟著問問題丶解釋字詞的意思。鳳凰花開之時,家教老師真的畢業了,伴隨著不捨的眼淚,緊接著而來的就是阿肥英文閱讀材料的斷炊。此刻,聰明如我,立刻把腦筋動到了那55本中英雙語的神奇樹屋合集。由於這套神奇樹屋中文版的部分,阿肥自己已經讀過,所以,我再讓他找一本喜歡的,而這次從英文的部分下手。一開始我就發現他自己讀還是遭遇些許的困難,作為資深後勤部隊丶身兼數職丶任勞任怨丶靈活又富有彈性的父母,又立馬展開了不知道第幾批次的神救援,迅速的又將神奇樹屋的朗讀CD彈藥替補上,而這一次,可謂一髮不可收拾,從小二下學期一直到暑假開始的一個多月里,立馬又聽了十幾集。
【機不可失切入you know who】
伴隨著神奇樹屋的朗讀CD,2020的暑假一溜煙就過去了,神奇樹屋的最後20本左右,我開始刻意提醒阿肥,強調一邊聽故事丶一邊看文字的重要性,我跟他說:「…如果能夠這樣做,馬上就會有能力看一套很厲害丶很有趣丶有魔法丶特搞怪的故事書…當時作者快要無路可走,交不出生活費,孩子沒有飯吃,忽然有一天,她這本故事書大賣,成為了最有名氣的作家,全世界都喜大普奔….」。是的,早些日子之前,我就一直不斷在對阿肥鋪梗,不斷的在他的腦海裡植入「有一套很好看的故事書—哈利波特」。最後,我認為時機到了:讀完55本神奇樹屋原文,歡樂全美語教學四年,為期兩年為愛出發的家教故事讀手,這一切的一切,都比不上一張好巧不巧抽中的「藝放優惠卷」,可謂優惠一到手,立馬就出手,當天就騎著歐都拜,到了誠品書店,敗下了Harry Potter Jim kay插畫版,899元一本。扣掉藝放優惠卷只要299 (幣別1:4.3)。
【重施興趣誘發好模式】
然後,準備要收尾了,希望這次的文章不要太虎頭蛇尾,掰掰~~!!
餵~~還沒結束好嗎?!這本插畫版的書還真是製作精美,其實,哈利波特歷久不衰,江湖上也流通著很多不同的版本,但多半是簡單插畫的版本。我會一開始就從最貴的插畫版入手,一方面,是擔心一般版本的文字太多丶圖太少丶阿肥的英文程度還不到位(英文為母語的國家,哈利波特是推薦給小四丶小五學生的閱讀材料),另一方面,主要還是因為有優惠卷,精神誠可貴丶優惠價更高,這也大大降低了血本無歸的風險。回歸正題,那阿肥拿到書後,事情就這樣成了嗎?果不然,他還是在第一章就卡關了,他說「…都一直在說什麽誰丶什麽又怎樣…沒有哈利波特…」是的,哈利波特第一集的第一章,是真的很無聊,很難讓阿肥—一個英文程度還稍顯不足的非母語小屁孩,也很難讓我—小屁孩他爸,一舉愛上這曠世巨著,此時我的心中一涼,心想著還是洗洗先睡了,難不成就真的是注定要血本無歸了?
【吊足胃口好奇立大功】
此時,YouTube上的故事朗讀頻道立了大功,不屈不饒丶越挫越勇的老爸,終於找出了網上的朗讀版,不知道是不是免費的緣故,頻道主人念得既快又急,是沒停頓丶也沒音效的,但這恰恰符合了阿肥的胃口,快速的把第一章丶第二章比較無聊的部分帶過,迅速地進入了主題,經過了大約兩禮拜,每天睡前一丶兩章節聽故事的過程之後,劇情迅速地發展到最後的一個章節,此時,哈利正忙著與密室中第一集的大Boss對抗,狠心的老爸也趁機在此時使出了教養書中的「絕秘禁術」「要知道後來怎樣,最後一章請自己讀!」放出了這吊足胃口的大絕招之後,英文閱讀的連鎖反應核彈,就這樣被瞬間引爆!
【要陪伴到底該怎麽陪】
目前阿肥已經讀到第二集的一半了,他說這一本他要自己讀,先不聽朗讀,因為他認為「…自己念比較能想像…@#$%」,看不懂阿肥的說的話嗎?沒關係,我的翻譯是,「聽」這本書可能礙於語速過快,比較難同時一邊聽丶一邊想像,很多的情節一聽而過;但若是自己讀,就可以按造自己的速度,慢慢品味與想像了。好的,要給各位來個正式的結尾了,觀察了阿肥丶阿肥他弟—楚楚丶阿肥同學丶阿肥朋友,我發現了一個真理,其實,每一個小孩的學習曲線,都真的是天差地遠丶全然不同的,只有「家長的陪伴」才能在小孩不同的求學階段中,適時適性的找到最適合的教材(這裡我用「最適合」,而不是「最好的」來描述)。學習的路真的很長,現在才剛剛進入小三,現有的數學丶國語60-70分,我相信對很多家長來說,都會是一個硬傷(我也受傷挺重的)。但換個角度想,與其讓他冒著自信全無的風險,慌慌亂亂丶七手八腳地彌補跟前的不足,到還不如讓他繼續累積基本功,讓他喜歡上閱讀,慢慢在學習的長路上取得成就感,若能如此,我相信大多數的孩子,在最後一定會愛上讀書,成為一個有能力自主學習丶勇於挑戰丶發展無限的人。
若想要小三開始能看Harry Potter,
推薦書單與學習進程在這裡。
有人學得快丶有人學得慢,可以按step0~step4一步一步往前走,不一定每個step是一年。
Step0丶(中班開始全美語教學)
熟悉ABC
Step1丶全美語學完第一年(大班):
書名:LEGO super heroes phonics(共讀)
書名:LEGO super heroes phonics pack2(共讀)
書名:Curious George Collection(共讀)
Step2丶全美語學完第二年(小一):
書名:「魔法校車」The Magic School Bus classic collection(CD)
書名:Ricky Ricotta's Mighty Robot(共讀)
書名:Early readers DreamWorks Dragons(共讀)
Step3丶全美語學完第三年(小二):
書名:「神奇樹屋」Magic Tree House#1~#55(CD)
書名:Dragon Masters(共讀)
書名:Eerie Elementary(共讀)
書名:「魔法校車」The Magic School Bus discovery set1 & set2(CD)
Step4丶全美語學完第四年(小三):
書名:Harry Potter(CD)
…(陸續發掘中)…
這裡標注「CD」是讓孩子一邊聽CD一邊看書。標注「共讀」是父母一起共讀或請家教共讀(最少一禮拜兩天,每次1hr)。正規的全美語安親班不算,這樣額外的閱讀規劃,對於建立「愛閱讀原文書」的習慣是非常有效的。雖然小孩現階段考試不一定會有好成績,但相信只要讓孩子愛上閱讀原文書,在未來的英文實力必定強大,考試成績自然也不會太差。一起為孩子點燃閱讀之火吧!
太不巧了英文 在 鋼鐵媽媽的Andrew與山姆 Iron Mom’s Andrew & S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小一新生與媽媽的五味雜陳 🙎♀️20200831
依稀記得第一次踏進小一的班級,一樓陰暗的教室配上地上碎石子的大塊石子地板,每塊鑲著金色的四邊,讓原本就黑暗的教室倍感壓力。鼻子嗅到濃濃的潮濕木頭味,和隔壁廁所偶不時飄過來的尿騷味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坐下。
除了新課本的味道,其他都讓我害怕。我的肚子在翻轉,聽著老師的敦敦教誨:老師拿出一根粗粗的棍子,教我們該如何做一個「好」孩子,不然就吃棍子。
我吞下喉嚨那塊硬硬的東西。胸口就像有顆大石頭壓著,下課去廁所,關起門來,擦了濕濕的眼睛。
就這樣開始我在台灣兩年半的小學生活。
那個情境,那種味道,和心裡的緊張害怕,我永遠都記得。
2020 年 8 月 31 日
全台灣國民小學開課,我們家的也是這其中一員,轉眼間,上小一了。爸爸媽媽陪他一起上學去。在家穿起阿姨燙好的制服,背起帥帥的書包,我的小貝比就這樣長大了。
媽媽還沒抱夠你、親夠你,更因為媽媽的身體我們錯失了好多出去玩的機會。這六年多一切歷歷在目;我想讓時間暫停,寶貝和媽媽在靜止的時間裡一起跑跳碰,創造我們遺失的時間,讓我當個正常可以走路的媽媽,陪你上山下海。
到了學校,算是早到,教室空空無人,只有年輕,說話語氣溫柔的女老師。她發了學號牌子後,要 Andrew 去找找自己的座位。一眼望去,他的位子在第一排最後一個。教室沒有特別的味道,明亮,算寬敞。
上課時間到了,其他學生一一入座。一群等著九點半開始的家長座談會的家長們,就在教室聽著老師要孩子們需要注意的事項。
沒有恐嚇、沒有棍子,就只有溫柔的老師慢慢的要小朋友檢查已放在書桌上的書本。 Andrew 是個怕生、需要很長的時間適應新環境的孩子。他緊緊拉著媽媽的手,一邊專心聽著老師講解。
爸媽去聽座談會的時間到了,大人們紛紛離開教室,孩子們繼續上課。我跟安築保證十二點就會回來接他。 Andrew 每堂下課都去上廁所,我問他有喝這麼多水嗎?(還是他在廁所也在偷偷擦乾眼睛?)
座談會另我失望,學校除了一直強調自己很優秀,卻答不出「實驗」雙語學校是實驗什麼?英文嗎?哪邊優秀?每個主任的標題下得跟幾十年前一樣八股,讓吃了藥的我更昏昏欲睡。
第一天,就有課後班,但我們想讓孩子慢慢適應,於是我們領他回家。但在一片混亂之中我看到他的課後老師,是位年紀頗大的阿姨,我當時直覺就是完蛋了。
星期二大家都全天,Andrew 回來告訴我們,他好喜歡一年級,更喜歡他的導師。媽媽心裡偷偷放了鞭炮,畢竟這是很好的開始。
我和山姆多次為了小孩是否該上課後班而意見不同:他需要認真上班,不能一直被打斷。而且他說出重話:我堅持!
我從沒有小孩開始我就不希望我的小孩上安親班或留課後,回來我可以幫他看功課,山姆一樣可以出去找地方工作。我氣他完全沒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他問我,小孩回來,妳要怎麼安排他的生活?我說玩啊!一、二年級的小孩不就是玩嗎?
而山姆另一個「攻擊」我的地方就是我的身體。他不希望我太累,希望我把自己先照顧好。
就這麼不巧,在開學前兩個禮拜,我的肺莫名奇妙的發炎了,吃了一個禮拜的抗生素,照片子,幾乎痊癒了一半,醫生要我再吃一個禮拜的抗生素,抽了感染指數的血。安築上學的第一個星期四,我回診,發炎指數很低,沒問題。但是我的血氧一直在掉,從 85-94 上上下下,一直到現在 78-85 徘徊。於是我的製氧機又得帶起來。
星期三,中午接到老師的電話,背景是我兒的哭聲,他害怕上課後班。他跟我說了電話,止不住的啜泣,他的那股害怕,媽媽完全能體會。爸爸把他接回家。我安慰他,告訴他媽媽懂得他的害怕,要他明後天再試一次。星期四,因為老師出教室,他害怕,趴在枕頭啜泣,但勇敢的上完一天的課。
星期五,中午又接到老師的電話,他抗拒去課後班,課後班老師居然說,叫他不要來了或是去安親班。這個課後班的老師果然貌如其人。
我選了朋友推薦的一間安親班。
我跟他們說:平時上課只要寫完功課就可以,不要給他寫評量,更不要帶回家做,除非是考試複習。小孩考不好,我絕對不會怪老師。我更不會像其他家長說一套做一套。老師們都笑了,說妳真的很懂我們老師的心聲,很多考前說沒關係,考後又來秋後算帳。他們問我會介意小孩寫字好不好看嗎?我說不會,真的,一、二年級小肌肉都還在長,你要他寫得正正方方,也不代表他以後寫字就是好看。
經過前面不捨的陣痛期,我放手了,饒過自己。之前不是我沒有替山姆想,是我一直想當我心目中的媽媽。我心裡很難過:我在家休息,放小孩在安親班。
我希望陪他久一點,身體好一點,我只能放手。身體目前又是非常虛弱,問題好多。
我想當好媽媽好太太,但老天卻給我這個大難題。有時候我會想,生安築,是我的自私。但他又是我的小太陽,常常是他給我動力向前走。我沒什麼高標準,沒什麼一定要最好的給他,這一切都只是因為我自己做不到,所以看起來是理想化而非實際的作法。
Andrew 今天試上安親班,把拔伴隨著路隊一起過去,順便看看他的老師。把拔要離開前,Andrew 哭得唏哩嘩啦,邊喊著:I want mommy!
I want my baby too!
我想,母子倆的內心都憤怒著:明明有條件上完課回家,為什麼回不去?
答案很簡單,就是仍躺在床上吸氧氣的媽媽太沒用。
四點山姆去接小孩,打了通電話給我,孩子說:I love xxx (安親班), and I made a new friend.
媽媽的胸口的硬塊,這次沒吞下去,而是讓眼淚爆走。
委屈你了,寶貝。
媽媽不敢去醫院,一直想等你一切都穩定再去。這是沒用的媽媽,目前唯一能替你做的事:回家看得到媽媽。
不過只是小一生開學,我們家裡怎麼會演出這麼多劇場。
太不巧了英文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90710中天 住所大PK 巨富郭台銘一坪358萬 庶民韓國瑜一坪20萬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Zw9arh_Tg28
素雅乾淨的走廊與簡單的書架,餐桌旁擺放著電風扇,平常不過的小家庭,ㄟ~~這竟然是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家。
記者/張禹宣、謝耀徵 採訪報導……↓
韓國瑜與私人住處意外曝光,索性公布自己的室內裝潢,好巧不巧,就在日前郭台銘也自主發了豪宅開箱文,映入眼簾的這也金、那也金,滿滿滿的土豪金,屏風更厲害了,是唯妙唯肖的雙面,強調,是雙面的大老虎。
反觀韓國瑜只有沙發上的一隻米糠,這是庶民家中人人有的玩具,對比這不知哪裡找來的大老虎,論人氣可謂是「米糠不畏虎」,但論價格還真的是不能比。
記者/張禹宣:「號稱每坪440萬元是全台最貴豪宅的陶朱隱園,它的比鄰正是鴻海前董座郭台銘的家→信義富邦。它不只曾經以每坪358萬元天價買下,甚至一個人坐擁6戶。」
郭台銘的信義富邦豪宅是一坪358萬,光家族就買了6戶,而韓國瑜則是一坪開到20~25萬,甚至還是用租的,月租金4萬。
郭台銘的夢幻莊園太超現實那再找黨外對手蔡總統來比一比。雖然價格沒那麼高,但咱們小英總統也是坐擁雙宅,光是《敦南新鑽石》單價也要破百萬、永和御所《漢皇麗緹》名字還真有個皇字,要價也要40萬元/坪。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富邦建設蓋的房子本身就是一個有口碑、品質保證的房子,那一個區塊剛好就是豪宅特區,所以是人文薈萃、有錢人的聚集地。很多人(一般人)都鎖定在中小坪數最主要是因為總價比較低,多數人買得起。」
房市好不好,對於董事長、大小姐根本不重要,想買就買開心就好,只有庶民如同韓國瑜才會斤斤計較,想一想,用租的就好。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9/07/190710-pk-358-20.html

太不巧了英文 在 熊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數位收聽 : https://Kumachan.lnk.to/SisyphusDream
🔔 訂閱頻道 : https://sonymusic.pse.is/KumaChan
BOWZ RETRO WORLD 翻玩序章《假朋友真兄弟》
豹子膽在漫畫活過,也能在電玩裡活一次!
由嘻哈霸主-熊仔、創意統籌-徐立桀、新銳動畫創作人-許藹雯,三人聯手打造華語樂壇最狂電玩世界。
一款交錯穿梭80、90、00、10年代的超經典遊戲,追逐象徵朋友數量的積分,不限平台、不限人數,只要你夠罩,兄弟朋友們準備上線吧!
/Song Lyrics/
我的身邊有很多的朋友
忙起來有時候很久都沒有聯絡
但是我沒有忘了你們
所以我寫了這首歌 送給你
希望你會喜歡
紅了後 我的朋友一夕之間變好多
紅了後 我的朋友說我態度變好多
兄弟和朋友不同 沒在管我紅不紅
so 紅了後 朋友和我兄弟好分辨好多
朋友約我party 為了打卡炫耀
我的兄弟打卡 為了約我出門hang out
我的朋友偷拍照片 狂發十張限時動態
我跟兄弟喝到斷片 記憶和底片全是空白
朋友說 欸 好久沒見 電話打不通怎麼都不回電
女友快要生日 是你頭號粉絲
可不可以私下 約你會面
(I don’t know about that man)
朋友這樣太沒sense 對你感情太隨便
稍微移開視線 (危險危險) 三秒鐘讓她移情別戀
我的朋友跟他朋友說 bowz是他兄弟
我的朋友跟他兄弟說 bowz他好臭屁
很不巧的你不曉得你的兄弟是我兄弟所以
不好意思朋友你又少了一個兄弟 sorry
nah 我朋友一直哄我 我朋友一直捧我
我朋友很懂social但是沒有一個懂我
我兄弟比我還要反社會
對fake ass 比較直接
都說 get the fuck out of my face
I'm not yo bro
I'm not yo homie
I'm not yo man
no you don’t know me
I'm not yo guy
I'm not yo 兄弟
I'm not yo 誰誰誰
aye aye
get the fuck out of my face
I'm not yo bro
I'm not yo homie
他來求我
他來攀關係 他說
「我無法只是普通朋友
感情已那麼深 叫我怎麼能放手」
(威~ 太矯情了吧朋友?)「但你說…」
朋友跟我分享他的新歌
他只想我幫他分享沒管我有沒有聽歌
找我合作想著怎麼賣票 發稿 才好
演唱會來賓我直接放他鳥 娃
朋友不肯放過我 纏著我 裝熟說
老朋友認識都這麼久 小時候回憶好wonderful 忘了嗎
我是你國小的同學的舅舅的柴犬的寵物醫生的室友 是哦
一點印象都沒有 no 我只記得那隻狗
後來朋友說我大頭症 不知那根筋不對
兄弟知道我在打頭陣 當我後勤部隊
現在朋友會來約我 都是為了吸引妹來虧
我兄弟約我 我的兄弟 本人 就是 妹
nah 我朋友背後捅我 我朋友背後弄我
我朋友被我轟走還要跪求解除封鎖
我兄弟比我還要反社會
對fake ass 比較直接
都說 get the fuck out of my face
I'm not yo bro
I'm not yo homie
I'm not yo man
no you don’t know me
I'm not yo guy
I'm not yo 兄弟
I'm not yo 誰誰誰
aye aye
get the fuck out of my face
I'm not yo bro
I'm not yo homie
他來求我
他來攀關係 他說
「我無法只是普通朋友
感情已那麼深 叫我怎麼能放手 但你說」
(威~ 齁… 這樣子我… 情何以堪啦)
直到我朋友裝成兄弟的小帳號套我話
我朋友截圖兄弟的塗鴉牆爆我卦
我兄弟朋友用我名義對外烙狠話
直到我兄弟朋友為了利益設局fuck him up
我慎選我的兄弟 但他不懂區分
直到兄弟因他朋友業障替我犧牲
再也不講道義 不值錢沒什麼好做保的
別再稱兄道弟 大家朋友一場就好了
/Song Credit/
作詞:熊信寬
作曲:熊信寬
製作人:熊信寬/rgry
編曲:rgry
取樣:陶喆〈普通朋友 Regular Friends〉(詞:娃娃 曲:陶喆)
和聲:陳思函/熊信寬
和聲編寫:陳思函
主吉他:James Kerridge
輔助節奏吉他:李權哲
混音工程師:J.Wu
OP:Sony Music Publishing (Pte) Ltd. Taiwan Branch
/MV Staff/
原作 Original : 熊信寬 Kumachan
導演 Director : 許藹雯 IA Wun Hsu
製片Producer:徐立桀 Marco Hsu
創意總監 Creative Director : 徐立桀 Marco Hsu
藝術總監 Art director : 許藹雯 IA Wun Hsu 徐立桀 Marco Hsu
美術設計 Art Design : 戴齊 Chi Dai 莊智翔 Carton Zhuang
動畫 Animation : 許藹雯 IA Wun Hsu 戴齊 Chi Dai
特效合成 Composting : 卡咚動態影像 Carton Motion
標準字Logo : 鄒昀達 YunDa Tzou
/Subtitle Credit/
英文 : 賓狗單字 Bingo Bilingual
/Follow 熊仔/
熊仔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poeteknology/
熊仔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poeproduction/
熊仔 Weibo : https://www.weibo.com/u/3919089509
Sony Music Taiwan CPOP - 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Sony Music Taiwan CPOP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nymusic_taiwan/
#熊仔
#假朋友真兄弟
#訂閱頻道開啟鈴鐺接收影片通知

太不巧了英文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人在巴黎期間所拍攝的資料量過多、檔案也偏大,不巧又遇上住所網路頻寬極為龜速,於是放棄了前一天拍、隔天隨即發佈的Vlog計畫,決定回到加拿大後再完成這些剪輯與發佈。
共同行程第四天,我們決定去看『城市地標 - 巴黎鐵塔』,雖然這幾年已經陸續來了三次,但沒看見愛菲爾 (Tour Eiffel),總有種空虛感....哈!連續的大晴天到了這天突然轉陰,還好天際線還是在我們出了捷運站時瞬間放晴。可能很多朋友沒有弄清楚,以為看鐵塔就要無極限的逼近她!但事實上,最佳的欣賞角度應該是在捷運站 【Trocadéro / 夏樂宮】 這一端的遠眺平台上,這裡才能無死角的拍到無限美的愛菲爾全身照片。拍完遠照後,再沿著投卡德侯花園 (Jardins du Trocadéro) 往鐵塔方向走去,然後從一路從平視角拍到變仰天角。
不過正如出發前收集到的一些資訊,環繞在艾菲爾 (或知名旅遊地標) 附近都會出現許多手拿問券板,以非常貼近到讓人開始感到不舒服的距離,問你會說英文或法語 (大部分是女性工作人員)的人。她們開場會問你一些關於關愛盲眼人士的看法,但很快的也不浪費時間,直接了當要你捐款幫助組織。
製作人Pierre一開始就成為目標被纏上,因為自己的戒心,一開始就完全不想理她們,從旁觀察很明顯地可感覺到這些人士的積極,並帶有些許侵略性的肢體距離,她們應該不會是要幫助啥眼盲組織,反倒更像是一個詐騙集團工作團隊,完全鎖定遊客下手,特別是人單影隻的男性遊客,最容易成為目標,不過零星還真有遊客掏出錢來耶~
一路從艾菲爾途經戰神廣場,然後轉往亞歷山大三世橋 (Pont Alexandre III),重點還是在欣賞這些建築物的美感與整座城市的活力與細膩景致。雖無法得知當時的法國皇帝 拿破崙三世和他的 塞納太守喬治 • 歐仁•奧斯曼 (George-Eugène Haussmann) ,為了徹底改變在1853年這座臭氣沖天的城市,開始歷經20年的變造計畫,一共拆除19,730座歷史建築,同時新建34,000座建築,而最終成就了如今壯闊的巴黎面貌。
1944年二戰期間,當盟軍解放巴黎時,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下令轟炸,毀掉這座城市巴黎。但只因德軍司令迪特裏希 • 馮 • 肖爾蒂茨 (Dietrich von Choltitz),極為欣賞巴黎的美,不忍心下手而拒絕執行命令,同時也因法國當時選擇投降,最終才能完整保留下巴黎今日的城市樣貌。歷史已遠,但留下的遺跡讓人讚嘆!
當日午茶,選定了抵達巴黎隔天就趕著想要吃到,也才剛剛對外開放沒多久的藝術甜點大廚 Cédric Grolet的新店,這間店鄰近杜伊樂麗 (Tuileries) 捷運站,就在莫里斯 (Le Meurice)飯店一旁,入口位於6 Rue de Castiglione, 75001上。當然排隊是一定會上演的戲碼,但比起鄰近的另一間甜點名店「Angelina」,Cédric Grolet的店,應該只有從網路上認識他作品的人才會甘心來排隊。整間店很小沒有座位,外觀比不上巴黎名店的富麗堂皇。不過當地朋友說:「想要貴婦奢華版的人,可以直接到Le Meurice飯店喝下午茶」。因為Cédric Grolet就是該飯店的甜點主廚。
當天品嚐了:
1. 擬真檸檬 (檸檬與薄荷調味) Citron Vert
2. 擬真蘋果 (蘋果與時蘿調味) Tarte Pomm Verte Sculptée
3. 咖啡塔 Tarte Café
幾天下來,在嘗試過巴黎當代具有代表性甜點店後,倒是有些個簡單想法與歸納。
1. 甜點大廚們一致都改用洞洞塔圈了。
2. 塔皮都一致擀到2mm厚度
3. 油酥塔皮風味,每家各具獨特風味特色
4. 塔皮烤到極乾,並選擇覆塗刷糖漿後再次烘烤,防止內餡浸潤塔皮。
5. 大膽創新風味及擬真水果的慕絲甜點,普遍受到注目。
6. 多層次堆疊的精緻甜點,確實考驗主廚美學與對味覺融合的實力。
7. 如何保留鮮果風味,應該是很值得做為甜點學習之路,值得鑽研的目標
★ 美食座標 - 莫里斯 (Le Meurice) 飯店的Cédric Grolet甜點店
https://goo.gl/maps/bBg3w5QHUHK2
★ 關於這位甜點巨星,這篇文章連結有非常完整的介紹
http://www.biosmonthly.com/columnist_topic/9482
Days Like These by LAKEY INSPIRED https://soundcloud.com/lakeyinspired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 CC BY-SA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joGCrgfYr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