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大林道|深入中央山脈的經典長程健行步道 ]
台灣山高水短,地形變化劇烈,要能理出一條適合長距離徒步,同時符合親民、親山、運補方便,且擁有天然美景的路線,仔細想想⋯⋯選項並不多。
畢竟這受限於國土面積和地理環境等條件,沒有辦法孕育出國外幾條經典路線,例如我們走過的太平洋屋脊步道,以及淺嚐過的西班牙朝聖之路、蘇格蘭西高地步道、百內國家公園W-Trek⋯⋯等,都是距離至少100公里起跳的「直通健行」路線(Thru-hike),從起點到終點,原則上一次走完,也幾乎不會登上任何山頭。
因為距離長,沉浸的時間也足夠,所以長程步道能提供健行者極豐富的內在體驗,也能夠和沿途人文風景激盪許多精彩火花。這和走到三角點後折返的登山思維不同,也和較具難度的百岳縱走相異。
而這樣的健行文化漸漸受到歡迎,加上「國家綠道」計劃這幾年來的推廣,我們已經可以在台灣享受樟之細路、山海圳和淡蘭道,體會深入鄉土、里山並與人連結所帶來的樂趣。
去年底終於完成的丹大林道,就我們累積的海外健行經驗來看,其實相當符合成為一條經典長距離步道的條件,雖然軟硬體還有許多進步空間,但假以時日,等台灣登山人口成長,戶外教育傳承的經驗與思想也都更成熟後,丹大林道或許可以成為一條和世界經典步道接軌的路線。
這篇文章是之前連續四篇丹大林道貼文的總集,看完之後,如果想要看更多照片和敘述,可以分別點開第一天到第四天的文章,總共大概有兩百多張照片,方便大家理解路況和沿途風景。
㊗ 明天就開始放年假了,祝大家新春愉快,行車順利!
太平林道路況 在 台灣熊蓓兒 Taiwanese Bea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央尖 我的百岳人生第32.5顆 一座用生命在爬的山>>
為何是32.5? 顯然地 因為失敗了!
這當中 放棄的念頭不知道出現了幾次,但總是告訴自己:再撐一下就到了!就可以開心的打卡,下山回到人的世界有熱騰騰的火鍋,家裡還有肥滋滋的貓咪等著我抱。
但到登頂前的最後100公尺碎石坡,為了能活回家 用了極大的勇氣 終究決定撤退!
蓓兒不怕被笑娘兒們,這不是第一座我爬到哭的山,卻是第一座讓我爬三天哭三次的山。
第一次是D1剛開始橫渡溪谷,因為已經天黑 +沒做好心理準備,沒料到溪水這麼深,這麼急!很怕水(而且常常掉進水裡)的蓓兒在頻頻尖叫的爬上爬下後 倒在路邊 眼淚很不爭氣的流下來:到底還要這樣多久!?!!!
第二次是D2 因為霧雨濛濛 碎石坡本來就很陡 加上又溼滑,蓓兒一度五體投地的趴在碎石上不敢動,只要一動就有石頭滾下山,大到可以砸死人的石頭 一樣都是滾動的!沒有任何穩定的石頭可以扶。
蓓兒最怕高 最怕碎石坡 更怕的是滾動的碎石坡,而且天候不好,氣溫接近0度又下著雨。沿路一直掙扎著放棄的念頭,撐到最後100m 蓓兒忍無可忍 滿肚子的眼淚已經滿到脖子了 勉強鎮定的告訴山友:我有帶急救包,我躲在擋風處等你們吧!山友回:別鬧了!快到了!
蓓兒當下情緒失控的崩潰大哭
擊垮人的不是身體上的累 是心理上的恐懼
第三次是D3,因為開始下雨,回程的路況變更差了! 雖然已經適應了溪谷,一路蹦跳的過溪,但反而南湖溪山屋前的石瀑區非常濕滑難走,蓓兒不小心滑倒,重摔在石頭上。摔到後 身體上的疼痛就算了,但接下來的腳控制不了的一直發抖,摔倒帶來的驚嚇維持了好久:而且 除了撞到的膝蓋在痛,蓓兒發現腰也扭到,每個拉繩&攀爬都需要腰的力量,邊爬邊痛,蓓兒憋了三天的情緒,忍不住又哭了...
檢討:中央尖雖然硬,但這麼多山友都能完成,蓓兒這次失敗 歸咎於以下
1. 太晚出發:真的沒有人爬百岳可以每天睡到7點才起登啦!!! 因為D0沒睡好,導致D1晚上九點才扎營,影響D2的出發,惡性循環。以後真的要有D0睡覺行程,不要下了班直接夜衝!
2. 天候因素:原本就知道週末有鋒面,但鐵齒的山友星期四看到降雨機率變30% 臨時決定出發!沒想到第二天變成60%。尤其天數長的登山活動,可能你在山上時天氣又變化!因為中央尖的渡溪&攀爬較多,建議一定要全程超好天氣再出發!第二天登頂時 又溼又冷 讓人意志渙散,真的有世界末日的絕望感!等回到溪谷看到太陽,人生彷彿又出現希望,陽光真的很重要!
3. 裝備問題:為了減輕登頂重量,蓓兒偷懶只穿了防風外套,沒帶中層&毛帽,冷到失去求生意志。
小貼士:
路況:前面大約9K都是好走的林道,過了南湖溪山屋開始很多的攀爬,在大石頭翻上翻下:除了很多攀岩,還要爬過一個巨大倒木的獨木橋(沒穿護膝的膝蓋像是跪算盤):很多拉繩路段沒踩點 太濕滑 有幾度蓓兒是直接被山友垂釣拉上去的!溪谷的很多高繞路段也很危險,要橫渡溼滑的石壁斜坡 一踩就滑 完全無踩點!而且拉繩是滑溜溜的塑膠管 不是麻繩 沒摩擦力好滑
碎石坡很鬆動 走一步退兩步 但下坡時反而好走 就像滑草一樣的滑就好 下滑會積起土堆 自動剎車
渡溪時 建議大家還是夏天直接穿黃金大底的涼鞋吧!雖然南湖溪的水冰到腳會痛!中央尖溪反而比較不冰!蓓兒這次在登山鞋裡套塑膠袋,但仍舊會漏水,整整三天直接把登山鞋當溯溪鞋了!因為很多路段 水高及膝 千萬別穿雨鞋 水灌進鞋裡有重量 會被沖到太平洋!
另外 這次試穿新買的迪卡濃$990防水外套 從頭到尾下雨+霧雨+摔到水裡 衣服都沒濕!果然迪卡濃是山友最愛的好朋友
住宿:南湖溪山屋&中央尖溪山屋真的都像鬼屋!床板很多破洞 晚上不知道有什麼爬出來,看了肯定不敢睡!快下溪谷前有營地,可能是香菇寮吧?沒有任何指示,分辨不出。中央尖溪山屋前面有遮雨棚,但卻搭配石頭地 枉然!我們在旁邊找了平地搭帳,只把淋濕的裝備曬山屋前。
水:爬中央溪唯一的好處是不用背水,一半以上的時候在水裡or水旁邊行走,唯一注意的是登頂碎石坡前的最後水源要準備4小時的飲用水,回程也只背了1L。甚至第二天回到山屋後 還可以到溪邊洗澡。
Itinerary:
D1: 凌晨12點台北開車--> 登山口車上睡到7am才起登 --> 2:40pm才到南湖溪山屋 --> 5:40pm到溪谷開始渡溪 --> 9pm 中央尖山屋紮營
D2: 7am登頂出發 --> 11:30am結束溪谷 開始碎石坡 --> 1pm: 碎石坡最後100m, 預估登頂來回還得3小時,蓓兒撤退,三人團只有一人繼續登頂--> 5:30pm回到營地
D3: 7am回程出發--> 1:30pm才到南湖溪山屋 還是很冷 健腳山友先到 煮好味增湯等我們 --> 9pm回到登山口 累趴
#中央尖 #我的百岳人生 #台灣熊蓓兒 #迪卡濃
太平林道路況 在 段慧琳 Wind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旅行的時候,若聽到下面這幾句話,可要小心了:
快到了。
轉個彎就到了。
過了這個山頭就到了。
這是最後一個上坡。
過了這段,後面你都沒在怕的。
但,相信我,在完成一項超越自我的挑戰後,那份滿足無以形容。所以下一次,你還是會甘願被詐騙的!
---------------------------------
[青春名人堂]善意的詐騙
「我真不知道,認識妳這個朋友,是好,還是壞?妳竟然,騙我來爬一座,這麼難的山。」好友布萊迪氣喘吁吁地站上雪山主峰,如是說著。
似乎在挑戰百岳成功的這一刻,他心中所思,不是該以什麼帥氣姿態振臂歡呼,而是考慮是否要和我絕交。
我微微開口,想吐出幾句辯解的話語,卻想起自己確實一路以「雪山是初級山,不會很難」、「哭坡過了都很好走」、「再一下就到了」等話語誘拐他前行,於是我只摸摸鼻子,很識相地稱讚他:「這麼難你都爬上來了,超棒的!」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詐騙手段」在極限旅行中,確實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過,用「詐騙」這個詞彙,可能稍嫌沉重,畢竟這款詐騙不騙財不騙色,而是哄騙某對象去進行一項超越體能、挑戰個人的瘋狂事。這樣的詐騙是善意的、是熱情的,是有義氣的。
我第一次被詐,是一段由台北騎單車前往宜蘭的路程。彼時我仍是個單車新手,憑著一股衝動,懵懵懂懂地就跟著三名男生好友騎上北宜。
那次,他們把騙術重點放在謊報路況和里程數上。全長將近六十公里的北宜,被竄改成出發五公里就「快到了」的公路。面對綿延不絕的上坡,他們也以「再五分鐘就下坡了」來粉飾太平。最大的謊言則是「到了宜蘭,明天都很輕鬆!」殊不知隔天的行程是踏上另條更陡的山路,前進山城九份。
後來,參與愈多挑戰型旅行,愈發現身邊的詐騙集團還真不少。「新店桶後林道?如一片小蛋糕般簡單。」結果這段越野山路,我騎到大腿抽筋;「花蓮二子山野溪溫泉,散步一小段就到了。」事實上這「一小段」,可得踏岩涉水兩個鐘點;「北插天山,郊遊行程嘛!」原來攀登山路十二小時,叫作郊遊。
近朱者赤,走跳久了,我也逐漸從被騙者成了詐騙者,並慢慢開始理解,若不用「裝飾性的話語」為夥伴打氣加油,他們很難有繼續前進的動力。
這種立意良好的苦心,不該再用「詐騙」來汙名化!「以善意的謊言鼓勵之」,才是比較貼切的形容。
不想被善意的謊言鼓勵?那麼,請記住以下話術基本款,並採取不合作不相信策略:
快到了。
轉個彎就到了。
過了這個山頭就到了。
這是最後一個上坡。
過了這段,後面你都沒在怕的。
但,相信我,在完成一項超越自我的挑戰後,那份滿足無以形容。所以下一次,你還是會甘願被詐騙的!